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428【赤壁宣传片播出,父亲上位副厂长】
<p> 晚上9点整。<br />
随着主持人赵忠样、倪平、周韬站在舞台上,洋溢的说道:“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进步……”<br />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经济与文化上的发展后,赵忠样话音一转,笑容满面道:<br />
“值此新春佳节,远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三国赤壁》剧组,李艺书、谢进……等导演演员们,同样为我们送来了新年的祝福,李艺书导演亲自剪辑了一分多钟的电影镜头,让我们一睹为快。”<br />
话音说完,后台就开始切换到了拷贝上。<br />
“呜呜!”<br />
伴随着一阵高昂的号角声。<br />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悠长而又磅礴的声音给吸引。<br />
只见漆黑的画面中,一抹阳光照射下来,镜头随着太阳光一路从上往下,锁定在了一把锋利的长枪之上。<br />
镜头后拉,逐渐显露出一名身穿盔甲的骑兵,是黄海兵饰演的张辽,边上打上了字幕,“张辽,字文远”<br />
只见他握紧长枪,大吼一声:“杀!”<br />
话音刚落,镜头快速拉升,广角拍摄下,只见其后方成千上万的骑兵,漫山遍野,好不震撼。<br />
话外音:“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辽于白狼山阵战蹋顿!”<br />
画面一转,出现了鲍國安饰演的曹操,只见他站在一艘庞大的木制战船上,身后数百上千艘战船。<br />
话外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r />
画面再转,华仔出演的赵云,手持长枪,胯下白马,背上绑着阿斗,纵横于万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br />
话外音:“来将可留姓名!”<br />
华仔一杆挑飞一名曹兵,昂首挺胸大吼道:“吾乃常山赵子龙!”<br />
宴席之上,刘晓丽出演的宫庭美女,挑着婀娜的步伐,诸葛亮羽扇纶巾、舌战群儒。<br />
话外音:“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我主不降,你主可降!”<br />
大小乔惊鸿一瞥,吴国太、孙尚香相继露脸。<br />
赤壁战场,长江之上,大河涛涛,江风阵阵,呼啸的寒风。<br />
伴随着夕阳的一抹余晖,黎明饰演的周瑜,手握长剑,大喊:“放火箭!”<br />
瞬间带着火光的箭矢,落在了曹军战船上。<br />
一名士兵看向甲板上的冒着火焰的长箭,镜头对准了他。<br />
之后又以士兵的视角为视角拉高,抬头看去,只见远方万朵火射来。<br />
当那火箭飞射而来,近在咫尺的一瞬间。<br />
镜头一黑。<br />
《赤壁》二字,打在了上面,左上角又有三国的字眼,右下角一堆主创。<br />
“……”<br />
短短的90秒镜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的是目不暇接。<br />
那激昂的配乐声,还有那充满腔调的画外音,跟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三国大事件。<br />
无不刺激着观众们内心深处对这部电影观看的心思。<br />
武汉。<br />
刘家。<br />
小天仙兴奋的拽着妈妈的胳膊,喊道:“妈妈,你上电视了。”<br />
“是,上电视了。”<br />
刘晓丽心中激动不已。<br />
她没想到自己还真有一个大特写。<br />
这么短的宣传片,能混到一个特写镜头,真的好不容易。<br />
山城。<br />
蒋家。<br />
蒋琴琴正搂着贾静雯的胳膊,在看春晚,当看见宣传片出来的那一刻,瞧见自己出演的孙尚香也有镜头,顿时喜出望外。<br />
“琴琴,你上春晚了。”贾静雯兴奋的看向蒋琴琴。<br />
“这可不是上春晚。”蒋琴琴笑嘻嘻道:“只不过是托了艺书哥的福,蹭了一个镜头罢了。”<br />
“可也是上了春晚舞台啊,这得多少人看见你啊。”<br />
贾静雯目光中闪烁着羡慕。<br />
这年头,电影虽然规格高,但要想获得知名度,登上电视台才是最关键的。<br />
很多演了一辈子电影的演员,在国民度这一块,跟热播的电视剧演员,是根本没法比的。<br />
