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这位二爷连续几天都在雍和宫转悠,却找不出老四回魂的半点痕迹,除了发现乾隆动用粘杆处的频率又高了些之外。可儿子动用老子送他的东西,也天经地义不是?<br/><br/> 乾隆精神抖擞地降旨:四川总督进藏平叛,废西藏郡王;另立扎萨克大喇嘛,西藏“噶隆事务,不可一人专办。”另派兵一千五百名长期监管西藏,三年一轮换。算是大体上顺了他老子的意。<br/><br/> 胤禛微不可查地点头。弘历虽热衷于用兵,这回兵可是出得不差。西藏那地方民风蛮横,但靠一个驻藏大臣,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正想着,礼部大臣奏曰:先后故去已久,而国不可一日无母,故请立后。<br/><br/> 这事儿从乾隆十四年便有大臣不断上奏,可乾隆一概当成了耳旁风。胤禛稍稍好了几分的心情又降到了冰点:喜怒自专、不顾国体,倒将恣意妄为的架子摆了个十足十!怀念先后?无论是雍正爷还是三阿哥,俱是半点也不信。弘历的喜新厌旧,可是在圣祖爷面前也挂了号的。<br/><br/> 当年为了笼络年羹尧,雍正爷专宠年贵妃,一连生下大串“福”字辈的小包子,可惜都养不大就是了。依着雍正爷一贯的思量,后宫的女人纵使不能笼络前朝大臣,至少也别跟个昏君似的不顾国体!他是要效法顺治爷还是怎的?<br/><br/> 前朝在忠言逆耳,后宫可也没闲着。慈宁宫内一群后妃齐齐给太后老佛爷请安,立后一事被提到了明面上。太后合计了乾隆的后妃,觉得只有皇贵妃 xi_ng 子耿直,又没生儿子,更好拿捏一些。愉妃、纯妃近年来已经失宠,令妃、嘉妃不是满人,至于其余嫔、贵人、常在、答应等,更是想都别想。况且……<br/><br/> “……永琏(永璋)以为,皇贵妃乌拉那拉氏敬恪慎深,为满州大族之后,当为国母。”西暖阁内,乾隆年纪最长的两个儿子异口同声(大阿哥永璜早殁)。<br/><br/> 遇事都得揉碎了细细分析一番,将利害关系分析透彻了,方才下定论。这是熙朝中人的一贯作风。胤禛是满打满算地为皇帝考虑,而胤礽则是诚心给乾隆填堵。两人这么一凑,倒凑一块儿去了。<br/><br/> 乾隆皱眉。他更喜欢令妃或嘉妃。<br/><br/> 胤禛恨铁不成钢:制衡制衡,制衡懂不懂!朕与皇父先前是如何教导你的?切莫让一家坐大!而今富察氏有个傅恒已经够了,偏生那一族还是军功起家!朕将富察氏封为你的嫡福晋,是为了让你掌妻族势力,别动不动就荣宠乱加!<br/><br/> 何况实至今日,你不宠着乌拉那拉一族,难道要宠愉妃一脉的珂里叶特氏不成?那朕宁可你新娶个姓西林觉罗的继后!<br/><br/> “……孝贤、慧贤故去也有些日子了。哀家想着,是不是让皇帝把你们的份位再提一提。”太后心底算盘打得叮当响。<br/><br/> 后妃们面色微变,大多却是欣喜。令妃在太后面前向来是伏低做小的,这次也不例外。皇后权力虽大,却树大招风。自己没个儿子傍身,却是不好上位。再看那几个生了儿子的嫔妃,那个不比自己强些?她终究是有些自知之明的。<br/><br/> 嘉妃垂下眼帘。异族血统的她注定了不可能登临后位。即便乾隆自来喜欢她这种柔顺乖巧的女子。<br/><br/> 皇贵妃面色依旧是淡淡的。可身为后宫之中份位最高的妃子,她却不得不开口应道:“旁的倒还罢了。只着国母之位,却是不宜空着的。”<br/><br/> 众妃哗然。瞧瞧这说的叫什么话!<br/><br/> 个 xi_ng 耿直、忠言逆耳,果然是个好拿捏的。太后暗喜。<br/><br/> 就这个脾气,不招人嫌才怪!先前在慧贤皇贵妃身前伺候时是怎生光景来着……令妃仔细回忆了一番,慧贤深得圣宠,却每每将皇后推到前台挡着,自己非但博了个好名声,也逃开了后宫嫔妃的不少算计。若非孝贤大度,皇后只怕早就被乾隆给废了……若是皇贵妃么……哼……<br/><br/> 罢了,且推你上位,忍你几年。待本宫生下儿子,迟早要废后!