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即带人撤退,而庞光献则趁胜追击,一路打进了上京城。而此时他的野心已经压制不住,让赫连静因病逝世之后,他在众大臣的拥护下登基为王,却死在了登基之日。<br/><br/> 庞光献靠着海国人提供的火器杀了李凤岐,平了北昭,最终却也死在了这威力巨大的火器之下。<br/><br/> 海国人所谓的派人教导火器使用之法,不过是掩人耳目。他们真正的目的不过是觊觎这片大地的富饶。在庞光献死后,北昭南越都陷入混乱之中,而海国人的大船则趁此机会靠岸。<br/><br/> 数不清的海国士兵端着火器涌出,从南越杀到了北昭,尸骨成山,血流汇海。<br/><br/> 而不论是南越还?是北昭,都无力抵抗。<br/><br/> 百姓在火器的震慑之下,活得如同?牛羊。两国的血性之士,在共同的敌人之下,终于放下仇恨与成见,联合起来,以血肉之身抵御火器之威,堪堪守住了北疆这最后一片国土。<br/><br/> 而北疆之外,战火纷飞,人如牲畜。<br/><br/>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多年,而再往后,亦看不见结束的希望。<br/><br/> 身在人间,却如处炼狱。<br/><br/> 叶云亭在梦中经历了仇恨与绝望,醒来时,依旧难以忘怀。他死死扣着李凤岐的手,颤声道:“我先前听出海的商队说过,出海后一直往东行,行上约莫大半年,有一个海国,国内有许多神赐之物……”<br/><br/> 没有大船,商队难以远行。至多也就是在周边海域转一转。而叶云亭当时听到这个如同?“蓬莱仙山”一般的“海国”,亦只是一笑而过。毕竟皇家的大船,最长也只在海上走过两三个月。在海上航行大半年无异于天方夜谭。那得走上多远?那么远的地方,要如何辨认方向?而且那么远的海域里,当真?还?有国家么?<br/><br/> 无人能得知。<br/><br/> 可叶云亭却在梦中见到了海国,以及海国人带来的,如同?神赐之物的火器。<br/><br/> 有先前几次做梦的经历,他知道,梦中之事都是真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这一世,许多事情没能发生。<br/><br/> 但这却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br/><br/> 叶云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坚定道:“我们得早做准备。”<br/><br/> 李凤岐大力回握住他,缓缓点头。<br/><br/> ***<br/><br/> 转眼又是一年初夏。<br/><br/> 距离叶云亭梦中前世之事,已经过去了一年。<br/><br/> 而这一年里,工部里又多了一个火器监,招募工匠,专门研制威力巨大的火器。一开始匠人们都觉得南帝陛下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在南帝亲自带人将烟花爆竹改良做成了武器之后,所有工匠心服口服,开始按照新思路去研制火器。<br/><br/> 与此同?时,叶云亭亦通过海上贸易,搜罗了不少海外的火器。这些火器还十分?粗糙,远远没有他在梦中所见的精细,威力也不够大,但这亦证明他的做法并没有错。若是昭越没有研制火器,等海外诸国的火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昭越必定难逃其害。<br/><br/> 于是他不断自国库拨银,督促匠人们不断研制改良火器。<br/><br/> 如今一年过去,火器监小有成就,最新改良出来的火器,虽比梦中所见还?有差距,却已经算得上杀伤力惊人。<br/><br/> 叶云亭亲自试过之后,才总算是安了心。如此一来,就算日后海国出现,昭越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br/><br/> “现在你总可以放松些了。”李凤岐是最清楚他背负了多大的压力的人。<br/><br/> 去年夏天,叶云亭大病初愈之后,便开始筹划着一切。梦中所见只有果,却没有过程。