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妻俩想得通透,见儿子在师侄身边适应良好,便索 Xi_ng 将张无忌全权交托给宋青书看顾,两人转头又下了武当,往天鹰教那边去了——今后一段时间里,他们夫妇俩都将作为武当与天鹰教间的沟通使者,频繁来往于两派之间。<br/><br/> 而张无忌回山以后,宋青书的日子便过得愈发悠闲起来。<br/><br/> 且小师弟还是个比七师叔更尽职尽责的传声筒,武林中有什么风吹草动,一旦武当这边得了消息,无论大事小情,只要张无忌觉得有些意思的,便会说来与自家师兄分享。<br/><br/> 一来二去,宋青书人虽在家中坐,对武林各派及朝廷动向,却也不比身在其中之人少了解多少。<br/><br/> 比如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有范遥从旁支持的杨逍终究技高一筹,如愿当上了明教教主;<br/><br/> 比如某位郡主娘娘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知从哪里得知明教起义军中几位有名头领之间有些龃龉,于是暗中设计离间,险些让那几人窝里斗个你死我活——若非范遥对她知之甚深,又因杨逍之请成了明教起义军军师,因而对她行动有所防范,还真有可能被她成功得手,给明教起义军造成一记重创;<br/><br/> 比如虽然范遥察觉得及时,没令起义军真的自乱阵脚,但经此一役,军中几大头领之间矛盾终于避无可避,杨逍虽不想过早站队,却迫于无奈,不得不处置其中数人以安众心,其中不乏在军中颇具威信和声望者,一时也引得起义军中一番动荡……<br/><br/> “那位绍敏郡主若生为男子,恐怕会更有一番施为吧……”<br/><br/> 说到最后,张无忌不知是庆幸还是可惜地感叹。<br/><br/> 这正是宋青书欣赏他这位师弟的地方——即便是互为敌手,无忌他也能正视对方的优点,并为此送上由衷的叹服和赞赏,既大度又坦率。<br/><br/> 所以某种意义而言,明教那伙人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自小被张翠山殷素素夫妻俩精心教养长大的无忌,其实很适合做一名领导者,若不是他 Xi_ng 子实在温软了些,面对师门长辈和宋青书又实在爱撒娇了些的话。<br/><br/> 不过这也算不上是缺点。<br/><br/> 多在江湖上历练几年,想来很快现在还被人叫着“少侠”的无忌便能成长起来。<br/><br/> 而随着年岁增长,他身上那些小儿稚气自然也会渐渐褪去,绽出独属于自身的熠熠光华。<br/><br/> 到了那个时候……<br/><br/> 宋青书垂下眼睛。<br/><br/> ——到了那个时候,想必,无忌就会成为武当下下任掌教的合格继任者了吧?<br/><br/> 一旁的张无忌完全不知道自家师兄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将好大一口锅轻轻松松甩给自己,还在那边吃点心边看小师弟们练武看得开心。<br/><br/> 武当山上这师兄弟俩兄友弟恭岁月静好,武当山下的凡尘俗世里,各大门派和朝廷之间矛盾却是越积越深。<br/><br/> 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很难猜测哪家背后有没有某个或某几个武林门派在默默支持。<br/><br/> 整个元国上下一派风雨 Y_u 来飘摇震荡,看在曾经历过宋、隋两国乱世的宋青书眼中,竟也多了几分唏嘘慨叹——<br/><br/> 天下大势,虽可隐约预见,却不可随意搅乱。<br/><br/> 即便是宋青书这等修为高深、在此方小千世界已是难寻敌手的存在,在所谓“大势”之前,亦需行事谨慎,以免一时大意,惹来无穷后患。<br/><br/> 不过对于今后的元国究竟由谁掌权,宋青书本就混不在意,索 Xi_ng 便借着看顾闭关中的张三丰的名义一直窝在武当山上,不曾半点插手山下之事。<br/><br/> 而随着消息渐渐传来,山下局势也一点点明朗起来。<br/><br/> 明教到底占了起义军众多的优势,最终赢得了这场多方混战的胜利。