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238章 故事(本章免费)<br />
    “陛下,雒阳间的物议便是这般。”云台殿中,牵招一如既往地向刘辩简明地介绍着最近的雒阳“热搜”。<br />
    刘辩听后,略一沉吟,问道:“子经如何看待青海属国事?”<br />
    牵招在刘辩身边待的久了,知道天子如此问,只是在问他的想法而已,遂直言道:“臣也以为再扩大青海属国范围除了耗费钱粮人力外并无意义。”<br />
    刘辩点了点头,他明白牵招心中并没有“自古以来”这个概念,可话说回来,即便是他,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也必须接受现实。<br />
    与其在现在为了一个名头耗费资源,不如为后人打好基础,相信后人的智慧。<br />
    次日朝会之上,刘辩召集群臣议定,否决了孙策与马超的上书,然后便让朝臣商议起了樊陵的谥号。<br />
    须知不是每个大臣都有资格得到谥号的,就连三公都不敢说稳得谥号。不过樊陵因其近些年来兴修水利之功,得到谥号的资格倒没人质疑——有本事你也去天下各处巡查规划水利去?<br />
    最终群臣议定,谥号曰“恭”,取自谥法——敬事供上曰恭。<br />
    至于相隔最遥远的西域事务,就不需要朝议来决定了……算算时间,当疏勒国的消息传到雒阳时,西域那边徐晃大概已经召集了西域诸国的军队去讨伐有不臣之心的疏勒了。<br />
    没错,就是有不臣之心。<br />
    没有得到大汉天子的准许,你也敢当国王?<br />
    狗脚王!<br />
    而雒阳的群臣们所能做的,只是等到西域都护府传来最后的结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商议赏罚事宜。<br />
    此外,根据汉使探明的消息,在西域的西面和西南,还有两个大国,分别是安息和大月氏(贵霜),这两个大国在以往的记录中与汉室皆有往来。<br />
    大月氏自不必说,张骞通西域便是为了寻找他,后来大月氏被匈奴所灭,其中一部贵霜又崛起,占据了天竺等地,自称贵霜王,不过汉室依旧以大月氏称之。<br />
    而安息也曾向汉室进贡过“师子”和“形似麟而无角的符拔”。<br />
    至于安息更西边的大秦……就连汉使都只是听说了。<br />
    眼下能够对西域产生影响的两个大国都陷入了内乱之中,根本无力干涉西域事务。至于鲜卑,在汉室重新控制车师国后就失去了资格。<br />
    而对于这两个国家,要说刘辩没有半点想法是不可能的,可封建王朝的局限性就在这儿了,汉室连西域都没有控制好,遑论更远的地方。<br />
    所以很多时候,刘辩只会拿这些远方的事情解闷,然后将视线重新投回国内。<br />
    “听说琅琊郡有个少年为了待他不好的继母卧冰求鲤?此事子经知道吗?”刘辩问道。“臣曾听闻过。”<br />
    “你觉得是真是假?”<br />
    牵招略一犹豫便回答道:“或许那真是一个仁厚之人也说不定……”<br />
    刘辩闻言直接笑出了声:“你就说自己怀疑此事是假的,乃是琅琊王氏为了给子弟扬名而编出来的,又有何妨?”<br />
    牵招一本正经地答道:“臣只是听闻过此事,并不知原委,不敢断言。”<br />
    刘辩点了点头:“子经以为,有没有必要查一查此事的真伪?”<br />
    “唯陛下圣断!”<br />
    “那就去查一查吧,毕竟都传到朕耳边了。若为真,那可是孝道楷模呢!”刘辩嗤笑一声,留下牵招扬长而去。<br />
    虽然近几年试举发挥了不错的成效,但举孝廉这一传统途径还在,那么为了获得名声所进行的各种表演自然也还会继续。只不过相较于以前为父母守孝十几年,然后一边守孝一边生孩子这种极容易被拆穿的方式,如今的“卧冰求鲤”倒是方便快捷,且几乎没有被戳穿的风险。<br />
    让刘辩不得不感慨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br />
    当日,刘辩来到中宫,见自己的儿女们一窝蜂地涌了上来,便对他们说起了这个故事。<br />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br />
    在听完之后,没人怀疑这故事可能是假的,尤其是刘辩的长女刘乐,抱着刘辩的胳膊就让他再说一说别的有趣故事。<br />
    “那我给你们说一个唐僧取经的故事吧……什么,为什么叫唐僧?大概因为他姓唐吧……不管了,反正开头和唐僧没关系,话说女娲补天,留下了一颗石头……什么?没听过女娲补天?那大禹治水总知道吧……”<br />
    不知不觉间,刘辩就偏了题。<br />
    当晚,刘辩躺在榻上,趁着贤者时间思索起来——与其让卧冰求鲤这等故事一直流传,不如换一些更有意义,更能代表汉人精神的故事。<br />
    人事会变迁,王朝会更替,就连对于典籍的解读传承也会发生变化。但那些蕴含着一个民族最朴素情感的民族故事,却会带着其最朴素的内核一直传承下去。<br />
    天塌了那就补,水发了那就治。<br />
    只是谁来做这么一个人呢?<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官道之红色权力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重回1982,从小渔村开始

佚名

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