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找回成绩单的余文博注意到了他的动作,转头问一旁的副班长:“彬哥这是要去哪里?厕所不在那个方向吧。”<br/><br/> 副班长看了看,摇头表示:“我怎么知道。”<br/><br/> 一班隔壁就是二班教室,司彬停下脚步,透过玻璃窗向教室内望去。<br/><br/> 预备铃已经响了,二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坐在位置上自习,他的目光划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最后停留在了靠窗最后一排的男生身上。<br/><br/> 他没穿校服,鼻梁上架着一副金属框架眼镜,左手不停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干净的指甲在教室冷色的灯光下微微泛着健康的光泽。<br/><br/> “司彬?”拿着成绩单和试卷的李老师看到了站在二班教室外的司彬。<br/><br/> “预备铃都响了,你怎么还没回教室?”李老师问。<br/><br/> “我出来透透气,这就回去。”司彬笑了笑,转身回到一班教室。<br/><br/> 靠窗的同学听到了动静,纷纷抬起头向窗外望去。<br/><br/> “是一班的司彬。”李茜低声问周轩:“他到我们教室外干嘛?”<br/><br/> 周轩依旧是一副没睡醒似的样子,头也没抬地算着地理题:“不知道,估计找人吧。”<br/><br/> 坐在最后的林木润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抬头看向窗外,然而司彬已经离开了。<br/><br/> 李老师推门走进教室,一边教育学生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太低,一边将试卷递给数学课代表。<br/><br/> “这次考试,我们班只有三名同学进入年级前十。”李老师拿起手里的成绩单,严肃道:“分班考试时,年级前十我们还能占一半。只是一个暑假而已,就退步了这么多,是不是心放野了,收不回来了?”<br/><br/> 二班的同学们个个垂着头,生怕被班主任抓典型。<br/><br/> “这次的试题考察的大部分是基础知识,我们班的文综平均分居然还下降了!”李老师走下讲台,站在第一排学生面前,板着脸道:“你们自己好好反思吧,我念一下年级前十的名字,班级排名你们自己传阅。”她将一张成绩单递给第一排的学生。<br/><br/> “第一名,林木润……”<br/><br/> 新同学空降第一,半个班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角落里的男生,而林木润只是在被念到名字时面无表情地抬了下头,面上不见任何获得年级第一的喜悦和兴奋,仿佛早已习惯一般。<br/><br/> 与二班仅一墙之隔的一班老师也在念排名,司彬在听到年级第一的名字后,低头看向了语文书。<br/><br/>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这是副班长对“木润”两字的解读。<br/><br/> “林木润……”司彬用笔尖点了点试卷,悄声念道。<br/><br/> “怎么了?”余文博听到他喃喃自语,便悄悄转头问道。<br/><br/> “没什么,就是想起一点事。”司彬一边转着笔一边低头看题,其实心早就飞出了教室。<br/><br/> 街头解围并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琴行偶遇也不是巧合,说到底,司彬并不是个热心肠的老好人,只是因为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是林木润。<br/><br/> 第一次遇到林木润,是高一结束时的那个暑假。<br/><br/> 七月份的江南白日里气温直彪到了三十八摄氏度,司彬被过分热情的高远连环夺命call了三天,终于黑着脸迈入了星月琴行的大门。<br/><br/> 高远是个泯然大众却又非常容易被人记住的名字,司彬的众多朋友中,也只有这位敢在被拉黑三次后,依然锲而不舍地换电话号码骚扰司少爷。高远学习普通,长相普通,但家里有矿,人缘又好,吉他弹得不错,被人夸得多了,刚上大学的高远也飘了,一拍脑袋,就想到亲戚家的琴行帮个忙。<br/><br/> 琴行那段时间正是招生旺季,高远搬着他的吉他往门口一坐,人来疯似的弹了起来,美其名曰吸引生源。<br/><br/> 都说会乐器的男生能吸引小姑娘的注意,高远在琴行门口孔雀开屏了几天,果然给老板招到了不少学生。<br/><br/> 这厮捞到了人生中第一笔提成费,乐颠颠地打<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了电话,想让司彬跟着他学两手,司彬在挂断N次无果后,还是木着脸来了。<br/><br/> 但他到的不巧,高远正在给学生上课。<br/><br/> 前台兼职的姐姐听说他是高老师的朋友,便给他倒了杯水。<br/><br/> “谢谢。”司彬接过水问道:“他大概几点下课?”<br/><br/> “一节课四十分钟呢,现在才刚过去了二十分钟。”姐姐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建议道:“你可以在沙发上坐着等等,或者想四处转转也行。”<br/><br/> 司彬点头,抬着一次性水杯上了楼。<br/><br/> 琴行总共有三层,第一层虽然关着门,但依然能够听到初学者断断续续的演奏声,各种乐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吵得人有些头疼。<br/><br/> 傻逼。<br/><br/> 这是司彬对高远的评价。<br/><br/> 选的琴行也够傻逼。<br/><br/> 司彬喝了一口凉水,面无表情地腹诽着。<br/><br/> 二楼一半是汇报演出室,一半是小提琴、大提琴教室,这个时间似乎没有人来学琴,整个走廊安静极了。<br/><br/> 通往三楼的楼梯被一道门锁了起来,司彬晃到门边看了看,便打算下楼。<br/><br/> 这时,汇报演出室里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br/><br/> ——是巴赫的曲子《G弦上的咏叹调》。<br/><br/> 司彬顺着琴声来到了汇报演出室外,发现门是半掩的,轻轻一推就开了。<br/><br/> 借着落地玻璃窗外透进的阳光,他看到了演奏者的模样。<br/><br/> 那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白衬衫和浅色牛仔裤,他的皮肤很白,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晕。<br/><br/> 少年微侧着身,修长的手指按着琴弦,浅色的眼眸荫蔽在长而密的睫毛之下,远远望去,仿佛盛了细碎斑驳的琥珀光。<br/><br/> 司彬的脑海中山呼海啸般的涌进了一系列的形容词句,最终定格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br/><br/>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br/><br/> 看到有人推门进来,少年停止了演奏,他放下琴,抬起茶色的眼眸看向司彬,他的眼尾很长,如同一笔落在宣纸上的水墨桃花。<br/><br/> “不好意思。”司彬捏着一次性水杯的手指因为紧张而微曲起。<br/><br/> 他傻愣地站在原地,听到了自己如雷的心跳声。<br/><br/> “我走错房间了。”<br/><br/> 司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琴行的,但据高远回忆,那天他整个人都魂不守舍的,吃饭是加糖还是加盐也没分清。<br/><br/> 司彬是个早熟的人,隐约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后倒是没有多做纠结,而是早早向母亲坦白。<br/><br/> 司彬的母亲留洋多年,早对同性恋这事见怪不怪,在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她先是陷入沉默,没多久后就释怀了,偶尔还会询问儿子是否有了喜欢的人。<br/><br/> 每次司彬的回答都是“没有。”但这天晚上的一通电话,司彬母亲还是察觉到了儿子的犹豫。<br/><br/> “有。”沉默片刻后,司彬还是选择了说实话,然后前言不搭后语地来了一句:“他小提琴拉得很好听。”<br/><br/> 从那以后,司彬每天都去琴行后的咖啡店报道,坐在咖啡店二楼,他正好可以看到对面琴行的汇报演出室。<br/><br/> 他借着做暑假作业的名义,在咖啡店要了一个小包间,就为了远远看一眼拉小提琴的少年。<br/><br/> 他不是没有想过去问少年的名字,但每<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