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911竹沥粥
<p> 第917章 911.竹沥粥<br />
材料备齐。<br />
林壤明开始处理食材。<br />
首先是猪肚。<br />
一边做,还一边讲解。<br />
“做猪肚汤,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洗猪肚。”<br />
“先用清水,将表面污垢洗净,然后把它翻开,里面也要冲掉,特别是内部这层粘液,还有褶皱里的脏东西。”<br />
“接着再用面粉,涂抹揉搓,要用点力,把残余的粘液都搓掉。要一直搓到没有异味,且干爽不粘手。”<br />
“面粉冲掉后,再用盐,再搓一遍。”<br />
“第三遍是白醋,里里外外都要搓到。”<br />
“三遍弄完之后,拿水冲洗干净,再仔仔细细看一遍,如果有残留,那就再来一次。”<br />
“接下来焯水,焯水的时候加些料酒和姜片,一是去腥,二是将内部残留的血水焯出来。”<br />
“血水干净了之后,捞出来过凉水。”<br />
“看见里面这层白膜没有,这时候已经分离了,拿刀背,仔仔细细的刮干净,一点都不留。”<br />
“然后再冲洗一遍,就算洗干净了,可以切了。”<br />
“切条、切片都可以,看个人习惯,我比较喜欢切条,夹着方便……”<br />
他还开了个小玩笑。<br />
处理猪肚是真繁琐啊。<br />
电视机前的各家庭掌勺,又拿起了笔记。<br />
猪肚处理完剩下的就简单了。<br />
陈皮和莲子先泡发上。<br />
天麻放上厨房秤,只取五克,这天麻劲大,多了容易补大。<br />
美味菇,则是洗净后简单切成厚片。<br />
这几样材料很快处理完了。<br />
但是,有一位评委感觉不对劲,开口问道:“林师傅,我印象中,猪肚汤还要加山药、勾起、红枣、党参等等,您选的食材怎么就只有z这几种啊?”<br />
林壤明笑道:“药膳一道,也要讲究君臣佐辅,咱们这回用的是这么好的天麻,自然是做专不做多,只从脾胃着手,以免主强臣弱。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养血安神、山药生津益肺,党参补中益气。这些就不取了。”<br />
最后还补充道:“当然,如果家里做,用不到如此好的材料,那想加什么都可以。”<br />
原来药膳还有这些讲究,观众们刚放下的笔记又拿起来了……<br />
——<br />
天麻猪肚汤处理完材料,就已经完成了大半。<br />
剩下的就是依次将材料放进砂锅炖煮即可。<br />
这猪肚足够大,而且已经处理过,留着就不新鲜了。<br />
所以林壤明找了个大肚子砂锅,炖了好大一锅。<br />
这边坐上砂锅,擦了擦手。<br />
林壤明忽然闻到从边上传来一股扑鼻香气。<br />
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师傅将粥锅掀开,伸勺子在锅里缓缓搅动。<br />
香气是从粥锅传来的。<br />
“这米确实香啊。也挺好煮,米已经煮开了”林壤明赞叹道。<br />
这绿米熬粥时散发出的是那种带着草木清香的米香,跟纯大米香还不太一样,不过也很好闻。<br />
林壤明本还以为绿米煮出来的粥会变成绿色呢。<br />
结果没有,粥还是清亮的颜色,没有染绿。<br />
反倒是绿米的颜色变淡了一些,膨胀开在粥锅里浮浮沉沉。<br />
煮出来的粥米油好像略少,属于偏清新感的。<br />
跟竹沥很搭啊。<br />
林壤明这还在分析呢。<br />
身后四位老饕已经要忍不了了。<br />
他们今天早晨出来本是要吃早饭。<br />
先坐了四十多分钟车。<br />
看食材,看处理猪肚,又快一个钟头。<br />
眼看着到中午了,他们可还一口东西没吃着呢。<br />
这再被香味一勾,饥火和馋虫混在一块从胃里往上翻,嘴里口水哗哗流,煎熬啊。<br />
“徐师傅,粥已经好了吧。”再不开口问,肚子叫起来就该失态了。<br />
