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平常吃的那些好,但偏偏有一种家的感觉。就好像是小时候娘亲所做的一样。温溪太后的生母只是一介平民女子,因缘际会嫁给当时的宰相温怀远,他的娘亲很会做饭,和父亲的关系也很好,可惜红颜薄命,在温溪太后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自己的父亲相思成疾,在自己出嫁之后也随母亲去了。<br/><br/> 尝着这些平凡却很有味道的菜,太后的眼眶红了红,她知道至爱之人早死,留下的那个人要经历怎样的切肤之痛,温溪太后的眼睛扫过了顾云霜单薄的身躯,又到了宁梓寒的身上,但愿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如自己的父亲般的人生至痛。当然,上一世的宁梓寒将这种折磨生生承受了三十年,其中的难过,旁人恐怕真的很难理解。<br/><br/> 看到太后这个表情,顾云霜以为自己做的太难吃,连忙问道,“母后,臣做的这些菜不合您的胃口吗?”顾云霜将太后当成自己的母亲,太后的意见当然非常重要。<br/><br/> 听到顾云霜的话,太后摇了摇头,闷声道,“很好吃,只是母后想起了以前的事儿而已。”<br/><br/> 顾云霜有点郁闷,自己酿的酒会勾起宁梓寒的伤心事,自己做的饭又让太后红了眼睛。不过顾云霜还是笑着对太后说道,“母后不嫌弃就好。”<br/><br/> 从太后处出来的时候,宁梓寒去了御书房批折子,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安喜就来报说顾将军求见。<br/><br/> 宁梓寒扬了扬眉,这可是自己的岳丈啊,得好好招待。<br/><br/> 顾林进来的时候,宁梓寒很明显的看到了顾林脸上的疲惫之色。心里突然有点不好的预感。顾林刚要下跪就被宁梓寒接了起来,“顾卿与朕是一家人,不用这些虚礼。”接着宁梓寒又给顾林赐了座才问道,“顾卿来宫里是为了家事还是为了国事?”<br/><br/> 没想到顾林直接站起来道,“启奏皇上,今天边关守将梁成八百里加急来报,北邦突然进攻边境。”<br/><br/> “什么?北边起了战事?”宁梓寒大惊,他知道这些北邦人不会老实,但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来进犯。<br/><br/> 想到这儿,宁梓寒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北邦有多少人马?”<br/><br/> “回皇上,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二十万。”<br/><br/> 听到顾林这话,宁梓寒的神色更加严肃,“我边疆守军不过十万,北邦竟然下这么大的血本。”<br/><br/> 顾林更加气愤的道,“这些北蛮子仗着人多,在明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br/><br/> 宁梓寒的脸色瞬间冰冷,一挥袖子扫下案几上的奏章,冷冷道,“真不把我大夏子民和朕放在眼里了。”<br/><br/> 顾林一听这话连忙下跪道,“皇上,北邦不顾道义犯我边境,臣请命带兵出征,援助守军。”<br/><br/> 宁梓寒也知道,北邦人诡计多端,要想赢了这场仗,就非得让顾林出马。<br/><br/> “好,朕现在就命你为征北元帅,明日校场点兵十万,准备粮草,大军三日后开拔。”<br/><br/> “微臣谢皇上,只是微臣还有一事相求。”<br/><br/> “说吧。”<br/><br/> “微臣希望皇上不要把微臣出征的事告诉皇后娘娘,臣不想让皇后娘娘再为臣担心。”<br/><br/> 宁梓寒苦笑了一声,瞒,能瞒得住吗。那是顾云霜啊。但宁梓寒还是说了一声准奏。<br/><br/> 顾林走了以后,宁梓寒抚了抚额头,北邦犯境,必定不会是心血来 ch_ao 。明面上是二十万大军,可是背后的援军数量并不清楚,更何况北邦人卑鄙多变,当年自己的三叔就是死在北邦人手里,三皇叔的用兵并不比顾林差,这一次,哪怕是顾林,都不会是一场好打的仗啊。更何况,顾林是顾云霜的生身父亲,一旦有什么问题,自己又该怎么跟顾云霜交代。