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黄巾起义固然击碎了大汉王朝的根基,但接下来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依然与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br /><br />【我们能叫得上姓名的风云人物,大部分都出自于地方豪强这个群体。】<br /><br />【所以,在曹丕算汉之后,便颁布了一项名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br /><br />【这个制度与察举制的区别就是,剥夺了之前州郡长官的人事权,然后在每个州郡,都设立一个中正官,之后再由中正官负责对地方官员的选拔。】<br /><br />【但说到底,“中正官”这一角色,也是出自于豪强士族势力。】<br /><br />【这就加速了豪强士族的发展。】<br /><br />东汉末年位面。<br /><br />曹操看着高空巨幕,冷哼一声。<br /><br />他为了削弱士族的影响力,特意发布了《求贤令》,推出“唯才是举”的政策。<br /><br />而曹丕日后推出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与他的“唯才是举”背道而驰,这让他心中颇为不满。<br /><br />“愚蠢至极!”曹操在心中骂了曹丕一句。<br /><br />一旦豪强士族飞速壮大,必将会威胁到皇权统治,这对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隐患。<br /><br />【有中正官职位的豪强家族,逐渐由地方走向权力中心,而没有中正官职位的豪强家族,则要被其他的豪强分食殆尽。】<br /><br />【曹丕不是想要消灭这些地方豪强,而是想尽可能地,集中这一群体。】<br /><br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等,盘踞在各地的豪强家族,都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华丽转身,蜕变成为能够上通朝廷,下达地方的门阀士族。】<br /><br />弹幕评论飞出:<br /><br />“原来如此,终于懂了,原来门阀士族,就是地方豪强的进阶版。”<br /><br />“豪强对应地方恶霸,本朝官不过县。士族对应中央恶霸,渗透入朝廷权力中心。大致可以这么区分。”<br /><br />“其实内里一样,就是马甲不同而已,如果地方豪强、门阀士族、士绅地主,这些名词容易混淆,就简单点统称他们为,食利阶层就行了。”<br /><br />看着高空巨幕中的众多弹幕内容,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微微颌首。<br /><br />后世之人这些解释,倒是清楚明了。<br /><br />【这些门阀士族的壮大,固然能够加强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br /><br />【但曹丕没想到的是,如果门阀士族再进一步,那就只能夺取天下,让江山易主。】<br /><br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br /><br />【此后,尽管中原大地频繁大乱,一百多年出现了九个国家,但门阀的权力却完全不受影响。】<br /><br />【因为不管哪方势力拿到掌控权,在短时间之内都必须通过与门阀合作,才能快速完成对一个地方的控制,才能收税,才能维持。】<br /><br />大明成祖位面。<br /><br />朱棣看着高空巨幕,微微颌首。<br /><br />东晋南北朝那一段历史,他在史书中有过详细的了解,自然也知道,门阀士族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br /><br />“王与马,共天下”,这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br /><br />甚至当时的皇权,在强大的门阀士族面前,有时候还处于劣势。<br /><br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门阀士族,可谓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br /><br />【更何况,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原王朝更迭的本质,就是门阀内部的权力流转。】<br /><br />【不管是北周武帝,还是建立隋朝的杨坚,又或者是建立唐朝的李渊,独孤家族、元欣家族、侯莫陈崇家族,都是出身于关陇集团门阀世家。】<br /><br />【这一时期,门阀士族成员在官场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0%。】<br /><br />【也就是说,每十个官员之中,起码有八个,都是出自于这些门阀士族。】<br /><br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震惊无比,实在是这个数字比例太让他们意外了。<br /><br />一个国家八成的官员,都是门阀士族出身,几乎等于,门阀士族完全掌控了朝堂权力。<br /><br />在此种情况下,皇帝岂不是很容易被门阀士族架空<br /><br />皇帝还有权威吗<br /><br />大汉武帝位面。<br /><br />刘彻摇了摇头,在他看来,这种情况下的皇帝,几乎就等于傀儡皇帝。<br /><br />如果换了他是那一时期的皇帝,肯定是不能接受,必定会想办法整顿朝堂,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br /><br />【他们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皇权只是他们相互博弈的工具。】<br /><br />【门阀士族对于朝廷政权的高度统治力,也让出身于门阀的帝王,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br /><br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社会体系中打开一个新的通道,让原先固定的资源和身份流动起来。】<br /><br />【帝王不再与门阀对立,而是将矛盾转移给底层百姓。】<br /><br />【让百姓有机会成为新的门阀,让门阀疲于防守百姓的突破。】<br /><br />【只有让门阀之间相互消耗,才能避免他们对权力中心的持续渗透。】<br /><br />【那应该怎么办呢?】<br /><br />【科举制度。】<br /><br />【这便是帝王完成这一设想的主要工具。】<br /><br />弹幕评论飞出:<br /><br />“科举制度:华夏古代最厉害的制度发明之一!”<br /><br />“在华夏古代王朝历史中,科举制度的发明意义太重大了。”<br /><br />“不仅是对华夏古代王朝有影响吧,咱们今天的人才选拔,依然还在用考试的手段。”<br /><br />“楼上说的是高考?”<br /><br />“怎么可能是高考,肯定是公务员考试了,这才是政府选拔人才的方式,与古代的科举对应。”<br /><br />“咱们的公务员考试与古代的科举,还是有很多不同,比如公务员考试是考职位,古代的科举更像是考资格。”<br /><br />“科举制出现,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于人才的垄断,为皇帝提供了新的人才渠道,对加强皇权有重要作用。”<br /><br />“科举制的出现,真正给了门阀士族致命一击,让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弱。”<br /><br />“夸张了,事实上,门阀士族根本就不怕科举制,真刀真枪的考试,除了极少数天赋异常出众的人之外,平民子弟大概率是考不过门阀士族子弟的。”<br /><br />“赞同,看看现在就知道了,大城市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普遍高于乡村孩子,放在古代,门阀士族子弟的教育资源,简直足以秒杀平民子弟。”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