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区有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叫兴旺村,村旁有一条河叫欢乐河,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br />
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旺村的村民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br />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br />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br />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凤,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凤:“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凤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凤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br />
有一天,徐春生的家里来了几个客人。<br />
吃过午饭后,他们几个一起来到了外滩。<br />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br />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br />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br />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br />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br />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br />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br />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br />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br />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br />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br />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br />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br />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br />
“我当然想他们了!”<br />
“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br />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br />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br />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br />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问道:<br />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br />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br />
“你呢?”王雪纯问张建国。<br />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br />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br />
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对场长说:<br />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br />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br />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br />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br />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br />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br />
“他叫什么名字?”<br />
“他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br />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br />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br />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br />
回到家里后,陈雅丽对妈妈王超英说:<br />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br />
“我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br />
“我和你一起去。”<br />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br />
王超英对她说:<br />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br />
“那就去呗!”<br />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br />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br />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br />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br />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br />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说道。<br />
“当然可以啦!”<br />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br />
“半个月后吧。”<br />
“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br />
“我早做好准备啦!”<br />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br />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br />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br />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br />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br />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br />
“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br />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br />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br />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就要赶路,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br />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br />
2022年1月25日修改
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旺村的村民们在山上办起了一个茶场。这个茶场地处湖北省均县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是一个队办茶场。场长田春旺是一个在解放前就已经入党的老党员,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学,解放后上了几天扫盲班,总算认识了几个字,勉强能读懂《人民日报》上的文章。<br />
有一天,田春旺从公社开完会带回来一个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厂的几个工人子弟要来兴旺大队插队落户。没过几天,这几个工人子弟果然来到了兴旺大队,他们是: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br />
到兴旺大队插队落户的还有谢继红、李雅芳、徐荷花、周红梅,在均县红旗中学上学的时候,她们跟张建国、杨冬生、陈雅丽、王雪纯是同班同学。<br />
周红梅有一个亲戚在二汽车桥厂上班,她叫王彩凤,跟张牡丹是同事。张牡丹告诉王彩凤:“最近,陈文海一家要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王彩凤说:“搬到均县后,陈文海就只能到欢乐河公社兴旺大队去插队落户。”然后,王彩凤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周红梅,没过多久,周红梅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陈雅丽。<br />
有一天,徐春生的家里来了几个客人。<br />
吃过午饭后,他们几个一起来到了外滩。<br />
“陈文海为了逃避上山下乡,于是就跟随父母一起离开上海来到了十堰,本来以为到十堰后就不会再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了,没想到现在政策会有变!”徐春生说。<br />
“这就叫人算赶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陈文海到农村去插队落户!”朱振华说。<br />
“陈文海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就得让他到农村去锻炼锻炼!”王志远说。<br />
“我在上海有一个亲戚,他知道一点有关陈文海的情况,”冯宝玉说,“那年,学校停课闹革命,陈文海待在家里闲着没事干,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到处乱跑,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br />
他们四个人的这次谈话很快传到了张牡丹的耳朵里,张牡丹很为陈文海担心!<br />
陈文海气愤地说道:“我是从小娇生惯养吗?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接着又说道:“冯宝玉真是太坏了,他凭什么要这么说我?”<br />
在陈文海即将离开十堰前往均县的时候,张牡丹对他说:<br />
“如果你们家不离开十堰就好了!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了十堰,到十堰后,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要离开我,我好舍不得呀!”<br />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呀!”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就怪我妈瞎折腾,非得要把家搬到均县去!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br />
“你别难受,以后有机会,我会到均县去看你的!”张牡丹安慰道。<br />
刚到兴旺村的时候,茶场的几个知青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对这里厌倦了,因为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远离闹市,消息闭塞。<br />
有一天,王雪纯对陈雅丽说:<br />
“我们到这里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现在该回去看看爸爸妈妈了!”<br />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们,说心里话,我还怪想他们的!”陈雅丽问王雪纯:“你想他们吗?”<br />
“我当然想他们了!”<br />
“我们俩一起去问问张建国和杨冬生,看他们俩是不是也想回家。”<br />
“他们俩是男孩,肯定不如我们女孩那么想家。”<br />
“试试看呗!如果他们不想回家,那就算了。”<br />
“那我们就走吧!”王雪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看,他们俩正在那里挖石头呢。”<br />
来到张建国、杨冬生面前,陈雅丽问道:<br />
“你们俩想不想回家?”<br />
“当然想回家了!”杨冬生连忙回答道。<br />
“你呢?”王雪纯问张建国。<br />
“如果你们三个都回去,我就跟着你们一起回去。”<br />
“那我们还不赶快去向场长请假!”王雪纯连忙催促道。<br />
他们一起来到田春旺面前。王雪纯对场长说:<br />
“我们好想爸爸妈妈,都想回去看看,你能不能放我们几天假?”<br />
“当然可以啦!你们来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br />
“场长你真好!我代表我们四个知识青年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br />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贫下中农和你们知识青年是一家人!”<br />
刚回到家,陈小丽就告诉姐姐陈雅丽:<br />
“又有一个知青要到你们那里去插队落户。”<br />
“他叫什么名字?”<br />
“他叫陈文海。听说他特别喜欢看书,他妈说他是一个书呆子!”<br />
陈雅丽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连忙去问张建国:<br />
“听我妹妹说,陈文海也要到我们那里去插队,这是真的吗?”<br />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他看了不少书,准备晚上亲自登门去拜访他!”<br />
回到家里后,陈雅丽对妈妈王超英说:<br />
“你带我一起去看看陈文海好吗?”<br />
“我要到商店去买点东西,我们等会儿再去他家吧。”<br />
“我和你一起去。”<br />
当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们母女俩遇到了陈文海的妈妈沈若兰。<br />
王超英对她说:<br />
“我女儿要我陪她一起去看你的儿子。”<br />
“那就去呗!”<br />
买完东西后,陈雅丽要和妈妈到陈文海家去,陈小丽连忙说:<br />
“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去!”<br />
“你去干什么?”陈雅丽笑着问妹妹。<br />
“就是去看看呗,难道不可以吗?”<br />
于是,她们母女三人一起来到了陈文海的家。<br />
“啊,这么多书,能借我几本看看吗?”陈雅丽说道。<br />
“当然可以啦!”<br />
“你什么时候到我们那儿去?”<br />
“半个月后吧。”<br />
“我们那里很偏僻,你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呀!”<br />
“我早做好准备啦!”<br />
听说陈文海要去他们所在的那个大队去插队落户,杨冬生对姐姐杨艳丽说:<br />
“陈文海是上海人,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够他受的!”<br />
“如果不是现在政策有变,陈文海就不会到你们那个地方去吃苦受罪了!”杨艳丽对弟弟说,“你对他好点!他体质太弱,让他干重活,他一定会受不了的!”<br />
吃过晚饭后,杨冬生来到了陈文海的家里。<br />
“我们茶场的知青除了王雪纯以外都是干部子弟,张建国的爸官最大,是厂里的党委委员。他妈原来是图书管理员,因此,张建国从小就看了不少书。张建国的知识面很宽,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他都很感兴趣。”<br />
“我也喜欢看书,我准备多带点书去。”<br />
“在农村整天干活,根本没有时间看书!”<br />
“你的意思是说,少带点书去,最好不带。”<br />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br />
“明天,我们就要回茶场了。本来还想跟你再多聊一会,只是由于明天一大早就要赶路,我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只好现在就向你告辞了!”<br />
说完,杨冬生就走了。<br />
2022年1月25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