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2章 六国归秦,天下归秦
<p> 第322章 六国归秦,天下归秦<br />
“差点把你给忘了!”<br />
金蝉下达完军令后,便扭头朝着边境的方向望了过去。<br />
只见在破破烂烂的战场上。<br />
大约三十里外,一处巨石深坑的后面,满脸污垢的赵归真,正在缝补他那风骚的粉色道袍。<br />
“不好,被那个小崽子发现了!”<br />
忽然。<br />
赵归真只觉得后脑被一阵凉风吹过,脖颈处像是被架了一把利刃般。<br />
自以为藏的很隐秘的赵归真,根本就没料到会暴露。<br />
“撤呼!”<br />
就当赵归真捏出一张符箓,准备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时,只见遍野的黑色手指,如那绽放的荷藕一样,将他四周覆盖。<br />
下一秒。<br />
黑色十指形成的锁链拖着赵归真,就像拴着一条狗一样,来到了金蝉的面前。<br />
“赵迁在哪?”<br />
“死了,撤走国运后,便被阿育王那家伙给剁碎了!”<br />
自知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金蝉的对手,赵归真索性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br />
“玉玺?”<br />
“怀里!”<br />
“中原绝兵?”<br />
“这个真不知道,赵迁死的太快了根本来不及问,你可以去赵王城找找,”<br />
对于一个识趣的人,交谈起来自然方便多了。<br />
如今七国玉玺已经全部归秦。<br />
秦国,黑水龙玺;唐国,金凤玺;齐国,飞鸟玺;韩国,火鱼玺;魏国,孤狼玺;楚国,双翼虎玺;赵国,碧绿腾蛇玺。<br />
而八件中原绝兵,除了天子剑已毁,魏国、赵国两件不知所踪外。<br />
秦霸弩、鱼腹、鹧鸪天、阑井车登楼,石没羽,也都被金蝉收入了囊中。<br />
“玄子,你带人将他押回咸阳,严加看管,日后或许还有用!”<br />
想了想,金蝉还是决定暂时留着赵归真一命。<br />
“诺!”<br />
一个月后。<br />
蒙武等人已经越过了边境线,进入到了孔雀王朝的腹地。<br />
西南蛮荒气候不似中原,整个国家就像是身处火炉一般炙烤,远比南方的三伏天还要热上不少。<br />
就连这里的人,皮肤都是油油腻腻的棕黑色。<br />
但好在孔雀王朝国土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黄金等矿产资源也异常丰富。<br />
尤其是用于在食物调味上的香辛料,更是五八门,不但品种多样而且产量繁多,远超中原。<br />
甚至就连曾经各国的王室膳房中,都不及其一半。<br />
“蒙将军,先劝服还是直接武力征讨?”<br />
看着前方庞大不下六十万人口的城池,白马错朝着身旁的蒙武问道。<br />
毕竟这是中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讨伐四海八荒,有些事情不单单是个人行为,还关乎到大秦亦或者中原的声望。<br />
而如今的孔雀王朝虽然人口依旧很多,但大部分男丁壮汉,已被阿育王强行带到了中原,死在了中原。<br />
所以诺大的城池,根本不是秦军的一冲之敌。<br />
“哼,寡国小民尔,畏威不怀德!”<br />
“传我军令,全军压制,凡有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然后散出消息,秦军降至,蛮夷勿动,动之,屠城,老少不留!”<br />
王翦冷哼一声,对待这些异族蛮夷,他是不会有一丝的心慈手软,只有让他们从心底恐惧大秦、畏惧大秦,才能彻底收服为己用。<br />
另一边。<br />
如今中原七国,齐、韩、魏、楚、赵已经五国归秦,只剩下最后的李氏唐国。<br />
为了不让秦、唐两国相残,金蝉便让放慢了行军的速度。<br />
