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晋清雅的翻了个白眼。<br/><br/> 杜如林挑眉,忍不住又凑过去,问道:“岳父今日觉得如何?”杜如林知道,夏夫子当年是被人连累,才丢了官职的,后来杜如林在朝中站稳了脚跟,便找了个机会举荐了夏夫子,如今,夏夫子重回朝堂,只是官位不高罢了。<br/><br/> “还好,我看他好像挺高兴的,还说在衙门碰到了好友,叫吕易的,刚巧他也在那里做官。”<br/><br/> “那太好了!能与旧友在一同为官,岳父定然高兴。”杜如林松了口气,老丈人高兴了,夫人就能高兴,他也就高兴了。<br/><br/> “是啊!爹说,明日请他来家里做客,你若是没什么事,就留下来也见见。”<br/><br/> “应当的,那我也告诉刘台跟邱友一声好了,他们也是岳父的弟子,见见岳父的朋友,以后也不至于见面不相识。”都在京城为官,碰到的机会挺大的,还是见见的好。<br/><br/> “是了,我已经让仆人送信给他们俩了,只看他们到时候有没有时间。”夏子晋微笑着道。<br/><br/> 杜如林再次感慨,“晋哥儿果然是我的贤内助,事事都能周全。”<br/><br/> 夏子晋抬手抿唇一笑。<br/><br/> 次日,吕易应邀前来,杜如林跟夏夫子在门口迎接,将人迎进了大门,吕易官小位卑,不然也不至于竟跟刚回朝堂的夏夫子在一处为官,须知,夏夫子的官位还是靠着杜如林的面子得来的,只是个芝麻小官罢了。突然被这般热情迎接,若只有夏夫子一人也就算了,带上杜如林,倒让吕易有些无所适从。<br/><br/> “你不必在意如林官位,在家里,他就是你晚辈,出来迎接你是应当的。”夏夫子拉着好友的手,乐呵呵的道。<br/><br/> “是啊!吕伯父,自己家里,叫我如林就好。”杜如林微笑颔首。<br/><br/> 吕易还是有些紧张,杜如林入朝不过两年,却已深得帝王信重,官职嗖嗖的往上升,他本人的能力也不弱,并非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朝中有笑面狐之称,短短两年,便已很有威名,不知道多少老狐狸都栽倒在他的手里,连吕易这种小官都略有耳闻。<br/><br/> 要不是杜如林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成了亲,且与夫郎关系亲密,夏家哥儿也清俊温雅,气度能力都不凡,镇得住场子,守得住男人,只怕早有人想要再向杜如林提亲了。<br/><br/> 吕易目光扫过夏子晋,只见夏子晋眉目清秀,穿着一身青色衣衫,对着吕易行了礼,“见过吕伯父。”<br/><br/> 好一个稳重大气的哥儿,吕易微微颔首,对着夏夫子道:“你养了个好孩子啊!”<br/><br/> 夏夫子自得的笑了笑。<br/><br/> “来晚了来晚了!这位就是吕伯父吧?刘台见过伯父!”刘台拉着邱友一路小跑,冲进了院子,人未到声先到,对着吕易行了一礼。<br/><br/> 邱友整了整被刘台扯乱的衣衫,对着吕易行了一礼,“见过吕伯父。”<br/><br/> 当朝翰林院学士刘台,外带一个快要外放为官的邱友,邱友入朝比杜如林刘台两人早了三年,虽然能力不如杜如林那么出众,但是积攒资历,稳步上升,如今官位也是不低的,而且马上就要外放为一郡太守了,只是还没有定下地方。<br/><br/> 吕易转向夏夫子,“这两位,也略有听闻,都是你的弟子?”吕易在吏部为官,虽然只是小官吏,但略有名气的官员,还是都认识的。<br/><br/> “是啊!”夏夫子颔首微笑。<br/><br/> 宴席上,杜如林几个晚辈敬了酒,又说了会儿话,吕易渐渐能接受了,不再觉得处处不适,跟夏夫子聊着往事,相谈甚欢,渐渐的竟没有旁人插话的余地,两个老头聊得高兴。<br/><br/> 杜如林三人干脆自己凑到一堆去聊天,夏子晋端了酒壶,时不时的帮着凑成两处聊天的人倒酒。<br/><br/> 杜如林凑到邱友身边,询问,“你要外放到哪里,定了么?”<br/><br/> 提起此事,邱友也是一脸无奈,“还没定下呢,听同僚的意思,是想把我放到溪安郡去,还不清楚呢!”