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971银香球
<p> 第978章 971.银香球<br />
这个球并不大,跟核桃差不多。<br />
通体金属,镂空,上面还有纹。<br />
但颜色发黑,看不出是个什么材质。<br />
曼苏尔他俩也不认识,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br />
举到摄像头前。<br />
“这是一个球,里面是镂空的,应该可以打开。”说着扭转方向到侧面,“这里有个小挂钩。”<br />
真是一个小挂钩,就像核桃上沾了一颗米粒,这里应该总被动,蹭开了一点点白色。<br />
而鉴宝人表情已经严肃起来,凑近了屏幕,冷漠而缓慢的,指挥秦书饱。<br />
“转一下,慢慢的……看看顶部,应该有个小圆环,就在这里,果然有环,这里应该有条链子的,现在没了。”<br />
“底部,底部看看有没有环……没有啊,形制比较老,下面有环的话会挂一条流苏,很漂亮。”<br />
看来鉴宝人是认出了这东西。<br />
但他还没有说。<br />
因为也有些奇怪的地方。<br />
“上面的纹路是什么,还有边上绕着的植物,你们认识么?”<br />
这个秦书饱倒还真认识,“联珠纹,连串圆珠带状排列,形成菱形格,在古波斯时候非常流行,植物是棕榈枝叶。”<br />
“古代波斯么?”鉴宝人眉毛皱了起来,挠挠额头,“不对啊,怎么会是波斯纹路,仿制的么?”<br />
“把挂钩打开,打开里面看看,千万千万要小心。这个是银质的,比较软。”鉴宝人又提了要求。<br />
原来是银的啊,怪不得发黑呢,氧化了吧。<br />
秦书饱轻轻的拿指甲拨动小挂钩,时间过于久远,挂钩涩住了。<br />
秦书饱稍稍用了些力,才将它抠开。<br />
就这一下,把鉴宝人吓的啊,脸都贴在屏幕上了,眼睛瞪的溜圆。<br />
“慢慢慢慢慢,小心小心,千万……好吧,开了,打开看看。”<br />
没用他说,秦书饱已经双手捏着圆球两边,将球从中间分开。<br />
这球是两个半球合在一起的,外壳能完全打开,钩子对面有合页相连。<br />
而球的里面,还有一套复杂的结构。<br />
两个同心圆环通过活铆连接,最中间还有个半圆的小碗。<br />
核桃大小的球,直径不过五六厘米,里面竟然有三层结构。<br />
这工艺太复杂了吧。<br />
“把外壳竖起来,慢一点,注意里面的小碗,那个叫香盂。”<br />
秦书饱随着鉴宝人的话,将圆球从平托着变成竖直。<br />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圆球里的小碗,竟然一直在保持水平。<br />
鉴宝人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左右转转,调转都行,动作可以快点。”<br />
随后,更神奇的一幕出现。<br />
不管秦书饱怎么转动,怎么晃悠这颗圆球,哪怕转了个圈。<br />
球里的两个同心圆跟着各种转,同步,但不同方向,角度也不一样,眼缭乱。<br />
但是,中间的小碗永远都是水平的,碗底永远垂直向着地面。<br />
这结构的作用一眼就看明白了,小碗里要是装上东西的话,球不管怎么转,里面的东西都不会洒出来。<br />
果然能转,鉴宝人兴奋的大叫,“看明白了吧,这就是陀螺仪的原理。”<br />
原来这就是陀螺仪啊,刚才听说是古波斯的,那时候波斯这么厉害的吗?<br />
“什么波斯啊,这是唐朝的,叫做香球,也叫香囊,流行于唐宋之间,一直到明朝还有呢,下面没有流苏位置,应该是唐朝的。白居易的诗,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说的就是这东西。”原来这是个香囊啊,这么神奇。<br />
【不对啊,刚才说纹路是古波斯的么】<br />
看到这条弹幕,鉴宝人也纳闷,“这确确实实是唐朝的香囊,国内有多件出土文物,法门寺地宫里就出土过两件。但多是鸟纹、双蜂团纹、龙凤纹、葡萄鸟纹,联珠纹和棕榈叶,这还真没见过。”<br />
一件中国古代器物,为什么会是波斯纹样?<br />
“边上,边上盒子里是什么,没准有线索。”鉴宝人又想起了另一个长条木盒。<br />
秦书饱放下香球。<br />
依言打开长条木盒。<br />
里面是卷起来的一张皮子。<br />
秦书饱和曼苏尔,很小心很小心的将皮子展开。<br />
