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13章 通向第六境的道路<br />
宁心园。<br />
苏青坐在小亭之中,看着李诺手把手的教佳人和伊人练剑。<br />
如果他只能教她们一种剑法,毫无疑问是在害她们。<br />
但如果他教得了一时,也教的了一世,一直将她们教到宗师,她就没什么好说的了。<br />
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能被授一辈子鱼,谁愿意自己吃打渔的苦。<br />
某一刻,从宋伊人的身上,传来一道轻微的真气波动。<br />
苏青知道,她的上清剑法,已然小成。<br />
她已经练了十几年的上清剑法,基础无比扎实,差的只是那临门一脚的感悟。<br />
苏青本来是想让她自己突破的,这样一来,在学习新的剑法时,她便有了经验,学习起来,能更加得心应手。<br />
她可以教她上清剑法的精髓,但面对五岳剑法,天山剑法时,就无能为力了。<br />
可这些剑法,有人都能教她。<br />
看到娘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那里,宋伊人心中对李诺的佩服,已经无以复加。<br />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让娘无话可说的人。<br />
正好这些宗门的宗师也在这里,不用白不用,李诺顺便拜托他们,指点指点娘子和伊人。<br />
他可以给她们提供理论知识,但临场的应变,还是得靠她们自己。<br />
在宗师的压力之下,她们能更快的将理论应用于实战。<br />
对于李诺这么小的请求,几位宗师自然欣然答应。<br />
吃人家的,住人家的,还受人家指点,欠了人家这么大的人情,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偿还。<br />
对于这两姐妹的实力,几位宗师颇为感叹。<br />
“这两个小姑娘的天赋,不在苏长老之下啊。”<br />
“有小友在旁指点,她们成就宗师的时间,或许还要远早于苏长老。”<br />
“二十余岁的宗师,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几乎每一位,最终都能晋升第六境。”<br />
“两位姑娘未来可期啊,假以时日,或许真能一门三位天心……”<br />
“呵呵,李诺小友若是在剑道之外,也有这么高的悟性,这两位小姑娘,还真有可能在四十岁之前,触摸到天心的屏障……”<br />
……<br />
听着几人的话,李诺面露疑惑,看向最后一个开口的嵩山派宗师,问道:“刘前辈此话何解?”<br />
刘风还未开口,徐惊就笑着解释道:“从御物到宗师,可专修一门,也可集各家之长,宗师到天心,亦是如此,一心专修剑道,可证天心,集各路之长,亦可得天心……”<br />
李诺也看了不少武道典籍,剑道宗师,想要晋升第六境,需要继续精修剑道。<br />
但书上并没有说后一种方法。<br />
李诺继续问道:“何谓集各路之长?”<br />
这次,华山派宗师开口道:“刀枪剑戟,诸般武器样样皆精,拳脚指爪,各路武学无一不通,周身上下皆无破绽,便是集各路之长。”<br />
难怪书中没有提过这种方法。<br />
刀枪剑戟,诸般武器样样皆精,拳脚指爪,各路武学无一不通……,这不妥妥的六边形战士吗?<br />
武道一途,隔行如隔山。<br />
有兵器和没兵器,不同的兵器,都有很大的不同。<br />
能把一种学明白,就算是很厉害了,各种兵器,各路武学都精通,而不是粗浅的涉猎,在有限的寿命内,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br />
李诺看向几人,问道:“武道历史上,有人做到过集各路之长吗?”<br />
徐惊点了点头,说道:“据记载,曾经有一位武圣,便是如此成就圣道的,但千百年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这位武圣,传说,他自幼便展露出了至高的悟性,任何一门从未接触过武学,只需一个月,就能完全精通,当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br />
李诺听的心中震惊,还真有人能做到这一点。<br />
专修一道,靠的是修行天赋。<br />
博采众长,需要的是绝顶悟性。<br />