徐师傅点点头,“差不多了,这就加竹沥。”<br />
竹沥粥的竹沥,是后加的。<br />
帮厨已经将竹沥过滤好了,现在已经没有浮浊物,盛在盆子里一眼见底,颜色澄清透亮。徐师傅没有直接往锅里倒。<br />
而是拿一个大勺,舀一勺竹沥后,沿着粥锅边,划一圈缓缓倒进。<br />
一勺,两勺,三勺……<br />
大概加了这锅粥的三分之一容量,放下勺子后静待烧开即可。<br />
这竹沥入锅之后,新的味道飘散出来。<br />
林壤明深吸一口气,嘴角不禁上扬,“米香、草木香之后,又融进竹香,香味是真好啊。”<br />
周围众人连连称是,连珠炮似的点评粥香。<br />
电视机前的观众气急败坏,【我闻不到!!!能闻见味儿的手机已经不够用,需要有能闻见味的电视了吗??】<br />
竹沥烧开是很快的。<br />
片刻间,粥已经煮好。<br />
徐师傅将锅里的粥盛到白瓷小碗里,一人一碗清粥。<br />
店里的鲁师傅和服务员们也都有份。<br />
到这时候也就不用着急了,之前嗅过香,此时先看色。<br />
还是林壤明,拿小勺在粥里搅了搅,再次称赞,“这粥我怎么看着似茶啊,看像不像竹叶茶?”<br />
所谓的竹叶茶,就是将竹叶用做茶的方式炒制。<br />
泡茶之后颜色极为好看。<br />
随着他的话,镜头推进,将冒着热气的清粥特写展现在观众面前。<br />
绿米熬的粥是清粥,不怎么粘稠,本来就是米水分明,清亮亮的。<br />
加入淡黄色同样清亮亮的竹沥后,变成了嫩嫩的黄绿色。<br />
非常非常小清新。<br />
也可以叫“森女”风。<br />
一下子击穿了许多年轻观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心房。<br />
【这粥也太好看了吧!!】<br />
——<br />
不光好看,还好喝呢。<br />
摄像机转到了一位评委手上。<br />
只见他先伸出小勺,舀起一勺清粥,粥液在勺子里缓缓晃动,荡起点点水波,仿佛能感觉到它滑过喉咙时的温柔。<br />
轻吹一下,送入口中。<br />
仔细品尝后喉咙一动吞入腹中,长出一口气。<br />
然后开始点评。<br />
“入口先会感受到竹沥的清新,带着淡淡的甘甜。”<br />
“随后是米粒的软糯与竹沥的清甜交织,不失米的饱满,又带有竹沥的清爽。”<br />
“入腹且暖且凉,清气升而浊气降,呼一口气都带清新感,上品。”<br />
林壤明听完后笑道:“这就对了,竹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本就是偏凉性。”<br />
“我感觉这绿米竹沥粥,应该放凉了喝,当做饮品。”又一位评委点评道。<br />
“竹沥自带甘甜,夏日去暑极品啊。”<br />
“现在才刚早春,琢磨夏天太远了,今日美味今日享,我再来一碗。”<br />
点评到这里的时候。<br />
《新味》超话突然冒出个帖子。<br />
【???竹沥粥!!!我,我就是放凉的喝的,我牛嚼牡丹了啊,正好渴着一口干了,好喝死了,就是没仔细尝味~~】<br />
不过这贴没引起什么风浪。<br />
类似的太多了,每个菜都有人说我吃过的怎么怎么样……<br />
——<br />
当众人都在慢慢品尝加点评的时候。<br />
鲁师傅已经将自己碗里的粥干掉,“你们聊着,我再来一碗,好好润润我的肺。”<br />
徐师傅让开位置让他自己盛,笑道:“老鲁啊,你这大烟枪该戒了,再抽别说肺不行,舌头都不行了。”<br />
厨师不愧是厨师,在他心里舌头比肺重要。<br />
鲁师傅一边盛粥,一边摇头,“唉,我比不得您几位,也就这份上啦,往前走走不动咯……”<br />
他倒是看得开,知道自己在厨艺一道天赋一般,全凭着年头长经验够用,也没打算再更进一步。<br />
守着烧烤店后厨就挺好。<br />
热热闹闹的,一大锅粥分食的干干净净。<br />
反正竹沥还有,再熬一锅。<br />
这次的锅更大,看着像是要拿粥给这里所有人喂饱似的。<br />
