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收起断手,将剑收回鞘中。<br/><br/> “何故如此?”<br/><br/> “我也不说假话,也是看在李凝笙份上,我对你也没什么恨意,你我都算她亲故,替她考虑考虑是应该的。”卓娜提亚道。<br/><br/> “我可不认你是小妹的亲故。”李卫驿咬着牙说道,“后会有期,来日再求指教”转身便走回虎狼骑军阵。<br/><br/> “兄妹还真挺像。”她暗自小声道,“什么事都得哄着。”她转身也走回自己的军阵,下令道:“放开路,让他们走!”<br/><br/> **************<br/><br/> 与王百户等人一路跑回了辽西的台门寨子用了一天多,结果在远处便看到一股浓烟升起。两士兵叫不好,留下我探路去了,见他们许久没回来,我也就跟了上去。接近后才发现,着火的是寨子。整个城寨都陷于大火之中,满地都是士兵、大人与小孩妇孺的尸体,还有插在地上如麦子一样的箭镞,鲜血保持着泼洒的样子随处可见。空气中满是木炭味与油脂味。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大火吞噬了,多少人化为人形的碳。<br/><br/> 我还看到箭镞上插着白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耳朵。所有的剑头上都插着耳朵。土墙上都是尖刺,上面又插着很多男女老少的首级,鲜血顺着木桩而下。<br/><br/> 这是一支什么军队?居然做的出这种事?<br/><br/> 我还记得寨子里有那么多人,也有布谷德人。他们对我也是那么友好,我在走前还把吃的给了一个裁缝的孩子。<br/><br/> 他们都死了吗?<br/><br/> 虽然几乎已经麻木了,但还是想要问自己,为什么这种事会像吃饭一样常见,这种可怕的事情。<br/><br/> 我见到不远处王百户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幸存者,在那里喂水,我便跟了上去。<br/><br/> “是什么人?卓娜提亚的布谷德兵?已经杀过来了?”王百户问道。那幸存的士兵满脸是血,只是摇头。<br/><br/> “不是……是从……从东边来的…军队……从来…没有见过…”<br/><br/> “什么旗子?是白鹰旗吗?”王百户继续问道。<br/><br/> “没见过的……没见过的旗子……像火……又像花…一条一条的向上的紫色花纹……”<br/><br/> “那是什么旗?”王百户也懵了。<br/><br/> 要不怎么说这些人,对这里一点都不了解就来了。<br/><br/> “我知道。”我说道,三人就都看向我。<br/><br/> “那是绒花旗”<br/><br/> 我叹了一口气。<br/><br/> “白鹰眷族的旁系,艾新氏族的家徽。”<br/><br/> 卓娜提亚与我说过的,本来应该不存在了的白鹰眷族的旁系。<br/><br/> 如今看来是她对我说谎了,可她为什么要对我说谎呢?<br/><br/> 第37章温良玉的终末<br/><br/> 王占立幕府,集和大小将领讨论如何抵御卓娜提亚之事。如今三河源头的顺从虏兵闻卓娜提亚复位已经作鸟兽散,如今来投者也不过一千人。又闻卓娜提亚十万军队已经对三河源头与东部草原发起大规模进攻,如此一来更是不能期待会有更多虏兵来投。<br/><br/> 王占又闻温良玉残部部率千余人奔辽西,李卫驿断后没了音讯,决定遣人传令让温良玉留在辽西十井子台门,并搜寻李卫驿的生死下落。如今在东部,王占可以调遣的军队勉强有六万,圣上又发金牌要求大捷守辽西,已经是退无可退。<br/><br/> “将军!急报!”<br/><br/> 一卒奔入幕府下跪道。<br/><br/> “说。”王占道。