后一条路,对悟性的要求,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能用一年的时间,精通一门剑法,就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此再上十年,精通各路剑法,才能算是精通剑道。<br />
之后,放下剑道去学拳法,又得一个十年,这还是保守情况。<br />
剑法天赋高,未必拳法天赋也高,十年成为剑道宗师,或许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成为拳法宗师。<br />
更别说,拳法学完了,还要学各种兵器,各路武学,非常人寿命所能为。<br />
武者修行过程中,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寿命相对要比普通人更长一些,但也不过区区百年,除非晋升天心,引天地之力洗经伐髓,如此也不过再延寿数十载。<br />
百年看似很长,但要让各路武学都达到宗师的造诣,依然远远不够。<br />
李诺陷入了沉默。<br />
让各路武学,都达到宗师的造诣,对他来说,是再也简单不过的事情。<br />
不用百年,不用几十年,甚至连几年几个月都用不到。<br />
问题是,他没有修行天赋。<br />
法典虽强,但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br />
这么逆天的东西,用在他的身上,属实是有些浪费了。<br />
如果娘子和伊人拥有法典,第六境对她们又有何难?<br />
李诺很快就摆正了心态。<br />
法典的能力,已经足够逆天了,总不能所有的好事,都被他占了,他修他的法,武道之上,就交给娘子和伊人了。<br />
他只负责为她们铺路。<br />
下午的时候,她们在宁心园练剑,李诺去了一趟礼部。<br />
卢盛将李诺请到衙房之内,奉上一杯香茶,说道:“公主和驸马的婚事,礼部已经在准备了,请驸马放心,一定不会误了时辰。”<br />
这些事情,都有具体的规制,按部就班即可,李诺并不操心。<br />
他抿了口茶,对卢盛说道:“还有两个月就上任了,我想先来礼部,熟悉一下职务,不知方不方便?”<br />
卢盛连忙道:“方便,当然方便,我先带驸马熟悉熟悉礼部。”<br />
李诺是礼部员外郎,卢盛是礼部郎中,正好是李诺的顶头上司。<br />
但他却不敢摆一点儿上官的架子。<br />
在卢盛的带领之下,李诺在礼部逛了逛,顺便听了说了说礼部的情况。<br />
礼部之内有四司,分别为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br />
其中礼部司为主司,其余三司,主要辅佐礼部司处理一些细节性的事务。<br />
如祠部负责具体仪式,膳部负责祭祀和典礼上的食物,主客司负责礼仪和接待……<br />
身为礼部郎中的卢盛,是李诺的直属上司,再往上,就是礼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其余三司的郎中,虽然职位比李诺高两级,但却没有调动他的权力。<br />
礼部员外郎的职责,就是辅佐礼部郎中,处理部门一些具体事务。<br />
礼部的头等大事,当然是科举。<br />
科举是朝廷之本,不能出任何差错,科举之时,也是礼部最忙的时候。<br />
除了科举之外,京畿地区的春考,也是礼部直接负责的。<br />
再然后,就是组织一些礼乐祭祀之类的事情。<br />
礼部还掌管礼仪,有纠察官员权贵甚至是皇家,是否失礼失仪的责任。<br />
总之,礼部是六部之中最为清贵的衙门,手中的权限不多,也几乎没有油水可捞,兢兢业业干活,不出任何差错,没有功劳,但凡出了岔子,必被问责。<br />
熟悉完礼部之后,李诺回到卢盛的衙房,似是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册子,说道:“卢大人,大夏各州的道观寺庙,是归我们礼部管吧?”<br />
卢盛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但凡要在大夏建庙立观,都需由礼部下发文牒,所有僧侣道士,也要在礼部登记造册,它们在大夏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礼部所立的规则,其中具体事务,是祠部在负责……”<br />
李诺想了想,说道:“既然这些道观寺庙,都归我礼部管,我觉得,那些武林门派,也应该加以束缚,这些年,武者犯禁,屡见不鲜,光天化日,甚至敢行刺朝廷命官,若是再不加以约束,他们以后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br />