年头太久,都变脆了。<br />
却发现不是皮子,而是羊皮纸,上面还写着很多文字。<br />
而在羊皮纸里面,还卷着一个卷轴。<br />
这个就特别特别东方了,跟古画一模一样,却不是纸的,看材质像是锦缎。<br />
秦书饱和曼苏尔先展示了羊皮纸上的内容。<br />
曲里拐弯的线线和一个两个好多个的点点写了一满篇。<br />
直播间里包括鉴宝人在内,全都大眼瞪小眼,不认识。<br />
“那个,我不认识,写了什么?”鉴宝人坦诚问道。<br />
秦书饱看向曼苏尔。<br />
在曼苏尔点头后,才说道:“这上面写的是古波斯文字,我们也不认识,不过这些东西一起送过来的时候,有一篇翻译。”<br />
随即秦书饱放下羊皮纸,取出纪录,翻出其中夹着的一张纸。<br />
打开,呃,a4打印纸,展开给直播间看了下。<br />
又是一堆曲里拐弯的线线。<br />
不过这回眼熟了,今天见了好多。<br />
跟这宝库里各种贴的标签一样一样的,阿拉伯文。<br />
“这上面写的是萨珊王朝伊嗣俟三世,给唐帝国天可汗皇帝陛下的,用中国话讲,叫做贺表,这份是留档的副本,由使者带回。”<br />
天可汗皇帝陛下,这名字太熟悉了啊,又是大唐帝国,只有一个人,唐太宗李世民。<br />
萨珊王朝给唐太宗的贺表,两边隔着那么远呢,万里之遥的两国,能说些啥啊?<br />
太好奇了。<br />
“等等,确定是唐帝国么?当时称呼就是唐?”鉴宝人突然问了这么个问题。<br />
担心是假冒的。<br />
结果秦书饱非常肯定,“我们知道东方的事情,知道东方的朝代,分处丝绸之路的两端,互相非常了解。古波斯语,东方唐那个时期,就是tang;前面的wei,我们也知道。这上面唐后面用的词是沙赫尔,就是帝国的意思,全称唐帝国。”<br />
wei?魏?曹操?<br />
不对不对,时间对不上,应该是北魏。<br />
他们不知道隋啊。<br />
也是,隋太短了。<br />
“而且这张纸经过鉴定,来自公元七世纪,635到655年之间,迪拜皇家科学院做的鉴定,肯定不会有错。”秦书饱又说道。<br />
那肯定不会有错了,皇家科学院,那不就是他们家的么。<br />
真的是当年的信?这可太让人好奇了。<br />
(本章完)</p>
这个球并不大,跟核桃差不多。<br />
通体金属,镂空,上面还有纹。<br />
但颜色发黑,看不出是个什么材质。<br />
曼苏尔他俩也不认识,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br />
举到摄像头前。<br />
“这是一个球,里面是镂空的,应该可以打开。”说着扭转方向到侧面,“这里有个小挂钩。”<br />
真是一个小挂钩,就像核桃上沾了一颗米粒,这里应该总被动,蹭开了一点点白色。<br />
而鉴宝人表情已经严肃起来,凑近了屏幕,冷漠而缓慢的,指挥秦书饱。<br />
“转一下,慢慢的……看看顶部,应该有个小圆环,就在这里,果然有环,这里应该有条链子的,现在没了。”<br />
“底部,底部看看有没有环……没有啊,形制比较老,下面有环的话会挂一条流苏,很漂亮。”<br />
看来鉴宝人是认出了这东西。<br />
但他还没有说。<br />
因为也有些奇怪的地方。<br />
“上面的纹路是什么,还有边上绕着的植物,你们认识么?”<br />
这个秦书饱倒还真认识,“联珠纹,连串圆珠带状排列,形成菱形格,在古波斯时候非常流行,植物是棕榈枝叶。”<br />
“古代波斯么?”鉴宝人眉毛皱了起来,挠挠额头,“不对啊,怎么会是波斯纹路,仿制的么?”<br />
“把挂钩打开,打开里面看看,千万千万要小心。这个是银质的,比较软。”鉴宝人又提了要求。<br />
原来是银的啊,怪不得发黑呢,氧化了吧。<br />
秦书饱轻轻的拿指甲拨动小挂钩,时间过于久远,挂钩涩住了。<br />
秦书饱稍稍用了些力,才将它抠开。<br />
就这一下,把鉴宝人吓的啊,脸都贴在屏幕上了,眼睛瞪的溜圆。<br />
“慢慢慢慢慢,小心小心,千万……好吧,开了,打开看看。”<br />
没用他说,秦书饱已经双手捏着圆球两边,将球从中间分开。<br />
这球是两个半球合在一起的,外壳能完全打开,钩子对面有合页相连。<br />
而球的里面,还有一套复杂的结构。<br />
两个同心圆环通过活铆连接,最中间还有个半圆的小碗。<br />
核桃大小的球,直径不过五六厘米,里面竟然有三层结构。<br />
