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514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
    “最关键的是踢日寇出局!”
    此话一出,王世杰没有恍然的表情,而是与眾人一样,皱眉看向何应钦。
    何应钦之前可是专门说过,日寇跳出轴心国阵营怎么办?
    那对德意日宣战,平白多了几个敌人不说,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
    就是何应钦面色有些难看,之前他的话更多是在混淆视听,却不是要提出什么可靠的建议。
    但何应钦这时候也不好回应什么,只是尷尬笑笑。
    沈復兴一直在观察委员长的脸色,可对方毫无表示。
    这时候,沈復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按理说,话都讲到了这个份上,再怎么样委员长也应该有个方向出来。
    英法苏德日
    这五个国家就摆在这里,他们代表了三个阵营。
    德日代表了轴心阵营,英法是军事同盟阵营,苏是单独一个阵营。
    至於我国没有阵营。
    如今,苏德开战,形势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英法第一时间不是將苏拉入自己的阵营,只是遵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对德军的敌人进行援助。
    没错,如今还没有同盟国的概念。
    它的全称是:反法西斯同盟。
    在中英美苏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之后,才算是正式成立。
    所以儘管邱吉尔嗷嗷叫著支援苏军,但其实双方並没有结成同盟。
    这时候沈復兴再去看委员长,对方的眼中全是算计。
    难道是.?
    “委员长”沈復兴突然转身,声音压低三分:“您是在考虑关东军北上后的局势?”
    会议室骤然安静。
    何应钦的茶杯悬在半空,白崇禧的钢笔尖在纸上停留,墨汁晕染开来,似乎听到了一个诡异的问题。
    所有人都看到委员长眼睛突然眯了起来,但转瞬又恢復如初:“哦?听语气,维安你似乎有不同看法?”
    沈復兴环视一圈,大家似乎都是这个想法,他心中顿时一个“咯噔”。
    期待日寇北上,然后呢?
    他有一个诡异的想法,那就是日寇北上,会极大的减轻国內的战爭压力。
    而北方的巨人人口基数庞大,在各国的支援下,一路扩军到2000万人,一手打击德军,一手打击日寇。
    最后变成三方混战。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德意日贏了呢?
    老美还没参战,他们国內的议员、百姓,几乎都是一个想法。
    我可以作为民zhu国家的兵工厂,租借各种武器弹药、能源矿產,但不能送年轻人去战场送死。
    没错,此刻的大洋彼岸还是奉行著【中立主义】。
    而【租借法案】已经是他们在这个世界大格局之下的最大参与。
    没有南下,就没有1941年的【虎虎虎】。
    但凡珍珠港事件不发生,那台恐怖的战爭机器就要晚一步启动,罗斯福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调整那艘巨轮的方向。
    说不定.世界格局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此刻,苏军在远东布置了30个师的精锐部队,这些可都是莫斯科保卫战时精锐。
    从6月开始,12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总兵力约12.2万人,火炮2000门、坦克2200辆、汽车1.2万辆东远东调往西线。
    可能这些部队数量並不多,而西伯利亚的环境与天气也足够阻挡日寇的北上。
    痛而不死!
    沈復兴估计,这就是在座所有人的內心想法。
    缓解国內压力,让苏德日三方血拼到底。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他主动提问:“委员长,我有一问,诸位是不是还在考虑日寇北上对国內战场的压力减轻?”
    没人回答,徐永昌在委员长的暗示下说道:“难道不是?”
    印证了內心的想法,沈復兴再问:“若是在德日等轴心国联手之下,苏军败了又当如何?”
    “这不可能!”委员长的智囊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率先反驳:“你没去过莫斯科,那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怎么可能轻易就败了,有英美的援助,他们说不定能直接击败德日。”
    出人意料的,沈復兴点头同意:“嗯,看来王秘书长对这三国很了解嘛?”
