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瑾起初还能宽慰自己,告诉自己那些她虽去不得,但旁人也去不得,王爷不来她院里歇息,是因为王爷公务繁忙,所以才无暇顾及到她,现今这萧王府中又无其他姬妾,她又何必如此在意,待王爷不忙了,自会同她在一处。<br />
可十天半个月过去,她能见到王爷的机会不过寥寥数次,每每想要说些什么,还未将那些关心爱意表达,便被他冷言打断。<br />
夏时瑾的心一天比一天要冷。<br />
当初成婚之前,所有人都说王爷对她用情至深,全京城的女子皆在羡慕她能得萧王如此深情。可眼下的处境同那时相比,却叫她如坠寒冰。<br />
这个时候她才隐约意识到,也许从一开始,这场满城皆知的盛大婚礼,都只是国公府和萧王的一笔交易。<br />
她是国公府中最合适的物品,也是国公府中廉价又不值一提弃子。<br />
也许自始至终,萧王对自己根本就没有感情。<br />
当她猜及至此,全身浸出了一身冷汗。<br />
第二日她便同管家说她要回去看望母亲。<br />
可管家却告诉她,没有王爷的命令,她哪儿都不能去。<br />
这一切都似乎在印证着她的猜测。<br />
那一天她站在石桥边上看了一整天的鱼。<br />
她觉得脚下这池中的鱼,像极了她自己。<br />
她从国公府那个压抑的家族中又来到了另一个权贵的牢笼里,好像永远都站在别人画的圈当中。<br />
兴许是那一日从这场旁人精心编织的梦中醒来,看透了本质。<br />
她纵然情伤,也不再奢望。<br />
倒不如好好享受她换回来的荣华富贵。<br />
*<br />
燕重萧在成婚第二日便去了密室之中见了长孙雪。<br />
她好像又瘦了许多,模样看起来也十分疲乏,只有一双眼还精神着。<br />
不得不说长孙家个个都是块硬骨头,在这密室中熬了五年,长孙雪竟还如此坚韧,她身上的刺好似磨不平一般,总叫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拔。<br />
“昨日本王大婚,不曾有空来告诉你,长孙透同皇帝昨日就坐在萧王府的大堂之上,言笑晏晏地观礼。”<br />
尽管被扎过很多次,燕重萧依旧伸出了手,想要去拔那些刺。<br />
可这回长孙雪却十分意外地没有将刺向他竖起来。<br />
她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一双眼古井无波。<br />
燕重萧上一次告诉她,二哥所做的决定时,她是欢喜的。<br />
自母亲去世,她被燕重萧威胁后,就没有一次想过要放弃活下去,因为眼前这个让本就零落的长孙家苦不堪言,雪上加霜的畜.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她不敢轻易赴死。<br />
如果她死了,二哥定会将这份罪孽背在自己身上。<br />
她无法想象已经因为父兄之死不能报仇雪恨的二哥,再听闻她和母亲为他而死的消息,该怎么活下去。<br />
纵然他身披盔甲,却也根本遮掩不住他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了。<br />
所以她不能死。<br />
可现在二哥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说明他压上了所有都要将燕重萧送进地狱里。<br />
那他们的目标就是一样的,斗争的过程中又岂能兵不血刃呢?<br />
她愿意成为那个被舍弃的部分。<br />
“燕重萧,杀了我吧。”长孙雪语气很轻,说得有些轻描淡写。<br />
小小的窗中撒下了一缕阳光,长孙雪坐在那缕阳光之中,燕重萧觉得她突然变得有些透明。<br />
燕重萧的心跳猛然一滞,他怒不可赦地上前遏住长孙雪的下巴。<br />
“五年了,这是你第二次寻死。”<br />
长孙雪听出了一些咬牙切齿的意味。<br />
她从鼻腔里哼笑了一声,反问他,“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结果?”<br />
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br />
燕重萧有一瞬的迟疑。<br />
但很快就清醒过来,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br />
长孙雪还不能死。<br />
“阿雪,从前说过的话,我今日再说第二遍,就算你死了,我一样能拿捏到长孙透的死穴,相信你也不愿意看到你父兄阿娘的尸骨出现在长孙透眼前吧。”<br />
燕重萧最后这句说得很轻,却叫人不寒而栗。<br />
他末了又加上一句,“哦,若你死了,本王就能连同你的尸骨一起摆在长孙透面前。”<br />
长孙雪只觉脑中一片眩晕,有些呼吸不过来,她眼前燕重萧的脸开始扭曲成恶鬼的模样,她欲要扬起手,可手却像灌了铅一般,再也抬不起来。<br />
这一刻她的身体轻飘飘的,意识也有些模糊,可耳边再次传来了恶鬼的低语。<br />
“阿雪,你可别死了,你这一死,长孙透也活不成啦,长孙家就真的人死灯灭。”<br />
燕重萧将她推倒在床上,看着她痛苦地挣扎着。<br />
长孙雪用尽了力气将自己舌尖咬出了血,才让脑海中出现了半片清明。<br />
她躺在床上用手揪着床被,宛若一条搁浅的鱼,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br />
心在胸膛里极速跳动着,跳动声震颤着她的耳膜,她浑身上下已然湿透,额头上隐约能见到一丝青筋。<br />
待她缓过来时,室中只剩她一个人,她爬起身来,朝着机关门处用自己全身的力气吼着:“燕重萧!你不得好死!”<br />
