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刘彻说了一句,示意韩嫣站起身来。<br/><br/> “老身没让他跪,是他自己要跪的。”太皇太后缓缓说道。“你还不快起来,难道还想跪个地老天荒不成。”<br/><br/> “阿嫣谢过太皇太后。”韩嫣低声应了一句,这才起身。<br/><br/> “第一次上朝,觉得怎么样?”太皇太后冲着刘彻的方向,温声问道。<br/><br/> “孙儿在上面坐着的时候,下面所有的臣子都不敢说话。孙儿高高在上,下达所有指令,他们都说好好,全无异议。”刘彻表情十分兴奋。当他说起当时情景的时候,眼睛都放光。“就连条侯周将军,往日里见到朕的时候十分豪爽,今儿朝会上也恭恭敬敬的。”<br/><br/> “那是因为陛下身份不同了。”太皇太后笑着说道。“听说陛下颁布了两条政令,一个是诏令全国举荐贤才,另一个则是要建立什么军校?”<br/><br/> 刘彻下意识看了一眼许昌,皱了皱眉,脸上的笑容有些淡了。“祖母觉得如何?”<br/><br/> “举荐贤才,任用贤能,这是每一个英明之君主都要做的。老身只有支持。可是这建立军校……”太皇太后迟疑了片刻。“彻儿,你是不是想要攻打匈奴?”<br/><br/> 刘彻心下一惊,不由得叫道:“祖母!”<br/><br/>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先是冲着许昌说道:“柏至侯,你先下去吧!”<br/><br/> 许昌迟疑了一下,缓缓应道:“诺!”<br/><br/> 待许昌的身影走出长乐宫之后,太皇太后才缓缓说道:“老身只能和你说现在想要攻打匈奴还不是时候。休养生息七十多年,我各地军队到底如何,皇帝心中应该有数。而皇帝刚刚即位,各诸侯国几百双眼睛都盯着陛下的一举一动呢!七国之乱犹在眼前,陛下可曾想过,你若是将所有兵力都放在匈奴身上,这些个诸侯国怎么办?”<br/><br/> 刘彻面上薄怒减缓,神情慢慢变得若有所思起来。<br/><br/> “按道理,陛下的举动祖母不该多言。不过祖母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经历的事儿多,考虑事情也就谨慎一些。陛下觉得呢?”太皇太后徐徐问道。<br/><br/> 刘彻沉吟片刻,冲着太皇太后深鞠一躬。“孙儿年轻气盛,想法必然不够周全,多谢祖母时常提点。”<br/><br/>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你只要不怨我多事儿就好。”<br/><br/> “怎么能呢?母后还不是为了彻儿好吗?”王娡立刻接口说道。<br/><br/> 太皇太后皱了皱眉,没有搭理王娡,转口说道:“你们刚刚下朝,还没吃饭呢吧!正好阿嫣昨日送过来几个新菜式,着人去叫皇后过来,你们都在长乐宫吃吧!”<br/><br/> “多谢祖母!”刘彻笑着应道。<br/><br/> 第一百零六章老太太的打算<br/><br/> 阿娇过来的时候不光是她一个人,被封为太主的馆陶也一起跟过来了。见到长乐宫众主云集的情况,不由得朗声笑道:“呦,今儿人来的还挺齐全!”<br/><br/> 阿娇顺势走到太皇太后身边,拉着太皇太后的手臂坐下,口中说道:“外婆觉得最近这段时间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吃饭,晚上睡得还好吗?”<br/><br/> “先皇大行,宫中诸事繁杂,你们又忙着搬家,多亏了阿嫣陪着我,变着法的哄我吃饭,这才算是挺了过来。”太皇太后脸上浮起一抹慈爱的笑容,“今儿这顿饭也是因为阿嫣新弄来几个方子,想让你们也尝尝鲜儿。”<br/><br/> “那太好了,阿嫣鼓捣出来的东西向来是极好的。”阿娇眼前一亮,带点小亲昵的看了一眼韩嫣。“这几日奇宝斋给我送过来的家具,我很满意。比宫中定制的物件儿摆设强多了。”<br/><br/> “只不过是占个新鲜,不过若论精巧工艺的话,可能还要差一些。”韩嫣笑着说道。他这倒是实话,宫中的工匠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后选拔上来的。有些手艺也都是代代相传,和自家作坊中那些个工匠不一样。<br/><br/> 太皇太后闻言,也自得的笑了笑。