故意让边境的消息,先一步传至中原各地。<br />
八个月后。<br />
孔雀王朝阿育王被杀,三百万大军皆数被屠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中原。<br />
尤其是秦将金蝉回归,一人便轻松斩杀三位头顶星辰、脚踏山岳的仙人事迹,更是一传十、十传百,被吹的神乎其神。<br />
甚至有些地方,都为金蝉建起了道观、庙宇,受万人香火敬拜。<br />
而此时的长安城外十五里处,百万秦军已经在这里驻扎了近两个月左右。<br />
虽然从未出兵攻城一次,也不制止百姓出入,但仅凭这股威慑,就早已让城内人心惶惶。<br />
大明宫、含元殿。<br />
李楹台如往日一样,高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金凤椅上,一手托腮,眯着眼睛俯视着下方群臣。<br />
“大王,民间近日有传闻,秦军已经拿下了西南孔雀王朝四十七城,而且主将蒙武极度残忍,四十七城中十五城被屠戮的干干净净。”<br />
人群中。<br />
一位年长的文臣,双手捧着竹子做的笏板,跨出一步,抬起头朝着王座上的李楹台开口汇报道。<br />
“残忍?区区一地蛮夷而已,屠就屠了吧!而且寡人曾听说,阿育王可是率军三百万妄想入侵我中原大地,若是秦国没能将其拦下,我唐国恐怕会尸横遍野,给这些小小蛮夷一个教训,这秦王倒也有雄主之相。”<br />
听到李楹台的回答,这位老臣瞬间有些错愕。<br />
原本他是想阐述一下,秦国的强大和对于反抗者的残忍,好说动李楹台主动投降。<br />
毕竟大秦如今的兵力和国力,别说是现在的唐国了,就算是鼎盛时期也无一成胜算。<br />
“秦琼,如今城中还有多少兵马?”<br />
李楹台继续问道。<br />
“回大王,经过训练的正规军大约有六十万,加上金吾卫、千牛卫、武卫等,可有六十五七千八百一十二人,若是再算上牢房里的囚犯,还可以再增加两万。”<br />
“如果将征兵年龄缩短到十五岁,将会再多出七万,共计七十四万有余。”<br />
秦琼抱拳,详细的回答了李楹台的话。<br />
“城内百姓此时作何想法?”<br />
“人人自危,但也抱有觉悟。”<br />
“此战可有胜算?”<br />
“我等将士,誓死追随大王。”<br />
秦琼虽没有正面回答李楹台的问题,但在这朝堂上但凡脑子还清醒的人都知道,唐国灭亡已是注定。<br />
“尔等愿意誓死守卫唐国的荣耀?”<br />
“我等愿誓死追溯大王。”<br />
武将齐呼,文臣沉默。<br />
片刻后。<br />
李楹台从那金凤椅上站了起来,气势盎然,似有精光。<br />
红唇只是微微张开,还没有言语,便让下面的所有臣子,冷汗打湿了后背。<br />
七十四万人去对抗百多万虎狼秦军,再加上传说中能一人屠杀三百万蛮夷的秦将金蝉,这无疑于以卵击石。<br />
“开城.”<br />
咚、咚、咚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太极殿杂乱无章的响起。<br />
“投降。”<br />
投降?<br />
所有人都愣了,互相对望一眼后,便齐刷刷的看向了金凤椅前的李楹台。<br />
“诸位,天下大势已定,日后,这片土地和百姓们还需要各位继续劳心。”<br />
李楹台淡淡的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br />
开城投降,在场所有人可继续辅佐秦王。<br />
随后。<br />
秦军大营这边,金蝉终于收到了唐使送来的投降信。“王翦、李信、蒙恬、随我进城。”<br />
留下了子岸、王贲、蒙毅在军中后,金蝉便带着一千骑兵,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走去。<br />
明德门外,唐国的旗帜已然落下。<br />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又无奈的寂静。<br />