别的不说,后来的《还珠格格》,真正意义上的缔造了超一线女星。<br />
要不是各个都有问题,她们的国民度绝对稳居国内第一。<br />
只能说容嬷嬷扎针的含金量忒高!<br />
余杭。<br />
于飞鸿一大家子吃完饭,坐在客厅看电视。<br />
当看见春晚播出的《三国赤壁》宣传片,于飞鸿想起李艺书之前打来的电话,难怪让她死活要看到十点,原来是电影预告登上了春晚舞台。<br />
于母好奇的问道:“飞鸿,艺书的这部电影是拍完了吗?什么时候上映啊?”<br />
“还没拍完,这只不过是预告片,要上映得等明年了。”<br />
于飞鸿之前去横店探班,就问过电影上映的情况,按照当时拍摄进度,三四月份左右杀青。<br />
后面就是漫长的剪辑与制作了。<br />
六个导演,三个分组,前后拍摄了近一年的时间,其素材之多,时间之长,可以说是国内独一档了。<br />
从这么多的素材中,剪辑出最优秀最好的镜头,还要配音、制作特效,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半年肯定是搞不定的。<br />
川蜀。<br />
锦绣园的别墅内。<br />
两家人看着这个宣传片,一个个热聊起了三国的故事。<br />
李艺书的爷奶、外公外婆,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了流传川蜀千年的蜀汉故事。其中说的最多的是诸葛丞相。<br />
作为川蜀地区最有名的历史名人,诸葛亮在川蜀绝对是超级偶像。<br />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对诸葛亮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与崇拜。<br />
青霞的父亲跟大哥,自然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双方家长开始聊起了三国。<br />
此时李建走过来,好奇的问道:“艺书,你这是预告片?”<br />
峨眉电影制片厂这几年,随着自负盈亏的开启,也弄过预告片,只不过合作的对象,只限川渝两地的电视台。<br />
“我定义为宣传片。”<br />
李艺书笑道:“预告片太长了,而且三国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没有必要进行预热,所以只需要剪辑出电影中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内的片段即可。”<br />
“宣传片?”<br />
李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说的这个宣传片好啊,就连我看了,都想去电影院一睹为快了。你那个万箭齐发的镜头是怎么拍的?用了国外的那种电影特效?”<br />
“有些是特效,有些是实景拍摄的。”<br />
李艺书说道:“剧组总共制作了一万把弓箭,你看到的万箭齐发那场戏,其实是在陆地上拍摄的,分成了三组来射箭,前方架起了十几个机位从不同角度来拍摄。”<br />
好莱坞的电影特效,如今可是非常贵的,一帧的镜头,最少得几万美元起步。<br />
他记得拍《第六感》的时候,有几个不到十几秒的特效镜头,就了一百多万美元。<br />
如果只有这么一个镜头,李艺书也就想办法联系好莱坞那边的特效公司了,但这是战争电影,战争戏份几乎占到了3分之一,特别是大规模两军交战的戏份。<br />
总不能每次射箭,都要找特效公司制作,或者一个镜头反复用吧?<br />
那也不合适啊。<br />
后面还有草船借箭的镜头,怎么让万箭射向那一艘孤零零的木船?<br />
所以在筹备阶段,李艺书就让人制作了上万把弓箭,进行实景拍摄,来弥补跟好莱坞电影特效的差距。<br />
好在现在国内人工比特效便宜,上万把弓箭,又不需要制作的多好,能开弓射箭就行,制作成本也才二十几块。<br />
这还是李艺书要求提高了质量的情况下。<br />
不然批量生产之下,成本能拉到五块以内,这年头木头又不值钱。<br />
李艺书跟父亲聊了几句,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爸,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跟我说?”<br />
“这个……倒是有件事想跟你说一声。”李建迟疑道:“今年的任免文件已经下来了,开年后,厂里面就会公布,我成为副厂长。”<br />
“这是好事啊!”<br />
李艺书眼前一亮,他之前为了让父亲从导演转岗到管理层,在苔湾的时候,可是特意帮忙站了一次台。<br />
