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656章 下次再玩<br />
    听到杨队长的问题,陈凡默默抽了口烟,沉吟几秒后,才转头看着他,轻声说道,“关于这个事,解释起来有点复杂。简单一点说,就是要考虑到如何以点带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r />
    当区域经济繁荣之后,就会产生虹吸效应,吸引来自周边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继续推动本区域的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自然是龙头企业……”<br />
    不等他说完,杨队长就举手投降,“停停停,你讲的这些东西,我是一点都不明白,听得我脑阔疼。”<br />
    什么虹吸、什么区域协调、……,都是些什么东西?欺负俺只有初小学历是吧?<br />
    陈凡很无辜地耸耸肩,“是你先问的嘛。”<br />
    杨队长眨眨眼,歪着脑袋想了想,“你的意思是不是,今天我们对他们更好一点,以后对我们就更有利?”<br />
    陈凡点点头,脸上满是惊讶,“队长,你会总结了啊。”<br />
    杨队长翻了个白眼,笑骂道,“你直接这么说不就完了,还扯那么多。”<br />
    陈凡有点无语,“你问原因,我肯定要解释清楚啊。”<br />
    能解释的都是大而化之的,更具体的又不好说,他也只能这么糊弄。<br />
    卢家湾的副业发展得很好,现在其他生产队是没有本钱、没有资源,只能跟着卢家湾干。<br />
    可等以后他们也完成原始积累,会不会甩开卢家湾单干呢?<br />
    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这个结果几乎是必然的,没有人愿意甘居人后、尤其是当一个集体里面人数特别多的时候。<br />
    即便大部分人都想“讲道义”,可绝对少不了起异样心思的人,毕竟谁都想赚更多。<br />
    而以几年后的社会情况,只要他们敢单干,那就必定会成功!<br />
    所以陈凡在这一阶段的计划,就是把潜在的“对手”绑在卢家湾的战车上,不仅要做朋友,更要做战友,从而提前化解难题。<br />
    分出去的工作岗位就是第一步。<br />
    他已经跟杨书记和张队长聊过,今年不仅要继续带着甘家村等本公社的四个大队发财,还要帮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副业公司体系,并带着愿意加入进来的其他公社一起发展。<br />
    至于卢家湾自己,则需要逐渐从农业体系里面脱离出来。除了必须完成的粮食生产任务之外,未来会往工业方面深入发展。<br />
    还没开建的“卢湾工业区”,就是卢家湾工业发展的起点。<br />
    等到那个时候,卢家湾用了近两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基层管理骨干,比如熟食作坊的管理人、熟食店的店长、运输队的船长、养殖场的场长、6队陶器厂的厂长,呃,这个好像就是杨队长?<br />
    嗯,当然也包括各个小队的队长、民兵班长、排长这些人,都将是未来“卢湾集团子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br />
    想要“以工带农”,首先就要有能够支撑起工业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从哪里来?<br />
    还不是只能从卢家湾里面来挑选。<br />
    同样是服装厂的缝纫工,如果技术一样、能力相同,要提拔小组长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谁?<br />
    当然是卢家湾的人呐。<br />
    那么这个人升了职,谁来替他的位置?<br />
    单靠卢家湾自己,除去老人和孩子,能顶上去的能有多少?<br />
    何况这些大部分都要作为后辈人才去培养、又或者等时机成熟,放他们出去创业,成为卢家湾的卫星公司。<br />
    最后基层岗位,还不是只能依靠其他生产队、甚至其他地方的人。<br />
    这种事在十几年后,完全不是问题,只要有钱,直接招聘、几万人都能招到。但现在却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才能完成的计划。<br />
    陈凡是策划人、负责拟定战略,杨书记他们几位大队部领导,便是执行人。<br />
    至于其他的店长、队长、班排长,当然就是工具人。<br />
