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75章 华谊和黄小明该给颜老板摆一桌
    《楚留香传奇》《鹿鼎记》两部武侠剧仍然是易安目前运作的最赚钱的项目。
    其他一些项目也可观,比如《杨玉环传奇》。
    虽然《白发魔女传》的表现不如《薛仁贵传奇》和《大清后宫》,但也实实在在给范小胖刷了下脸。
    更重要的是,范小胖通过电影、广告、曝光等诸多方面,名气飞涨,同时也是四旦双兵唯一一个还在稳定拍剧的。
    物以稀为贵,同级别的旦不拍剧,那范小胖就是电视剧领域最红的女明星。
    冲这个,就有不少电视台买账。
    更不用说范小胖这两年的剧,大多数成绩还是很好的,少有几部,也在合格线以上。
    所以,《杨玉环传奇》的价格还算不错,算是易安的单集百万目标项目。
    如果真能卖到这个程度,整部剧计划收入可能达到6500万以上,成绩好还能更高一些。
    这其中,范小胖起到的作用不敢说是决定性,但也是极为重要的。
    影视部和艺人经纪部已经开始研究,最快是范小胖的新剧《胭脂雪》,最慢是《胭脂雪》之后的下一部剧。
    两个部门要讨论出范小胖对项目增益效果,然后给予一定的利益分配。
    包括是否成立公司第一个工作室,其实也在讨论过程中。
    范小胖本人对此是有些无所谓的。
    因为和颜礼的特殊关系,她哪怕没有工作室,也不缺自由,利益啥的公司也没亏待她。
    不过她手底下的人倒是想少一些婆婆,增加更多的收益和话语权。
    而艺人经纪部却不希望最大的摇钱树半独立,对部门形成影响。
    人多就有江湖,别说易安整个公司了。甚至是围绕一个当红艺人身边,都有扯不完的官司。
    除了自家出品的剧,还有易安投资的《金婚》,以及单纯发行的《新上海滩》和《奋斗》。
    《金婚》这部剧叫价最低。
    主演张国力和蒋文丽虽然都是圈内有名号的演员,但是人气和曝光有待商榷。
    而且这种家庭年代剧,也不太受市场青睐。
    怎么说呢,这种题材受众还是不少的,甚至于上限还挺高。
    但同样的,下限也低,或者说,多数都是成绩和口碑平平的。
    以至于《金婚》的前景,有人看好,有人看衰,电视台态度整体偏保守。
    加上集数多的缘故,《金婚》也是这几部剧单集价格最低的,仅65万左右。
    《新上海滩》则大不同,阵容极佳,人气正高的黄小明+孙丽,还有黄海波+李雪健等实力派男星和老戏骨。
    导演高希希这两年成绩也不错,电视剧本身还是当年影响极大的《上海滩》改编,自带超高关注。
    这个项目哪怕不找易安,换一个靠谱和有能力的发行公司,也不是没有可能谈到单集百万。
    只不过,易安出手更稳妥,其他方面的收益也会更高一些。
    最终这部剧,经过一轮地面频道的试播,以单集105万,总计4410万(42集)的价格,卖出了上星首轮。
    这个价格不说震惊业内,也算是颇具影响的交易了。
    有一说一,颜礼都觉得虽然他安排邓朝碰瓷,但黄小明还是应该好好谢一谢自己。
    且不说营销四大一哥对他也有利,光是易安操刀发行他主演的《鹿鼎记》《神雕侠侣》《新上海滩》三部剧全部单集破百万,不知给他抬了多少身价。
    毕竟几部剧这么卖座,黄小明作为主演,少不了被市场追捧。
    虽然这其中,易安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也值得这小子甚至是华谊那哥俩给颜礼摆一桌。
    当然了,颜礼个人也从中小小赚了一点。
    《鹿鼎记》的发行分成和《神雕侠侣》一样,都是16%。
    《新上海滩》当时有其他发行方争抢,即便易安优势颇多,为了争取项目,也适当的让步了一下,分成是14%。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两部剧加起来1.5亿是绝对打不住的。
    特别是《鹿鼎记》,保底8000万起,就按这个数目,易安进账1200万+。
    《新上海摊》势头也不错,未尝没有希望冲一冲8000万,至少7000~7500万这个曲线应该没有问题,易安又是进账约1000万。