这工艺太复杂了吧。<br />
“把外壳竖起来,慢一点,注意里面的小碗,那个叫香盂。”<br />
秦书饱随着鉴宝人的话,将圆球从平托着变成竖直。<br />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圆球里的小碗,竟然一直在保持水平。<br />
鉴宝人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左右转转,调转都行,动作可以快点。”<br />
随后,更神奇的一幕出现。<br />
不管秦书饱怎么转动,怎么晃悠这颗圆球,哪怕转了个圈。<br />
球里的两个同心圆跟着各种转,同步,但不同方向,角度也不一样,眼缭乱。<br />
但是,中间的小碗永远都是水平的,碗底永远垂直向着地面。<br />
这结构的作用一眼就看明白了,小碗里要是装上东西的话,球不管怎么转,里面的东西都不会洒出来。<br />
果然能转,鉴宝人兴奋的大叫,“看明白了吧,这就是陀螺仪的原理。”<br />
原来这就是陀螺仪啊,刚才听说是古波斯的,那时候波斯这么厉害的吗?<br />
“什么波斯啊,这是唐朝的,叫做香球,也叫香囊,流行于唐宋之间,一直到明朝还有呢,下面没有流苏位置,应该是唐朝的。白居易的诗,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说的就是这东西。”原来这是个香囊啊,这么神奇。<br />
【不对啊,刚才说纹路是古波斯的么】<br />
看到这条弹幕,鉴宝人也纳闷,“这确确实实是唐朝的香囊,国内有多件出土文物,法门寺地宫里就出土过两件。但多是鸟纹、双蜂团纹、龙凤纹、葡萄鸟纹,联珠纹和棕榈叶,这还真没见过。”<br />
一件中国古代器物,为什么会是波斯纹样?<br />
“边上,边上盒子里是什么,没准有线索。”鉴宝人又想起了另一个长条木盒。<br />
秦书饱放下香球。<br />
依言打开长条木盒。<br />
里面是卷起来的一张皮子。<br />
秦书饱和曼苏尔,很小心很小心的将皮子展开。<br />
年头太久,都变脆了。<br />
却发现不是皮子,而是羊皮纸,上面还写着很多文字。<br />
而在羊皮纸里面,还卷着一个卷轴。<br />
这个就特别特别东方了,跟古画一模一样,却不是纸的,看材质像是锦缎。<br />
秦书饱和曼苏尔先展示了羊皮纸上的内容。<br />
曲里拐弯的线线和一个两个好多个的点点写了一满篇。<br />
直播间里包括鉴宝人在内,全都大眼瞪小眼,不认识。<br />
“那个,我不认识,写了什么?”鉴宝人坦诚问道。<br />
秦书饱看向曼苏尔。<br />
在曼苏尔点头后,才说道:“这上面写的是古波斯文字,我们也不认识,不过这些东西一起送过来的时候,有一篇翻译。”<br />
随即秦书饱放下羊皮纸,取出纪录,翻出其中夹着的一张纸。<br />
打开,呃,a4打印纸,展开给直播间看了下。<br />
又是一堆曲里拐弯的线线。<br />
不过这回眼熟了,今天见了好多。<br />
跟这宝库里各种贴的标签一样一样的,阿拉伯文。<br />
“这上面写的是萨珊王朝伊嗣俟三世,给唐帝国天可汗皇帝陛下的,用中国话讲,叫做贺表,这份是留档的副本,由使者带回。”<br />
天可汗皇帝陛下,这名字太熟悉了啊,又是大唐帝国,只有一个人,唐太宗李世民。<br />
萨珊王朝给唐太宗的贺表,两边隔着那么远呢,万里之遥的两国,能说些啥啊?<br />
太好奇了。<br />
“等等,确定是唐帝国么?当时称呼就是唐?”鉴宝人突然问了这么个问题。<br />
担心是假冒的。<br />
结果秦书饱非常肯定,“我们知道东方的事情,知道东方的朝代,分处丝绸之路的两端,互相非常了解。古波斯语,东方唐那个时期,就是tang;前面的wei,我们也知道。这上面唐后面用的词是沙赫尔,就是帝国的意思,全称唐帝国。”<br />
wei?魏?曹操?<br />
不对不对,时间对不上,应该是北魏。<br />
他们不知道隋啊。<br />
也是,隋太短了。<br />
“而且这张纸经过鉴定,来自公元七世纪,635到655年之间,迪拜皇家科学院做的鉴定,肯定不会有错。”秦书饱又说道。<br />
那肯定不会有错了,皇家科学院,那不就是他们家的么。<br />
真的是当年的信?这可太让人好奇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