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一个根基不稳的帝后如何生存,那边要靠朝中的直臣。何谓直臣,就是那些没有派系,一心为君为国,一心为民请命,一心肃清吏治的大臣。<br/><br/> 只有那些大臣,不在乎门第,不在乎权势,只在乎人心。<br/><br/> 她梁家清贫,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她若想在后宫立足,靠的只能是人心。<br/><br/> “为自己?”许昭平强忍着扶起面前所跪之人的冲动,她必须要知道琼诗为何要这般行事。若是琼诗与梁茗执一般,她或许会思量把权移到她的手上,只要她欢欣便是。<br/><br/> “是,圣上!”梁琼诗昏昏沉沉的答道,其实她并不在意这件事成与不成,但这件事成了对她无疑是有利,对君王无疑也是有利的。“圣上可知民心的相背是国之根基。臣妾想着若是春寒,民无所食,必会引起动乱。不过动乱也不可怕!圣上有百万雄兵。但兵却还是从民里出的。所以那些兵的家乡若是也动乱了,那圣上怕就无可用之兵,天下也就尽是需镇之乱!天下一乱……”<br/><br/> “一乱会如何?”许昭平盯着梁琼诗的眼睛,看了半天。<br/><br/> “臣妾这帝后便坐不稳了呀!”梁琼诗的酒意又上了头。<br/><br/> “为何如此说?”许昭平一听梁琼诗的话,不由得勾起了唇角。<br/><br/> “常言道,国之将亡,妖孽必出!圣上,臣妾莫不是还算不得妖孽么?”<br/><br/> “爱妃……爱妃……”许昭平的心头回荡了半天‘国之将亡’,最后还是‘妖孽’占了上风,“爱妃自然算的……爱妃若不是妖孽,又怎会迷了寡人的心?”<br/><br/> 第四十二章<br/><br/> 迷了君王的心?<br/><br/> 君王的心明的如同镜一般,如何能迷得了?<br/><br/> 梁琼诗稳稳的冲着许昭平叩了个头,“能迷惑得了圣上,是臣妾的福分。”<br/><br/> “爱妃真觉得是福分吗?”<br/><br/> 君王的话有些飘渺,梁琼诗还是听的真切。君王垂爱对任何而言都是福分,只是福也得那人有足够的运去享。不过那垂爱,不是爱,既然垂了,便应是有人处在下风了。<br/><br/> 不平等可以产生一切,独独产生不了情爱。<br/><br/> 想着她与君王地位悬殊,梁琼诗低低的回了声,“臣妾惶恐。”<br/><br/> “爱妃真的是惶恐吗?”许昭平朝着梁琼诗近了几步,“寡人不喜欢爱妃沾惹朝事。”<br/><br/> “可圣上需要。”梁琼诗大着几分胆子,直起了身,“朝臣需要圣上免税,百姓也需要。”<br/><br/> “可佞臣却不需要……”许昭平打断梁琼诗要出口的话,她许昭平为政近十载,琼诗所言的她怎会不知。可免税之事,兹事体大,若是琼诗硬要插手进来,那便是搅浑了一滩水,难免惹祸上身。<br/><br/> “此事爱妃便莫要再忧心了,寡人自会……”说这话,许昭平试着扶梁琼诗歌从地上起身,虽然她衣袖皆是湿的,但总好过让琼诗一直在地上跪着。<br/><br/> “圣上……”酒劲上头,察觉到君王试图扶自己起身,梁琼诗执拗的拉开了君王的手,“圣上曾应过臣妾,许臣妾一个恩典的。”<br/><br/> 一个恩典?许昭平皱着眉,瞧着梁琼诗已经有些发白的脸色,轻叹一声,“罢……寡人待会便寻人去立旨。”<br/><br/> 听着君王答应待会就去下旨,梁琼诗喜出望外,随即叩了个头,“臣妾替天下子民谢圣上!”<br/><br/> “呵呵……”听着身侧之人代苍生谢自己,许昭平轻笑了一声,又试着扶梁琼诗起身,“爱妃怕是等着寡人代苍生谢爱妃吧!”<br/><br/> “臣妾不敢。”听出了君王口中的调笑,梁琼诗笑着从君王的身上借力起身。<br/><br/> “臣妾不敢?”许昭平扶着梁琼诗朝着池边走了几步,笑道,“连跪在地上逼寡人的法子都能想的出来,爱妃还何不敢?