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殿下可就有军功伴身了,岂是睿王那个病秧子可比的?”<br/><br/> “不妥!”另一人急忙出声反对。<br/><br/> 司马阔朝他看去,谦逊问道:“何处不妥?”<br/><br/> “谢卓与睿王乃一丘之貉,殿下与他一路,万一他起了歹念,那就危险了。”<br/><br/> 司马阔想了想,嗤笑一声:“他坐镇中军,大司马与桓将军各领左右两路大军,我只要不跟着中军出行,离他远一些便是。”<br/><br/> 众人沉思片刻,觉得倒也可行,毕竟还有大司马在,谢卓即便想做什么也没那么容易,但总觉得以身涉险并非上上之策。<br/><br/> 旁边一名幕僚捻了捻颌下微须,慢吞吞道:“属下倒是觉得,不妨将立功的机会留给睿王。”<br/><br/> “嗯?”众人齐齐看向他,面露疑惑。<br/><br/> 司马阔眉梢微动,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笑起来:“睿王那身子骨,也不知经不经得起日夜行军的颠簸。”<br/><br/> 这么一说,气氛陡然轻快,众人或低沉或豪爽地笑起来,俱是一脸鄙夷。<br/><br/> “不错!”一人高兴地拍了下案几,兴奋道,“皇上正愁睿王的威望不够服众,咱们就推他一把!”<br/><br/> 翌日早朝,皇帝再提立太子一事,显然因为昨日生生被打断而心有不甘。<br/><br/> 朝堂上的形势并未有太多变化,除了又多出两人表示支持外,反对的人则反对之声更为激烈,且紧咬住“睿王德才不显,声望不足”这一条。<br/><br/> 就在皇帝头痛不已时,有人建议道:“秦国能统一北方所有胡人部族,其骁勇善战之名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我大晋将士要与秦人决一死战,军心士气乃重中之重。臣以为,由睿王殿下代天子亲征,由此鼓舞三军士气,必能大获全胜!”<br/><br/> 王述之听得心头一跳,不着痕迹地朝那人瞄了一眼,一看果然是毅王手中的棋子,恨得直在肚子里骂娘。<br/><br/> 什么叫“必能大获全胜”?若万一出点岔子难不成还是晏清的过错了?更何况……代天子亲征,多数时候坐在马车内,关键时候却需要骑马,可晏清连骑马都生疏得很啊啊啊!<br/><br/> 额头青筋直跳的王述之顾不得考虑此事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要想到有万分之一碰到危险的可能 xi_ng ,就恨不得将提议之人抓过来生啖其肉。<br/><br/> 脑中迅速转了几圈,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说辞来反驳此提议,王述之头痛不已,正准备硬着头皮反驳,一抬头却见皇帝双目微微闪着亮光。<br/><br/> 皇帝显然觉得此提议再好不过,不仅能鼓舞士气,更能给司马嵘立威,一举两得,而且……<br/><br/> “哈哈哈!”皇帝大笑出声,心情愉悦至极,点头道,“如此甚好!不过,皇子代天子亲征还不足以鼓舞士气,朕决定即刻立睿王为太子!太子乃国之储君,不日即随大军出发,代替朕坐镇北伐大军!”<br/><br/> 王述之张了张嘴,最终保持沉默,心里倒也佩服皇帝难得果断一回。<br/><br/> 毅王那一派,无论是先前激烈反对的,还是突然冒出来出主意的,此刻都成了哑巴,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好端端想个法子,竟将那病秧子朝龙椅又推进了一步。<br/><br/> 消息传到毅王府,司马阔冷笑:“既然已立为太子,那更要让他有去无回!”<br/><br/> 立太子诏书一下,司马嵘面色恭敬地领旨谢恩,心底波澜不惊,既没有惊喜,也没有疑虑,只淡然表示,不久将随军北上,暂时就不搬去东宫了。<br/><br/> 皇帝欣然应允。