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己呈送入宫:<br/><br/> “依陛下与殿下之意,日后应叫女子与男儿一般教育、一样待遇,按说,女学的课本也只与国子监等同即可。”<br/><br/> “只小女蒙陛下与殿下不弃,委任她为女学代祭酒。<br/><br/> 老臣虽觉得小女管家理事色色妥帖,却恐她在操持女学初办事宜及日后办学成就之后行事上有不足处,误了大事,少不得提点教导一二,<br/><br/> 这才发现如今对天下女子而言,最要紧的,竟不只在于是否有才。”<br/><br/> “最重要的是观念、眼界!”<br/><br/> “小女自幼丧母,老臣原又没有陛下与殿下那样眼界、那般打算,竟是参不透女儿未必不如男的奥妙,未曾好生教导于她。倒叫她给嬷嬷、西席们教导得,学识才干虽不缺,这眼界着实窄了,观念也着实迂了!”<br/><br/> “只老臣厚颜代小女谢过陛下与殿下委任的代祭酒之职时,却不知道她竟是那般,双眼只看着她平时才干,又只一味想着举贤不避亲……<br/><br/> 这人选恐怕荐得不妥当,还请陛下、殿下恕罪。”<br/><br/> 傅宗书不只在放开了教导女儿的时候巧舌如簧,短短月余之间,就叫傅晚晴气势大为不同,<br/><br/> 这御前奏对更是言之侃侃、进退有节。<br/><br/> 该铺垫的铺垫,该推脱的推脱。<br/><br/> 更妙的是,人家不只没认罪认罚,张嘴直接求恕不说,立刻还就接上一句:<br/><br/> “老臣与诸大臣妻女往来不多,只这一遭才特意打听了一番,却只见着那比之小女更被拘束得厉害的,没听说有什么好眼界又还好文采的……”<br/><br/> “老臣没奈何,也只得尽力把小女往妥当些上教导了。”<br/><br/> “如今老臣重教她读四书五经,与她重翻史书春秋、重读孔孟,倒也扭转过来一些。”<br/><br/> “然老臣目光远不及陛下、殿下,看不破她如今这般是否已勉强可为之,只得厚颜将她课业带来,请陛下与殿下御览定夺。”<br/><br/> 傅宗书连他准备着给傅晚晴后头三年的授课提纲都一并带进宫、呈到御前,口中却又只提“小女课业”四字,也着实是个妙人。<br/><br/> 宫九一眼就看穿他的决心——<br/><br/> 或冲锋陷阵为唤醒天下女子之师,<br/><br/> 或退隐成全陛下或陛下指定的某人成就女学教案第一人的幕后支撑,<br/><br/> 全凭圣心裁夺。<br/><br/> 宫九自然不屑争人之功,但他很满意傅宗书的这一番表态。<br/><br/> 他接受了傅宗书的“驯服”。<br/><br/> 向晓久在这些事情上就没有宫九敏锐,<br/><br/> 他原就不是那种很会察言观色、长袖善舞的人。<br/><br/> 他只敏锐于宫九的颜与色。<br/><br/> 也只愿懂配合宫九的舞步。<br/><br/> 这一回也配合得很好。<br/><br/> 傅宗书呈上的所谓功课本子厚厚一大叠,双九却都是阅读速度极快的,<br/><br/> 再则这位傅宰辅也果然是傅宰辅,与双九接触才多长时间?<br/><br/> 奏折书写时就很懂得一改之前面对赵佶时候的风格,转向简洁明了干脆利落——<br/><br/> 他甚至还开发出一种公文签头,<br/><br/> 既能将所奏事务按紧急程度、机密程度等等分级,又能将事务要点以几句话概括列于首页等等,<br/><br/> 在双九赞过他这一番妙思实干之后,更已经开始在全国公文往来推广使用了<br/><br/> ——如今这授课提纲是课文格式,与公文往来不尽相同,却也在某些方面顺应了如今的新公文格式,如各种大标题小标题概括扼要,又多出现了蓝绿等各色墨水将各等级要点标识……<br/><br/> 总之,就是不废话、省时间、看起来眼睛也舒服极了。<br/><br/> 就连里头的观点,不说十足符合双九心意,却也能看得出是费心揣摩过他们心思的。