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重担在身(中)
第539章 重担在身(中)
沈复兴这话.耳熟,相当耳熟。
委员长回忆半天,似乎在徐州会战的时候,李宗仁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当时国家连战连败,只有沈复兴像孙猴子一样在淞沪各大战场上下乱窜,搅得日寇鸡犬不宁。
今天歼敌一个中队,明天溃敌一个大队,捷报虽然频频传来,可他明白,这些总归只是小打小闹。
而当时李宗仁说【我第五战区能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这句话从战区司令口中说出。
那必然是歼灭旅团以上单位的,否则几十万大军,消灭千余人,总不能说是胜仗吧?
他答应了,李宗仁也做到了。
如今,对于国家最重要的物资转运,本就是他滇越转运司总督、税警总团的职责,自己插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如此.便依你。”委员长一咬牙,为了军援,顾不得那么多了:“维安,可有一事我需与你说清,日寇大概率不会北上了,南下已成定局,是先进河内还是兵指缅甸、新加坡,此事还没有定论。”
“只不过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封锁河内港口,十万火急了。”
沈复兴点头,如今已经8月底,日寇在南下之前还是会尝试打通长沙到贵州、重庆的道路。
至多3个月,物资便要从仰光转运。
而4个月后,恐怕滇缅公路都要封闭,只能通过那恐怖的驼峰航线。
天价的运输费,天价的军饷,天价的物资。
到那个时候,国家是真没有任何资本在国内发起反击。
供给几乎断绝!
能守住,就是邀天之幸了。
中条山守军的武器、伙食.沈复兴听戴安澜报告,那与北面的游击队没什么区别。
穷困潦倒!
想到这里,沈复兴郑重点头:“委员长,我想过了,这段时间,核心是运输枪支弹药,还有就是足够的原材料,至于大炮什么的平原已经丢失,南方水网,北方山脉,依托地利与小型迫击炮,足够坚守了。”
委员长疑惑:“不要飞机大炮吗?”
“大炮可以要一些,飞机不要,等真的封闭之后,让他们从缅甸飞过来就是了。”沈复兴语气坚定。
“行吧,这些都由你。”
话到这里,前菜已经上完,委员长终于抛出自己的重要问题:“我看了你带回来的备忘录,里面有三个美械师的装备,我想.”
没问题,你就想想得了。
沈复兴压低声音:“买卖总是要做细水流长的,委员长,您在股市浸淫多年,怎么会不知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才是上上之选?”
嗯?!
持有优质股票?
我这个在股市亏了60万,负债超过20万的人.
委员长不禁回忆起当年,他先是成立“友爱”公司,与陈果夫一起,结果遭遇国际金融风潮,出师不利。
然后又成立“茂新”公司,拉上了朱守梅,结果再次亏损7000多元差点没绷住。
紧接着又创办“恒泰”公司,这次又有张静江的支持,可还是投资亏损结束。
直到次年,时来运转,赚得盆满钵满,可一次“信交风潮”直接让他成为【小赤佬】。
甚至一度穷困到无力支付大儿子的学费和母亲的丧葬费,需要向朋友借贷。
最后为了躲避债务,他拜入青帮大佬黄金荣门下,并改名“志清”以求庇护,在黄金荣与虞洽卿的帮助下,才勉强摆脱债务纠纷。
炒股他是真的不行啊。
但持有优质股票.好像这个说法没什么毛病。
战争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打完的,若是能长期傍上罗斯福这大腿(瘸子不是)那就太好了。
毕竟北面的大腿已经无法续费了
“些许装备,应该”委员长不甘心,还想试试。
沈复兴淡淡一笑:“其实吧,也不是不行”
委员长闻言大喜,刚打算说陈诚.就听到沈复兴抢答:“我税警总团还有北伐的任务,说不定到时候日寇南下,罗斯福会松口呢?”
“这”
张治中看着张嘴吃瘪的委员长,心中感慨万分。
今天的这番对话,相较于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好似两人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反而有些平等对话的感觉。
当然,委员长此刻明白,沈复兴作为他与罗斯福之间的桥梁,身份地位早已不同往日。
拉拢合作,才是正道。
就如同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少帅,几许年纪?
