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行。”宁衍得了便宜还卖乖:“进了朕的寝宫,自然就是朕的人了。若皇叔要搬,那我只能跟着皇叔一起,略略委屈一点,去住王府了。”<br/><br/> 宁怀瑾几乎被他气笑了,心说这孩子现在真是越长大越不讲理,偏生他拿他还毫无办法,每每被吃得死死的。<br/><br/> “我看陛下倒是精神十足,人也挺高兴的。”宁怀瑾说:“既然陛下如此容易满足,那看来我倒是省事许多,也不用没事儿琢磨着怎么让你高兴了。”<br/><br/> 宁衍正想习惯性地调笑两句,说些什么“有皇叔在身边,我自然没什么不高兴的”之类的玩笑话,可话到嘴边,他却猛然反应过来,宁怀瑾这个话茬似乎别有深意。<br/><br/> 他眨了眨眼,有些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多了。<br/><br/> 宁怀瑾顺过了一口气,自己撑着他的手臂重新坐稳了,然后四下环顾了一圈,伸手捞过岸上散落的外衫,伸手进去摸了摸,从里面摸出一只两指多宽的窄小木盒来。<br/><br/> “本来是想游园的时候给你的。”宁怀瑾叹了口气,无奈地摇着头笑了笑,半真半假地埋怨道:“偏你会打岔。”<br/><br/> 宁衍从看到他莫名掏出只木盒后就有些发懵,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只有眼神跟着他手里的木盒挪来挪去。<br/><br/> “陛下绝顶聪明,只要是想记住的事儿,从来都是过目不忘。”宁怀瑾摸了摸手里的那只木盒,轻声问道:“怎么没琢磨琢磨,我怎么偏偏要今日带你出来玩?”<br/><br/> 宁衍茫然地看着他,宁怀瑾只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平日里别的事情记得门儿清,偏偏轮到自己就稀里糊涂地,什么都记不住。<br/><br/> “陛下忘了?”宁怀瑾提醒他:“你十六岁那年,就是今日及冠的。”<br/><br/> 宁衍恍然大悟,他唔了一声,眼神止不住地往宁怀瑾手上乱瞟,试探道:“那这个……?”<br/><br/> 宁怀瑾笑了笑,也没卖关子,而是拨开木盒上的小铜锁,将盒盖掀开,把里面的东西亮给他。<br/><br/> 宁衍凑上去看了看,才发现那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支簪。<br/><br/> 新奇的是,那簪子非金非玉,而是一截梅枝,木枝尾端削尖些许,簪身上涂了一层薄薄的油。<br/><br/> 宁怀瑾似乎无意过多打磨伤了灵气,是以梅枝上还留着两朵半开的花苞,宁衍看得新奇,低下头闻了闻,还真的嗅到了一点似有若无的花香。<br/><br/> “这是王府梅园里,初春剩下的最后一截花枝了。”宁怀瑾笑了笑,说道:“可巧,正是陛下亲手栽的那一棵——低头。”<br/><br/> 宁衍一瞬间变得极其乖巧,听话地微微弯腰,矮下了身子。<br/><br/> 宁怀瑾撩起他半湿的长发,将他束发的玉簪取了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换上了手里这一截梅枝。<br/><br/> “你的及冠礼,我当时错过了。现在想来,实在是很不应该。”宁怀瑾说:“你的及冠礼已经在除夕那天送了你,可还有这一遭没有。我原先本答应过你,要亲自送你去及冠的……食言是我的不是,所以我想着,总是要弥补一二。”<br/><br/> 宁怀瑾说着,已经轻而又轻地重新帮宁衍束好了发,他的指尖留恋似地在那朵梅花苞上一扫而过,转而就着这个姿势捧起了宁衍的脸。<br/><br/> 宁衍眨了眨眼,他睫毛上挂着的水珠落下来,宁怀瑾下意识心神一颤,恍惚间还以为看到了一抹泪痕。<br/><br/> 然而紧接着他就发现这不过是他转瞬间的错觉——因为宁衍不但在笑,还笑得温和满足,比这满树的海棠花还要热烈。<br/><br/> 宁怀瑾动作轻柔地替他拂去眼前的水雾,又用拇指擦去了他脸上溅上的水珠。<br/><br/> “我曾错过了你的一整个春天,从此之后每每想来,都追悔莫及。”