<br/><br/> 确实是略作删改,就足以作为女学教材使用的那种。<br/><br/> 双九各分了半叠。<br/><br/> 因坚持一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手握紧彼此的缘故,还是无名指和食指翻看、拇指食指等捏笔的古怪姿势。<br/><br/> 向晓久更是用的左手。<br/><br/> 饶是如此,他们翻阅删改的速度也极快,傅宗书手里的茶还是温的,向晓久手里的那一叠就已经全部翻完了。<br/><br/> 宫九手里倒还有最后一本,且已经翻了一小半。<br/><br/> 剩下的那一半略余,两人之间连一个眼神都不用对上,向晓久随手就着宫九翻出来的页面,与他双笔齐下,眨眼之间,就完成了——<br/><br/> 傅宗书面上毫无异色,仿佛曾经一个月都背不完一本三字经的遂宁王,如今这般才是理所当然。<br/><br/> 连瘦金体被弃用,也是理所应当的。<br/><br/> ——只不过回去之后,看完双九合作的那一本(还恰是真.傅晚晴功课本子的一本)之后,傅宗书在默默提升“安王”殿下的重要等级之余,也将那本子珍而重之地纳入家族珍藏罢了。<br/><br/> 嗯,在开始教导傅晚晴之前,才开辟的家族珍藏室。<br/><br/> 在此之前,傅宗书除了攒着傅晚晴的嫁妆,自己真正珍藏的,不过是一些书籍罢了。<br/><br/> 温大大笔下,傅宗书死得堪称莫名其妙。莫莫悄悄给他安了个女儿死后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然后反向一推,如果傅晚晴不死,还能有机会一展才能,傅宗书岂不是要更拼命(干活)?<br/><br/> 第一百零三章<br/><br/> 傅宗书在发现“皇帝陛下”的剧变,并且确认以“皇帝陛下”目前之强大、除非他能与诸葛小花联手、否则全无拨乱反正的可能——<br/><br/> 甚至哪怕他和诸葛小花联手,也未必能有拨乱反正的可能<br/><br/> ——的同时,又看到了女儿也能继承家业的前景。<br/><br/> 傅宗书瞬间说服了自己。<br/><br/> ——毕竟拨乱了反正又如何?<br/><br/> ——难道原来的皇帝陛下,或者日后新的什么皇帝陛下,就一定能比眼前这位更重用他们父女俩吗?<br/><br/> 傅宗书说服自己之后立刻做出了改变。<br/><br/> 他改变的不仅仅是御前应对的风格、处理政务的方式,还有其他的许许多多。<br/><br/> 对着铁手时和颜悦色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br/><br/> 在整顿捕快待遇的事情上,他居然都快比诸葛小花都用心!<br/><br/> 当然,诸葛太傅也不是就不用心了,他自己原就当过捕快,自己的四个弟子也都是捕快,自然最是知道捕快的艰难不易之处。<br/><br/> 只原先赵佶是个只放飞享乐的,何曾想过还要体恤谁?给诸葛太傅几分面子,也不过是看他忠心可欺罢了。<br/><br/> 如今向晓久倒是很愿意再不耽误他和宫九双修之余,为华夏脊梁保存出些力,<br/><br/> 宫九也很乐意和向晓久往一处儿使心思——<br/><br/> 这两人不只在限制皇权的业务上做熟了,那定了大方向、小方阵之后,就叫具体细务分给别人忙活的套路,也是熟得很。<br/><br/> 傅宗书这位宰辅固然给使唤得连辅导女儿都要压缩自己吃喝睡的时间,<br/><br/> 诸葛小花也好不到哪里去。<br/><br/> 甚至只会更忙。<br/><br/> 双九给这两位分派的差事倒是差不多,既不因诸葛小花至今仍有几分戒备就对他另眼相看,也不因傅宗书之前的欺上瞒下、揽权逐利就对他区别对待,<br/><br/> 按说,诸葛小花比傅宗书还少了个这才想起要好好教导的女儿忙活呢!<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