(本章完)</p>
宁心园。<br />
苏青坐在小亭之中,看着李诺手把手的教佳人和伊人练剑。<br />
如果他只能教她们一种剑法,毫无疑问是在害她们。<br />
但如果他教得了一时,也教的了一世,一直将她们教到宗师,她就没什么好说的了。<br />
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能被授一辈子鱼,谁愿意自己吃打渔的苦。<br />
某一刻,从宋伊人的身上,传来一道轻微的真气波动。<br />
苏青知道,她的上清剑法,已然小成。<br />
她已经练了十几年的上清剑法,基础无比扎实,差的只是那临门一脚的感悟。<br />
苏青本来是想让她自己突破的,这样一来,在学习新的剑法时,她便有了经验,学习起来,能更加得心应手。<br />
她可以教她上清剑法的精髓,但面对五岳剑法,天山剑法时,就无能为力了。<br />
可这些剑法,有人都能教她。<br />
看到娘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那里,宋伊人心中对李诺的佩服,已经无以复加。<br />
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让娘无话可说的人。<br />
正好这些宗门的宗师也在这里,不用白不用,李诺顺便拜托他们,指点指点娘子和伊人。<br />
他可以给她们提供理论知识,但临场的应变,还是得靠她们自己。<br />
在宗师的压力之下,她们能更快的将理论应用于实战。<br />
对于李诺这么小的请求,几位宗师自然欣然答应。<br />
吃人家的,住人家的,还受人家指点,欠了人家这么大的人情,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偿还。<br />
对于这两姐妹的实力,几位宗师颇为感叹。<br />
“这两个小姑娘的天赋,不在苏长老之下啊。”<br />
“有小友在旁指点,她们成就宗师的时间,或许还要远早于苏长老。”<br />
“二十余岁的宗师,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几乎每一位,最终都能晋升第六境。”<br />
“两位姑娘未来可期啊,假以时日,或许真能一门三位天心……”<br />
“呵呵,李诺小友若是在剑道之外,也有这么高的悟性,这两位小姑娘,还真有可能在四十岁之前,触摸到天心的屏障……”<br />
……<br />
听着几人的话,李诺面露疑惑,看向最后一个开口的嵩山派宗师,问道:“刘前辈此话何解?”<br />
刘风还未开口,徐惊就笑着解释道:“从御物到宗师,可专修一门,也可集各家之长,宗师到天心,亦是如此,一心专修剑道,可证天心,集各路之长,亦可得天心……”<br />
李诺也看了不少武道典籍,剑道宗师,想要晋升第六境,需要继续精修剑道。<br />
但书上并没有说后一种方法。<br />
李诺继续问道:“何谓集各路之长?”<br />
这次,华山派宗师开口道:“刀枪剑戟,诸般武器样样皆精,拳脚指爪,各路武学无一不通,周身上下皆无破绽,便是集各路之长。”<br />
难怪书中没有提过这种方法。<br />
刀枪剑戟,诸般武器样样皆精,拳脚指爪,各路武学无一不通……,这不妥妥的六边形战士吗?<br />
武道一途,隔行如隔山。<br />
有兵器和没兵器,不同的兵器,都有很大的不同。<br />
能把一种学明白,就算是很厉害了,各种兵器,各路武学都精通,而不是粗浅的涉猎,在有限的寿命内,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br />
李诺看向几人,问道:“武道历史上,有人做到过集各路之长吗?”<br />
徐惊点了点头,说道:“据记载,曾经有一位武圣,便是如此成就圣道的,但千百年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这位武圣,传说,他自幼便展露出了至高的悟性,任何一门从未接触过武学,只需一个月,就能完全精通,当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br />
李诺听的心中震惊,还真有人能做到这一点。<br />
专修一道,靠的是修行天赋。<br />
博采众长,需要的是绝顶悟性。<br />