    等着听领导安排就完了。<br />
    想知道现在这么做的原因?杨队长就是例子,陈凡给他解释战略发展思路,听得懂吗?!<br />
    知道对自己有利就行,反正以后升职加薪都是真的,其他的别想太多。<br />
    ……<br />
    陈凡见杨队长抽完烟,乖乖下沟继续挖甲鱼,也就不再多待。<br />
    对着烟嘴吹了口气,烟灰霎时飞散,烟锅里立刻干干净净。<br />
    他站起身将烟杆背在身后,挥手打了个招呼,将双手背在身后,跟个小老头儿似的,踮着脚离开。<br />
    杨队长带着人在这里挖甲鱼,旁边的农田里面,也有人在忙碌。<br />
    稻田里,不再是刚秋收时的一处处稻茬,而是呈现大片的黑色,只有少数地方留着没烧到的黄色。<br />
    恰好今天下了点小雨,便有上了年纪的老农挥着竹鞭,赶着车将发酵过的农家肥拉过来,用长瓢舀起来,抛撒到稻田里。<br />
    伴着湿润的泥土,肥料很快便和草木灰、土地混到一起。<br />
    回头还要再撒一遍化肥,然后等灌溉渠的鱼捕完之后,就会从河里抽水进来,将沟渠全部灌满,并用水浸泡这些稻田。<br />
    直到一个冬天过去,肥料浸入泥土,来年春耕时,深耕一遍,再进行种植,只要不发生病虫害,来年一定能迎来大丰收。<br />
    这就是养地。<br />
    陈凡一路打着招呼,回到6队,却没有回家。<br />
    他先推开知青点的大门,走进去看了看。<br />
    空置了小半年,院子里显得有些破败。<br />
    门口处新盖的学习室还算正常,这里被小队当做孩子们学习的地方,还在上学的孩子放学后,一般都先到这里来写作业,之后才会回家帮忙干活。<br />
    用杨队长的话来说,这里走出过20个大学生,有文气在,学生在这里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br />
    而且这里有不少学习资料,从小学到高中的都有,还有不少最近那批知青留下的课外读物,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逗留。<br />
    哪怕看看课外书,也比回家去干活舒服。<br />
    他们在这里学习,杨队长便把打扫卫生的工作交给了他们,院子里也还算干净。<br />
    但房子不住人,就会破败得特别快。<br />
    何况这里还是稻草顶的土墙屋。<br />
    陈凡抬起头看去,屋顶的稻草有不少已经残缺,没了人修补,显得房子凄凄惨惨戚戚。<br />
    门窗倒是完好无损,可窗棂上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br />
    他走过去轻轻推开房门,一层灰落下来,只能赶紧退后两步。<br />
    等灰尘散开,看看曾经住过的房间,里面的格局依旧,竹床、柜子、八仙桌和椅子都在,而且整整齐齐,看得出离开的人走之前、应该打扫过。<br />
    他没有多待,将门带上,再走到曾经姜丽丽住的房间门口,推开门看了一眼。嗯,和刚才的房间差不多。<br />
    再抬起头来,一块巴掌大的镜子黯淡无光。陈凡忍不住咧嘴直笑,伸手将门拉上,原地站了一会儿,再到后院逛了一圈,这才转身离开。<br />
    从外面将院门关上,陈凡开始自我反省,我才30岁,就开始回忆过去了?<br />
    不对,这一世我18!<br />
    陈凡抽出旱烟杆,填上烟丝点燃,一手拿着烟杆抽着,一手背在身后,嘴里哼着小曲儿,慢慢往村子走去。<br />
    “小伙儿年年十八岁呀、咿呀一十八……”<br />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是红砖青瓦的小洋楼,就连以前随便乱搭的鸡笼鸭棚和兔笼,都成了用砖瓦建成的半开放式养殖棚,大上午的,里面就传来叽叽喳喳嘎嘎嘎的声音,热闹得很。<br />
    只有猪在睡觉。<br />
    这种养殖棚一般都建在后院的菜地旁,房子前面,则是一间厨房,房前的场坪上,有狗子蜷缩着身体趴在门口补觉,但当有路人经过,它们立刻便抬起头来。<br />
    陈凡现在跟狗子们熟得很,它们看了人,也不起身,甚至连叫都懒得叫,只是呜呜两声,又趴着不动。<br />
    狗子不理他,还好有人理。<br />
    家里有人的,看见陈凡,都远远的挥手打招呼,“陈老师没去招聘会啊?”<br />
    陈凡也挥了挥手,“有杨书记他们在,我去凑什么热闹?”<br />
    有男人在家的,会走出来敬烟,“杨队长他们去挖甲鱼了,这两天估计要分一分,明天有空没,来我家喝酒。”<br />
    陈凡接过烟夹在耳朵上,“后天行不行?明天要去9队。”<br />