金蝉骑着高大的白龙驹,走在队伍的最前方。<br />
身姿挺拔,面容冷俊。<br />
虽然不似其他人那般身披黑甲,只是穿了一件普通的白色长衫,但金蝉身上的那股威严却是震慑心扉。<br />
进入明德门,踏在前往大明宫的天街上。<br />
城中的百姓纷纷涌到天街的两侧,隔着百米宽的距离向前张望。<br />
秦军进入长安城,这其中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br />
百姓中,有人哀伤,有人好奇,有人担虑、有人愤怒,也有人欣喜若狂。<br />
“他是.,他是当日那个.”<br />
人群中,一个满身酒气、宿醉未醒,身穿粗衣但却腰悬昂贵玉佩,留着一撇小胡子的邋遢男人,突然朝着金蝉的想法结结巴巴的大声喊道。<br />
而他的左手握着沾满墨的笔,右手拎着半壶没喝完的酒。<br />
“吴画圣,您这是怎么了?”<br />
身边人不解,这位传说中放荡不羁的画圣,今日怎么一反常态,如此的瞠目结舌。<br />
“他,他就是我画中之人啊!”<br />
吴道子掩面而哭。<br />
当日,初来长安城,金蝉在解李泰之危时,顺手救下了半城百姓,而这英勇如仙人降临的一幕,也深深刻入了吴道子的脑海中,让他持笔作画,成为了一代画圣。<br />
“他?一个残暴的秦将。”<br />
四周的人反复打量起了金蝉,发现这眉宇之间,的确和吴道子画中的人相差无几。<br />
“残暴?彼其娘之的,当日要不是他,整个长安的人都得死在那妖物的手里,原来他就是我的贤师啊!”<br />
吴道子反身就是一拳,砸在了刚才说金蝉残暴那人的眼眶上。<br />
人群顿时乱成一团。<br />
不过倒也因为吴道子这一番操作,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灭了唐国的人,便是那日救下长安的人。<br />
一时间。<br />
大部分百姓的心里,都对金蝉的印象发生了改变。<br />
压抑、仇恨的气氛,也随之慢慢消散。<br />
在往后的日子里,竟还流传起了关于秦军的好话。<br />
威武的秦军沿着天街继续前行。<br />
大约半个时辰后。<br />
终于抵达了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下。<br />
“全体下马,留步于此。”<br />
金蝉大手一挥。<br />
在留下了白龙驹和王翦、李信、蒙恬后,便自己一人朝着含元殿的方向走了过去。<br />
“公子,大王和文武大臣们都在里面等您。”<br />
在来到了含元殿的门口时,带路的老太监低下头、弓着腰,朝金蝉小声的说道。<br />
不同于唐国大部分的文武官员,李楹台身边的这位老太监早已与金蝉熟识。<br />
“你先去洛宅一趟,让小丫头准备些好酒好菜,再叫上李存孝和项羽,就说我和楹台等会过去。”<br />
“老奴遵命!”<br />
说罢。<br />
只见老太监便先一步离开了这里。<br />
跨入红木大门。<br />
此时的含元殿内,文官站立在右,武将站立在左。<br />
而脱下金凤袍的李楹台则已经从台上走了下来,来到了大殿的中央。<br />
并且在他的身边,还放着整个唐国的户册与舆图。<br />
当然了,也少不了那枚堂前燕复刻的金凤玺。<br />
“唐国,李氏,第七十三任唐王,李楹台,今日,愿归顺大秦,唯望将军能留唐国子民一线生机,使百姓免遭涂炭。”<br />
李楹台朱唇轻启,双手捧着金凤玺,弯下柔软的腰脊,两膝跪在地上低头朝金蝉说道。<br />
她的声音不高,却在这寂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久久回荡。<br />
“中原一统,已是大势所趋,非唐王一人之力可以更逆,今日,我代秦王,允,唐国归秦。”<br />
“耳闻唐王贤明,文治武功,爱民如子,今日,虽唐国覆灭,但留其李氏宗庙,一表唐王李楹台之功绩。”<br />
金蝉向前跨出两步,接过李楹台手中的金凤玺,并且一本正经的说道。<br />
“大秦万年,将军威武。”<br />