<br/><br/> 元人被逼退回草原,从此百姓再不必日夜担惊受怕,终日惶恐不安。<br/><br/> 至于在那之后,明教内部似乎又出了问题,就谁有资格问鼎皇帝宝座,成为新朝之主一事,又展开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一场争端,那就不在宋青书的关注范围内了。<br/><br/> 事实上从三天前开始,与宋远桥等人打过招呼以后,他便带着叶孤城和玄清进了战神殿空间,一直守在殿外,等待张三丰出关。<br/><br/> 玄清如今虽已不再为契约所束缚,对战神殿空间,却一直有些隐约的感应。<br/><br/> 三天以前,玄清感应到战神殿内属于张三丰的气息骤然暴涨,抵达一个临界值后,又如呼吸般不时收缩鼓胀,隐隐有突破之兆,便立刻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宋青书。<br/><br/> 在与宋远桥几人商议过后,宋青书决定进入战神殿空间,从旁守卫张三丰突破。<br/><br/> 尽管对于突破这件事本身,宋青书大约无法为张三丰提供任何帮助,但在距离更近的地方亲自守护,总比隔着一层空间眼巴巴干等结果来得更令人安心。<br/><br/> ——且这安的不只是宋青书自己的心,也是武当七侠、张无忌等人的心。<br/><br/> 所幸,这等待的时间,并没有长到让人心焦。<br/><br/> 宋青书不过在战神殿外守了两个昼夜,便感觉到一股强大又平和的气息,随着渐近的步伐,缓缓走出了战神殿——<br/><br/> 那是张三丰。<br/><br/> 却又不是宋青书所熟悉的张三丰。<br/><br/> 他一头白发尽皆转乌,原本虽比寻常老人更显年轻,却到底掩不住带上些许岁月痕迹的脸上,曾经或细小或深刻的皱纹此刻已尽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介于青年与中年之间,粗眉大眼、极富英气的面容。<br/><br/> 那张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脸上,带着宋青书自小便看惯了的温和又慈爱的笑容。<br/><br/> 明明是比如今的宋远桥更加年轻的一张脸。<br/><br/> 然而,此时此刻,其上带着这样慈和到极点的神情,却不会让人感觉到有一丝一毫的违和。<br/><br/> “太师父……”<br/><br/> 宋青书有些讶然,更多却是欣喜地唤道。<br/><br/> 这虽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以武入道之人晋升先天,但此前在天命大世界时,他便听说过不少传闻,如今见张三丰“返老还童”,从耄耋老者,一下变回壮年之姿,便也不是十分惊奇。<br/><br/> 张三丰对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意外。<br/><br/> 他笑眯眯对宋青书点了点头,而后又深深看了安静站在徒孙身后的某位白云城主一眼,眼神之中,竟有些莫测之意。<br/><br/> 只不过不等叶孤城细辨,他已经又转开目光,重新将之落在了宋青书身上:<br/><br/> “青书。”<br/><br/> “太师父。”宋青书又叫了一声,上上下下将张三丰整个人仔细打量了半晌,才又喜道:<br/><br/> “恭喜太师父晋升先天!”<br/><br/> 张三丰含笑颔首。<br/><br/> 他道:“这还要多谢青书你与玄清。”<br/><br/> ——若没有青书和小金龙玄清送来这偌大一场机缘,他真不知有生之年,自己能否单凭一己之力,成功晋入先天。<br/><br/> 只不过张三丰亦知,无论宋青书还是小金龙玄清,都不会以此居功。所以他挥挥手,打断宋青书正要出口的推辞,又笑呵呵伸手揉了揉好奇飞到自己身边左转转右扭扭的玄清,见小家伙好奇地瞪着大眼睛看向自己,不由笑得愈发爽朗:<br/><br/> “青书,我如今刚刚晋级,境界尚有些不稳,此次便不随你出去了。青书你将我成功晋升的消息带去给你爹爹和师叔他们,免得他们忧心,转告他们我还需得在战神殿中再多待些时日,以稳固修为。”<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