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33章 星宿(下)
    房彦谦虽有才干,但天下有才之人何其之多。
    真正能让吕尚另眼相看,乃至破格擢升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有个堪称千古名相的儿子。
    房谋杜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玄龄。
    最重要的是,房玄龄与靠山王杨林一样,都是上界星宿下凡,生而不凡。
    “二十八星宿,西方七宿,参水猿,”
    吕尚眸底幽光流转,望着房彦谦归列的背影。
    恍惚之间,可见一尊猿头人身,持玉衡剑,双目光焰炯炯的星君,默默隐于房彦谦身后。
    吕尚目光凝定片刻,那虚影随房彦谦归列渐渐淡去。
    这是星宿部分气运显化,作为房玄龄之父,房彦谦也得了些参水猿转世后的气运余泽。
    “鲁公?”
    韦霁见吕尚面色有异,轻声唤了一句,
    吕尚回过神,眸中幽光敛去,轻声道:“房参军之策甚妙,就依策而行,明日我调步骑,由羌俘引路,先烧掉羌贼的粮储,”
    “韦使君则传令洮、岷二州,严守堡寨,断其互市,至于如何分化羌人,就劳诸位费心了,”
    军议既定,韦霁率先起身,对堂内僚属,朗声道:“诸位,洮、岷二州的传檄,今夜着人拟好,明晨卯时前务必发出,”
    “至于怎么分化羌人,此事由杨长史牵头,州府属官一同斟酌,”
    “诺!”
    杨汪与一众僚属,纷纷躬身领命。
    待众人依次退出正堂,原本沉肃的衙署内,只剩吕尚与韦霁二人。
    韦霁抬手挥退堂内侍立的仆役,幽幽道:“鲁公方才提拔房孝冲,倒是让韦某有些意外,”
    “房孝冲虽然干才,但从录事参军调任记室,参赞军机,终究越了常规,是要遭人嫉恨的,”
    “不遭人嫉是庸才,”
    吕尚轻笑一声,道:“虽越常规,韦使君不还是准了房孝冲的调用,”
    韦霁端起案上微凉的茶盏抿了一口,指尖摩挲着青瓷盏沿,眸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缓缓道:“毕竟鲁公开口,某自然没有驳回的道理,”
    与吕尚因房玄龄,而看重房彦谦一个道理,韦霁是看在吕尚的面子上,才同意房彦谦调走。
    这也是吕尚经历过征北,在现在的大隋朝文武中,具有了一定名望。
    便连出身京兆韦氏的韦霁,都有心交好吕尚。
    如果是一般的天家外戚,韦霁根本不会放在眼中,他身后的京兆韦氏可是关陇集团核心层,门第声望仅次五姓七望。
    而这还不是京兆韦氏的巅峰,此时的韦霁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天命更替,李唐建立之后,京兆韦氏的势力甚至会更进一步。
    有唐一代,京兆韦氏拜相者共计二十位,势冠全唐。
    就连李唐第四代天子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都是京兆韦氏女。
    吕尚端起茶盏,朝韦霁虚敬了一下,二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今日你敬我,来日我敬你,才是世家高门的存世之道。
    就在吕尚与韦霁堂中说话时,房彦谦揣着一丝莫名的怔忡,缓步走出州府大门。
    出了府门,他并未唤随从牵马,只是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
    晚风卷着街边酒肆飘来的麦酒香气,混着远处胡商隐约的胡笳声,使得街巷更多了几分烟火气。
    “孝冲?”
    不知走了多久,巷口传来熟悉的唤声,房彦谦抬眼,见妻子李氏正牵着幼子站在门首。
    李氏一身素色襦裙,鬓边仅簪一支素银钗,幼子仰着小脸,眉眼间可见几分清秀轮廓。
    房彦谦脚步一顿,望着妻儿,转而快步上前。
    门首前的李氏,将手中的粗布水帕递给房彦谦,道:“看这你满头的汗,”
    一旁的九岁幼子,仰着小脸,道:“阿耶,”
    “嗯,”
    房彦谦接过水帕擦完脸后,惬意的长呼了一口气。
    李氏走上前,对房彦谦道:“方才巷口的王屠户送了块新鲜的羊肉,我让厨娘炖了汤,这会儿也该温着了,先回家喝汤暖暖身子,”
    房彦谦牵着幼子的手,轻声道:“走,回家,”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回家,跨进院门,院内老树枝叶婆娑,晚风拂过,落下几片枯叶。
    小家伙伸手去抓,却扑了个空,惹得李氏笑出声,道:“慢些,仔细脚下的石阶,”
    “郎君回来了,”
    房家的厨娘闻声迎出,端着温在灶上的羊肉汤,热气裹着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
    房彦谦坐下后,李氏立即取了干净的布巾,细细擦去他靴上沾的尘土。
    “先给阿乔盛,”
    房彦谦坐下后,目光落在幼子仰起的小脸上,那双眼亮晶晶的,正盯着厨娘端上的陶碗。
    他笑着抬手,从李氏手中接过粗瓷汤勺,盛了些清润的汤,还有炖得软烂的羊肉碎,道:“慢些,烫,”
    房彦谦子嗣艰难,三十三岁才得一子,自此以后再无所出,对这唯一的根苗,可以说是视若性命。
    李氏见房彦谦只舀着汤却没怎么动箸,手指轻轻按了按幼子沾了肉汤的嘴角,把布巾迭好放在案边,柔声道:“可是州府有什么难决的事?看你回来后,眉头就没真正舒展过,”
    房彦谦握着汤勺的手顿了顿,低头看了眼碗里浮着的油,又望向儿子捧着陶碗小口吹气的模样,轻声叹道:“你知道的,自齐亡之后,我就不愿再入仕途,”
    “但经不住韦公再三推举,不得不仕于隋,”
    李氏垂眸听着,待房彦谦话音落了,才抬眼望向他,低声道:“是不是,州府里出了什么事?还是刺史对你有什么安排?”
    房彦谦闷声道:“不是刺史,是凉州来的鲁县公吕尚,不知为何,他好像格外赏识我,竟把我从总管府,调任到他的麾下,”
    虽然房彦谦知道这一步调任,对他有极大的好处,只是他无心仕途,更不愿受人嫉恨。
    要知道,房彦谦曾任北齐广宁王高孝珩主簿,是广宁王亲信幕僚,北齐灭亡后,他甚至与亲朋故旧为光复北齐奔走。
    事败之后,房彦谦立志不仕北周,杨坚代周后,房彦谦仍不仕隋,是齐州刺史韦艺欣赏房彦谦,再三举荐,房彦谦才不得不仕隋。
    (本章完)
仙侠修真相关阅读More+

没钱修什么仙?

熊狼狗

泼刀行

张老西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脑袋大又秃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仙工开物

蛊真人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