叶云亭为了给工匠们开了个好头,亲自动手研制或其,他翻阅过的书籍,尝试过的方法,若是加在一起,恐怕连太和殿都装不下。<br/><br/> 说是苦心孤诣、废寝忘食亦不为过。<br/><br/> 连带着整个人都受了两圈,晚上安寝时,李凤岐抱着他,手掌能清晰摸到他凸起的背脊骨。但他又深知叶云亭的担忧,无力阻止也不能阻止,于是叶云<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亭研制火器的时候,他便只能加紧练兵。如此就算研制不出火器,以昭越的兵力,也不会如同?上一世般大溃败。<br/><br/>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终于有了回报。<br/><br/> “嗯。我们很久没有去温泉庄子了。”叶云亭放松了身体,懒洋洋地往后靠在他胸口上,眯着眼道:“不如寻个日子去松快松快吧。”<br/><br/> “好,我叫人去准备。”<br/><br/> *<br/><br/> 三日之后,两人轻车简从,去温泉庄子上游玩。<br/><br/> 帝王出行,说是尽量轻便,但人数还是不少。两人没有乘马车,而是骑着马,在护卫的拱卫下不紧不慢地出城。<br/><br/> 初夏时节,上京城还未见炎热。阳光和煦,山风凉爽,十分?宜人。<br/><br/> 两人边走边看,在经过岔道时,瞧见歇脚的茶棚处围着不少人,有人嚷嚷着“醒了醒了”、“不亏是大师”、“真?是活菩萨”等等话语。<br/><br/> 叶云亭皱了皱眉,以为是撞上了骗子行骗,循声去看,却见人群中,一个老和尚双手合十一揖,不知是不是巧合,老和尚抬起头时,目光正与他对上。<br/><br/> 对方甚至还朝他善意的笑了笑。<br/><br/> 看着这张透着熟悉的面容,叶云亭神色微震,满眼讶然:“是他!”<br/><br/> 当初他与李凤岐还?曾派人四处寻过老和尚,又特意托出云寺的主持帮忙留意,却一直未曾寻到对方的踪迹。<br/><br/> 没想到竟会在此处偶然遇见。<br/><br/> 老和尚的形貌与梦中相差不大,僧衣依旧是陈旧的,还?打着补丁。唯一不同?的是,对方神色平和,眉间并无忧虑凝重。<br/><br/> 叶云亭唤住李凤岐,两人命护卫留守原地,远远跟在了老和尚的身后。<br/><br/> 老和尚似乎是救了个人,那人的家属千恩万谢之后方才离开。而老和尚没有收谢礼,只喝了一盏茶后,便离开茶棚,往岔路口走去。<br/><br/> 两人追在后头,待离开茶棚的视线之后,老和尚方才在一棵老树下停下,转身看向远处的二人,双掌合十一揖:“二位陛下可是有事要问?”<br/><br/> 叶云亭有些惊讶,接着又释然。<br/><br/> 他们并未刻意掩饰,老和尚能看出来也不奇怪。<br/><br/> 到了近前,两人下了马,叶云亭回了个礼,瞧他所去的方向,问道:“大师可是往出云寺去?”<br/><br/> “正是。”<br/><br/> 叶云亭闻言却是面露疑惑,按照前世的轨迹,老和尚应当早就到了上京才对。可如今却是比上一世整整迟了三年。<br/><br/> 他的疑惑还?未问出口,却听老和尚道:“三年前,老衲夜观天象,曾见辅星将陨,而帝星红光缠绕,乃是不祥之兆。老衲心中忧虑,耗费心力卜算国运,卦象却是大凶。”<br/><br/>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神色十分?唏嘘:“可正当老衲推测出辅星所在,准备前往上京时,却发现天象忽然大变。”<br/><br/> 暗淡的辅星重绽光芒,而帝星受其影响,红光衰弱,紫光渐盛。他再一推演,竟得了个大吉。此乃是国运昌隆、气数绵延之象!<br/><br/> 他虽看不透转变的玄机,却能猜到这一切的变化,与辅星的变化息息相关。<br/><br/> 如他们这等方外之人,能窥一两分天机,却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窥探。于是他打住了去上京一探究竟的想法,只静心等着事态变化。<br/><br/> 一晃三年过去,结果与他的第二次卜算相合。他这才起了心,来上京<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