    到处吃请,已经成了陈凡的常态,只要杨书记他们不来家里打秋风,他就不用自己做饭,几乎是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而且邀请多得吃不完、根本吃不完。<br />
    对了,听说以前6、70年代,有些地方上门做客要自带口粮。<br />
    这种事在南湖公社也有,但仅限于镇上,而且也不是带口粮,而是给粮票。<br />
    没办法,每个人的粮食都是限量的,客人吃了、主人家就要少一份,当然要将粮票补上,至于买粮的钱,则是由主人家承担。人家过来做客,不至于连几毛钱都出不起,家里缺的是粮票,不是钱。<br />
    但是在卢家湾,却是连粮票都不用带。<br />
    一方面是没有粮票,另一方面,除了少数几年,多半的年份都不缺粮食。<br />
    而缺粮的年份,一般人也不会去别人家做客吃饭,基本上都是说完事就走。<br />
    以前都是这样,更别说现在。<br />
    陈凡不懂这里的情况,他去队长、领导家里吃饭,自然是空着手去,第一次去社员家里吃饭的时候,还想着给粮票,结果让作陪的队长拉住,然后小声给他解释,才明白这里的风俗。<br />
    所以再有人请吃饭,他顶多带点小礼品上门,再没做过给粮票这种事。<br />
    一路从村尾溜达到村头,接受了几家吃饭的邀请,最后走到了村头的牲口棚。<br />
    以前这里是6队养猪的地方,仅有的几头耕牛、马、驴、骡子也都养在这里,赶大车的刘师傅也住在这个地方,他的工分比杨队长他们还高,一年有四、五千分。<br />
    现在牲口棚被扩建成了6队的小养殖场。<br />
    不仅牲口栏里多了几头牛马,在原来牲口棚的旁边,还新建了两个棚子,养了不少鸡鸭鹅和兔子。<br />
    这样一来,看守养殖场的也就多了两个人,除了刘师傅,还有一个“杨师傅”、一个“黄师傅”。<br />
    嗯,三姓每家一个,很合理。<br />
    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过做人做事都还算能服众,便得了这个便宜。<br />
    陈凡来的时候,三位老人家正聚在刘师傅家里打牌。<br />
    (牌)<br />
    那牌的字跟鬼画符一样,陈凡学了好久都不认识。<br />
    直到这次回来,舒舒服服待了一个月,空闲的时间很多,他才跟刘师傅学会怎么玩。<br />
    刘师傅正对着门口,看见他过来,便赶紧招呼,“过来玩两把。”<br />
    陈凡也不客气,“来就来,这次我要大杀四方。”<br />
    说着便到八仙桌的另一边坐下。<br />
    这种牌三人、四人都能玩,所以也不影响另外两个人。<br />
    见陈凡坐下,黄老师傅便将牌一扔,“重来重来。”<br />
    刘师傅脸色肉眼可见地黑了下来,“你这是耍赖。”<br />
    说完将牌一摊,“你要拿到这一手牌,我看你还重不重来?”<br />
    黄师傅伸着脖子看了一眼,“嚯,这牌不错啊。”<br />
    随后看着刘师傅,“不错是不错,但你好意思让小陈老师在旁边等着?”<br />
    刘师傅还想说什么,可看着老黄把牌抓在手里,都快重新洗完了,他也只能闭嘴。<br />
    旁边的杨师傅笑眯眯地看着陈凡,“陈老师这几天在忙什么呢?”<br />
    陈凡一边起牌一边说道,“也就是到处转一转,跟杨书记他们敲敲边鼓。”<br />
    刘师傅气性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即笑道,“你这个边鼓不简单,敲一敲能赚好多钱,就是要多敲。”<br />
    黄师傅也加入进来,“嗯,我看你上次讲的那堂课就很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要多努力,不要天天打牌、打麻将,……”<br />
    说到这里,他看看手里的牌,不经意地看了看两旁,自觉地闭上嘴。<br />
    陈凡脸皮厚,根本不为所动,悠然自得地说道,“年轻人也是可以享受的,主要是什么呢,就是要先努力、等有了条件之后,就可以适当地休息一下。”<br />
    他左右看了看,笑道,“就说我,现在到了这个位置,还怎么继续往上爬?我要是还努力拼命,让领导怎么想,对不对?<br />
    所以啊,我就可以适当的休息休息,打打牌、钓钓鱼,……”<br />
    刘师傅三位相视一眼,都不想说话。<br />
    一局牌即将结束,三位老人家脸色都是黑黑的,陈凡得意地翘着二郎腿,“出牌呀。”<br />
    就在这时,外面一道声音响起,“陈老师在不,杨书记他们打电话,让你去一趟大队部。”<br />
    刘师傅立马将牌一扔,拉起陈凡就往外推,“有任务就快点走,下次再玩哈。”<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