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920酒到杯轻轻抿一口
<p> 第927章 920.酒到杯……轻轻抿一口<br />
把酒买完,采购就算是结束了。<br />
老太爷架着牛车,带上罗少安从青木川返回。<br />
到了家里,罗少安帮着卸下菜肉,拿进厨房。<br />
厨房里现在可不止大婶一个人了,有好几位大婶大娘,围着灶台忙活。<br />
罗少安想帮忙,却被赶了出来,说他一个小伙子凑女人堆里,聊天都不自在。<br />
这边的习俗和平安沟还不太一样,不是男人下厨,而是女人做饭。<br />
非常不西南。<br />
当然,耙耳朵还是耙耳朵,这个没变。<br />
既然帮不上忙,罗少安就没事了。<br />
带着镜头去村里闲逛,顺便回答一下问题。<br />
比如“这是哪里啊?”<br />
“这里是宁强青木川镇小白岩村。那边山看到了没,有一片岩壁是白色的。这里就叫小白岩了。”<br />
“这边有什么好吃的?”<br />
“老太爷家的梨,还有核桃馍、麻辣鸡、蕨根粉、桂圆、杏仁、凉粉好多好多。”<br />
“贪吃牛怎么这么听话?”<br />
“从小养的呗……”<br />
网友们的好奇心特别强,问东问西,千奇百怪。<br />
罗少安就挑着容易回答的问题答。<br />
至于那些问爆米可乐酒的,问跑来干嘛的,问是不是跑题了的。<br />
统统忽略,假装没看见。<br />
给网友们气的啊,【卖关子!又卖关子呢!我就不信你没看见。你家关子多,一天不卖心里难受是吧。】<br />
对咯。<br />
看看风景多好,不要想那么多,慢慢来,不着急……<br />
——<br />
在村子里溜了一圈,看看山景,看看河流,看看推着大木盆摘莲蓬的荷弯,看看抓黄鳝的稻田。<br />
直播间的观众们知道闹也没用,索性沉下心来跟着罗少安一起闲逛。<br />
秦巴山里的春光,真是极美,很快就沉迷其中。<br />
转了一遍之后,就听得身后清亮亮的嗓门,一声长调:“罗家娃子,开饭咯~~”<br />
悠扬而高亢,就跟唱歌似的。<br />
“来咯~~”罗少安高声答应,往回走去。<br />
回到老太爷家。<br />
院子里已经摆上大圆桌,桌上碗盘齐备,菜都已经上了。<br />
小酒壶也在大碗里温着。<br />
老太爷居中主位,左右是他两个儿子。<br />
再往下是几位爷爷和奶奶辈,客位留给了罗少安,陪客是个年轻人,腿上抱着小娃娃。<br />
大婶则站在篱笆门口。<br />
见到罗少安回来,远远的,大婶竟然唱了起来。<br />
“山青水秀风光美,宾客远来笑颜开。举杯邀月共欢庆,歌声飞扬迎客来。”<br />
曲调是山歌,风格古朴,歌词直白,用的还是本地方言。<br />
直播间的观众听不太懂,不过觉着还挺好听。<br />
主要是新鲜。<br />
一般迎宾唱歌,不都是少数民族景区里才有的么,穿着民族服装,又唱又跳,有的还拉着游客一起跳。<br />
跳完了就该喝酒了。<br />
不喝还不行,一套一套的祝酒词劝。<br />
这在家里吃饭,还唱歌的倒是没见过。<br />
罗少安也没见过。<br />
给弄了个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好了。<br />
对唱一个?<br />
他也不会啊。<br />
好在大婶唱完就算完了,乐呵呵拉着罗少安入座,她自己也坐到了奶奶们那边。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又发现了。<br />
不仅是倒霉蛋今天这次,还是另一个小年轻在黄家堰分钱那次,吃席都在院子里。<br />
这边好像只要是宴客,都在外面。<br />
就是不知道这回,是不是还想上次那样,看的正过瘾呢,好不容易盼到开席了,咔,给停了。<br />
让人没着没落的。<br />
这回不是。<br />
直播没停。<br />
罗少安坐下之后,边上年轻人自我介绍叫魏云涛,是老太爷的重重孙,小娃娃的父亲,今年二十四。<br />
年轻人之间好说话,今天当陪客。<br />
他说的是普通话,对直播间的观众友好多了。<br />
然后挨个介绍。<br />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br />
在坐的都是家里亲戚,老太爷的子孙重孙辈。<br />
罗少安又站起来喊了一圈爷爷奶奶之后。<br />
老太爷挥挥手让他坐下,然后<br />
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接着酒壶往下传,转了一圈。<br />
