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诸葛亮听完,思绪回到了两年前<br /><br />那时,他对那个脑后生有反骨的魏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反感。<br /><br />而当魏延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时,这种反感更是被放大了数倍。<br /><br />一个出身寒门的军中低层校尉,竟然如此口无遮拦,甚至还妄想改变那自先秦时期便传承下来的制度和城规!<br /><br />这在诸葛亮看来,简直就是荒唐至极。<br /><br />要知道,诸葛亮自己本就是个相对保守和谨慎的人,对于这种激进的想法,他实在难以接受。<br /><br />所以,当魏延说出那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觉得此人简直狂妄到了极点。<br /><br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当时魏延所勾勒出的那种美好蓝图,确实让诸葛亮有些憧憬和向往。<br /><br />但经过一番理智的思考后,他很快就意识到,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将会是多么的艰难。<br /><br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担心魏延如此口出狂言,万一传到了刘表的耳中,那后果恐怕会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br /><br />然而,令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魏延,他竟然真的做到了!<br /><br />如今的他,不仅坐拥南方之地,而且看这形势,日后问鼎中原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br /><br />那时候,满堂的才俊只有徐庶一人愿意追随他,这无疑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豪赌。<br /><br />而当时的自己,以及庞统等其他众人,对于魏延的相邀和招揽都视而不见,仿佛这些都与自己毫无关系。<br /><br />然而,如今再看,徐庶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br /><br />他如今已成为征南军中的军师将军,地位尊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br /><br />这让诸葛亮的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丝羡慕之情。<br /><br />他不得不承认,正如庞德公所言,徐庶在识人之明方面,确实无人能及<br /><br />正当诸葛亮陷入沉思之际,他的岳父黄承彦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说道:<br /><br />“孔明啊,如今南方的局势已定,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br /><br />想当年,元直和士元与你一同求学,如今他们二人都在征南军中建功立业,你难道就不着急吗?<br /><br />老夫与庞公还有水镜先生,都是真心为你着想,你可千万不要再错失良机了。”<br /><br />诸葛亮听完赶紧起身,朝着三人躬身作揖,然后说道:<br /><br />“感谢岳丈和两位先生为在下考虑,亮心中自有考量。”<br /><br />三位长者知道诸葛亮聪明睿智,心中很有主见,便也不再多言,毕竟言尽如此,多说无益。<br /><br />其实,诸葛亮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和挣扎。<br /><br />他的志向高远,心中一直渴望着能够找到一位真正值得他投效的主公,<br /><br />而且,投效这位主公时,正值奉命于危难之间,然后因为他的出现,挽狂澜于既倒。<br /><br />他不想做锦上添花之人,如此方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智。<br /><br />当年,初来鹿门山,穷孑一身的魏延确实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合这个条件,可是魏延的本钱太差,<br /><br />诸葛亮对能否在这乱世之中为魏延谋取一份稳固的基业心存疑虑。<br /><br />更何况,两人的性格和理念似乎并不契合,这使得诸葛亮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br /><br />其实在诸葛亮的心目中,最合适的主公人选便是刘备。<br /><br />早在自己年幼之时,他就曾亲眼目睹其在徐州施行仁政。<br /><br />刘备给他的刻板印象便是备受百姓爱戴的仁德之主。<br /><br />而且,刘备作为汉室后裔,拥有着大义名分,在这个重视正统的时代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br /><br />此外,刘备麾下还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威震天下的“万人敌”,如此强大的阵容,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显然要容易得多。<br /><br />然而,让诸葛亮如鲠在喉的是,他心心念念的理想主公人选,最终却壮志未酬,惨死在魏延的兵锋之下。<br /><br />可以说,魏延间接葬送了自己的理想前程。<br /><br />面对这样的结局,诸葛亮又怎能轻易释怀呢?<br /><br />不仅如此,那个魏延简直就是个粗鲁无礼的莽夫!<br /><br />他竟然派士兵来限制自己的自由,使自己无法离开襄阳之地。<br /><br />今晨前来鹿门山的时候,身后还跟了一大批魏延的爪牙。<br /><br />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一直不愿意为魏延效力。<br /><br />可如今的局势让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要么束手就范,要么就只能在襄阳城外的隆中和鹿门山之间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br /><br />不久之前,他先后收到了徐庶和庞统的亲笔书信,都是劝他出仕为魏延效力的。<br /><br />而且年前的时候,征南将军府也给自己送来了丰厚的年礼,有精美的绢帛、上好的荆茶,还有珍贵的纸质书籍。<br /><br />这可真让诸葛亮有些为难,毕竟拿人家的手短,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心中矛盾不已。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