林壤明可“挑理”了,“留着点肚子,这还有天麻猪肚汤呢……”<br />
(本章完)</p>
材料备齐。<br />
林壤明开始处理食材。<br />
首先是猪肚。<br />
一边做,还一边讲解。<br />
“做猪肚汤,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洗猪肚。”<br />
“先用清水,将表面污垢洗净,然后把它翻开,里面也要冲掉,特别是内部这层粘液,还有褶皱里的脏东西。”<br />
“接着再用面粉,涂抹揉搓,要用点力,把残余的粘液都搓掉。要一直搓到没有异味,且干爽不粘手。”<br />
“面粉冲掉后,再用盐,再搓一遍。”<br />
“第三遍是白醋,里里外外都要搓到。”<br />
“三遍弄完之后,拿水冲洗干净,再仔仔细细看一遍,如果有残留,那就再来一次。”<br />
“接下来焯水,焯水的时候加些料酒和姜片,一是去腥,二是将内部残留的血水焯出来。”<br />
“血水干净了之后,捞出来过凉水。”<br />
“看见里面这层白膜没有,这时候已经分离了,拿刀背,仔仔细细的刮干净,一点都不留。”<br />
“然后再冲洗一遍,就算洗干净了,可以切了。”<br />
“切条、切片都可以,看个人习惯,我比较喜欢切条,夹着方便……”<br />
他还开了个小玩笑。<br />
处理猪肚是真繁琐啊。<br />
电视机前的各家庭掌勺,又拿起了笔记。<br />
猪肚处理完剩下的就简单了。<br />
陈皮和莲子先泡发上。<br />
天麻放上厨房秤,只取五克,这天麻劲大,多了容易补大。<br />
美味菇,则是洗净后简单切成厚片。<br />
这几样材料很快处理完了。<br />
但是,有一位评委感觉不对劲,开口问道:“林师傅,我印象中,猪肚汤还要加山药、勾起、红枣、党参等等,您选的食材怎么就只有z这几种啊?”<br />
林壤明笑道:“药膳一道,也要讲究君臣佐辅,咱们这回用的是这么好的天麻,自然是做专不做多,只从脾胃着手,以免主强臣弱。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养血安神、山药生津益肺,党参补中益气。这些就不取了。”<br />
最后还补充道:“当然,如果家里做,用不到如此好的材料,那想加什么都可以。”<br />
原来药膳还有这些讲究,观众们刚放下的笔记又拿起来了……<br />
——<br />
天麻猪肚汤处理完材料,就已经完成了大半。<br />
剩下的就是依次将材料放进砂锅炖煮即可。<br />
这猪肚足够大,而且已经处理过,留着就不新鲜了。<br />
所以林壤明找了个大肚子砂锅,炖了好大一锅。<br />
这边坐上砂锅,擦了擦手。<br />
林壤明忽然闻到从边上传来一股扑鼻香气。<br />
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师傅将粥锅掀开,伸勺子在锅里缓缓搅动。<br />
香气是从粥锅传来的。<br />
“这米确实香啊。也挺好煮,米已经煮开了”林壤明赞叹道。<br />
这绿米熬粥时散发出的是那种带着草木清香的米香,跟纯大米香还不太一样,不过也很好闻。<br />
林壤明本还以为绿米煮出来的粥会变成绿色呢。<br />
结果没有,粥还是清亮的颜色,没有染绿。<br />
反倒是绿米的颜色变淡了一些,膨胀开在粥锅里浮浮沉沉。<br />
煮出来的粥米油好像略少,属于偏清新感的。<br />
跟竹沥很搭啊。<br />
林壤明这还在分析呢。<br />
身后四位老饕已经要忍不了了。<br />
他们今天早晨出来本是要吃早饭。<br />
先坐了四十多分钟车。<br />
看食材,看处理猪肚,又快一个钟头。<br />
眼看着到中午了,他们可还一口东西没吃着呢。<br />
这再被香味一勾,饥火和馋虫混在一块从胃里往上翻,嘴里口水哗哗流,煎熬啊。<br />
“徐师傅,粥已经好了吧。”再不开口问,肚子叫起来就该失态了。<br />
徐师傅点点头,“差不多了,这就加竹沥。”<br />
