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奴婢是椒泰殿的管事,名叫宝怜,”见文以宁还有些迷茫,宝怜补充了一句,“那日在锦廊,幸得皇后主子您路过,救了奴婢一命,奴婢今日是来谢主子救命大恩的。”<br/><br/> “原来是你,姑娘你太客气了,那日我也没有帮你说上什么话。”<br/><br/> 宝怜摇了摇头,看了看如意和平安,脸上神色有点慌张。<br/><br/> “姑娘有话不妨直说,他们都是我身边最信得过的人。”文以宁挥手让平安去关上了大殿的门,然后守在了门口。<br/><br/> “皇后主子救了奴婢 xi_ng 命,奴婢身无长物、也没有什么好报答主子的。这芙蓉雕花的龙纹环佩,是奴婢身上最值钱之物了,奴婢年龄够了即将出宫,今日特来奉与皇后主子,以谢救命之恩!”<br/><br/> 说着,宝怜就将一个十分精致、玉质尚可的环佩双手奉上。<br/><br/> 文以宁连忙拒绝:<br/><br/> “姑娘你快收回去,我平白无故要你的东西做甚。姑娘出宫还有的是地方使银子呢,何况姑娘该知道,我一个将死之人、要这许多金银玉石也没用啊?”<br/><br/> 文以宁相信宫中已经传开了他要殉葬的消息,眼前的宝怜虽然是李美人的宫人,一定也会听到一些风声。<br/><br/> 可是,宝怜却摇摇头,跪在地上将环佩固执地塞进文以宁手中:<br/><br/> “无论如何,还请皇后主子一定要收下这枚芙蓉雕花的龙纹环佩,不为别的,就当是主子帮奴婢了却一桩心愿、还了恩情吧!”<br/><br/> 说着,<br/><br/> 也不管文以宁主仆三人,“咚、咚、咚”给文以宁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宝怜起身来匆匆忙忙地走了。<br/><br/> 文以宁看了看宝怜离开的方向,又看了看手中的玉佩,有些莫名其妙。若说他那日在锦廊遇见了监侍馆的人责骂宝怜,可是真正救了宝怜的人是卫奉国。宝怜不去谢卫奉国,怎么反而跑过来谢他?<br/><br/> 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为何又宝怜要如此重谢?<br/><br/> “平安,我看你还是代我将此物还给人家姑娘,她一个人在宫外也不容易。这玉佩还能换几个钱。”<br/><br/> 平安领命去了,可是没有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回来了,手上却还是拿着那个芙蓉雕花龙纹的环佩。<br/><br/> “平安,你怎么还拿着这个?没有追上宝怜吗?”如意奇怪,先开口问了。<br/><br/> 平安摇摇头,又点头,难得露出了困惑的表情。<br/><br/> “怎么了平安,有什么不对吗?”<br/><br/> 平安抬头看了看文以宁,又看了看手上的环佩,半晌才憋出一句:<br/><br/> “宝怜会武功。”<br/><br/> 如意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文以宁皱眉看着平安,示意平安继续说下去,平安走过来,将环佩放在了桌上。<br/><br/> “从中室殿出去,无论是从哪个方向,约莫还需要一盏茶的时间才能完全看不见人影。可是属下每条路都去探过了,并没有见到宝怜姑娘。”<br/><br/> “她可能并没有离开?”如意问。<br/><br/> “属下去问过宫门守卫,说见到了宝怜姑娘出宫。”<br/><br/> 听着平安说完这话,文以宁下意识将目光落在了宝怜留下的那枚玉佩上——<br/><br/> 宫女懂武功并不是什么好事,宝怜离开皇宫之前为何非要牵强地留下这枚玉佩给他。<br/><br/> 这是女子常带的饰物之一,圆环状的玉佩。这枚玉佩雕工细腻,芙蓉花开,环绕在脚踏祥云的龙身上。玉质通透,算是中上品质。<br/><br/> 文以宁皱眉盯着桌上的玉佩看了许久,旁边的如意一直在给平安使眼色,可是平安还是不顾如意的心思,开了口:<br/><br/> “主子,其实我们有事瞒你。”<br/><br/> 如意跺脚,狠狠地瞪了平安一眼。