……哦不不不,是个 xi_ng 耿直、忠言逆耳的皇后<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娘娘为皇帝所厌弃。而本皇贵妃温柔淑慎、深得圣心,代摄六宫事。<br/><br/> 令妃思量停当,颇有技巧地赞了皇贵妃几句。太后倒是对令妃另眼相看了几分:虽说是个狐媚子,好歹还是个知晓自个儿身份的。也是,倘若一个包衣奴才登了后位,爱新觉罗家还不被人笑掉了大牙!顺治爷那不合常理的皇帝,有一个也就够了。<br/><br/> 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见两个儿子难得的异口同声,心头有些不满:也太不会揣测圣意了!想当年康熙、雍正在位时,那两位的儿子们那一个不是体贴万分。怎的到了自己这里,竟成了这般模样?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br/><br/> 可听闻太后也举荐皇贵妃为后时,乾隆的心动摇了几分。<br/><br/> 罢了罢了,不过一个后位,给了便是。不过怕是要委屈自己的一些小美人了。不如这样罢,除了皇后,后宫诸妃谁也不动。自己儿子也不算少了,还是到上书房好好考校考校,争取这几年立个太子出来。<br/><br/> 孝贤皇后去世三年之后,皇贵妃终于晋皇后位,执宝册凤印,主摄六宫。乌拉那拉氏渐渐抬起了头,大有与富察氏比肩之势。可富察氏终究是倚仗着军功起家,有才之辈不在少数,加之圣宠益隆,一时间依旧风头无两。<br/><br/> 一个是不参杂任何水分的妻族,一个是出了三位皇后的乌拉那拉氏,乾隆爷只觉得头疼。为了表现自己多疼富察氏多一些,他决定要做些什么。<br/><br/> 而向来不参杂任何水分、军工独大、能人众多而又中正严明的富察一族,声名大起。在乌拉那拉一族的映衬之下,富察氏显的低调而璀璨。政治敏感度极高的雍正爷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富察氏动动筋骨。他可不想大清再出一个索额图。<br/><br/> 可机会究竟在哪儿呢?<br/><br/> 恰好富察氏有个有个叫岳礼的旁支刚刚救了驾。乾隆对自己的小命向来是万分体惜的,便不管不顾地要给岳礼封赏。注意,是“封”“赏”。朝臣俱认为封个三等将军已经是顶了天,可弘历那个再度脑抽的小子居然要封人家为王!<br/><br/> 好嘛好嘛,嫌国库里银子太多了不是?俸银、禄米,哪个经得你胡撒!……咦?不对!<br/><br/> 胤禛头一次没有反驳乾隆的脑抽言论。胤礽乐得看弘历的笑话,自也没有反对。所以即便礼部与宗人府声嘶力竭地大吼,也丝毫撼动不了乾隆的念头。异姓王?笑话!蒙古还有个异姓的双亲王呢,他乾隆爱封谁就封谁,皇父不在,谁能管他?<br/><br/> 于是富察岳礼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封了王。<br/><br/> 乾隆爷难得碰上了这么一件顺心的事,连带看人也分外顺眼了许多。可谁料想这事儿太子爷没恼、四爷没恼,与四爷心息相通的十三爷没恼,八爷却恼了。八爷近来看乾隆愈发不顺眼起来。再加上弘旺时不时还要被他斥责一顿,八爷很暴躁。<br/><br/> 而胤祥那一声清清脆脆的“四哥”,成了引爆八爷脾气的最后一根导火索。<br/><br/> 且不论胤禛胤祥如何心息相通,也不论乾隆小日子过得如何滋润,胤禩只觉得自己心底深处一股气被轻而易举地挑起,隐约间还有几分兴奋。那是寂寞太久的高手终于碰上对手的兴奋。<br/><br/> 胤禩只冷冷地望了胤禛一眼,面上笑意如春风:“四爷莫非越活越回去了?平白养了这么个只会败家的玩意儿!或者说,雍正爷要敛的银子,只是九阿哥那独一份?”<br/><br/> 胤禛面色森然:“这辈子还要争?爷奉陪。”<br/><br/> “<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