文武两臣,跪拜在地。<br />
齐声高呼。<br />
自此,六国归秦,天下归秦。<br />
嬴楼成为中原唯一的王。<br />
待王翦等人入殿,金蝉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消失在了大明宫。<br />
夕阳渐红。<br />
长安城,永兴坊。<br />
洛宅。<br />
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停在了门口。<br />
“公子、大王,我们到了。”<br />
换了一身便衣的老太监,轻轻扣响车窗,小声的说道。<br />
“王公公,大唐已经没了,你叫我楹台便可。”<br />
只见李楹台拉开车帘回道,然后便与金蝉一起走了下来。<br />
“老奴知道了。”<br />
推门进入。<br />
只见院子里热闹非凡。<br />
李存孝和项羽一如既往的光着膀子切磋比试。<br />
李十五则蹲在地上,在旁边一脸兴奋的观望。<br />
还时不时的伸手比划两下。<br />
另一边的李月亮,依旧手捧着堂前燕留下的书本,演化着百家学术。<br />
虞薇忙前忙后准备着酒水饭菜。<br />
唯独小洛阳一人,似乎早就知道了金蝉和李楹台过来的时间,站在门口静静的等着。<br />
“大哥哥!”<br />
许久未见,小洛阳在看到金蝉的第一时间便开心的喊了一声。<br />
然后顺势就扑进了对方的怀里。<br />
“小丫头,好久不见了!”<br />
金蝉如以前一样,满脸宠溺的揉着小洛阳的脑袋。<br />
在众人面前毫不避讳。<br />
“爹爹!”<br />
两个小家伙,一个丢下长剑,一个丢下书本,瞬间飞身冲了过来。<br />
但却发现金蝉的怀抱,暂时没有了他们的位置。<br />
兄弟们,改名了《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各位大佬,前往别忘了。<br />
六国篇正式完结,明日进入新的篇章“九方天宫”篇<br />
(本章完)</p>
“差点把你给忘了!”<br />
金蝉下达完军令后,便扭头朝着边境的方向望了过去。<br />
只见在破破烂烂的战场上。<br />
大约三十里外,一处巨石深坑的后面,满脸污垢的赵归真,正在缝补他那风骚的粉色道袍。<br />
“不好,被那个小崽子发现了!”<br />
忽然。<br />
赵归真只觉得后脑被一阵凉风吹过,脖颈处像是被架了一把利刃般。<br />
自以为藏的很隐秘的赵归真,根本就没料到会暴露。<br />
“撤呼!”<br />
就当赵归真捏出一张符箓,准备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时,只见遍野的黑色手指,如那绽放的荷藕一样,将他四周覆盖。<br />
下一秒。<br />
黑色十指形成的锁链拖着赵归真,就像拴着一条狗一样,来到了金蝉的面前。<br />
“赵迁在哪?”<br />
“死了,撤走国运后,便被阿育王那家伙给剁碎了!”<br />
自知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金蝉的对手,赵归真索性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br />
“玉玺?”<br />
“怀里!”<br />
“中原绝兵?”<br />
“这个真不知道,赵迁死的太快了根本来不及问,你可以去赵王城找找,”<br />
对于一个识趣的人,交谈起来自然方便多了。<br />
如今七国玉玺已经全部归秦。<br />
秦国,黑水龙玺;唐国,金凤玺;齐国,飞鸟玺;韩国,火鱼玺;魏国,孤狼玺;楚国,双翼虎玺;赵国,碧绿腾蛇玺。<br />
而八件中原绝兵,除了天子剑已毁,魏国、赵国两件不知所踪外。<br />
秦霸弩、鱼腹、鹧鸪天、阑井车登楼,石没羽,也都被金蝉收入了囊中。<br />
“玄子,你带人将他押回咸阳,严加看管,日后或许还有用!”<br />