<br/><br/> 第二日,睿王府再次宾客盈门,这回倒是不好再将人拒之门外了,毕竟这些大臣们都是来表示祝贺及祝福的,司马嵘出行所需都有专人紧锣密鼓地准备,他倒是落得清闲,便耐着 xi_ng 子将这些人一一应酬打发了。<br/><br/> 待到最后恢复寂静,司马嵘登上后山的凉亭歇息片刻,起身时下意识朝乌衣巷望去,对于夜晚的期盼前所未有的强烈。<br/><br/> 夕阳斜挂在天边时,王府又来了一位<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客人。<br/><br/> 司马嵘揉了揉额角,起身去了前厅,看着在里面等候的陆子修,哭笑不得。<br/><br/> 陆子修躬身行礼,目光似有似无地带着几分大量,虽然在上次宫宴时已猜到了七八分,现再次见面还是忍不住揣度,观司马嵘的神态举止,再次确定了他的身份。<br/><br/> “陆大人请坐。”司马嵘笑了笑,因陆子修对元生的执着,心中倒是对他有几分好感。<br/><br/> 陆子修为官以来,从不贸然出头,但在王述之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施以援手,自一开始被王述之拉入阵营,之后就一直坚定不移,明面上谨言慎行,暗地里出过不少力。<br/><br/> 司马嵘自认看人极准,深觉陆子修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聪明且知进退,颇具名士风度,要说软肋,若元生排第二,则没什么能排第一。<br/><br/> 陆子修道谢接过他的茶,神情不卑不亢,确认了他的身份后就再没有多少好奇之心,温润笑道:“太子殿下应当知道下官前来所为何事。”<br/><br/> 司马嵘点头,却不应话,反问道:“陆大人似乎始终对朝政不甚在意,不知当初因何为官?”<br/><br/> 陆子修微怔,随即露出一丝苦笑:“为了元生。”<br/><br/> 司马嵘没料到他会答得如此直接,忍不住再次笑起来:“元生如今一切安好,你想见他么?”<br/><br/> 陆子修双目骤亮,难掩惊喜:“自然!多谢殿下成全!”<br/><br/> 他原先因司马嵘偷藏了元生而恼怒过,自收到元生那封信后隐隐猜到他并未受什么委屈,心中总算渐渐平静下来,再加上势不如人,只能耐着 xi_ng 子等,如今见司马嵘愿意让他见人,总算大松一口气。<br/><br/> 司马嵘点点头:“元生此刻就在京城,孤随后便派人将他送去陆大人府上,陆大人回去静候佳音便是。”<br/><br/> 陆子修目的已经达到,再不愿多待,与他客套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去。<br/><br/> 司马嵘用过晚膳便将心腹唤来,吩咐道:“去景王府,将元生带出去,别被人看到。”<br/><br/> “是。”<br/><br/> “送去陆子修府上。”<br/><br/> “是。”<br/><br/> 天色黑透,景王府侧门悄悄开了一道缝,与此同时,睿王府的墙头跃上一道黑影。<br/><br/> 司马嵘早已习惯王述之的翻墙行径,见他进来,眼底流露出一丝暖意,忙起身迎上去。<br/><br/> 王述之迅速将他抱住,随即又松开,从身后取出一个包袱:“穿上。”<br/><br/> 司马嵘面露诧异,接过包袱打开来看,竟是夜行衣:“这……”<br/><br/> “你这里不方便,去我那儿。”王述之笑意盎然地看着他,双眸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br/><br/> 司马嵘迅速将衣裳换好,抬眼看着他。<br/><br/> 王述之目露惊艳,眸中的光亮又盛几分,忍不住抬手顺着他脸颊摩挲到颈项,只觉得他白皙如玉的肌肤在黑绸映衬下更添蛊惑,情不自禁便凑过去啃咬一口。<br/><br/> 司马嵘眼底流露出笑意,捉住他乱动的手,低声问道:“去你那里做什么?”<br/><br/> 王述之不舍地将他松开,深深看着他,认真道:“骑马,再教你一些自保的招数。”<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