    “是又如何?”王世杰回答得很警惕,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双方下套的开端。
    “那么敢问,在你眼中,三国工业、人口、军事、经济对比如何呢?”沈復兴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向对方。
    白崇禧暗道不妙,每每维安如此,便是胸有成竹的时候。
    倒是张治中此刻很想点一支烟,好熟悉的场面,能看到王世杰吃瘪,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平时这傢伙仗著自己聪慧,又对国际局势、政治极为敏感,有时候甚至连小诸葛白崇禧都经常吃瘪。
    果然,王世杰闻言脸色一沉,如今的局势下,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德意志工业规模远超乌拉尔工业区,更別说还有东北巨型工业区的日寇。
    或许,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別就是战略资源的產出上,有著天壤之別。
    光是巴库油田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就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德意日自然是更强大一些.”王世杰前一句还在妥协,下一句立马展开反击:“但有著英美支持的苏军,就拥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庞大的工业体系、战略资源储备。”
    “维安你可能还不清楚,华盛顿那边已经决定对苏大力援助,这已经是定局了。”
    说完,眾人便一阵点头,这才是他们討论出来的结果。
    加上英美苏联手,消灭德意日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战是什么结局,二战便是什么结局。
    就连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方面,王世杰的理论毫无破绽。
    啪啪啪~
    沈復兴不断鼓掌:“很好,既然王秘书长了解的这么清楚,那么英美两国如何援苏也应该一清二楚吧?”
    呃.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世杰有些猝不及防,如何援苏?
    不外乎军援与原材料吧?
    他短暂思忖后自信回答:“自然是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帮助他们组建更多的军队对抗德日。”
    可话才说完,王世杰忽然醒悟,他扭头看向委员长。
    毕竟,委员长可是希望苏日同归於尽的,最好世界爆炸,这俩苦主彻底消失。
    “走哪条线呢?”沈復兴再问。
    走..走哪条线?
    这时候,不光是白崇禧与张治中,就连旁听的陈布雷也明白,沈復兴在挖坑。
    只是大家还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关係。
    倒是徐永昌似乎反应过来,但他没有说话。
    委员长见王世杰马上就要吃瘪,想了想还是打圆场:“维安啊,有话直说么。”
    见委员长亲自下场,沈復兴也不好为难对方,毕竟理论上.都对。
    他来到会议室尾端的大地图边,离著委员长远了,沈復兴不自觉点起一支烟,这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毕竟整个会议室有资格抽菸的只有两人,文胆陈布雷与豫北沈復兴。
    “英美援苏只有三条路,目前而言,只有两条!”
    “其一,走北冰洋航线,由于丹麦已经处於德意志控制下,在戈林庞大的空军下,运输船队根本无法穿越斯卡克拉克海峡。”
    “只有向北越过挪威海,进入北极圈,那里的极寒天气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大的挑战之一,运输队要紧贴挪威北端,然后向东进入巴伦支海。”
    “沿路有驻扎在挪威的空军、u型潜艇和水面舰艇,运输船队时刻面临天气与德军的死亡威胁,当然,別忘了还有大海!”
    “假如你很幸运的躲开了厄运,那么恭喜你,夏季可以前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冬季便只能前往的北冰洋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沈復兴一边抽菸,一边指著那並不精准的世界地图,仿佛大学课堂里的老师在讲述歷史。
    王世杰张了张嘴,他只是分析局势的智囊,不是具体实操的执行者,这些情况他怎么清楚。
    眾人也是如同听天书一般,北极?不冻港?
    挪威海?
    这么多陌生的词汇让他们只能明白一点,这些运输船是暴露在空军攻击范围的,那危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毕竟6月初日寇对於重庆的大轰炸,还导致了一起惨案,近千人在防空洞內
    看著眾人的模样,沈復兴回到会议桌上弹了弹菸灰,隨后丟下一枚核弹。
    “刚才说的是从不列顛岛援苏的路线,那么,体量更大的mei国呢?”沈復兴伸手指向东北极西之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当然,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它本名海生崴!”
    只是说到这个【海生崴】的时候,白崇禧总感觉沈復兴加重了语气,似乎有什么执念。
    “在它的外面,有一片海,日寇们叫他日ben海!”
    沈復兴的嘴角已经勾起嘲讽的笑容,他要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让这个国家少走弯路。
    就必须让有些聪明人明白,小聪明是要吃大亏的!
    他开始压低声音,语气中竟然带著些许兴奋:“试想一下,一旦日寇撕破中立协定,拥有世界上最庞大航母舰队的日海军,会不会让这些运输船顺利进港?”
    轰——!
    眾人脑袋顿时嗡嗡的,两败俱伤?
    没有了援助,两面夹击之下,哪怕是个巨人,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而美军更不可能跨越近8000公里来到日寇家门口作战,先不说他们国內是否同意,能不能答应还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不能从北面”
    有人刚想提问,却被拉住。
    沈復兴淡淡一笑:“没有铁路,从西海岸运输到北极圈的港口,再穿越白令海峡,经过公路运输到铁路沿线,这段距离大概”
    略略估算,沈復兴自己也嚇了一跳:“差不多7000多公里公路,再经过4000公里铁路,约摸11000公里”
    此话一出,眾人只觉得数字太夸张了。
    只有何应钦扭头问白崇禧:“健生,滇越铁路多长?”