想了想,金蝉还是决定暂时留着赵归真一命。<br />
“诺!”<br />
一个月后。<br />
蒙武等人已经越过了边境线,进入到了孔雀王朝的腹地。<br />
西南蛮荒气候不似中原,整个国家就像是身处火炉一般炙烤,远比南方的三伏天还要热上不少。<br />
就连这里的人,皮肤都是油油腻腻的棕黑色。<br />
但好在孔雀王朝国土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黄金等矿产资源也异常丰富。<br />
尤其是用于在食物调味上的香辛料,更是五八门,不但品种多样而且产量繁多,远超中原。<br />
甚至就连曾经各国的王室膳房中,都不及其一半。<br />
“蒙将军,先劝服还是直接武力征讨?”<br />
看着前方庞大不下六十万人口的城池,白马错朝着身旁的蒙武问道。<br />
毕竟这是中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讨伐四海八荒,有些事情不单单是个人行为,还关乎到大秦亦或者中原的声望。<br />
而如今的孔雀王朝虽然人口依旧很多,但大部分男丁壮汉,已被阿育王强行带到了中原,死在了中原。<br />
所以诺大的城池,根本不是秦军的一冲之敌。<br />
“哼,寡国小民尔,畏威不怀德!”<br />
“传我军令,全军压制,凡有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然后散出消息,秦军降至,蛮夷勿动,动之,屠城,老少不留!”<br />
王翦冷哼一声,对待这些异族蛮夷,他是不会有一丝的心慈手软,只有让他们从心底恐惧大秦、畏惧大秦,才能彻底收服为己用。<br />
另一边。<br />
如今中原七国,齐、韩、魏、楚、赵已经五国归秦,只剩下最后的李氏唐国。<br />
为了不让秦、唐两国相残,金蝉便让放慢了行军的速度。<br />
故意让边境的消息,先一步传至中原各地。<br />
八个月后。<br />
孔雀王朝阿育王被杀,三百万大军皆数被屠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半个中原。<br />
尤其是秦将金蝉回归,一人便轻松斩杀三位头顶星辰、脚踏山岳的仙人事迹,更是一传十、十传百,被吹的神乎其神。<br />
甚至有些地方,都为金蝉建起了道观、庙宇,受万人香火敬拜。<br />
而此时的长安城外十五里处,百万秦军已经在这里驻扎了近两个月左右。<br />
虽然从未出兵攻城一次,也不制止百姓出入,但仅凭这股威慑,就早已让城内人心惶惶。<br />
大明宫、含元殿。<br />
李楹台如往日一样,高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金凤椅上,一手托腮,眯着眼睛俯视着下方群臣。<br />
“大王,民间近日有传闻,秦军已经拿下了西南孔雀王朝四十七城,而且主将蒙武极度残忍,四十七城中十五城被屠戮的干干净净。”<br />
人群中。<br />
一位年长的文臣,双手捧着竹子做的笏板,跨出一步,抬起头朝着王座上的李楹台开口汇报道。<br />
“残忍?区区一地蛮夷而已,屠就屠了吧!而且寡人曾听说,阿育王可是率军三百万妄想入侵我中原大地,若是秦国没能将其拦下,我唐国恐怕会尸横遍野,给这些小小蛮夷一个教训,这秦王倒也有雄主之相。”<br />
听到李楹台的回答,这位老臣瞬间有些错愕。<br />
原本他是想阐述一下,秦国的强大和对于反抗者的残忍,好说动李楹台主动投降。<br />
毕竟大秦如今的兵力和国力,别说是现在的唐国了,就算是鼎盛时期也无一成胜算。<br />
“秦琼,如今城中还有多少兵马?”<br />
李楹台继续问道。<br />
“回大王,经过训练的正规军大约有六十万,加上金吾卫、千牛卫、武卫等,可有六十五七千八百一十二人,若是再算上牢房里的囚犯,还可以再增加两万。”<br />
“如果将征兵年龄缩短到十五岁,将会再多出七万,共计七十四万有余。”<br />
秦琼抱拳,详细的回答了李楹台的话。<br />
“城内百姓此时作何想法?”<br />