宁梓寒知道顾云霜是识大体的人,他把家国百姓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哪怕是顾林战死沙场,他也不会多说一句,可就是这样的顾云霜,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心里,才更让宁梓寒担忧和心疼。宁梓寒也知道,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瞒多久算多久吧<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晚上的时候,宁梓寒依然和顾云霜在一起用膳,一起睡觉,当然,只是单纯的睡觉。可顾云霜还是看出了宁梓寒的心不在焉。顾云霜知道,宁梓寒在朝政上一定出现了问题,而且这问题不会小。可是自己毕竟是后宫里的人,这些话不好多问,他也只能宽 we_i 宁梓寒不要担心,一切都会过去的。<br/><br/> ☆、第14章皇后的怒火<br/><br/> 第十四章皇后的怒火<br/><br/>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宁梓寒对北边的战事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宁梓寒命户部侍郎李铭担当粮草转运使,负责后勤工作。又将顾林的任命圣旨颁了一遍,并挑选了两名悍将,孙虎和刘天担当左右先锋。<br/><br/> 三天后,宁梓寒亲自送大军出京,这场仗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仗,赢了,那就是钱财人望双丰收,可是输了的话,百姓流离失所,国之命途堪忧,一场不能输得仗,不容得宁梓寒掉以轻心。他甚至想过要御驾出征,可是自己离开,朝政,云霜,没有一个是可以放下的。那自己也只能来城墙处送一送这些将要为自己的国家奉献甚至牺牲的将士们。<br/><br/> 军旗烈烈,上面的“夏”字在早晨的阳光下更显得熠熠生辉。三杯酒尽,壮士出征,豪气冲天。<br/><br/> 顾林不愧是当朝大将军,他手下的顾家军更是勇猛。援军抵达明城不过三天,就将明城里的那些北蛮子赶了出去,明城的百姓高兴地家家户户全部升起火,做了饭来犒劳三军将士。<br/><br/> 京中的宁梓寒听了前线来的战报也是非常高兴,就在他准备将这件事坦白给顾云霜的时候,战况却出现了大的逆转。顾林和五千将士被困明谷,生死未卜。<br/><br/>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宁梓寒怒火中烧,看着眼前顾林的血书,又扫到了拼死送回血书的战士,宁梓寒的脸色越来越冰冷。顾林在血书中说明了自己的近况,原来顾林准备在明谷前后夹击敌军,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之计。他命令大队人马沿着明谷的大道前进,并且让另一个与自己身材体貌相似的人假扮他来吸引北军的注意。自己则带着五千精兵从小道迂回前进,前后包抄,打他个措手不及。<br/><br/> 本来以为会赢,结果没想到北军的大批人马并没有跟随夏军先头部队,而是在小部队经过的地方伏击。结果反倒让自己失了先机,被困明谷。而先头部队却迟迟到不了,五千将士带的粮食并不多,恐怕已经坚持不了多久。<br/><br/> 宁梓寒仔细想了想,这种计谋并不是很高明,但是也不会这么快就败露,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 xi_ng ,有内 ji_an 。并且这内 ji_an 绝对不会是什么小人物,否则也不会知道小部队的行军路线。可是两个先锋并不是北方人,按理说应该不会与北邦人来往密切。可是顾家军内部自己并不清楚,而现在唯一能够查出真相,并且解明谷之围的人,就是顾云霜。顾云霜已是后宫之人,先不说那些王公大臣会不会同意,就是自己都过不了心里这一关。顾云霜于自己而言太重要,他的 xi_ng 命甚至比自己的还要重要。若是顾云霜有意外,那自己恐怕真的活不下去。这种痛他感受了三十年,现在真的没有勇气去承受第二次。<br/><br/> 就在宁梓寒百般纠<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