还帮着峨眉厂跟苔湾的影视公司牵线搭桥。<br />
这要是还拖着,那就太不够意思了。<br />
李建道:“好事是好事,只是去年峨眉厂投资拍摄的几部电影都亏本了,只有跟香江嘉禾电影公司合作的那部电影,稍微是赚了一点。”<br />
李艺书眉毛一挑:“你说的是《中俄列车大劫案》?”<br />
“不错,这部电影在香江首映票房157万,总票房1500多万,算上苔湾还有咱们内地的票房,是赚了一点的。”<br />
李建点点头:“可其他的电影都亏了,我这次被调任到副厂长,主管的是制片部门。”<br />
“这么说,陈叔如今在您老手底下做事了?”<br />
李艺书来了兴趣,当初要不是陈主任帮忙给安排了厂标,不仅免费送了不少胶片,还不要钱的借出去厂里面的设备,他还未必能几万块就拍出一部电影。<br />
“他也上副厂了,不过是主管人事。”李建摇了摇头:“今年厂里面的领导大换血,上去的上去,退休的退休,我跟你陈叔现在也算是厂里面的中坚力量。”<br />
闻言,李艺书微微点头,上一世陈叔是98年上的副厂长。<br />
这一世估计是挖掘出了自己,加上之前给峨眉厂参与了几部电影合拍,让陈叔的政绩达标了,这才提前两年提拔上去。<br />
“爸,那你找我,该不会是又想合拍电影吧?”<br />
“呵呵,是有这么个想法。”<br />
虽然父亲求儿子,有那么点难以启齿,但这几年李建也看开了,儿子本事再大,那也是他生的崽。<br />
李艺书问道:“峨眉厂现在的经营状况怎么样?”<br />
李建摇头:“还能怎么样,凑合呗,这一年多来,跟港台的电影公司合作了不少合拍片,有亏有赚,总体来说勉强能对付过去。”<br />
那就先凑合呗。<br />
李艺书很想这么回一句,毕竟现在港台市场萎靡,内地总体票房撑死在了10亿人民币的范畴,只适合两三百万左右的小成本投资。<br />
但想了想,他还是把情况给父亲分析了一遍。<br />
毕竟过去父亲李建只是一名导演,哪怕关注电影行业,可对院线对大环境的视角,终归还是欠缺不少。<br />
“现在港台那边真这么糟糕?”李建有点不敢相信。<br />
“倒没那么糟糕,但票房整体下滑是趋势了。”<br />
李艺书想了想,说道:“94年《红番区》在香江票房6000多万港币,是当年的冠军,去年程龙拍摄的《霹雳火》,香江票房才3600万,这都能拿票房冠军,如果不算冠军,那第二名的票房数据也相差了足足一千万港币。”<br />
94年是周兴驰的《国产凌凌漆》票房4000多万港币,去年95年同样是周兴驰的《大话西游》,上下两部加在一起,总票房4600万。<br />
看上去是很多,但投资成本不同,而且后者还是两部。<br />
说到这,李艺书摇头道:“照这个趋势下去,今明两年,香江电影总票房还会下跌,我估计1999年的时候,香江票房冠军搞不好连千万都破不了了。”<br />
香江电影是最吃明星的,双周一成一李,可以说是八九十年代票房保障。<br />
但随着苔湾地区的片商开始大力引进好莱坞电影,加之香江演员的片酬上涨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制片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想要回本乃至盈利,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br />
大牌演员动不动七八百万乃至千万的片酬,已经没有电影公司支付的起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头部演员,纷纷前往好莱坞拍戏。<br />
李建紧张道:“照你这么说,以后电影市场会更糟糕,那你这部《赤壁》怎么办?”<br />
“我,您就不用担心了,回本的压力不大。”李艺书笑了笑:“我这部电影又不光在国内上映,还有日韩、东南亚跟欧美市场,足够回本了。”<br />
“那倒是。”李建想起儿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倒也松了口气,可转头想起峨眉厂,又开始头疼。<br />
按照李艺书所说,未来几年,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华语片市场萎靡,那他这个副厂长当的又要艰难了。<br />
李艺书瞧见父亲这个样子,就知道是为了自己开年后上任副厂长而发愁。<br />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建从导演提拔副厂长,本身算是破格提拔,要是没有点政绩,肯定是说不过去的。<br />
他道:“爸,你也不用太担心,回头我跟香江那边公司说一声,想办法给你弄点合拍片的资源来。”<br />