吼完后又如被抽干力气一般,倒在床被上,将脸埋在其中痛哭,却是流不出一滴泪。<br />
大燕二百三十七年,五月十八。<br />
萧王燕重萧协众臣带领禁军,以“除妖妃、清君侧”之名于太和殿逼宫。
可十天半个月过去,她能见到王爷的机会不过寥寥数次,每每想要说些什么,还未将那些关心爱意表达,便被他冷言打断。<br />
夏时瑾的心一天比一天要冷。<br />
当初成婚之前,所有人都说王爷对她用情至深,全京城的女子皆在羡慕她能得萧王如此深情。可眼下的处境同那时相比,却叫她如坠寒冰。<br />
这个时候她才隐约意识到,也许从一开始,这场满城皆知的盛大婚礼,都只是国公府和萧王的一笔交易。<br />
她是国公府中最合适的物品,也是国公府中廉价又不值一提弃子。<br />
也许自始至终,萧王对自己根本就没有感情。<br />
当她猜及至此,全身浸出了一身冷汗。<br />
第二日她便同管家说她要回去看望母亲。<br />
可管家却告诉她,没有王爷的命令,她哪儿都不能去。<br />
这一切都似乎在印证着她的猜测。<br />
那一天她站在石桥边上看了一整天的鱼。<br />
她觉得脚下这池中的鱼,像极了她自己。<br />
她从国公府那个压抑的家族中又来到了另一个权贵的牢笼里,好像永远都站在别人画的圈当中。<br />
兴许是那一日从这场旁人精心编织的梦中醒来,看透了本质。<br />
她纵然情伤,也不再奢望。<br />
倒不如好好享受她换回来的荣华富贵。<br />
*<br />
燕重萧在成婚第二日便去了密室之中见了长孙雪。<br />
她好像又瘦了许多,模样看起来也十分疲乏,只有一双眼还精神着。<br />
不得不说长孙家个个都是块硬骨头,在这密室中熬了五年,长孙雪竟还如此坚韧,她身上的刺好似磨不平一般,总叫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拔。<br />
“昨日本王大婚,不曾有空来告诉你,长孙透同皇帝昨日就坐在萧王府的大堂之上,言笑晏晏地观礼。”<br />
尽管被扎过很多次,燕重萧依旧伸出了手,想要去拔那些刺。<br />
可这回长孙雪却十分意外地没有将刺向他竖起来。<br />
她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一双眼古井无波。<br />
燕重萧上一次告诉她,二哥所做的决定时,她是欢喜的。<br />
自母亲去世,她被燕重萧威胁后,就没有一次想过要放弃活下去,因为眼前这个让本就零落的长孙家苦不堪言,雪上加霜的畜.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她不敢轻易赴死。<br />
如果她死了,二哥定会将这份罪孽背在自己身上。<br />
她无法想象已经因为父兄之死不能报仇雪恨的二哥,再听闻她和母亲为他而死的消息,该怎么活下去。<br />
纵然他身披盔甲,却也根本遮掩不住他已经千疮百孔的心了。<br />
所以她不能死。<br />
可现在二哥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说明他压上了所有都要将燕重萧送进地狱里。<br />
那他们的目标就是一样的,斗争的过程中又岂能兵不血刃呢?<br />
她愿意成为那个被舍弃的部分。<br />
“燕重萧,杀了我吧。”长孙雪语气很轻,说得有些轻描淡写。<br />
小小的窗中撒下了一缕阳光,长孙雪坐在那缕阳光之中,燕重萧觉得她突然变得有些透明。<br />
燕重萧的心跳猛然一滞,他怒不可赦地上前遏住长孙雪的下巴。<br />
“五年了,这是你第二次寻死。”<br />
长孙雪听出了一些咬牙切齿的意味。<br />
她从鼻腔里哼笑了一声,反问他,“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结果?”<br />
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br />
燕重萧有一瞬的迟疑。<br />
但很快就清醒过来,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br />
长孙雪还不能死。<br />
“阿雪,从前说过的话,我今日再说第二遍,就算你死了,我一样能拿捏到长孙透的死穴,相信你也不愿意看到你父兄阿娘的尸骨出现在长孙透眼前吧。”<br />
燕重萧最后这句说得很轻,却叫人不寒而栗。<br />
他末了又加上一句,“哦,若你死了,本王就能连同你的尸骨一起摆在长孙透面前。”<br />
长孙雪只觉脑中一片眩晕,有些呼吸不过来,她眼前燕重萧的脸开始扭曲成恶鬼的模样,她欲要扬起手,可手却像灌了铅一般,再也抬不起来。<br />
这一刻她的身体轻飘飘的,意识也有些模糊,可耳边再次传来了恶鬼的低语。<br />
“阿雪,你可别死了,你这一死,长孙透也活不成啦,长孙家就真的人死灯灭。”<br />
燕重萧将她推倒在床上,看着她痛苦地挣扎着。<br />
长孙雪用尽了力气将自己舌尖咬出了血,才让脑海中出现了半片清明。<br />
她躺在床上用手揪着床被,宛若一条搁浅的鱼,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br />
心在胸膛里极速跳动着,跳动声震颤着她的耳膜,她浑身上下已然湿透,额头上隐约能见到一丝青筋。<br />
待她缓过来时,室中只剩她一个人,她爬起身来,朝着机关门处用自己全身的力气吼着:“燕重萧!你不得好死!”<br />
吼完后又如被抽干力气一般,倒在床被上,将脸埋在其中痛哭,却是流不出一滴泪。<br />
大燕二百三十七年,五月十八。<br />
萧王燕重萧协众臣带领禁军,以“除妖妃、清君侧”之名于太和殿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