宁怀瑾说:“这个教训吃得我毕生难忘,以后永不敢再犯了。”<br/><br/> “所以不得不恳请陛下一件事——”宁怀瑾认真地说:“准我从今以后,都能常伴左右,永不离弃。”<br/><br/> “朕准了。”宁衍郑重:“往后人生百年,江山也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岁月也罢,我都愿与皇叔共享。”<br/><br/> ——正文完。<br/><br/> 第234章【宁越番外(上)】东边日出西边雨<br/><br/> 宁越对舒秋雨是一见钟情。<br/><br/> 说来或许连宁越自己都不明白,他初见舒秋雨时,是怎么在浮光掠影般的一眼间,就冥冥中认定了“就是这个人”的。<br/><br/> 崇华七年的春天,舒府开了一场花宴,遍邀京城权贵世家的公子小姐一同赏花,当时尚且年幼的宁越也在其列。<br/><br/> 舒家大姑娘那年正值豆蔻年华,平生头一次在京中权贵圈子里露脸,帮着舒家夫人打点内务,招待内院的女眷宾客。<br/><br/> 因着那封心照不宣的皇室婚约,这些年来舒府一直将舒秋雨藏得很好,关起门来教导得琴棋书画、文采庶务无一不精,乍一亮相便收获了满场赞扬,任谁说起舒家大小姐来,都要赞上两句“才貌双全”,“气度惊人,堪当国母之风”。<br/><br/> 宁越倒对大人们心里的弯弯绕不清楚,他那时不过八九岁,人还是爱玩爱闹的性子,应了帖子赴宴也不过是为了赏花吃酒,对那位众人称赞的“舒家大小姐”是左耳进右耳出,半点没记住。<br/><br/> 舒府当年靠着舒川的荫封,也算是家大业大,一个园子十来亩,浩浩荡荡地一群人进去,舒清辉招呼完这个招呼那个,也难免没法面面俱到。<br/><br/> 而且当时宁衍年纪尚轻,登基年份也尚短,朝中大事大多也握在宁怀瑾手中。恭亲王为了避嫌,向来甚少跟其他宗亲过多往来,更别提宁衍尚留京中的两个同枝兄弟。<br/><br/> 宗亲受皇室冷落,就难免有些失势,以至于宁越走走玩玩间落在了队伍最后,竟也没人发觉。<br/><br/> 舒府的花园翻修过之后,说得好听是一步一景颇为雅致,说得难听就是乱七八糟。<br/><br/> 宁越跟着朵颜色艳丽的粉蝶跑了两圈,毫无意外地将自己跑丢了。<br/><br/> 宁越身边随身跟着的小厮之前被他打发走去拿茶水果子了,现下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再加上舒清辉这园子修得极其刁钻,宁越试着走了走,除了把自己转得更晕之外,是半个人影也没见着。<br/><br/> 不过越小王爷何许人也,不过是在个臣子家的花园里迷了路罢了,他自己是半点不慌张,反倒是优哉游哉地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连赏景带找路,看着是一点也不着急。<br/><br/> 按理说,今日舒府有宴席,园子里伺候的下人应该不少,可不知宁越的运气是好还是坏,他直走了有小半个时辰,还是没见到半个人影。<br/><br/> 宁越到底年纪小,逛了这一会儿已经有些累了,心里也有些着急起来,只想找个地方落脚。<br/><br/> 可巧这时候他正逛到一片水边,隐隐约约听得对岸处似乎有歌舞声作响。<br/><br/> 有歌舞饮宴就必然有人,宁越精神一震,连忙四处看了看,想要找到条近路去往对面。<br/><br/> 然而就在这一眼之间,宁越猛然间看到,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那道九曲木桥上,正站着一个眉目如画的年轻少女。<br/><br/> ——那是宁越见到舒秋雨的第一眼。<br/><br/> 很多年以后,宁越依旧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眼的模样,他仍记得那天风暖水清,舒秋雨半侧着身,正站在桥上。她身边的侍女不知道跟她说了些什么,她便抿着唇吃吃地笑起来,然后抬起头,望向头上晴好的天。<br/><br/> 那天的阳光极其亮眼,舒秋雨微微眯起眼睛,下意识伸出右手遮着阳光。<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