闻言,李建有点不好意思,但想了想,自己儿子,就没必要那么客气。(本章完)</p>
随着主持人赵忠样、倪平、周韬站在舞台上,洋溢的说道:“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进步……”<br />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经济与文化上的发展后,赵忠样话音一转,笑容满面道:<br />
“值此新春佳节,远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的《三国赤壁》剧组,李艺书、谢进……等导演演员们,同样为我们送来了新年的祝福,李艺书导演亲自剪辑了一分多钟的电影镜头,让我们一睹为快。”<br />
话音说完,后台就开始切换到了拷贝上。<br />
“呜呜!”<br />
伴随着一阵高昂的号角声。<br />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悠长而又磅礴的声音给吸引。<br />
只见漆黑的画面中,一抹阳光照射下来,镜头随着太阳光一路从上往下,锁定在了一把锋利的长枪之上。<br />
镜头后拉,逐渐显露出一名身穿盔甲的骑兵,是黄海兵饰演的张辽,边上打上了字幕,“张辽,字文远”<br />
只见他握紧长枪,大吼一声:“杀!”<br />
话音刚落,镜头快速拉升,广角拍摄下,只见其后方成千上万的骑兵,漫山遍野,好不震撼。<br />
话外音:“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辽于白狼山阵战蹋顿!”<br />
画面一转,出现了鲍國安饰演的曹操,只见他站在一艘庞大的木制战船上,身后数百上千艘战船。<br />
话外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r />
画面再转,华仔出演的赵云,手持长枪,胯下白马,背上绑着阿斗,纵横于万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br />
话外音:“来将可留姓名!”<br />
华仔一杆挑飞一名曹兵,昂首挺胸大吼道:“吾乃常山赵子龙!”<br />
宴席之上,刘晓丽出演的宫庭美女,挑着婀娜的步伐,诸葛亮羽扇纶巾、舌战群儒。<br />
话外音:“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我主不降,你主可降!”<br />
大小乔惊鸿一瞥,吴国太、孙尚香相继露脸。<br />
赤壁战场,长江之上,大河涛涛,江风阵阵,呼啸的寒风。<br />
伴随着夕阳的一抹余晖,黎明饰演的周瑜,手握长剑,大喊:“放火箭!”<br />
瞬间带着火光的箭矢,落在了曹军战船上。<br />
一名士兵看向甲板上的冒着火焰的长箭,镜头对准了他。<br />
之后又以士兵的视角为视角拉高,抬头看去,只见远方万朵火射来。<br />
当那火箭飞射而来,近在咫尺的一瞬间。<br />
镜头一黑。<br />
《赤壁》二字,打在了上面,左上角又有三国的字眼,右下角一堆主创。<br />
“……”<br />
短短的90秒镜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的是目不暇接。<br />
那激昂的配乐声,还有那充满腔调的画外音,跟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三国大事件。<br />
无不刺激着观众们内心深处对这部电影观看的心思。<br />
武汉。<br />
刘家。<br />
小天仙兴奋的拽着妈妈的胳膊,喊道:“妈妈,你上电视了。”<br />
“是,上电视了。”<br />
刘晓丽心中激动不已。<br />
她没想到自己还真有一个大特写。<br />
这么短的宣传片,能混到一个特写镜头,真的好不容易。<br />
山城。<br />
蒋家。<br />
蒋琴琴正搂着贾静雯的胳膊,在看春晚,当看见宣传片出来的那一刻,瞧见自己出演的孙尚香也有镜头,顿时喜出望外。<br />
“琴琴,你上春晚了。”贾静雯兴奋的看向蒋琴琴。<br />
“这可不是上春晚。”蒋琴琴笑嘻嘻道:“只不过是托了艺书哥的福,蹭了一个镜头罢了。”<br />
“可也是上了春晚舞台啊,这得多少人看见你啊。”<br />
贾静雯目光中闪烁着羡慕。<br />
这年头,电影虽然规格高,但要想获得知名度,登上电视台才是最关键的。<br />
很多演了一辈子电影的演员,在国民度这一块,跟热播的电视剧演员,是根本没法比的。<br />
别的不说,后来的《还珠格格》,真正意义上的缔造了超一线女星。<br />