包括罗少安在内,包括大婶和奶奶们,杯里全都倒满。<br />
这是动筷子之前先喝一杯?<br />
可能是习俗吧,倒是也行。<br />
罗少安刚想举杯。<br />
却见老太爷拿起筷子敲了下桌子,又唱起来了。<br />
“杯中美酒香四溢,亲朋好友聚一堂。欢声笑语话桑麻,共饮此杯情意长。”<br />
同样是山歌,调子悠扬舒畅,歌词直白,老太爷唱起来更有一种沧桑韵味。<br />
而且,实话实话,老太爷唱的比大婶好听。<br />
只不过……唱歌才是习俗?<br />
罗少安左右看看,又不知道怎么办好了。<br />
魏云涛看出来罗少安的不自在,凑过来小声说:“这边就这习俗,老辈人讲究这个,看太爷表演就行,他自己过瘾呢。”<br />
吃饭前先唱歌,迎宾歌、祝酒歌、还有欢庆歌、丰收歌,这本是羌族的习俗。<br />
不过青木川这边羌汉杂居,难免的互相影响了。<br />
万幸,不用客人唱。<br />
老太爷唱完之后,端起酒杯,笑道:“今天有客人,罗家娃子大老远来一趟,别的不多说了,共饮。”<br />
桌上众人齐齐举杯,乱糟糟一通祝酒,“罗家娃吃好喝好。”、“就跟在自己家一样,都不是外人。”、“上回你家另一个罗娃子过来,酒量可不小,你可不能输咯。”<br />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br />
这就正常多了。<br />
还有魏云涛,小声嘱咐道:“这酒劲大,抿一口就行。”<br />
罗少安轻轻点头,小声回一句,“我知道,上过当。”<br />
魏云涛笑笑,在桌子底下竖起大拇指,“那就好。”<br />
随后罗少安站起来,大大方方高举酒杯,“第一杯,祝老太爷身体安康。”<br />
长命百岁给省略了,今天这场合长命百岁算骂街。<br />
说完,豪迈的,轻抿了一小口,直接放下酒杯。<br />
让外人看了还以为养鱼呢。<br />
大小伙子装模作样演的挺厉害,就喝这么一点点。<br />
老太爷一直盯着看,还想看笑话呢。<br />
见笑话没看着,自己哈哈大笑,指着罗少安笑道:“聪明娃子,吃过亏吧。”<br />
然后同样抿了一小口。<br />
罗少安默默点头,“睡了一天。”<br />
桌上其他人闻言一阵哄笑,也都一样,只喝一小口,没有酒到杯干的。<br />
不过嘛,这其中自有原因……<br />
(本章完)</p>
把酒买完,采购就算是结束了。<br />
老太爷架着牛车,带上罗少安从青木川返回。<br />
到了家里,罗少安帮着卸下菜肉,拿进厨房。<br />
厨房里现在可不止大婶一个人了,有好几位大婶大娘,围着灶台忙活。<br />
罗少安想帮忙,却被赶了出来,说他一个小伙子凑女人堆里,聊天都不自在。<br />
这边的习俗和平安沟还不太一样,不是男人下厨,而是女人做饭。<br />
非常不西南。<br />
当然,耙耳朵还是耙耳朵,这个没变。<br />
既然帮不上忙,罗少安就没事了。<br />
带着镜头去村里闲逛,顺便回答一下问题。<br />
比如“这是哪里啊?”<br />
“这里是宁强青木川镇小白岩村。那边山看到了没,有一片岩壁是白色的。这里就叫小白岩了。”<br />
“这边有什么好吃的?”<br />
“老太爷家的梨,还有核桃馍、麻辣鸡、蕨根粉、桂圆、杏仁、凉粉好多好多。”<br />
“贪吃牛怎么这么听话?”<br />
“从小养的呗……”<br />
网友们的好奇心特别强,问东问西,千奇百怪。<br />
罗少安就挑着容易回答的问题答。<br />
至于那些问爆米可乐酒的,问跑来干嘛的,问是不是跑题了的。<br />
统统忽略,假装没看见。<br />
给网友们气的啊,【卖关子!又卖关子呢!我就不信你没看见。你家关子多,一天不卖心里难受是吧。】<br />
对咯。<br />
看看风景多好,不要想那么多,慢慢来,不着急……<br />
——<br />
在村子里溜了一圈,看看山景,看看河流,看看推着大木盆摘莲蓬的荷弯,看看抓黄鳝的稻田。<br />
直播间的观众们知道闹也没用,索性沉下心来跟着罗少安一起闲逛。<br />
秦巴山里的春光,真是极美,很快就沉迷其中。<br />
转了一遍之后,就听得身后清亮亮的嗓门,一声长调:“罗家娃子,开饭咯~~”<br />
悠扬而高亢,就跟唱歌似的。<br />
“来咯~~”罗少安高声答应,往回走去。<br />
回到老太爷家。<br />
院子里已经摆上大圆桌,桌上碗盘齐备,菜都已经上了。<br />
小酒壶也在大碗里温着。<br />
老太爷居中主位,左右是他两个儿子。<br />
再往下是几位爷爷和奶奶辈,客位留给了罗少安,陪客是个年轻人,腿上抱着小娃娃。<br />
