“那我抽空过去问问。”<br />
姚沐儿说起收购价,“阿婆,一斤樱桃给您算五文钱,五十斤便是二百五十文,您要觉得可以咱就这么着。”<br />
“可以可以,沐哥儿稍等,我这就到田里唤我儿子、儿媳给你摘。”<br />
自栽樱桃树,挂果要三至六年,因此价钱比别的果子卖得稍贵些。<br />
沈婆子那些樱桃树种了三四年,三年没挂果还占着田地不能种粮食,儿子、儿媳早就不满了,去年开始结果,但只结了半筐果子,今年才结得多了些。<br />
若是儿子儿媳晓得这樱桃竟能卖五文钱一斤,指定高兴,说不准还会说她当初种少了。<br />
沈婆子兴冲冲往田里赶,将姚沐儿来家买樱桃一事同儿子儿媳说了,二人激动又后悔。<br />
沈强子搓着手道:“早知如此咱就该多种些了。”<br />
他媳妇儿面上也带着笑,“咱家田地少,七八棵正好,多了也种不开。再说这几棵伺候好了,每年也能结不少果子呢。”<br />
沈婆子与儿子一想也是。<br />
夫妇二人放下手头上的活儿,先摘了几十斤果子,剩下最后一棵树没摘,留着给两个孩子当零嘴儿。<br />
这两筐樱桃少说八十斤,沈婆子一人抬不动,沈强子便与媳妇儿也回了趟家。<br />
到家一称足有八十四斤,姚沐儿掏出碎银将这些樱桃全部买下,随即便赶着牛车回了宅子。<br />
沈季青听见动静出来帮忙,抱着竹筐听夫郎道:<br />
“这些樱桃放不了几日,我打算回镇上找钱大哥帮忙,花银钱在他冰窖里存放些时日。”<br />
“我去说。”<br />
“成。”<br />
“阿姆……”<br />
元宝刚睡醒不久,见阿姆不在本来还有些生气,瞧见阿姆带了这些红果果回来,立马拍着小手又蹦又跳。<br />
“阿姆阿姆,煎果果!”<br />
姚沐儿失笑,“小馋猫,阿姆早给你做好了。”<br />
元宝还小,不能吃太多糖,姚沐儿便用小家伙专属的陶碗,装了小半碗。<br />
小元宝捧着碗勺,吃得格外珍惜,抿着肉嘟嘟的小嘴儿,嚼啊嚼,半晌才咽下一颗。<br />
一家三口吃过晌午饭小憩了会儿,待天儿不那么热,赶着牛车回了铺子。<br />
到家后姚沐儿便将做蜜煎樱桃的法子,教给了秋哥儿,这道甜食简单,沈秋很快上手,端去给食客们品鉴,得到大伙一致好评。<br />
姚沐儿心里高兴,担心樱桃被买走,带上银钱同夫君跑了趟大兴村。<br />
大兴村离岭水镇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夫夫二人还未进村,隔着老远便瞧见不远处连成一片的樱桃林。<br />
姚沐儿忍不住勾起嘴角。<br />
路上碰见热情的村民,听他说是来收购樱桃的,激动得不得了,忙跑去将族长请了来。<br />
片刻后,大兴村族长在众多村民簇拥下,匆匆赶来。<br />
“你们当真是来收樱桃的?”<br />
大兴村族长瞧着有些年轻,姚沐儿便唤了声“叔”。<br />
“叔,您村里这么些樱桃,按理说早就该卖出去了,咋会留到现在?”<br />
他方才仔细瞧过,那樱桃树挂满果子,一看便知是没摘过的。<br />
族长陈大友叹道:“实不相瞒,俺们村这些樱桃原是有人收的,只是近日那人生意上出了岔子,便跟俺们毁了契约,一时半会儿,大伙还真找不到能一口气吃下上千斤樱桃的,这才耽搁到现在。”<br />
姚沐儿点头,原来是这个原因,他还当出了啥问题。<br />
“叔,这些樱桃我全要了,但不能按市价算,一斤只能给您算三文,您看成吗?”<br />