    “800多公里。”
    嘶——!
    维持这条800多公里的运输线,付出了多大代价?
    而这7000多公里的公路,恐怕.
    看到王世杰张大了嘴巴,沈復兴又补充了一句:“许多地方没有公路,大概还需要修建3000-4000公里的道路,刚才只是我根据地图比例计算直线,实际公里数恐怕要超过13000公里,1-2年內才能通行。”
    眾人沉默了,而委员长的脸色更是极为难看。
    考虑来考虑去,难道日寇北上竟然是最差的结果?
    一旦莫斯科选择巴黎的结局,德日会师,恐怕罗斯福明天就会拋弃邱吉尔加入轴心阵营。
    这就是现实!
    “苏军人口眾多,不一定.”
    王宠惠见委员长如此,打算出来爭一爭,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沈復兴打断:“八国联军入侵的兵力也不过2万,日寇开战前兵力不过25万.”
    呃.
    委员长的脸色更难看了,他给何应钦使了个眼色,后者咬牙开口:“那依你沈维安,日寇养了这么多关东军,如果不选择北上与同盟国开战,也不会南下,难道日寇下一步是西进夺取重庆?”
    这话才是真理,如今国內抗战局势处於僵持阶段。
    那是因为近80万关东军没有南下,要是这支武装加入华中派遣军,后果不堪设想.
    委员长脸色瞬间一变,若是日寇真放弃这个机会北上,不用80万,60万关东军南下。
    豫南、赣北、长沙、贵州.紧接著就是一鼓作气打进重庆。
    那时候,便是真的没了退路。
    於是乎,委员长忘了初衷,竟然咬牙抢问:“维安,你怎知日寇不会北上?”
    沈復兴转过身,掐灭香菸:“西伯利亚除了冻土就是土豆,那地方是好几个东北大小的荒芜之地,80万人?800万人砸进去都如同沧海一粟!”
    “冬天来临的时候,整片大地都在零下几十度,就连畜生都不一定活得下去!日寇別说以战养战,连生存都不一定做得到。”
    “之前双方还有矛盾,但现在有了中立条约,这得不偿失的战爭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判断日寇不会北上。”
    听到沈復兴的答案,委员长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还想通过收缩防线,给日寇製造北上的机会,现在看来,这些阴谋诡计好似无用。
    祸水东引这种阴谋路走窄了。
    见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眾人散发著忧愁的表情。
    仿佛明天日寇几十万大军就要南下,国將不国
    委员长好几次欲言又止,却是无法反驳沈復兴提出见解。
    当年永乐大帝北伐,不也没有全盘占据北域。
    非不想,实不能也!
    汉代遥控西域,为何驻军寥寥?
    非不想,实不能也!
    张议潮沙洲復土,为何最终还是为西夏所灭?
    非不想,实不能也!
    小鬼子才多少国力?能占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冻土?
    好不容易苏德开战,大局抵定,关东军总不能放马南山吧?
    可越是这么想,委员长心里就越是难受,对他而言,妥协也好、抗爭也好,都是为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
    或许,他將屁股底下这个位置看得极重。
    对日寇態度曖昧,甚至一度想过割地求个平安。
    身份地位一个小股民到小军阀再到现在这个位置,可內心里,还是一个小军阀的思维。
    藉助洋人的力量,藉助阴谋诡计。
    可二战不是阴谋诡计,金钱收买~~~
    那是千万人的牺牲,是云波诡譎的国际博弈,是大国与大国的利益交换!!
    委员长顿时心灰意冷,笔直的身体竟然有些瘫坐下来的感觉。
    就在这时,沈復兴从容一笑:“委员长勿忧,吾有一策。”
    无论之前发生了什么,討论了什么。
    此刻,委员长只感觉內心一阵安寧,好像一切困难在那一句【委员长勿忧】下,迎刃而解。
    只有远处的张治中感慨,这一脚踹入水中让人窒息再拉起来的向上管理,非沈维安不能做。
    句句不离苏军崩溃,句句不讲关东军南下,可越是如此,在座的就越是噤若寒蝉,內心害怕。
    他也开始期待,到底如今该怎么做?
    (本章完)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玄鉴仙族

季越人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最终永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