    这么一看,黄小明勉强也算是颜礼的招财猫了。
    要不是其早和华谊勾搭,又有秦兰阻隔,从现实角度出发,他才是易安一哥的最佳人选。
    至于最后一个《奋斗》,卖的也不错。
    虽然阵容算不上特别棒,但童大为、李晓路、马伊丽也都是人气不错的小生小,其他虽然多是新人,但架不住还有一个名导赵宝刚坐镇。
    之前说过,电视剧导演的名气和影响力较之电影差距极大。
    能称得上名导且具备一定号召力,说白了就是电视台愿意为之买账的寥寥。
    但赵保刚绝对算是其中一位,诸多海言剧和代表作,让业内、媒体、大众都颇为认可,尤其是现代题材,几乎是电视台抢着买。
    要不是易安名头够大,再加上有童大为牵线,赵保刚未必把《奋斗》发行方交给易安。
    好在,易安没有让他失望,甚至可以说真香。
    要知道,《奋斗》作为现代剧,且明星阵容相对单薄,拍摄成本并不算高,约1500万左右。
    正常情况下,由于赵保刚的名头在,比一般的剧肯定有溢价,首播回本的可能性很高。
    但赵保刚怎么也没想到,易安给《奋斗》卖了四家卫视,单集堆到了80万。
    《奋斗》总共32集,单集80万就是2500万+,不但达成回本目标,直接赚了一千万。
    赵保刚早就知道易安卖剧牛逼,连华谊、海润有时候都忍不住把自家重点项目交给易安卖。
    但也没想到易安这么牛逼,要照这个卖法,《奋斗》很有可能成为其公司这几年最赚钱的剧。
    其实,赵保刚不知道的是,《奋斗》之所以卖的这么好,还是有一点特殊的,
    一来,易安电视剧发行本就走精品路线,每年大部分的收益都来自于那几部爆款热剧。
    所以往往越是能卖钱的剧,易安都是给予各种精兵良将和资源辅助,很多时候都能打出震惊市场刷新记录的成绩。
    二来,赵保刚属于业内名导,产量高,还是成绩稳定。
    同时,他的公司鑫宝源有一定资本,但没有海润华谊那么强,没有成为巨头的野心,不太在乎发行渠道交到别人手里。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所以,这种类似唐人的优质长期合作对象,易安得让他尝到甜头,以后才会继续和易安合作。
    所以这次《奋斗》发行,易安下了不少功夫,甚至颜礼本人还做了一定指示。
    如果没有以上这两个原因,特别是后者,《奋斗》肯定还会赚,但能不能赚这么多,就得看运气了。
    “……”
    听了汇报,颜礼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最终计算这几部剧的发行预计总收入在4000~5000万。
    上下浮动不小,还不一定准,毕竟现在很多还在发行,具体售价还不好说,只能估个大概。
    但即便如此,这个数字颜礼也算是满意了。
    此外还有不少剧,虽然多数没有这几部那么卖钱,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副总肖贯和发行部的总监也表示,今年他们的年度目标之一,就是冲击收入过亿。
    另外两个年度目标,就是卖出两位数单集破百万剧以及年全面发行电视剧总售价破8亿。
    这仨目标难度不小,完成可能性不高,但也不是没有希望。
    怎么说呢,颜礼感觉还是影视部给发行部带来压力了。
    别看影视部整体没有发行部在相关行业那么强势,但赚的绝对多的多。
    别的不说,《楚留香传奇》这部剧,发行大概率也就分个千八百万,影视部至少入账几千万。
    这一部剧的收益,顶上发行部忙活好几个热剧了,更不用说影视部还投资各种其他剧和电影。
    所以,别看易安发行名头很盛,各种牛逼,但在易安公司内部,这两年还是影视部稳居第一部门宝座。
    除了影视部日常强势,艺人经纪部随着几个艺人走红,再加上有夫人路线,在公司内部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还有新成立的广告部,发展也极为迅速,关键的是,广告部能给几个部门合作赚钱。
    谁能挡得住财神爷!