竹沥粥的竹沥,是后加的。<br />
帮厨已经将竹沥过滤好了,现在已经没有浮浊物,盛在盆子里一眼见底,颜色澄清透亮。徐师傅没有直接往锅里倒。<br />
而是拿一个大勺,舀一勺竹沥后,沿着粥锅边,划一圈缓缓倒进。<br />
一勺,两勺,三勺……<br />
大概加了这锅粥的三分之一容量,放下勺子后静待烧开即可。<br />
这竹沥入锅之后,新的味道飘散出来。<br />
林壤明深吸一口气,嘴角不禁上扬,“米香、草木香之后,又融进竹香,香味是真好啊。”<br />
周围众人连连称是,连珠炮似的点评粥香。<br />
电视机前的观众气急败坏,【我闻不到!!!能闻见味儿的手机已经不够用,需要有能闻见味的电视了吗??】<br />
竹沥烧开是很快的。<br />
片刻间,粥已经煮好。<br />
徐师傅将锅里的粥盛到白瓷小碗里,一人一碗清粥。<br />
店里的鲁师傅和服务员们也都有份。<br />
到这时候也就不用着急了,之前嗅过香,此时先看色。<br />
还是林壤明,拿小勺在粥里搅了搅,再次称赞,“这粥我怎么看着似茶啊,看像不像竹叶茶?”<br />
所谓的竹叶茶,就是将竹叶用做茶的方式炒制。<br />
泡茶之后颜色极为好看。<br />
随着他的话,镜头推进,将冒着热气的清粥特写展现在观众面前。<br />
绿米熬的粥是清粥,不怎么粘稠,本来就是米水分明,清亮亮的。<br />
加入淡黄色同样清亮亮的竹沥后,变成了嫩嫩的黄绿色。<br />
非常非常小清新。<br />
也可以叫“森女”风。<br />
一下子击穿了许多年轻观众,特别是姑娘们的心房。<br />
【这粥也太好看了吧!!】<br />
——<br />
不光好看,还好喝呢。<br />
摄像机转到了一位评委手上。<br />
只见他先伸出小勺,舀起一勺清粥,粥液在勺子里缓缓晃动,荡起点点水波,仿佛能感觉到它滑过喉咙时的温柔。<br />
轻吹一下,送入口中。<br />
仔细品尝后喉咙一动吞入腹中,长出一口气。<br />
然后开始点评。<br />
“入口先会感受到竹沥的清新,带着淡淡的甘甜。”<br />
“随后是米粒的软糯与竹沥的清甜交织,不失米的饱满,又带有竹沥的清爽。”<br />
“入腹且暖且凉,清气升而浊气降,呼一口气都带清新感,上品。”<br />
林壤明听完后笑道:“这就对了,竹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本就是偏凉性。”<br />
“我感觉这绿米竹沥粥,应该放凉了喝,当做饮品。”又一位评委点评道。<br />
“竹沥自带甘甜,夏日去暑极品啊。”<br />
“现在才刚早春,琢磨夏天太远了,今日美味今日享,我再来一碗。”<br />
点评到这里的时候。<br />
《新味》超话突然冒出个帖子。<br />
【???竹沥粥!!!我,我就是放凉的喝的,我牛嚼牡丹了啊,正好渴着一口干了,好喝死了,就是没仔细尝味~~】<br />
不过这贴没引起什么风浪。<br />
类似的太多了,每个菜都有人说我吃过的怎么怎么样……<br />
——<br />
当众人都在慢慢品尝加点评的时候。<br />
鲁师傅已经将自己碗里的粥干掉,“你们聊着,我再来一碗,好好润润我的肺。”<br />
徐师傅让开位置让他自己盛,笑道:“老鲁啊,你这大烟枪该戒了,再抽别说肺不行,舌头都不行了。”<br />
厨师不愧是厨师,在他心里舌头比肺重要。<br />
鲁师傅一边盛粥,一边摇头,“唉,我比不得您几位,也就这份上啦,往前走走不动咯……”<br />
他倒是看得开,知道自己在厨艺一道天赋一般,全凭着年头长经验够用,也没打算再更进一步。<br />
守着烧烤店后厨就挺好。<br />
热热闹闹的,一大锅粥分食的干干净净。<br />
反正竹沥还有,再熬一锅。<br />
这次的锅更大,看着像是要拿粥给这里所有人喂饱似的。<br />
林壤明可“挑理”了,“留着点肚子,这还有天麻猪肚汤呢……”<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