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曲长负道:“臣记得,陛下曾经写过一件您少年时与定襄太子同游的旧事。”<br/><br/> 他稍稍沉吟,尽量用最简单但却十分动人的语言,将那件事情讲述了一遍。<br/><br/> 其实事情本身很普通,就是讲了小的时候,定襄太子带着尚且年幼的隆裕帝避开了内侍奶娘等人,偷偷去永巷附近的一片树林中去玩,那里素来罕有人至,因此荒草丛生也无人打理。<br/><br/> 玩耍的时候,隆裕帝发现,池塘中竟有鲤鱼,便想去捉,结果不慎掉入池中,当时定襄太子想也不想,便跳下去救他。<br/><br/> 最后两人险些一起淹死在里面,还是被无意中经过的小太监捞出来的。<br/><br/> 定襄太子还要好些,只是感染了风寒,他却因为年幼,连发两日高烧,醒了都不敢睁眼,生怕受到责怪。<br/><br/> 然而当时隆裕帝却听见父皇与长兄对话的声音,定襄太子正在为他求情,言道这次的意外都是因为他私自带着幼弟玩耍,一时疏忽,请父皇不要怪罪弟弟。<br/><br/> 而先帝则笑言道,若是两人未曾落水,那他一定狠狠责罚,但如今担心更多,因而责罚也就下不去手了。<br/><br/> 这便是面对骨肉,为君之前,先是人父啊。<br/><br/> 曲长负将这个故事讲完之后,也俯身叩首,其余的什么都没说。<br/><br/> 隆裕帝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br/><br/> 曲长负了解这位皇帝。<br/><br/> 他先丧兄,再丧父,年纪轻轻被推上帝位,后来又与太后一党以及群臣、外戚斗争,养成了多疑的性格。<br/><br/> 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入依旧是对昔日的亲情有着追忆和渴望的,不然也不会厚待靖千江,并且不断追忆幼年往事。<br/><br/> 曲长负讲的这个故事,不但唤起了隆裕帝对于长兄的思念,而且还影射父子之情。<br/><br/> 为君之前,先是人父,而现在,他的儿子正跪在地上,苦苦祈求着他的信任!<br/><br/> 隆裕帝对于齐徽和靖千江两人的怒火与疑虑,同时有所消减。<br/><br/> 除了隆裕帝,还有一个人在怔怔瞧着曲长负,对这个故事听的无比着迷,那就是齐徽。<br/><br/> 两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像这般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努力过了。<br/><br/> 曲长负总是拥有谈笑间将一切化解的力量,他最懂得如何在恰到好处的时机,说出怎样的话语。<br/><br/> 以前在他的面前也是同样,只消三言两语,无论自己有天大的怒气都能化为乌有。<br/><br/> 只是后来,曲长负越来越不愿意同他说话罢了。<br/><br/> 靖千江跪在地上,低着头,悄悄白了齐徽一眼。<br/><br/> 正在这时,殿外有人快步而来,高声道:“陛下,臣有事启奏!”<br/><br/> 靖千江和齐徽同时看去,来的人竟然是嘉王。<br/><br/> 按照辈分,隆裕帝还要管嘉王叫上一句“皇叔”,因他年纪大了,身体不佳,因而宫中各种大型集会都被特许不必入宫,也素来不怎么管事。<br/><br/> 没想到在这种混乱的场合,他会突然出现,正在看好戏的齐瞻皱了皱眉,感觉到事情可能有变。<br/><br/> 隆裕帝道:“皇叔怎么入宫来了?你既身子不适,不必如此奔波。”<br/><br/> 由于怒气未消,他说话的时候,脸色依旧有几分僵硬。<br/><br/> 嘉王行礼道:“宫中发生了这样大的事,臣即便只是一个闲人,也已经听闻了,太子和璟王若是有错,便该重重责罚,不可姑息,但在此之前,臣想先请陛下见几个人。”<br/><br/> 隆裕帝自然不会拂了他的面子:“传。”<br/><br/> 人在宫外候着,一边的内侍小跑着去接,嘉王道:“这事原本是因京兆尹接到有人报来的案子,说是见到京郊有一队马车被凶徒追砍。臣当时恰好在附近的别院休养,便令王府家丁上去帮忙,未料这案子竟还与今日宫中之事撞上了。”