后一条路,对悟性的要求,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能用一年的时间,精通一门剑法,就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此再上十年,精通各路剑法,才能算是精通剑道。<br />
之后,放下剑道去学拳法,又得一个十年,这还是保守情况。<br />
剑法天赋高,未必拳法天赋也高,十年成为剑道宗师,或许二十年三十年也未必成为拳法宗师。<br />
更别说,拳法学完了,还要学各种兵器,各路武学,非常人寿命所能为。<br />
武者修行过程中,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寿命相对要比普通人更长一些,但也不过区区百年,除非晋升天心,引天地之力洗经伐髓,如此也不过再延寿数十载。<br />
百年看似很长,但要让各路武学都达到宗师的造诣,依然远远不够。<br />
李诺陷入了沉默。<br />
让各路武学,都达到宗师的造诣,对他来说,是再也简单不过的事情。<br />
不用百年,不用几十年,甚至连几年几个月都用不到。<br />
问题是,他没有修行天赋。<br />
法典虽强,但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br />
这么逆天的东西,用在他的身上,属实是有些浪费了。<br />
如果娘子和伊人拥有法典,第六境对她们又有何难?<br />
李诺很快就摆正了心态。<br />
法典的能力,已经足够逆天了,总不能所有的好事,都被他占了,他修他的法,武道之上,就交给娘子和伊人了。<br />
他只负责为她们铺路。<br />
下午的时候,她们在宁心园练剑,李诺去了一趟礼部。<br />
卢盛将李诺请到衙房之内,奉上一杯香茶,说道:“公主和驸马的婚事,礼部已经在准备了,请驸马放心,一定不会误了时辰。”<br />
这些事情,都有具体的规制,按部就班即可,李诺并不操心。<br />
他抿了口茶,对卢盛说道:“还有两个月就上任了,我想先来礼部,熟悉一下职务,不知方不方便?”<br />
卢盛连忙道:“方便,当然方便,我先带驸马熟悉熟悉礼部。”<br />
李诺是礼部员外郎,卢盛是礼部郎中,正好是李诺的顶头上司。<br />
但他却不敢摆一点儿上官的架子。<br />
在卢盛的带领之下,李诺在礼部逛了逛,顺便听了说了说礼部的情况。<br />
礼部之内有四司,分别为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br />
其中礼部司为主司,其余三司,主要辅佐礼部司处理一些细节性的事务。<br />
如祠部负责具体仪式,膳部负责祭祀和典礼上的食物,主客司负责礼仪和接待……<br />
身为礼部郎中的卢盛,是李诺的直属上司,再往上,就是礼部侍郎和礼部尚书,其余三司的郎中,虽然职位比李诺高两级,但却没有调动他的权力。<br />
礼部员外郎的职责,就是辅佐礼部郎中,处理部门一些具体事务。<br />
礼部的头等大事,当然是科举。<br />
科举是朝廷之本,不能出任何差错,科举之时,也是礼部最忙的时候。<br />
除了科举之外,京畿地区的春考,也是礼部直接负责的。<br />
再然后,就是组织一些礼乐祭祀之类的事情。<br />
礼部还掌管礼仪,有纠察官员权贵甚至是皇家,是否失礼失仪的责任。<br />
总之,礼部是六部之中最为清贵的衙门,手中的权限不多,也几乎没有油水可捞,兢兢业业干活,不出任何差错,没有功劳,但凡出了岔子,必被问责。<br />
熟悉完礼部之后,李诺回到卢盛的衙房,似是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册子,说道:“卢大人,大夏各州的道观寺庙,是归我们礼部管吧?”<br />
卢盛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但凡要在大夏建庙立观,都需由礼部下发文牒,所有僧侣道士,也要在礼部登记造册,它们在大夏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礼部所立的规则,其中具体事务,是祠部在负责……”<br />
李诺想了想,说道:“既然这些道观寺庙,都归我礼部管,我觉得,那些武林门派,也应该加以束缚,这些年,武者犯禁,屡见不鲜,光天化日,甚至敢行刺朝廷命官,若是再不加以约束,他们以后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情来……”<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