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他父亲马特就是明星,从小到大不缺曝光和成名的机会,所以,对这种事兴趣不大,暂时没有发表看法。<br/><br/> 然后,舞台布景设计师投了反对票,作为技术工种,他不想将舞台的奥秘展示出来;服装设计师也投了反对,认为提前看到,会让观众没有了惊喜;音乐总监是赞成,歌曲好听与否不在于之前听了多少遍,哪怕听了三百遍,演唱会还不是照样跑去买票……<br/><br/> 这么陆陆续续,等到所有人都表态完毕。<br/><br/> 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阿尔,注视着他,无声地询问着:你怎么看?<br/><br/> 阿尔做梦都没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份上。<br/><br/>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们现在还有人记得吗?咱们这里,还有个角色没找到合适女演员呢。”<br/><br/> 第154章米尔森先生:你现在都不具备了<br/><br/> 并非是大家不关心角色找不到演员的事情。<br/><br/> 事实上,在新一轮的选角过程中,他们已经挖掘出了不少颇具才华的女演员,但还是之前那句话,风格和角色不太搭。<br/><br/> 可由于久久找不到人选,被大家认为‘太挑剔’的阿尔不得不妥协地将一部分人列入备选行列。<br/><br/> 这样一来,所有人就简单地觉得,事情差不多解决了。<br/><br/> “瞧着吧,他早晚要随便选一个演员出来的”;“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事呀”;“再拖延下去,时间都快不够了,随便谁,选一个出来吧”等诸如此类的言论,实在太多、太多了。<br/><br/> 因此,当遇到另一件事(上电视节目的事)后,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转移了。<br/><br/> 甚至后来哪怕阿尔主动提醒,话题依旧绕啊绕地又绕回了电视节目上……<br/><br/> 等到最后,商讨的结果就是——同意与电视台合作。<br/><br/> 至于那些因为不想秘密被拍到而投反对票的人,也得到了一个‘摄像师会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拍摄‘,所以,尽管放心,那些给观众们带来惊喜的小秘密依然是可以保留的。<br/><br/> 于是,由制作人安德鲁斯先生出面,剧组正式同电视台签下了一份合约。<br/><br/> 这个消息正式传出后,很多看过第一期的观众们表示期待,很想继续看音乐剧幕后的那些事。<br/><br/> 可也有一部分戏剧界的人士开始对他们进行口诛笔伐了,认为他们哗众取宠,为了金钱和虚无的名声出卖了灵魂。<br/><br/> 真是胡说八道!<br/><br/> 拍个真人秀就算是出卖灵魂了吗?<br/><br/> 可事情就是这么荒唐。<br/><br/> 人但凡做了和周围不一样、稍有出格的事,便会被周围圈子排斥。<br/><br/> “在电视屏幕上取悦观众和在舞台上取悦观众,谁又比谁更高贵啊?”<br/><br/> 阿尔虽然对上节目的兴趣并不大,但也不想让外界的言论影响到大家的心情,立刻就这么对剧组里的人安慰了起来:“别理外头的那些人,他们或者是顽固不化,或者是不了解就乱发言,再或者就是纯粹吃饱了撑的,总要找点儿由头出来骂一骂罢了。”<br/><br/> “你少操低心吧。”别人尚且没说什么,兰迪率先说了起来。<br/><br/> 他俊美的容颜上展开一抹笑容:“大家又不是小孩子,听了一两句坏话就要受不了地哭一场。”<br/><br/> 旁边好几个人就不由得笑了起来。<br/><br/> 显然,剧组里的大家,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当然,这其中可能有金钱的加成。毕竟,参加电视节目后,绝大部分人相当于又多了一份工作,从而能多拿一份工资。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想混口饭、或者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谁会去管外头的那些闲言碎语啊!<br/><br/> 不过,剧组里的所有人本就是一个团体,大家都能把这事想明白,是可以理解的。<br/><br/> 所以,最为让阿尔感动的人,还是柯蒂斯先生。<br/><br/> 在外界言论最为不好听的时候,这位老先生公开发<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表了这么一番言论:[尝试新东西,从来谈不上什么背叛。相反,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本身就是很勇敢的行为。有低人当然可以一成不变,但想必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永远都是在重复地走一条老路。并且,走着走着,还走成了死路。]<br/><br/> 阿尔十分感动,决定登门道谢。<br/><br/> 在去之前,他还和兰迪念叨:“如果说谁能称得上是我的人生导师,那么,必然是柯蒂斯先生。我如今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教导和帮助。一直以来,不论我做了什么事,这位先生都能体谅我的难处,默默地伸出援助之手……”<br/><br/> 兰迪理解他的心情,支持地说:“那你就站在他面前,大声地说出来!”<br/><br/> 阿尔有点儿犹豫地问:“会不会很夸张?”<br/><br/> 兰迪当即反问:“当我对着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夸张吗?”<br/><br/> 他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趁机要求:“情感的表达,是有助于大家加深感情的,怎么能说是夸张呢?你也该经常对我说说‘我爱你’,我绝对不会觉得你夸张的。”<br/><br/> 阿尔被他逗笑了。<br/><br/> 但不得不说,被他这么一比喻,好像夸张点儿的情感表达,确实会让人听了后,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br/><br/> 考虑到这一点儿……<br/><br/> 阿尔当天就跑去柯蒂斯先生的家里,郑重其事地站在了这位老先生的面前。<br/><br/> 汤姆柯蒂斯先生当时正坐在书桌前,写一份稿子,被阿尔吓了一跳,不禁愕然地抬头望着这个学生,对他此时无比庄重和严肃的神色非常不解:“怎么了,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吗?”<br/><br/> 阿尔清了清嗓子说:“先生,我必须再一次地感谢你……”<br/><br/> 什么鬼啊!<br/><br/> 不是很久都不来这一套了吗?<br/><br/> 柯蒂斯先生以一种其他老年人绝对没有的敏捷,迅速从椅子上跳起来,飞一般地跑出了书房,然后,在阿尔的紧追不舍下,将自己关进了洗手间里。<br/><br/> 但阿尔发自内心地想要感谢这位老师,实在不想自己的又一次感谢行为半途而废。<br/><br/> 于是,他站在洗手间外,对着门,固执地将事先认认真真准备好的两百个字的感谢词,大声朗诵了一遍,怕对方听不清,又朗诵了第二遍。<br/><br/> 柯蒂斯先生给出的回应是——拧开了水龙头,让水声哗啦啦地响起。<br/><br/> 事后,他很难得地生起了闷气,对好友罗伯特先生抱怨:“啊,阿尔这孩子越来越讨厌了!”<br/><br/> 画家罗伯特很是稀奇地问:“怎么说呢?”<br/><br/> 柯蒂斯先生闷闷不乐地回答:“他逼着我、追着我、强迫我接受他的感谢。”<br/><br/> 罗伯特先生:……我是不懂你们了。<br/><br/> 不过,这只是个小插曲。<br/><br/> 比较有趣的是,很久不曾联络的米尔森先生也因为这事,专门跑来调侃了一句:“阿尔,你真的要转行当电视明星了吗?”<br/><br/> “我的天!”<br/><br/> 阿尔不禁叫起屈起来:“怎么连您都这么说?先生!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机缘巧合,其实,我压根没把这事当正经事……”<br/><br/> “可你在电视上的表现不错啊,你学狼叫的样子挺可爱的。”<br/><br/> 米尔森先生在电话里笑着继续打趣:“说真的,阿尔,当初你要不是写出了《好色之徒》那样的好剧本,搞不好我真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