“人人自危,但也抱有觉悟。”<br />
“此战可有胜算?”<br />
“我等将士,誓死追随大王。”<br />
秦琼虽没有正面回答李楹台的问题,但在这朝堂上但凡脑子还清醒的人都知道,唐国灭亡已是注定。<br />
“尔等愿意誓死守卫唐国的荣耀?”<br />
“我等愿誓死追溯大王。”<br />
武将齐呼,文臣沉默。<br />
片刻后。<br />
李楹台从那金凤椅上站了起来,气势盎然,似有精光。<br />
红唇只是微微张开,还没有言语,便让下面的所有臣子,冷汗打湿了后背。<br />
七十四万人去对抗百多万虎狼秦军,再加上传说中能一人屠杀三百万蛮夷的秦将金蝉,这无疑于以卵击石。<br />
“开城.”<br />
咚、咚、咚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太极殿杂乱无章的响起。<br />
“投降。”<br />
投降?<br />
所有人都愣了,互相对望一眼后,便齐刷刷的看向了金凤椅前的李楹台。<br />
“诸位,天下大势已定,日后,这片土地和百姓们还需要各位继续劳心。”<br />
李楹台淡淡的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br />
开城投降,在场所有人可继续辅佐秦王。<br />
随后。<br />
秦军大营这边,金蝉终于收到了唐使送来的投降信。“王翦、李信、蒙恬、随我进城。”<br />
留下了子岸、王贲、蒙毅在军中后,金蝉便带着一千骑兵,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走去。<br />
明德门外,唐国的旗帜已然落下。<br />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又无奈的寂静。<br />
金蝉骑着高大的白龙驹,走在队伍的最前方。<br />
身姿挺拔,面容冷俊。<br />
虽然不似其他人那般身披黑甲,只是穿了一件普通的白色长衫,但金蝉身上的那股威严却是震慑心扉。<br />
进入明德门,踏在前往大明宫的天街上。<br />
城中的百姓纷纷涌到天街的两侧,隔着百米宽的距离向前张望。<br />
秦军进入长安城,这其中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br />
百姓中,有人哀伤,有人好奇,有人担虑、有人愤怒,也有人欣喜若狂。<br />
“他是.,他是当日那个.”<br />
人群中,一个满身酒气、宿醉未醒,身穿粗衣但却腰悬昂贵玉佩,留着一撇小胡子的邋遢男人,突然朝着金蝉的想法结结巴巴的大声喊道。<br />
而他的左手握着沾满墨的笔,右手拎着半壶没喝完的酒。<br />
“吴画圣,您这是怎么了?”<br />
身边人不解,这位传说中放荡不羁的画圣,今日怎么一反常态,如此的瞠目结舌。<br />
“他,他就是我画中之人啊!”<br />
吴道子掩面而哭。<br />
当日,初来长安城,金蝉在解李泰之危时,顺手救下了半城百姓,而这英勇如仙人降临的一幕,也深深刻入了吴道子的脑海中,让他持笔作画,成为了一代画圣。<br />
“他?一个残暴的秦将。”<br />
四周的人反复打量起了金蝉,发现这眉宇之间,的确和吴道子画中的人相差无几。<br />
“残暴?彼其娘之的,当日要不是他,整个长安的人都得死在那妖物的手里,原来他就是我的贤师啊!”<br />
吴道子反身就是一拳,砸在了刚才说金蝉残暴那人的眼眶上。<br />
人群顿时乱成一团。<br />
不过倒也因为吴道子这一番操作,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灭了唐国的人,便是那日救下长安的人。<br />
一时间。<br />
大部分百姓的心里,都对金蝉的印象发生了改变。<br />
压抑、仇恨的气氛,也随之慢慢消散。<br />
在往后的日子里,竟还流传起了关于秦军的好话。<br />
威武的秦军沿着天街继续前行。<br />
大约半个时辰后。<br />