大婶则站在篱笆门口。<br />
见到罗少安回来,远远的,大婶竟然唱了起来。<br />
“山青水秀风光美,宾客远来笑颜开。举杯邀月共欢庆,歌声飞扬迎客来。”<br />
曲调是山歌,风格古朴,歌词直白,用的还是本地方言。<br />
直播间的观众听不太懂,不过觉着还挺好听。<br />
主要是新鲜。<br />
一般迎宾唱歌,不都是少数民族景区里才有的么,穿着民族服装,又唱又跳,有的还拉着游客一起跳。<br />
跳完了就该喝酒了。<br />
不喝还不行,一套一套的祝酒词劝。<br />
这在家里吃饭,还唱歌的倒是没见过。<br />
罗少安也没见过。<br />
给弄了个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好了。<br />
对唱一个?<br />
他也不会啊。<br />
好在大婶唱完就算完了,乐呵呵拉着罗少安入座,她自己也坐到了奶奶们那边。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又发现了。<br />
不仅是倒霉蛋今天这次,还是另一个小年轻在黄家堰分钱那次,吃席都在院子里。<br />
这边好像只要是宴客,都在外面。<br />
就是不知道这回,是不是还想上次那样,看的正过瘾呢,好不容易盼到开席了,咔,给停了。<br />
让人没着没落的。<br />
这回不是。<br />
直播没停。<br />
罗少安坐下之后,边上年轻人自我介绍叫魏云涛,是老太爷的重重孙,小娃娃的父亲,今年二十四。<br />
年轻人之间好说话,今天当陪客。<br />
他说的是普通话,对直播间的观众友好多了。<br />
然后挨个介绍。<br />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br />
在坐的都是家里亲戚,老太爷的子孙重孙辈。<br />
罗少安又站起来喊了一圈爷爷奶奶之后。<br />
老太爷挥挥手让他坐下,然后<br />
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接着酒壶往下传,转了一圈。<br />
包括罗少安在内,包括大婶和奶奶们,杯里全都倒满。<br />
这是动筷子之前先喝一杯?<br />
可能是习俗吧,倒是也行。<br />
罗少安刚想举杯。<br />
却见老太爷拿起筷子敲了下桌子,又唱起来了。<br />
“杯中美酒香四溢,亲朋好友聚一堂。欢声笑语话桑麻,共饮此杯情意长。”<br />
同样是山歌,调子悠扬舒畅,歌词直白,老太爷唱起来更有一种沧桑韵味。<br />
而且,实话实话,老太爷唱的比大婶好听。<br />
只不过……唱歌才是习俗?<br />
罗少安左右看看,又不知道怎么办好了。<br />
魏云涛看出来罗少安的不自在,凑过来小声说:“这边就这习俗,老辈人讲究这个,看太爷表演就行,他自己过瘾呢。”<br />
吃饭前先唱歌,迎宾歌、祝酒歌、还有欢庆歌、丰收歌,这本是羌族的习俗。<br />
不过青木川这边羌汉杂居,难免的互相影响了。<br />
万幸,不用客人唱。<br />
老太爷唱完之后,端起酒杯,笑道:“今天有客人,罗家娃子大老远来一趟,别的不多说了,共饮。”<br />
桌上众人齐齐举杯,乱糟糟一通祝酒,“罗家娃吃好喝好。”、“就跟在自己家一样,都不是外人。”、“上回你家另一个罗娃子过来,酒量可不小,你可不能输咯。”<br />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br />
这就正常多了。<br />
还有魏云涛,小声嘱咐道:“这酒劲大,抿一口就行。”<br />
罗少安轻轻点头,小声回一句,“我知道,上过当。”<br />
魏云涛笑笑,在桌子底下竖起大拇指,“那就好。”<br />
随后罗少安站起来,大大方方高举酒杯,“第一杯,祝老太爷身体安康。”<br />
长命百岁给省略了,今天这场合长命百岁算骂街。<br />
说完,豪迈的,轻抿了一小口,直接放下酒杯。<br />
让外人看了还以为养鱼呢。<br />
大小伙子装模作样演的挺厉害,就喝这么一点点。<br />
老太爷一直盯着看,还想看笑话呢。<br />
见笑话没看着,自己哈哈大笑,指着罗少安笑道:“聪明娃子,吃过亏吧。”<br />
然后同样抿了一小口。<br />
罗少安默默点头,“睡了一天。”<br />
桌上其他人闻言一阵哄笑,也都一样,只喝一小口,没有酒到杯干的。<br />
不过嘛,这其中自有原因……<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