要不是各个都有问题,她们的国民度绝对稳居国内第一。<br />
只能说容嬷嬷扎针的含金量忒高!<br />
余杭。<br />
于飞鸿一大家子吃完饭,坐在客厅看电视。<br />
当看见春晚播出的《三国赤壁》宣传片,于飞鸿想起李艺书之前打来的电话,难怪让她死活要看到十点,原来是电影预告登上了春晚舞台。<br />
于母好奇的问道:“飞鸿,艺书的这部电影是拍完了吗?什么时候上映啊?”<br />
“还没拍完,这只不过是预告片,要上映得等明年了。”<br />
于飞鸿之前去横店探班,就问过电影上映的情况,按照当时拍摄进度,三四月份左右杀青。<br />
后面就是漫长的剪辑与制作了。<br />
六个导演,三个分组,前后拍摄了近一年的时间,其素材之多,时间之长,可以说是国内独一档了。<br />
从这么多的素材中,剪辑出最优秀最好的镜头,还要配音、制作特效,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半年肯定是搞不定的。<br />
川蜀。<br />
锦绣园的别墅内。<br />
两家人看着这个宣传片,一个个热聊起了三国的故事。<br />
李艺书的爷奶、外公外婆,更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了流传川蜀千年的蜀汉故事。其中说的最多的是诸葛丞相。<br />
作为川蜀地区最有名的历史名人,诸葛亮在川蜀绝对是超级偶像。<br />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对诸葛亮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与崇拜。<br />
青霞的父亲跟大哥,自然也是看过三国演义的,双方家长开始聊起了三国。<br />
此时李建走过来,好奇的问道:“艺书,你这是预告片?”<br />
峨眉电影制片厂这几年,随着自负盈亏的开启,也弄过预告片,只不过合作的对象,只限川渝两地的电视台。<br />
“我定义为宣传片。”<br />
李艺书笑道:“预告片太长了,而且三国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没有必要进行预热,所以只需要剪辑出电影中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内的片段即可。”<br />
“宣传片?”<br />
李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说的这个宣传片好啊,就连我看了,都想去电影院一睹为快了。你那个万箭齐发的镜头是怎么拍的?用了国外的那种电影特效?”<br />
“有些是特效,有些是实景拍摄的。”<br />
李艺书说道:“剧组总共制作了一万把弓箭,你看到的万箭齐发那场戏,其实是在陆地上拍摄的,分成了三组来射箭,前方架起了十几个机位从不同角度来拍摄。”<br />
好莱坞的电影特效,如今可是非常贵的,一帧的镜头,最少得几万美元起步。<br />
他记得拍《第六感》的时候,有几个不到十几秒的特效镜头,就了一百多万美元。<br />
如果只有这么一个镜头,李艺书也就想办法联系好莱坞那边的特效公司了,但这是战争电影,战争戏份几乎占到了3分之一,特别是大规模两军交战的戏份。<br />
总不能每次射箭,都要找特效公司制作,或者一个镜头反复用吧?<br />
那也不合适啊。<br />
后面还有草船借箭的镜头,怎么让万箭射向那一艘孤零零的木船?<br />
所以在筹备阶段,李艺书就让人制作了上万把弓箭,进行实景拍摄,来弥补跟好莱坞电影特效的差距。<br />
好在现在国内人工比特效便宜,上万把弓箭,又不需要制作的多好,能开弓射箭就行,制作成本也才二十几块。<br />
这还是李艺书要求提高了质量的情况下。<br />
不然批量生产之下,成本能拉到五块以内,这年头木头又不值钱。<br />
李艺书跟父亲聊了几句,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爸,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跟我说?”<br />
“这个……倒是有件事想跟你说一声。”李建迟疑道:“今年的任免文件已经下来了,开年后,厂里面就会公布,我成为副厂长。”<br />
“这是好事啊!”<br />
李艺书眼前一亮,他之前为了让父亲从导演转岗到管理层,在苔湾的时候,可是特意帮忙站了一次台。<br />
还帮着峨眉厂跟苔湾的影视公司牵线搭桥。<br />
这要是还拖着,那就太不够意思了。<br />