爱妃可知,自寡人登位后,除了昭靖便甚少有人敢逼迫于寡人?”<br/><br/> “为何?”纵使君王是笑着的,梁琼诗被君王的话惊了一身冷汗。<br/><br/> “因为寡人为数不<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多的爱好便是诛九族。”许昭平一面答了梁琼诗的问题,一面扶着她坐到池沿上,“小心些,下面便是水池。”<br/><br/> “为何要水池?”梁琼诗觉得自己的头愈发的晕沉,似乎已经快要彻底听不清君王的话了。<br/><br/> “因为寡人为爱妃备了赏赐。”<br/><br/> 备了礼物?她应该期待么?<br/><br/> 君王的一句‘礼物’让梁琼诗又回到了不久前那如梦一般的春日赏梅。虽然她看不到梅花,她却知道,在那个时候,她的身边开满了梅花。<br/><br/> 那氤氲的梅香,或许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br/><br/> 而那梅香的主人,或许也会让她记一辈子。<br/><br/> 少女时候的梦想,有些人一辈子都圆不了,她却何其有幸的圆了‘冬尽梅存’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梦!<br/><br/> 多么不敢置信的生辰呀?封后,凤玺,赏梅,醉酒,讨赏,进言……这怕是这么年来过得最精彩的一个生辰了。<br/><br/> 梁琼诗轻翘着唇角,等着君王奉上他的赏赐。<br/><br/> “爱妃,你听过夜明珠么?”<br/><br/> ‘夜明珠’三个字让梁琼诗的心‘扑通’,‘扑通’激烈的跳动。她来到这个时代,曾派人寻了很久传说中的夜明珠。<br/><br/> 这个时代是有夜明珠的,可惜却从不曾有人见过。她虽有耳闻此世共只有五十五颗,应了五五之数,却一直没机会去确认真假。<br/><br/> 梁琼诗还记得她年少时曾派人去过了乾国各个地方去找寻,都是一无所获。<br/><br/> 当然,寻不到其实对她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个物件罢了,但若是能见到,那便也值她欢欣几日。<br/><br/> 想着今日是她的生辰,君王又说了给她礼物……梁琼诗歌轻轻的点了点头,“臣妾听说过。”<br/><br/> “那之前见过吗?”许昭平见梁琼诗点了头,心底顷刻欢欣了几分。<br/><br/> “没有。”梁琼诗轻叹了一口气,她的醉意似乎又消了几分。<br/><br/> 瞧着梁琼诗歌叹气的样子,许昭平慢慢凑近梁琼诗的耳朵,低声道,“那寡人告诉爱妃一个秘密,天下所有的夜明珠都在寡人的手上!”<br/><br/> “……”听着君王凑近自己的耳畔,说了五十五颗夜明珠都在他的手上,梁琼诗轻轻的皱了皱眉,而后低声道,“恭喜圣上得五五之数。”<br/><br/> “爱妃竟是懂五五之数?”许昭平听着梁琼诗的恭贺,神情变得有些不自然。<br/><br/> “回圣上,臣妾略懂些皮毛,所谓五五之数便是从一到十是个数。一三五七九为天,二四六八十为地……”说着说着,梁琼诗的声音又渐渐低了下去,君王似乎离开了?她是不是又犯了忌讳?<br/><br/> 旧语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br/><br/> 或正是因为旧语,这五十五颗夜明珠变成了说不得,寻不得的物件。<br/><br/> 毕竟五五之数出自河图。<br/><br/> 《易·系辞上》曾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显了,那便应是天下的祥瑞,君王怕也是爱极了那五十五颗珠子吧!<br/><br/> 梁琼诗想着自己的心事<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