终于抵达了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下。<br />
“全体下马,留步于此。”<br />
金蝉大手一挥。<br />
在留下了白龙驹和王翦、李信、蒙恬后,便自己一人朝着含元殿的方向走了过去。<br />
“公子,大王和文武大臣们都在里面等您。”<br />
在来到了含元殿的门口时,带路的老太监低下头、弓着腰,朝金蝉小声的说道。<br />
不同于唐国大部分的文武官员,李楹台身边的这位老太监早已与金蝉熟识。<br />
“你先去洛宅一趟,让小丫头准备些好酒好菜,再叫上李存孝和项羽,就说我和楹台等会过去。”<br />
“老奴遵命!”<br />
说罢。<br />
只见老太监便先一步离开了这里。<br />
跨入红木大门。<br />
此时的含元殿内,文官站立在右,武将站立在左。<br />
而脱下金凤袍的李楹台则已经从台上走了下来,来到了大殿的中央。<br />
并且在他的身边,还放着整个唐国的户册与舆图。<br />
当然了,也少不了那枚堂前燕复刻的金凤玺。<br />
“唐国,李氏,第七十三任唐王,李楹台,今日,愿归顺大秦,唯望将军能留唐国子民一线生机,使百姓免遭涂炭。”<br />
李楹台朱唇轻启,双手捧着金凤玺,弯下柔软的腰脊,两膝跪在地上低头朝金蝉说道。<br />
她的声音不高,却在这寂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久久回荡。<br />
“中原一统,已是大势所趋,非唐王一人之力可以更逆,今日,我代秦王,允,唐国归秦。”<br />
“耳闻唐王贤明,文治武功,爱民如子,今日,虽唐国覆灭,但留其李氏宗庙,一表唐王李楹台之功绩。”<br />
金蝉向前跨出两步,接过李楹台手中的金凤玺,并且一本正经的说道。<br />
“大秦万年,将军威武。”<br />
文武两臣,跪拜在地。<br />
齐声高呼。<br />
自此,六国归秦,天下归秦。<br />
嬴楼成为中原唯一的王。<br />
待王翦等人入殿,金蝉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消失在了大明宫。<br />
夕阳渐红。<br />
长安城,永兴坊。<br />
洛宅。<br />
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停在了门口。<br />
“公子、大王,我们到了。”<br />
换了一身便衣的老太监,轻轻扣响车窗,小声的说道。<br />
“王公公,大唐已经没了,你叫我楹台便可。”<br />
只见李楹台拉开车帘回道,然后便与金蝉一起走了下来。<br />
“老奴知道了。”<br />
推门进入。<br />
只见院子里热闹非凡。<br />
李存孝和项羽一如既往的光着膀子切磋比试。<br />
李十五则蹲在地上,在旁边一脸兴奋的观望。<br />
还时不时的伸手比划两下。<br />
另一边的李月亮,依旧手捧着堂前燕留下的书本,演化着百家学术。<br />
虞薇忙前忙后准备着酒水饭菜。<br />
唯独小洛阳一人,似乎早就知道了金蝉和李楹台过来的时间,站在门口静静的等着。<br />
“大哥哥!”<br />
许久未见,小洛阳在看到金蝉的第一时间便开心的喊了一声。<br />
然后顺势就扑进了对方的怀里。<br />
“小丫头,好久不见了!”<br />
金蝉如以前一样,满脸宠溺的揉着小洛阳的脑袋。<br />
在众人面前毫不避讳。<br />
“爹爹!”<br />
两个小家伙,一个丢下长剑,一个丢下书本,瞬间飞身冲了过来。<br />
但却发现金蝉的怀抱,暂时没有了他们的位置。<br />
兄弟们,改名了《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各位大佬,前往别忘了。<br />
六国篇正式完结,明日进入新的篇章“九方天宫”篇<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