<br/><br/> 杜如林想了想,道:“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安郡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是十分富饶的地方,并非好去处。”<br/><br/> “我也这么想。”<br/><br/> “你想去韩郡吗?”杜如林问道。<br/><br/> “啊?”邱友目光一亮,“这可以吗?”<br/><br/> “有什么不可以的,陶太守要调职进京,韩郡太守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我去举荐你便是。”杜如林微笑道。<br/><br/> “你才入朝两年,会不会动作太多了,这样对你不好吧?”邱友觉得,还是要提醒一番好友才是。<br/><br/> “无碍,我只听陛下的意思,陛下其实也正为此事头疼呢,之前因找不到合适替代陶太守的人,便一直压着陶太守的功劳,否则,他有从龙之功,早该调职进京了。如今,你也是韩郡出身,能力也够, Xi_ng 格沉稳可靠,陛下不求韩郡如何好,只要能保住现在的根基,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你不正合适吗?”<br/><br/> “我年少,韩郡繁荣,只怕太招人眼了。”邱友还是有些犹豫。<br/><br/> “你以为我们还不招人眼吗?”杜如林道。<br/><br/> 这倒也是,自从他们依次入朝,私下里又有人开始私传他们当年参与夺嫡的事情,但这样的消息传多了,陛下反倒更器重杜如林了,陛下就是要做出一个样子来,忠于我的,我自然会给他好前程,哪怕过去的再久!<br/><br/> 邱友想了想,道:“那就辛苦你了。”<br/><br/> “我还要谢你呢!以后我家里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杜如林笑了。<br/><br/> “放心吧!”邱友道,他若是去了韩郡,自然会护着杜家人,他并非不知恩的人,他读书这么多年,甚至去国子监,他几乎没怎么动过自家的银钱,从衣食住行,到银钱走关系,几乎全是杜青臣一手包办,他小时候是在自家长大,可是少年求学期间却几乎都在杜家,在他心里,杜家便已经是他的第二个家了。<br/><br/> 杜如林转向刘台,“你呢?有消息了没?”这个消息,对刘台来说不是其他,单单只指刘台的婚事,也不知他是不是妻缘淡薄,这都考中两年了,陛下也不跟这个傻孩子计较往事了,不知道多少人家盯上了刘台这么个乘龙快婿,可是他偏偏就是不开窍,不是这里不对便是那边不行,再不然就是对方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总之,成亲是不可能的,定亲也没那个缘分。<br/><br/> 刘台不似他跟邱友,对官场没什么热情,只要让他高高兴兴的在翰林院修书混日子就好,刘夫子也是这么想的,他不指望刘台能当多大官,只要他呆在一个安静的地儿好好的就行,杜如林总觉得,刘台混几年翰林院之后,能再混回国子监去教书,其实……也挺好的。<br/><br/> 当然,这些都没什么,婚事才是刘夫子最头痛的地方,甚至给杜如林邱友写信的时候还经常提上一两句,要他们帮着找找,如林的夫郎夏子晋对京城人家不熟也就罢了,邱友可是娶了国子监某位博士的女儿,有这么个嫂子在,竟还让刘台这个弟弟单身下去!刘夫子甚至曾来信责怪邱友不用心,这直接导致了邱夫人参加京城各种家眷聚会的几率大大增加,但依旧没能帮刘台搞定婚事。<br/><br/> 提起此事,邱友也一脸怨念,拉住刘台的胳膊道:“兄弟,求你了,我还要回去见夫子啊!你这样下去,我哪里还有脸面见他老人家?!”<br/><br/> 刘台幽幽的叹了口气,“我也想成亲啊!我也很着急啊!可是……就是没有我的缘分啊!”<br/><br/> “那你要什么缘分啊?你说你嫂子给你找的这个有什么问题?你说出身<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