“三文!上回来村里收购的只肯出两文!”<br />
“毁约的秦老板也只给了两文半呢!”<br />
大伙听后喜不自胜,陈大友更是感激。<br />
两方商量完,陈大友找来识字的村民写了契书,夫夫俩按下手印交了银钱,便只等大兴村百姓送货到酒楼。<br />
回去路上,姚沐儿与夫君商量:“夫君,今年过冬咱也弄一个冰窖吧,到时多收些抗冻的果子,吃不完便冻在里头,像山楂、樱桃这种季节性的果子,吃不完搁冰窖里,冬天也能拿出来做吃食。”<br />
“自家有了冰窖,也不用继续麻烦钱大哥了,咱每日从他那拿冰,他都不肯要市价,酒楼开起来后一日最少用六桶冰,一个月下来钱大哥少赚好几两银子呢。”<br />
沈季青觉得有道理,但挖冰窖的活儿一般汉子干不了,得找有经验的,这事少不了钱三儿帮忙,于是回了铺子,他便拿着银钱去了钱三儿那。<br />
“嗐,都是兄弟说那些有的没的干啥,别说少收银钱,就是白给,我跟夫郎都乐意。”<br />
钱三儿冲了壶好茶,招呼他坐。<br />
“沈老弟,要不这样,你我二人合开一家冰铺如何?挖冰窖的工人我来找,沈老弟拿银子入伙就成,其他事情我来解决。”<br />
沈季青道:“钱哥这冰铺不开了?”<br />
说起这个钱三儿就生气,“开啥,都快黄了,同我一起开铺子那俩闹了矛盾,已经好些日子没来铺子,工人的月钱都是我给垫上的。”<br />
了解钱三儿处境后,沈季青又思索片刻,点头答应下来。<br />
沈季青负责出钱,钱三儿出力,赚的银子四六分。<br />
原本是要五五分,钱三儿不同意。<br />
姚沐儿晓得两家要合伙开冰铺,十分高兴。
姚沐儿说起收购价,“阿婆,一斤樱桃给您算五文钱,五十斤便是二百五十文,您要觉得可以咱就这么着。”<br />
“可以可以,沐哥儿稍等,我这就到田里唤我儿子、儿媳给你摘。”<br />
自栽樱桃树,挂果要三至六年,因此价钱比别的果子卖得稍贵些。<br />
沈婆子那些樱桃树种了三四年,三年没挂果还占着田地不能种粮食,儿子、儿媳早就不满了,去年开始结果,但只结了半筐果子,今年才结得多了些。<br />
若是儿子儿媳晓得这樱桃竟能卖五文钱一斤,指定高兴,说不准还会说她当初种少了。<br />
沈婆子兴冲冲往田里赶,将姚沐儿来家买樱桃一事同儿子儿媳说了,二人激动又后悔。<br />
沈强子搓着手道:“早知如此咱就该多种些了。”<br />
他媳妇儿面上也带着笑,“咱家田地少,七八棵正好,多了也种不开。再说这几棵伺候好了,每年也能结不少果子呢。”<br />
沈婆子与儿子一想也是。<br />
夫妇二人放下手头上的活儿,先摘了几十斤果子,剩下最后一棵树没摘,留着给两个孩子当零嘴儿。<br />
这两筐樱桃少说八十斤,沈婆子一人抬不动,沈强子便与媳妇儿也回了趟家。<br />
到家一称足有八十四斤,姚沐儿掏出碎银将这些樱桃全部买下,随即便赶着牛车回了宅子。<br />
沈季青听见动静出来帮忙,抱着竹筐听夫郎道:<br />
“这些樱桃放不了几日,我打算回镇上找钱大哥帮忙,花银钱在他冰窖里存放些时日。”<br />
“我去说。”<br />
“成。”<br />
“阿姆……”<br />
元宝刚睡醒不久,见阿姆不在本来还有些生气,瞧见阿姆带了这些红果果回来,立马拍着小手又蹦又跳。<br />
“阿姆阿姆,煎果果!”<br />
姚沐儿失笑,“小馋猫,阿姆早给你做好了。”<br />