李建道:“好事是好事,只是去年峨眉厂投资拍摄的几部电影都亏本了,只有跟香江嘉禾电影公司合作的那部电影,稍微是赚了一点。”<br />
李艺书眉毛一挑:“你说的是《中俄列车大劫案》?”<br />
“不错,这部电影在香江首映票房157万,总票房1500多万,算上苔湾还有咱们内地的票房,是赚了一点的。”<br />
李建点点头:“可其他的电影都亏了,我这次被调任到副厂长,主管的是制片部门。”<br />
“这么说,陈叔如今在您老手底下做事了?”<br />
李艺书来了兴趣,当初要不是陈主任帮忙给安排了厂标,不仅免费送了不少胶片,还不要钱的借出去厂里面的设备,他还未必能几万块就拍出一部电影。<br />
“他也上副厂了,不过是主管人事。”李建摇了摇头:“今年厂里面的领导大换血,上去的上去,退休的退休,我跟你陈叔现在也算是厂里面的中坚力量。”<br />
闻言,李艺书微微点头,上一世陈叔是98年上的副厂长。<br />
这一世估计是挖掘出了自己,加上之前给峨眉厂参与了几部电影合拍,让陈叔的政绩达标了,这才提前两年提拔上去。<br />
“爸,那你找我,该不会是又想合拍电影吧?”<br />
“呵呵,是有这么个想法。”<br />
虽然父亲求儿子,有那么点难以启齿,但这几年李建也看开了,儿子本事再大,那也是他生的崽。<br />
李艺书问道:“峨眉厂现在的经营状况怎么样?”<br />
李建摇头:“还能怎么样,凑合呗,这一年多来,跟港台的电影公司合作了不少合拍片,有亏有赚,总体来说勉强能对付过去。”<br />
那就先凑合呗。<br />
李艺书很想这么回一句,毕竟现在港台市场萎靡,内地总体票房撑死在了10亿人民币的范畴,只适合两三百万左右的小成本投资。<br />
但想了想,他还是把情况给父亲分析了一遍。<br />
毕竟过去父亲李建只是一名导演,哪怕关注电影行业,可对院线对大环境的视角,终归还是欠缺不少。<br />
“现在港台那边真这么糟糕?”李建有点不敢相信。<br />
“倒没那么糟糕,但票房整体下滑是趋势了。”<br />
李艺书想了想,说道:“94年《红番区》在香江票房6000多万港币,是当年的冠军,去年程龙拍摄的《霹雳火》,香江票房才3600万,这都能拿票房冠军,如果不算冠军,那第二名的票房数据也相差了足足一千万港币。”<br />
94年是周兴驰的《国产凌凌漆》票房4000多万港币,去年95年同样是周兴驰的《大话西游》,上下两部加在一起,总票房4600万。<br />
看上去是很多,但投资成本不同,而且后者还是两部。<br />
说到这,李艺书摇头道:“照这个趋势下去,今明两年,香江电影总票房还会下跌,我估计1999年的时候,香江票房冠军搞不好连千万都破不了了。”<br />
香江电影是最吃明星的,双周一成一李,可以说是八九十年代票房保障。<br />
但随着苔湾地区的片商开始大力引进好莱坞电影,加之香江演员的片酬上涨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制片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想要回本乃至盈利,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br />
大牌演员动不动七八百万乃至千万的片酬,已经没有电影公司支付的起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头部演员,纷纷前往好莱坞拍戏。<br />
李建紧张道:“照你这么说,以后电影市场会更糟糕,那你这部《赤壁》怎么办?”<br />
“我,您就不用担心了,回本的压力不大。”李艺书笑了笑:“我这部电影又不光在国内上映,还有日韩、东南亚跟欧美市场,足够回本了。”<br />
“那倒是。”李建想起儿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倒也松了口气,可转头想起峨眉厂,又开始头疼。<br />
按照李艺书所说,未来几年,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华语片市场萎靡,那他这个副厂长当的又要艰难了。<br />
李艺书瞧见父亲这个样子,就知道是为了自己开年后上任副厂长而发愁。<br />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建从导演提拔副厂长,本身算是破格提拔,要是没有点政绩,肯定是说不过去的。<br />
他道:“爸,你也不用太担心,回头我跟香江那边公司说一声,想办法给你弄点合拍片的资源来。”<br />
闻言,李建有点不好意思,但想了想,自己儿子,就没必要那么客气。(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