在文以宁奇怪地注视下,如意和平安这才将那日他们在听竹馆所见所闻告诉了文以宁——<br/><br/> 卫奉国原来是宁王的人?<br/><br/> 这个消息倒是当真让文以宁吃惊,原来那几次三番的弹劾、卫奉国还能够毫发无伤,并非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有芠太妃的保护,宁王定然也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br/><br/> 罢了,文以宁自嘲地笑了笑,他和卫奉国本来就没什么交情,将死之人又何必期许那么多——从前他期许的,在这后宫之中从来没有得到过。<br/><br/> 如今心冷了,更是不会、也不敢再多想了。<br/><br/> “主子,我是怕你伤心才没有提及此事……”如意小心翼翼地看了文以宁一眼。<br/><br/> “放心,我没有生气。”<br/><br/> 难道他对卫奉国若有若无的那份在意那么明显,竟然让小如意都替他担心。<br/><br/> “主子,还有一事,想必和宝怜姑娘非要送来的这个玉佩有关。”<br/><br/> “什么?”<br/><br/> “这些日子以来,我和如意其实已经拦下了不少从监视馆、或者卫公公那里送来的东西,有些是字画,有些是瓷器,我和如意想着他定然不安好心,便没有拿给主子你看——”<br/><br/> 文以宁挑眉,看着平安,而如意却悄悄拿出了这些东西,耷拉着脑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文以宁的面前:<br/><br/> 那些字画并不是十分好的藏品,可是一应都是芙蓉图,秋芙蓉和祥云上的龙。瓷器上也是用龙装饰作为耳瓶的芙蓉纹。<br/><br/> 文以宁皱眉看着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br/><br/> 芙蓉?龙纹?<br/><br/> 再一转头看见了中室殿案上的还堆积着的折子,文以宁恍然大悟,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脸上是说不出的兴奋与惊喜:<br/><br/>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明白了!”<br/><br/> “主、主子?你明白什么了?”<br/><br/> “如意,你派人去将宁王和朝中亲贵们请来。平安,你随我去明光殿——”<br/><br/> “主子?”<br/><br/> “那份遗诏——”文以宁看着平安和如意,发自内心地笑,“是假的。”<br/><br/> ☆、第十一章<br/><br/> 锦朝建立之初,设宰相。由宰相统领六部,后又有御史台行监察之权、纳言阁理决策之志。后高宗皇帝在位时,一度因宰相专权造成朝纲混乱、法度不灵,险些酿成大祸。<br/><br/> 所以锦朝自那时起废宰相位,改建尚书府,统领六部,使尚书府太傅、御史中丞和纳言阁大学士并称“三权”,居于皇帝之下,统领朝中事务。<br/><br/> 明光殿上龙椅空悬,文以宁站在殿下臣子们平日上朝的地方,一身霜色长衫,静静地等着朝臣和王宫亲贵们的到来。<br/><br/> 随着殿外首领太监的一声呼号,文以宁回头,看见宁王、朝中从一品到四品的要员匆匆忙忙赶来,他们进入明光殿之后,齐齐跪下来给文以宁行礼:<br/><br/> “见过皇后主子。”<br/><br/> “平身吧。”<br/><br/> 文以宁让众人先起来,若有意若无意地看了宁王一眼,然后在宁王代替群臣发话提问之前,他先开了口:<br/><br/> “传众位前来,是因为这些日子里,我有一事想不通,所以想要请教众位卿家,尤其——是宁王殿下。”<br/><br/> 被文以宁点名,宁王一愣,然后笑了起来:<br/><br/> “臣弟定然知无不言。”<br/><br/> “既如此……”文以宁意味深长地看着宁王,“不知陛下的遗诏可还在王爷手上?”<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