“阿嫣弄出来的东西确实新奇,上次进献的摇椅我就觉得挺舒服的。若是还有什么希贵的物件儿,不妨也<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给我送过来,让我也尝尝鲜儿。”<br/><br/> “诺!”韩嫣颔首应道。<br/><br/> 这功夫太监宫俾也将菜肴传了上来,太皇太后先是尝了一口,道了一声不错。众人才开始动筷。<br/><br/> 虽然有规矩说是“食不言,寝不语”,可是历来天朝人吃饭就很少有不说话的。所谓的情谊交流大多是在饭桌上寒暄而来的。即便是宫中也不免俗。大家三言两语的说着话儿,大部分都是打听刘彻第一次朝会上的事儿。这功夫刘彻刚刚登基,虽然心中有一番大志向,不过还是很乐意听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尤其是刚才太皇太后对于自己的举措没什么相悖的看法,还帮着自己分析琢磨,又加上方才和王娡独处的时候王娡让他事事都禀告太皇太后的建议。因此刘彻对于众人有意无意的打探也就没太大的逆反心思。随着刘彻或深或浅的说着,馆陶也时不时的插上两句话,三言两语将朝中这个大臣和那个侯爷关系莫逆、这个公卿和那个王侯私底下有勾当等等关系罗列出来,听得刘彻颇有一番领域。在馆陶太主言之有物的交流下,刘彻不免说的多了一些。<br/><br/> 经过韩嫣和周明锦甚至自己母后的连番泼冷水,刘彻也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不论自己是太子还是皇帝,都必须依靠窦氏和陈氏来巩固地位。与其别别扭扭的大家都不乐意,还不如痛快点接受现实。反正自己和陈氏现下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他倒不如接着陈氏的力量,慢慢的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况且,正如韩嫣所说,若是自己的举措能够得到老太太的支持,到时候真正实施起来也更顺当不是?<br/><br/> 当然,真正能让刘彻这么坦然淡定的接受了这个现状的原因是他已经得到了军方的认可,说白了就是已经有了自保的力量。经过逼宫一事,刘彻看到了周亚夫等人是坚定的站在自己身后,如此一来,自己再不是单薄无助,也不会像早些年他们私下里说的若是太皇太后和馆陶不满意,可以随时换了自己的位置。既然大家手里头都有自己的力量,那么他和陈氏窦氏的关系就从单一的承惠方变成了平等的合作方。这么一想刘彻的心里就好受多了。无比感激韩嫣甚至周明锦的同时,在面对太皇太后和馆陶的时候也就愈发的从容平和。<br/><br/> 太皇太后和馆陶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刘彻的改变,心里头更是乐意。尤其是馆陶,刘彻是她一手扶植起来的帝王,虽说往日相处的时候有些摩擦,可是感情毕竟不一样。如今刘彻肯正视自家人的作用,那的确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心里头高兴,面上也就愈发热切起来。也不管他人如何,一股脑的将自己知道的倾向于刘彻的人事都说了出来。世家底蕴,自然不同一般,她还兴致勃勃的打包票说是要帮着刘彻去山野之间“搜刮”那些个名人志士,太过热忱的态度让太皇太后都为之侧目。<br/><br/> 一顿饭下来,刘彻倒是受益匪浅。不由得更加感激韩嫣起来——怪不得韩嫣说太皇太后和馆陶都得顺着毛虎 m-o ,如今看来,果然是有效的。<br/><br/> 他们这边其乐融融的吃着饭,那厢王娡倒是不乐意了。她带着刘彻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原本没安什么好心。不过是想让刘彻看见窦氏和陈氏的强硬态度而心中愈发膈应罢了。现如今看着两边愈发的友好和谐,心中不由得着急。<br/><br/> “还真是多谢太皇太后和太主的提点了,若是没有你们的扶持,恐怕彻儿的位子都坐不稳了。”王娡说着说着,眼圈儿都有些红了。<br/><br/> 馆陶闻言,有些不舒服的皱了皱眉,面<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