<br/><br/> “四井台门、十三茶台门、东古井军门、马边卫、山道卫均破,都遭屠城屠寨,守将李若真、于福恒、雷如松等均战死,只有四井台门数十兵马逃生,共损兵一万七,百姓边民无数。”<br/><br/> 小卒一说完,幕府中大将们纷纷小声吸气,就连王占都瞪大眼睛。<br/><br/> “卓娜提亚如此神速,单月不到便可威宁海北窜至辽西,灭我城寨?”<br/><br/> “报,将军,来犯辽西的不是开元贼。”小卒道。<br/><br/><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那是何人?”<br/><br/> “据来逃者称,来犯贼军多以羽毛饰盔,短弓重箭,又见主帅旗以紫色绒花做案,多中原言语或辽东言语。”<br/><br/> “什么!”王占拍案而起,“这所言莫非辽东总兵丰余良的女直签军?丰余良部为何在辽西烧杀抢掠?莫非丰余良嫌辽东不足以肥己要造反呼?<br/><br/> “将军,丰余良近些年在辽东战事中多以女直签军打头阵,持紫色绒花旗者应该是丰余良之女,丰绒花。”一将军道,“而且据说丰绒花原本是开元卫人,卓娜提亚殺父造反后远遁辽东,认丰余良作父改姓丰。如今辽西战事紧迫,丰余良让绒花军来犯,摆明是要趁火打劫,与卓娜提亚遥相呼应,灭我们九边北将,以辽东可独大。”<br/><br/> “快!起草一份参奏,写明丰余良佣兵攻辽西意图谋反,快马加鞭送京师!”王占喊道,随即又头疼一般捂住额头道,“把重兵向南而防,眼前之敌是绒花军!这绒花偏偏与卓娜提亚一部,到时候倒打一耙说是养女带兵而逃,恐怕也查不出什么。丰余良,你可好啊!”<br/><br/> **********<br/><br/> 自李卫驿带虎狼骑断后,温良玉便带部向东一路溃逃,后在辽西遇到王占部小众,又接王占军令留守,谁知所率小部人马尚未安顿便遇到了绒花军前锋,温良玉料定又有大军随后,便又向北而去,到了辽西御虏镇,入城中歇息,才算舒缓了。结果不久绒花军前锋来袭,御虏镇关城,正遇镇守雷如松南下,城中只有温良玉为大将,故只能守之。温二娘心想虽然御虏镇是一小城,以土砌墙但守城总比野战更占优势,但城中人马不多,于是派快马北上幕府向王占求援。这之后温二娘心想十日前巧遇绒花军前锋一事,这才想到绒花军应是由南北上,如此一看御虏镇便要受到大军攻击,谁知大悟已晚,数日后绒花将军亲率两万大军抵达御虏镇城池前,而镇中只有两千兵马,粮草不足,士气低落。这时温良玉收到了王占回信,王占信中责备她战败溃逃而又求援,不知羞耻,又职责她与李卫驿勾勾搭搭不守妇道。读罢此信,温二娘咬破了嘴唇,任血从唇角流到脖颈。<br/><br/> 但如今援军是唯一希望,一支偏师又有大部分是残兵,根本不可能逃得过虏军。在绒花军合围前,温良玉派遣快马再度北上幕府向王占求援,她以血作书,在信中只能不断提及夫妻之恩,又澄清与李卫驿的关系,称知耻而 Y_u 自尽,但兵事不能与己殉葬,望夫增援。<br/><br/> 那封信有没有回信,温良玉是收不到了。信使走后,绒花军就把整个御虏镇围的水 Xi-e 不通。据称绒花军做事残忍,之前短短一个多月,多有屠城屠寨之事,又多酷刑,以恐怖敌人。但这回绒花军派遣使者入城,递交了劝降书,一反常态。温良玉本以为自己要命绝于此,但看到绒花的信上写了暂缓七日攻城以城中考虑,便期待起王占的援军,援军一到就有希望了。<br/><br/> “援之?何以援之?良玉乃山野贼寇出身,必不会死,不足虑也,回去复命。”<br/><br/> 王占面对遭到追杀,少了一半面颊,跪在地上递增血书的信使,先是问了一下是否又要求增援,后连血书都没看就拒绝了这要求,将流着血泪的信使赶出了军营。他有没有回到御虏镇便没人知道了。或许赶到了御虏镇又被围城的绒花军所杀,又或者因为受的伤太重死在了路上。没人知道,温良玉不会知道,王占也不会知道。<br/><br/> 温良玉日渐憔悴,又复发了酗酒恶习。<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