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不过也有些疑惑,周语的父亲虽然没在家,但从刚才周语母亲对周语的态度和来之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他们都是比较疼孩子,而且家里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得不让周语辍学的事,为什么突然不让周语继续读下去了呢?<br/><br/> “周语,你知道你爹娘为什么不让你继续读书吗?”<br/><br/> “因为我要传宗接代呀。”<br/><br/> !!!<br/><br/> 李瑜和林奕都忍不住一惊,“你才这么小,就要成亲了?”<br/><br/> “不是,成亲当然要等我长大以后。”<br/><br/> 松了一口气,李瑜接着问道:“那还好,但这跟你读书有什么关系?”<br/><br/> 周语瘪瘪嘴,把前因后果迅速说了,期间对父母做法的无奈显露无疑。<br/><br/> 原来,正是因为周语读书太好,让周父周母产生了“危机感”。他们认为,周语若是像学堂夫子说的一样,能考上秀才,那到时候自己很可能就会管不住女儿了。他们俩只有周语这一个女儿,还指望着她以后娶夫传宗接代呢,若是女儿到时候不愿意娶,非要嫁人怎么办?周家的香火不能断在周语这一代!<br/><br/> 听完这个原因,林奕、李瑜无语的同时,也感到了这对父母极度的无知、自私。为了这么个原因,就把自己女儿的大好前程生生断送,他们简直就是把周语当成传承香火的工具!就算周语之后嫁人,孩子也可以过继啊,香火一样不会断。他们真正害怕的,应该是以后可能会管不住周语吧。<br/><br/> 可就李瑜的观察,周语这么乖的一个小姑娘,应该不会反抗父母的话。就为了那么一个微小的可能,让自己疼爱的女儿跟自己一样,一辈子被困在大山里,李瑜实在是猜不到周父周母的想法。<br/><br/> “大哥哥,你们放心,我正在慢慢劝我爹娘,实在不行,”小姑娘咬咬牙,“我就先娶个童养夫回来。”<br/><br/> 李瑜、林奕:……<br/><br/> 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有想法的吗?<br/><br/> “大丫,你在说什么呢?”回过头的大丫娘看到周语正跟李瑜用雅言说着话,一直未消退的警惕心又升了起来。<br/><br/> “娘,这个大哥哥说他有些渴了,问我有没有水。”周语镇定的回答。<br/><br/> “嗨,对了,我都忘了给客人端水了,大丫,你赶紧进屋给几位客人倒水,然后端给客人们。”大丫娘有些懊恼,这些人可都是来收山货的!<br/><br/> “好。”<br/><br/> 第47章利诱<br/><br/> 李瑜等人接过水,跟老妇人约定好三天后过来收山货,之后就告辞了。<br/><br/> 回到镇上租的小院里,林奕等人商量起要怎么让周父周母还有其他村民心甘情愿的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br/><br/> “学堂虽然学费全免,还免费提供一部分笔墨纸砚,但是提供的这些笔墨纸砚远远不够,学生还是要自己花钱购买,对不少村民们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冬琴率先开口说道。<br/><br/> “对,现在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帮大人干点活了,十来岁的孩子更是成了家里的小半个劳动力,那些村民认为自己的孩子考不考的上秀才还不一定呢,与其花这笔钱去赌一个未知的结果,还不如让孩子多帮衬帮衬家里。”邴翌附和道。<br/><br/> 李瑜听完二人的意见,也有些赞同,“除了学堂里的夫子之外,这个小镇上一共就两个童生,年纪还都挺大了,眼看考秀才无望。家里虽说不是穷困潦倒,但也没能像众人期望的那样,读书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且这个小镇因为位置偏僻,很少有外地人过来,附近的几个小山村更是十分排外。眼见为实,村民们没有看到明确的好处,自然把读书看的可有可无。”<br/><br/> “瑜儿说的有理,不论是周父周母还是其他村民,只要让他们看到读书的好处,他们自然会送自己的孩子去学堂。不管周父周母不让周语继续读书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是只要利益足够,就不怕他们不动心。”林奕直接提出对那些村民“诱之以利”。<br/><br/> “好,那咱们怎么做?”<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咱们可以……”<br/><br/> 三天后,林奕、李瑜四人和学堂刘夫子,一起去了里山村。<br/><br/> 见林奕等人没骗他们,确实来收山货了,之前没露面的里山村村长终于出来了,态度很是热情。林奕四人跟村长谈妥价格,收完山货后,请了村里的几个村民帮忙送到镇上去。<br/><br/> 另一边,刘夫子被周父拦在了门外,任凭刘夫子如何苦口婆心也不为所动。<br/><br/> “……周语的成绩非常好,连续几次测试都考了第一,比第二名高出好多。若是继续读下去,至少也能考上个秀才。”<br/><br/> “夫子请回吧,大丫不会再回学堂了。”<br/><br/> “唉~”,刘夫子叹了口气,无奈的走了,周父回身关上门,对一旁的周母说道:“他们之后应该不会再来了,你去劝劝大丫,就说在学堂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什么以后会考上秀才,都是假的。”<br/><br/> “行,我再去劝劝那丫头。这才去了几天学堂,都不听我们的话了,可不能让她再这样下去。”周母应道。<br/><br/> ……<br/><br/> 几天后,一个爆炸 Xi_ng 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小镇和附近的几个山村,外山村朱二家的小儿子铁柱,因为考试考了第一名,得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是村里村民们的两年收入。<br/><br/> 里山村,周母从地里往家走的时候,被几个妇人叫住了。<br/><br/> “大丫娘,忙完了啊?”<br/><br/> “忙完了,这不正回家吗,你们这是在聊什么呢?”周母笑笑回答。<br/><br/> “大丫娘,你知道外山村的铁柱吧?”其中一个妇人试探问道。<br/><br/> “知道。”周母脸上的笑容僵了僵。<br/><br/> “我们这不寻思着,要是你家大丫继续读下去,这十两银子不就可能是大丫的了吗?”<br/><br/> “是啊,之前大丫考试不都是第一名嘛,学堂的夫子还两次来你们家,希望大丫继续读下去,可见大丫读书确实好啊。”<br/><br/> “这也说不准,听说铁柱那孩子读书也非常好……,我还得回家做饭,就先不聊了啊。”周母勉强笑了笑,快步向家走去。<br/><br/> 周母走后,剩下的几个妇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问道:“你们说,大丫娘会不会再把大丫送回去呀?”<br/><br/> “她送不送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要把我家小子送过去的,省的他天天在家给我捣蛋。”<br/><br/> “得了吧你,都是为了那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好说的?我也打算把我家哥儿给送过去呢。”<br/><br/> “是啊,我之前见过那个外山村的铁柱,挺文静的一个小孩,看着没我家姑娘机灵,说不定我家姑娘去了学堂后能把他比下去,也拿个第一名呢!”<br/><br/> “哈哈……,这可说不准,到时候咱们就看看谁家的孩子能拿第一吧!”<br/><br/> ……<br/><br/> 晚上,周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末了还是把熟睡的周父给推醒了。<br/><br/> “他爹,你说咱们要不还是把大丫送回学堂吧?”<br/><br/> “……嗯?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就是想这事呢?咱们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不让大丫继续读下去了。”<br/><br/> “不让她读不是恐怕她不听话吗?我想了想,咱们大丫从小就乖,你看就算是现在,大丫虽然想去学堂,但是我们不同意,她也没有偷偷去啊。”<br/><br/> “你是不是看中了那十两银子?”<br/><br/> “什么叫我看中,要不是咱们家大丫没继续读,那什么铁<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