    哪怕冲广告部带来的业务和收益,各个部门都得笑脸相迎,以至于广告部虽然是小老弟,但难说哪天骑到几个“老大哥”头上。
    在其他部门的压力下,发行部虽然仍然是易安的王牌部门,并因为各种助益深受倚仗,但还是感觉到了危机感。
    部门收益不高是很致命的。
    甭管你有多大功劳,甭管你多有用,你不给公司赚钱,说话就是不硬气。
    万一哪一天,易安对发行的倚仗有所下降,拆分发行部,并入影视和广告业务不是不可能。
    这个不是杞人忧天,颜礼以前是说过类似影视部和发行部拆分组合的话。
    如果那一天发生,发行被分成一个项目的下游小组,处处看人脸色,与如今背靠王牌部门,单独运作项目发行,话语权和含金量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发行部很多人不希望被拆分合并。
    但想阻挠这一点,闹事罢工不行,颜礼在公司威望太高,特别是发行部,谁带头闹事,绝对没好下场。
    那就一个办法,加大发行部在公司的话语权,保持在发行行业的强势,赚到更多的钱。
    让颜礼觉得发行部单独存在对公司更好,也就不存在什么拆分合并了。
    对于发行部的一些想法,颜礼心知肚明,不置可否。
    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但怎么改,也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发行部能够做到足够强的业绩,运作效率高,盈利突出,还方便管理,对公司利大于弊,颜礼吃饱了撑的自断臂膀。
    但同时发行部的存在阻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者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隐患,那么不管业绩再好,弊大于利,颜礼为了公司长远发展,也会痛下杀手。
    颜礼念旧情,但不代表他会不明公私的心软。
    慈不掌兵,被颜礼亲手撵出公司的老部下不是一个两个,甚至不乏一个陪他打江山的公司早期元老和一个老家兄弟。
    当然,为了公司,他把两人撵出去,但考虑私人感情,在两人不犯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颜礼事后还是做了安排。
    那个公司元老明借实给了笔钱,帮其回老家创业。
    那个老家兄弟,亲自介绍到了一家影视公司当灯光师。
    发行部不少都是颜礼的老熟人和老部下,给公司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颜礼是由衷希望大家长久平安的在公司待下去。
    毕竟易安的待遇还是可以的,假使将来有一天易安上市,兄弟们也能跟着喝口汤。
    心里这么琢磨,颜礼见开完会也快下班了,直接张罗发行部这帮人,加上一帮老员工,一起出去吃饭聚会,联络联络感情。
    这种情况也属于颜礼的日常操作了。
    特别是当年发行部加班卖剧,颜礼经常亲自挂帅,没少下班后以犒劳或庆祝的名义请他们吃饭。
    不过近一年多,次数大幅下降,主要是颜礼参与关注的发行项目越来越少,而且平时应酬也多,没机会也没时间。
    颜礼还是挺喜欢和员工们聚聚的,起码比大多数的商务应酬要舒服的多。
    吃完了饭,又转到夜总会唱歌,两个发行部老员工腻腻歪歪的唱着《两只蝴蝶》。
    颜礼和肖贯在角落说话,没聊业务,而是聊搬家的事。
    之前说过,易安眼下所在的办公地地小人多,颜礼考虑找个大点的公司驻地。
    同时,把其他几家合适的公司都放在一起,方便他办公管理。
    现在地方已经找的差不多了,东三环沿线的一栋写字楼,甚至已经有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搬进去了。
    易安员工多,规模大,颜礼的意思是分批搬家,不要影响公司运营和工作。
    发行部、广告部和两个小部门是第一批,肖贯作为副总,颜礼让其负责管理这次搬家。
    肖贯对新公司很感兴趣,当初易安公司为了省钱,找的写字楼很一般。
    颜礼这个当老板的办公室都有些“寒酸”,他们这些高层就更不用说了,搬了新家,总不至于挤挤巴巴了。
    “放心吧,保管你们满意。”
    颜礼笑呵呵道,不管他们满不满意,反正他自己挺满意的新办公室。
    一个字,壕!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