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文案:<br/><br/> 对家族“恩怨”同仇敌忾的孟家么子孟成筠,<br/><br/> 非常的讨厌对门那个和自己同年的季文谦,<br/><br/> 维持良好的家族传统什么都要和他比上一比,<br/><br/> 本想抢先成亲,谁知提亲对象会遇刺中毒,<br/><br/> 急需长在深山天险里的灵芝救命,<br/><br/> 为了心爱的姑娘,为了不输给对面那个家伙!<br/><br/> 孟成筠抢先出门寻药,回来就可抱得美人归罗……<br/><br/> 原本该这想的……怎么半路遇劫还迷路,<br/><br/> 伸出援手的竟是那个总是笑自己笨蛋的季文谦!<br/><br/> 好想大骂走开啦!手才不给你牵!<br/><br/> 可是好黑、好可怕……还是牵着好了……<br/><br/> 话说,可不可以牵一辈子算了?<br/><br/> 出版社:威向<br/><br/> 系<br/><br/> 列:s748<br/><br/> 作<br/><br/> 者:微昀<br/><br/> 绘<br/><br/> 者:我神舞<br/><br/> 出版日期:2009/06/04<br/><br/> isbn书码:9789862064153<br/><br/> 楔子<br/><br/> 住在扬州城东的季家与孟家是出了名的死对头。<br/><br/> 这两家是扬州城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盐商,不但生意上互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平日里也交争不断,而且两家的府院大门又正好隔街相对。一直以来,两家人就没给对方好脸色看过,隔三差五地吵一架都是常有的事。<br/><br/> 这两个冤家之所以会聚首城东,都是因为给两家看风水的道士不约而同地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在此处建府立宅定能保右祖祖辈辈家业兴旺。为此,季、孟两家的当家即使不情愿,还是选择了与对方隔街而居。因此他们不但平日里互抢生意,就是生活上都要互相攀比一番。<br/><br/> 比如姨太太要比对方多娶一房,孩子要比对方多生一个,看门护院的家丁奴仆要比对方多站几个,就连府门前镇宅的石狮子都要做得比对方矜贵一些。为此,两家门前的狮子就由石头变成了铜质,铜质又变成了白银,白银还不够就变成了纯金打造的。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吸引了一伙盗贼,一夜之间把两家门前的狮子都盗走了,最后两家人还是不得不换回了石狮子。<br/><br/> 季、孟两家互相较劲了那么多年,可以说一直都是平分秋色。<br/><br/> 只是这父辈们的恩怨自然而然地传到了小辈身上,季家么子季文谦与孟家么子孟成筠,从小就有样学样地继承了父辈的攀比风气,两人见面就是一个“比”字。从衣服到配饰,从古玩到字画,从书堂到酒馆,他们一比就是二十年。<br/><br/> 因为季文谦与孟成筠都是最小的儿子,没有继承家业的责任,两家人对各自的小儿子都出奇地放任。但是当季文谦和孟成筠年及弱冠之后,双方的父母又各自开始催促起他们的婚事来。然而两人始终没有遇上心仪之人,婚事也迟迟没有着落。<br/><br/> 第一章<br/><br/> “少爷,您昨儿回来得早,我听说对面的季少爷昨天在古玩街淘回了一幅苏东坡真迹呢!”小厮依云靠在孟成筠耳边耳语着。<br/><br/> 闻言,原本还端着茶碗故作优雅品着茶的孟成筠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碗,拍着桌子站了起来。<br/><br/>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br/><br/> 依云吓得身子一抖,向后退了三步,孟成筠却几个跨步过去就用折扇狠狠敲了依云的头一下。<br/><br/> “刚才我出门给您买桂花糕,看见那个季少爷又出门去了,我这才想起来。”依云委屈地揉着自己被打疼的脑袋,噘着嘴说道。<br/><br/> “下次有状况再不及时向我汇报,看我不扒了你的皮!”<br/><br/> 孟成筠说完推开依云就要走,依云赶紧从后面追了上去。