说他稚气未脱有些过分,但却依旧是一副少年心性。
可尽管这般,他不照样与对方称兄道弟?
无他,实力尔。
为何少帅至今囚禁在黔灵山麒麟洞,前2个月关押在修文阳明洞时,因为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往贵阳治疗。
随后因为少帅住不惯,便换了位置。
怎么不杀?
别看那天之后,东北军瞬间分崩离析,可只要他少帅活着,手下便不乱。
可能作为军事指挥官,他的战争艺术撑死指挥一个营。
但外交水平,国内政治斗争上,绝对是一把好手。
那些反对他的,都被他留在了身边,又用,又监视,还能博个好名声。
古今中外,可没见哪个元首能重用这么多曾经的敌人首脑!
毕竟不是敌将,降了便是降了。
那些都是敌军统帅,如今可都挤在他的国民政府中。
手段硬,胆子大,魄力足!
终究还是有他的优点在。
便是眼前的沈复兴,从毛头小子,能征善战的军人,亲戚,守土一方的指挥官再到现在的合作关系。
拿得起,放得下。
“算了,此事依你便是,想来,罗斯福也是要我们出兵的,这南洋防务责任,明日会召开大会,你有什么想法?”委员长做了个手势,示意你要抽烟就抽吧。
沈复兴点起一支烟,心道原来在这里等着我。
武器装备什么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第七条【南洋共同防务责任】。
很明显,这是要组建远征军,配合美军、英军在南洋地区的作战了。
那么既然有远征军,由谁来指挥便显得无比重要,委员长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沈复兴心中盘算过一个个人选,俞济时?罗卓英?杜聿明?
还是陈诚?卫立煌?
他自然是不会去争这个名头,到时候一个责任太重,卸下一些.
都是权谋!
毕竟到自己手下部队,都是各军抽调而来,到时候听调不听宣,可就亏大了。
忽然,他想到一个名字,或许可以帮他。
(本章完)
沈复兴这话.耳熟,相当耳熟。
委员长回忆半天,似乎在徐州会战的时候,李宗仁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当时国家连战连败,只有沈复兴像孙猴子一样在淞沪各大战场上下乱窜,搅得日寇鸡犬不宁。
今天歼敌一个中队,明天溃敌一个大队,捷报虽然频频传来,可他明白,这些总归只是小打小闹。
而当时李宗仁说【我第五战区能打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这句话从战区司令口中说出。
那必然是歼灭旅团以上单位的,否则几十万大军,消灭千余人,总不能说是胜仗吧?
他答应了,李宗仁也做到了。
如今,对于国家最重要的物资转运,本就是他滇越转运司总督、税警总团的职责,自己插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如此.便依你。”委员长一咬牙,为了军援,顾不得那么多了:“维安,可有一事我需与你说清,日寇大概率不会北上了,南下已成定局,是先进河内还是兵指缅甸、新加坡,此事还没有定论。”
“只不过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封锁河内港口,十万火急了。”
沈复兴点头,如今已经8月底,日寇在南下之前还是会尝试打通长沙到贵州、重庆的道路。
至多3个月,物资便要从仰光转运。
而4个月后,恐怕滇缅公路都要封闭,只能通过那恐怖的驼峰航线。
天价的运输费,天价的军饷,天价的物资。
到那个时候,国家是真没有任何资本在国内发起反击。
供给几乎断绝!
能守住,就是邀天之幸了。
中条山守军的武器、伙食.沈复兴听戴安澜报告,那与北面的游击队没什么区别。
穷困潦倒!
想到这里,沈复兴郑重点头:“委员长,我想过了,这段时间,核心是运输枪支弹药,还有就是足够的原材料,至于大炮什么的平原已经丢失,南方水网,北方山脉,依托地利与小型迫击炮,足够坚守了。”
委员长疑惑:“不要飞机大炮吗?”