元宝还小,不能吃太多糖,姚沐儿便用小家伙专属的陶碗,装了小半碗。<br />
小元宝捧着碗勺,吃得格外珍惜,抿着肉嘟嘟的小嘴儿,嚼啊嚼,半晌才咽下一颗。<br />
一家三口吃过晌午饭小憩了会儿,待天儿不那么热,赶着牛车回了铺子。<br />
到家后姚沐儿便将做蜜煎樱桃的法子,教给了秋哥儿,这道甜食简单,沈秋很快上手,端去给食客们品鉴,得到大伙一致好评。<br />
姚沐儿心里高兴,担心樱桃被买走,带上银钱同夫君跑了趟大兴村。<br />
大兴村离岭水镇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夫夫二人还未进村,隔着老远便瞧见不远处连成一片的樱桃林。<br />
姚沐儿忍不住勾起嘴角。<br />
路上碰见热情的村民,听他说是来收购樱桃的,激动得不得了,忙跑去将族长请了来。<br />
片刻后,大兴村族长在众多村民簇拥下,匆匆赶来。<br />
“你们当真是来收樱桃的?”<br />
大兴村族长瞧着有些年轻,姚沐儿便唤了声“叔”。<br />
“叔,您村里这么些樱桃,按理说早就该卖出去了,咋会留到现在?”<br />
他方才仔细瞧过,那樱桃树挂满果子,一看便知是没摘过的。<br />
族长陈大友叹道:“实不相瞒,俺们村这些樱桃原是有人收的,只是近日那人生意上出了岔子,便跟俺们毁了契约,一时半会儿,大伙还真找不到能一口气吃下上千斤樱桃的,这才耽搁到现在。”<br />
姚沐儿点头,原来是这个原因,他还当出了啥问题。<br />
“叔,这些樱桃我全要了,但不能按市价算,一斤只能给您算三文,您看成吗?”<br />
“三文!上回来村里收购的只肯出两文!”<br />
“毁约的秦老板也只给了两文半呢!”<br />
大伙听后喜不自胜,陈大友更是感激。<br />
两方商量完,陈大友找来识字的村民写了契书,夫夫俩按下手印交了银钱,便只等大兴村百姓送货到酒楼。<br />
回去路上,姚沐儿与夫君商量:“夫君,今年过冬咱也弄一个冰窖吧,到时多收些抗冻的果子,吃不完便冻在里头,像山楂、樱桃这种季节性的果子,吃不完搁冰窖里,冬天也能拿出来做吃食。”<br />
“自家有了冰窖,也不用继续麻烦钱大哥了,咱每日从他那拿冰,他都不肯要市价,酒楼开起来后一日最少用六桶冰,一个月下来钱大哥少赚好几两银子呢。”<br />
沈季青觉得有道理,但挖冰窖的活儿一般汉子干不了,得找有经验的,这事少不了钱三儿帮忙,于是回了铺子,他便拿着银钱去了钱三儿那。<br />
“嗐,都是兄弟说那些有的没的干啥,别说少收银钱,就是白给,我跟夫郎都乐意。”<br />
钱三儿冲了壶好茶,招呼他坐。<br />
“沈老弟,要不这样,你我二人合开一家冰铺如何?挖冰窖的工人我来找,沈老弟拿银子入伙就成,其他事情我来解决。”<br />
沈季青道:“钱哥这冰铺不开了?”<br />
说起这个钱三儿就生气,“开啥,都快黄了,同我一起开铺子那俩闹了矛盾,已经好些日子没来铺子,工人的月钱都是我给垫上的。”<br />
了解钱三儿处境后,沈季青又思索片刻,点头答应下来。<br />
沈季青负责出钱,钱三儿出力,赚的银子四六分。<br />
原本是要五五分,钱三儿不同意。<br />
姚沐儿晓得两家要合伙开冰铺,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