<br/><br/> “少爷,我刚给您跑了三条街买回来香喷喷的桂花糕,您不吃了吗?”<br/><br/> 孟成筠再次用折扇敲了依云的头一记。<br/><br/> “吃、吃、吃,<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就知道吃!我要去古玩街。”<br/><br/> 孟成筠说完就快步走出门去,很快就甩开了在他身后直叫“少爷”的依云。<br/><br/> 孟成筠来到古玩街之后就焦急地寻找起季文谦的身影来。<br/><br/> 当他终于发现正在某个小摊前摆弄瓷器的季文谦时,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悠然自得地挥开折扇在 x_io_ng 前摇着,也在一个卖字画的小摊前开始装模作样的翻弄起来。<br/><br/> 虽然孟成筠的样子看起来像在认真地欣赏字画,其实他的眼睛直往季文谦那儿瞟,他的心思也大多集中在季文谦身上。一看到季文谦拿起一件青瓷和摆摊的小贩认真询问着什么,他就紧张地伸长脖子,恨不得贴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什么。<br/><br/> 见孟成筠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小贩主动推销起自己的东西来。<br/><br/> “公子,你真有眼光,你手上拿的可是兰亭集序的摹本,珍贵的很。”<br/><br/> 听到小贩的话,孟成筠不耐烦地看了小贩一眼,再看了那兰亭集序的摹本一眼,然后不屑一顾地说道:“摹本而已,有真迹还差不多。”<br/><br/> 孟成筠说完,眼睛继续瞟向季文谦。<br/><br/> 小贩看孟成筠穿着打扮不俗,仍然殷勤地凑到孟成筠耳边小声说道:“我正好最近才入手兰亭集序的真迹,公子可有兴趣?”<br/><br/> 闻言,孟成筠吃惊地看向那穿着打扮十分寒酸的小贩,收起折扇揣进怀里,然后嗤笑道:“传说兰亭集序的真迹随了唐太宗入葬昭陵,可宋初一伙人盗了昭陵却唯独没发现兰亭集序的真迹,于是又传说兰亭集序其实藏于乾陵。可乾陵的墓道口至今无人知晓,盗墓者屡次 y_u 入侵而不得。难不成你这小小的古董贩子还进过乾陵不成?”<br/><br/> “公子,你看那些不都是传说吗?”<br/><br/> “你要是真有兰亭集序的真迹,还至于活得像现在这么委屈么?”<br/><br/> “我都说了是近来才入手这件宝贝的,至今没找到合适的买主。公子,我看你常来这街上逛,穿着举止都透着贵气,定不是一般人,你若有心我便将此稀世珍宝卖于你,价钱也好商量。”<br/><br/> 孟成筠一脸不信,皱起眉头正想甩手走人,可就在此时,什么东西突然覆在孟成筠的脸上,还隐隐透着几分幽香。<br/><br/> 孟成筠赶紧拿开脸上之物一看,原来是一方姑娘用的粉色纱巾。刚才这纱巾似乎是从上方飘下来的,于是孟成筠顺势抬起头,看向古董摊背后的那栋二层小楼。<br/><br/> 二楼的栏杆上倚着一个花容月貌的姑娘,正探出身子焦急地往下看,此时恰好与孟成筠的视线碰了个正着。<br/><br/> 与姑娘四目相对的那一瞬,孟成筠猛然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看着那美丽的姑娘便移不开视线了。<br/><br/> 只见那姑娘又对着他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孟成筠更是如痴如醉,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有了心头一动的奇妙感觉。<br/><br/> “公子?公子?”<br/><br/> 一旁的小贩偏偏在这时破坏气氛地摇着孟成筠的手臂,孟成筠懒得多看他一眼,不耐烦地一把推开小贩,手里拿着纱巾就快步走进了小楼里。<br/><br/> 上到古董店二楼的孟成筠来到姑娘面前,将纱巾递给了她。<br/><br/> “这是姑娘掉的纱巾吧?”<br/><br/> “谢谢公子。”姑娘的声音柔和而温婉,非常好听。<br/><br/> “在下孟成筠,请问是否有幸认识姑娘?”<br/><br/> “孟公子你太客气了,小<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