“大炮可以要一些,飞机不要,等真的封闭之后,让他们从缅甸飞过来就是了。”沈复兴语气坚定。
“行吧,这些都由你。”
话到这里,前菜已经上完,委员长终于抛出自己的重要问题:“我看了你带回来的备忘录,里面有三个美械师的装备,我想.”
没问题,你就想想得了。
沈复兴压低声音:“买卖总是要做细水流长的,委员长,您在股市浸淫多年,怎么会不知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才是上上之选?”
嗯?!
持有优质股票?
我这个在股市亏了60万,负债超过20万的人.
委员长不禁回忆起当年,他先是成立“友爱”公司,与陈果夫一起,结果遭遇国际金融风潮,出师不利。
然后又成立“茂新”公司,拉上了朱守梅,结果再次亏损7000多元差点没绷住。
紧接着又创办“恒泰”公司,这次又有张静江的支持,可还是投资亏损结束。
直到次年,时来运转,赚得盆满钵满,可一次“信交风潮”直接让他成为【小赤佬】。
甚至一度穷困到无力支付大儿子的学费和母亲的丧葬费,需要向朋友借贷。
最后为了躲避债务,他拜入青帮大佬黄金荣门下,并改名“志清”以求庇护,在黄金荣与虞洽卿的帮助下,才勉强摆脱债务纠纷。
炒股他是真的不行啊。
但持有优质股票.好像这个说法没什么毛病。
战争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打完的,若是能长期傍上罗斯福这大腿(瘸子不是)那就太好了。
毕竟北面的大腿已经无法续费了
“些许装备,应该”委员长不甘心,还想试试。
沈复兴淡淡一笑:“其实吧,也不是不行”
委员长闻言大喜,刚打算说陈诚.就听到沈复兴抢答:“我税警总团还有北伐的任务,说不定到时候日寇南下,罗斯福会松口呢?”
“这”
张治中看着张嘴吃瘪的委员长,心中感慨万分。
今天的这番对话,相较于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好似两人已经不再是上下级关系,反而有些平等对话的感觉。
当然,委员长此刻明白,沈复兴作为他与罗斯福之间的桥梁,身份地位早已不同往日。
拉拢合作,才是正道。
就如同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少帅,几许年纪?
说他稚气未脱有些过分,但却依旧是一副少年心性。
可尽管这般,他不照样与对方称兄道弟?
无他,实力尔。
为何少帅至今囚禁在黔灵山麒麟洞,前2个月关押在修文阳明洞时,因为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往贵阳治疗。
随后因为少帅住不惯,便换了位置。
怎么不杀?
别看那天之后,东北军瞬间分崩离析,可只要他少帅活着,手下便不乱。
可能作为军事指挥官,他的战争艺术撑死指挥一个营。
但外交水平,国内政治斗争上,绝对是一把好手。
那些反对他的,都被他留在了身边,又用,又监视,还能博个好名声。
古今中外,可没见哪个元首能重用这么多曾经的敌人首脑!
毕竟不是敌将,降了便是降了。
那些都是敌军统帅,如今可都挤在他的国民政府中。
手段硬,胆子大,魄力足!
终究还是有他的优点在。
便是眼前的沈复兴,从毛头小子,能征善战的军人,亲戚,守土一方的指挥官再到现在的合作关系。
拿得起,放得下。
“算了,此事依你便是,想来,罗斯福也是要我们出兵的,这南洋防务责任,明日会召开大会,你有什么想法?”委员长做了个手势,示意你要抽烟就抽吧。
沈复兴点起一支烟,心道原来在这里等着我。
武器装备什么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第七条【南洋共同防务责任】。
很明显,这是要组建远征军,配合美军、英军在南洋地区的作战了。
那么既然有远征军,由谁来指挥便显得无比重要,委员长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沈复兴心中盘算过一个个人选,俞济时?罗卓英?杜聿明?
还是陈诚?卫立煌?
他自然是不会去争这个名头,到时候一个责任太重,卸下一些.
都是权谋!
毕竟到自己手下部队,都是各军抽调而来,到时候听调不听宣,可就亏大了。
忽然,他想到一个名字,或许可以帮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