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虽说他和贺绫的身份都不宜暴露,贺氏更是以贺家远房亲戚的身份嫁给他,但是只要他们能够在一起,那一切都不重要了。<br/><br/> 贺绫说得没错,皇宫就是一座囚笼,可是等他们去了东北,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避忌着谁了。<br/><br/> 毕竟在那个地方,可没人见过他和贺绫!<br/><br/> 太平越想越激动,忍不住说道:“绫儿,咱把交杯酒喝了吧?”<br/><br/> 贺氏看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想到日后自由自在的日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满怀期待。<br/><br/> 皇宫里,高子辛却是心事重重。<br/><br/> 他站在窗前,望着镇北侯府的方向,忍不住问道:“凤瑄,你说他们现在在做什么?”<br/><br/> 凤瑄脸色微微一变,被高子辛问得有些尴尬。<br/><br/> 这种时候,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br/><br/> 不过太平和贺氏毕竟是他们的长辈,总不好去臆想长辈的房中事。所以凤瑄走过去从后面搂住高子辛,轻声安 we_i 道:“子辛若是也想离开这皇宫,等宝儿长大了,咱们就把皇位交给他,然后游遍这天下怎么样?”<br/><br/> 高子辛没说话,只是听了凤瑄的话,他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期待起来。<br/><br/> 凤瑄却又说道:“那些书里不是说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颗巨大的球吗?以后宝儿大了,咱们就可以到处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br/><br/> 高子辛听闻这话,顿时更期待了。<br/><br/> 可怜宝儿此时睡得正熟,完全不知道两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已经在想以后怎么压榨他了。<br/><br/> 第190章放长线钓大鱼<br/><br/> 离开京城前,太平特意找高子辛深谈了一番。太平在意的就两个问题,一个是东北的互市什么时候开,一个就是叮嘱高子辛小心那些邻国。<br/><br/> 那些邻国以前就不老实,当初太平还被昏君系统控制的时候,那些邻国就没少占大梁的便宜。<br/><br/> 如今他们再次黏上来,显然又是想从大梁捞好处了。<br/><br/> 驿馆的事太平已经知道了,所以他才有些担心,怕那些使臣回去后就闹出幺蛾子,到时候大梁又不太平了。<br/><br/> 对此,高子辛其实早就有打算了。<br/><br/> 互市肯定是要开的,不拿出点儿好处,那些早就得了红眼病的邻国岂不是得卯足了劲儿来对付大梁?<br/><br/> 好不容易,眼看着大梁正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高子辛可不希望被那些虎视眈眈的白眼儿狼给破坏了。<br/><br/> 不过,要想让他白白拿出好处那是休想。<br/><br/> 正如鸿胪寺给各国使臣的暗示一样,互市肯定是要开的,但是开在哪儿,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诚意了。<br/><br/> 这话其实就是个套话,高子辛其实早就想好在哪儿开互市了,谁先谁后也都想到了。不过要是对方不肯表达出好的诚意,那就换一个地方开。<br/><br/> 反正主动权在他手里,想开互市,想要好处?可以,都给他老实点儿!<br/><br/> 未免那些商户给自己掉链子,高子辛特意成立了一个商务总局,专门负责处理全国的商务问题。<br/><br/> 这商务总局却没直接挂在户部下头,而是直接听命于他,局长就由钱弼担任。除了钱弼之外,副局长两个,其中就包括曾经辅佐过钱弼的孙有为和赵清远。<br/><br/> 剩下的,还有从民间找来的商务顾问,以及高子辛特设商科选举出的人才。<br/><br/> 那些商务顾问都是民间的大商人,不仅生意做得非常成功,品格也算不错,做生意讲究诚信,不是那种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br/><br/> 不过,这些人背后牵涉的利益毕竟太大,所以高子辛虽然给了他们顾问一职,他们却没什么实权。<br/><br/>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许多人心动不已了。<br/><br/> 就算没实权,名声上听着也好听啊!再说了,只要进了这个商务总局当个顾问,不说日后人脉更广,消息不也是更加灵通吗?<br/><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 现在谁不知道,当朝天子可是奖罚分明的人,只要好好做事,那好处绝对少不了!<br/><br/> 他们只要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事做好,只要上头给透个风声,给个机会,那整个家族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br/><br/> 更何况,如今的天子重视商贾,为此甚至特设了商科招募人才,像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商务总局里,就有不少考进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家里大多都是做买卖的,如今他们考进来,虽然只有个小职位,但好歹也是个官身,只要做好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可比单纯做生意好多了!<br/><br/> 反正他们家里后背多,一个考进来,剩下的还可以做生意嘛!大家互相扶持,家族才能蒸蒸日上,富贵绵延。<br/><br/> 几个老顾问心里算盘打得啪啪响,小心思虽然不少,但是没谁傻的阳奉 yi-n 违,自绝后路,反而一个个全自觉地琢磨着日后要好好效力了。<br/><br/> 高子辛成立这个商务总局,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br/><br/> 自从他自己做起了生意,也明显地表示出对商人的看重后,大梁的商业可谓是蒸蒸日上。<br/><br/> 尤其是岭南的发展都被大家看在眼里,那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更是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br/><br/> 于是很多地方的商人几乎是自发地聚集起来,主动捐款修路,就为了以后生意更好做。<br/><br/> 他们乐意出这个钱来修路,不管是高子辛还是地方政府都是欢迎之至。不过谨慎起见,高子辛自己也掏了腰包,并且特意安排了人手做技术指导,还让锦衣卫负责监工,确保工程质量。<br/><br/> 高子辛都表态了,响应的人自然就更多了。当地的乡绅财主父母官,甚至就连一些富裕些的普通百姓,也捐起了钱。<br/><br/> 大家都不傻,有锦衣卫盯着,谁还敢克扣善款,偷工减料啊?这路修好了对大家都好,以前是力有不逮,现在有了机会,当然得出一份力了。<br/><br/> 谁知道,高子辛竟然还有后手!<br/><br/> 他让锦衣卫盯着工程进度,一个是保证质量,还有一个就是担心有人故意克扣劳工,把人给活活累死。<br/><br/> 有锦衣卫盯着,自然没人敢这么做。<br/><br/> 更何况,商人们一开始凑钱修路就是为了发财,谁也不想弄出人命来。不好交代不说,还要毁了名声。更何况,弄出人命听着就不吉利,以后还怎么发财啊?<br/><br/> 只是谁也没想到,高子辛还有后手。<br/><br/> 这后手也不是别的,就是日后路修好了,就要给过路钱。这过路钱也不是每人都给,而是像那种驾着马车牛车拉货的,就得按照货物重量交过路钱。<br/><br/> 这过路钱也不用来做别的,专供路面破损后的修补或是重建,钱也不会太多。<br/><br/> 高子辛直接让人把规则给列明了,事先公布出来,大家一看,立刻就接受了。<br/><br/> 而且高子辛还特意提了,捐了钱的人,过路费可以从捐款里扣除。<br/><br/> 不过嘛,对此倒是没人在乎。<br/><br/> 商人捐钱修路,也有几分给自己博个好名声的意思,有了好名声,还怕生意不好做吗?虽说捐出的钱不是小数吧,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太多,哪能真的去扣呢?<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