<br/><br/> 他说话间,人已经被带了上来,竟然是两个只有六七岁大的男孩子。<br/><br/> 两人脸上手上都带着血痕,衣服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然因为要面圣整理一番,但是依旧能看出污迹与划破的痕迹。<br/><br/> 其他人都是满脸莫名其妙,其中一个男孩,却已经要哭出来了,看着张泰叫了一声:“爹!有人要杀我!”<br/><br/> 齐瞻的脸色瞬间一变,猛地意识到了什么,暗道一声不好——他中计了!<br/><br/> 张泰和年永龄都愣住了,这两个男孩正分别是他们的儿子,原本跟着其他家眷一起向城外转移,以防今日之事后被人为难问罪,没想到竟然弄成了这幅模样。<br/><br/> 张泰听见儿子喊自己,立刻便要过去,却被侍卫拦住,他忧心如焚,只能颤声道:“怎么弄成这样了?奶奶和娘呢?妹妹呢?”<br/><br/> 男孩哭着道:“我也不知道,我们被拿刀子的人追着砍,后来就有人把我先救出来放在马上带走了,没看见娘和奶奶、妹妹。”<br/><br/> 旁边的年永龄虽然没说话,但脸上明明白白地露出了担忧惊恐之色。<br/><br/> 能干出这样的事情,除了齐瞻,不会再有其他人了。<br/><br/> 他们受到了齐瞻的威胁,不得已背叛齐徽为他效力,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顾及到家人的安危。<br/><br/> 但谁能想到,齐瞻表面上保证安全将他们的家人安全送出城,背地里就派人追杀,以期永绝后患。<br/><br/> 真是心狠手辣!<br/><br/> 嘉王缓缓地道:“臣一听这是张大人和年大人的家眷,便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家眷会仓惶逃跑,又为什么会被人追杀呢?”<br/><br/> 他看着张泰和年永龄道:“追杀你们的是什么人,若是再不说实话,可当真就要断送满门性命了。”<br/><br/> 两人脸色遽变,齐瞻见状心知不好,再也顾不得其他,高声道:“且慢!”<br/><br/> 但与此同时,年永龄已经开口:“是、是魏王让我们这么做的!”<br/><br/> 两人的语声混杂在一起,更添微妙。<br/><br/> 齐瞻的后背上都出了一层冷汗,见人人朝着自己看过来,只好顺势将戏演了下去。<br/><br/> 他冷笑道:“哼,我就知道,方才你二人鬼鬼祟祟地向本王看来,就是又要把本王给攀扯上了。今日真是好一场大戏!你们到底是谁的人,先污蔑太子,陷害璟王,如今连我都不放过!”<br/><br/> 齐瞻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可惜,他目前也只能靠着一张嘴来为自己进行澄清了。<br/><br/> 两个孩子重新被内侍带走,年永龄没了顾忌,直言道:“魏王殿下这时又翻脸不认人了?但我与张泰手中早就悄悄保留了保命的证据!我们本来对太子忠心耿耿,是受了你的要挟指使,才以此来污蔑于他的!”<br/><br/> “这块石头的内层红石,正是魏王所给,再令我们找人以特殊工艺嵌入圆石内部,以便在陛下面前暴露!”<br/><br/> 齐瞻道:“一派胡言!”<br/><br/> 张泰忽道:“那个石匠还能找到。”<br/><br/> 两人正在争执间,靖千江突然幽幽地说了一句:“这就难怪了,原来带字的石头是出自魏王府啊。”<br/><br/> 齐徽道:“璟王弟的意思是……”<br/><br/> 靖千江道:“其实从方才开始,我就一直有个疑问,这石头上的谶语,明摆着是在暗示陛下并非嫡系正统,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陛下所有的儿女岂不是也都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怎会有人这般给自己挖坑呢?但——”<br/><br/> 他话锋一转:“若是诗中所写的尊长,并非指定襄太子,而是指陛下的长子魏王殿下,那么可就一切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