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普通的知青,来乡下的时候也会带几本书籍,例如高中课本,或是文学书籍。哪怕对将来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他们也没有忘记学过的知识,以及自己知识青年的身份。<br/><br/> 最得过且过的就是苏玉这种知青了,她上学的时候也没有学得多好,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就想找一个能当工人的工作。可是国家政策的变动,使得她不得不下乡种地。她完全没有什么上进心,就想让自己过得轻松舒服一点。之前是靠父母的补贴,当发现父母也不可靠的时候,就想在本地找一个丈夫来依靠,日后就依靠夫家生活。<br/><br/> 所以苏玉在没有生活压力的情况下,靠自己是考不上大学的。也甭想指望她能教刘山多少知识,然后让刘山能考上大学了。<br/><br/> 刘山明白,或许正是因为苏玉自己就是个学渣,他确实没有合适的理由去参加高考或者帮苏玉补习功课,所以苏玉才多次参加高考却没有考上大学,而他自己根本没有理由去参加高考。<br/><br/> 不过对刘山来说,不参加高考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br/><br/> 如果参加高考,那么在大学毕业之后,国家会分配工作。这样过一辈子会非常的省心,除了认真工作之外,基本不需要自己努力谋划。<br/><br/> 但不参加高考,等过几年国家政策开放之后,他也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只是需要个人的奋斗和努力罢了。但是他已经有了多年的先机,能选择合适的行业,合适的生意,相比其他人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br/><br/> 当然,就现在而言,刘山还要过许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好在,在恢复记忆之前,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br/><br/> 苏玉因为宋芳芳多和刘山说了几次话,突然有了危机感,以为宋芳芳也看上了刘山,所以苏玉也采取了行动。也不再偷偷摸摸的行动了,而是在干农活的间歇,就背着绿色的军用水壶,给刘山送水喝。<br/><br/> 刘山这样干一上午农活,中间肯定要喝水的,他也像往常一样,带了一大搪瓷杯子凉白开水,自然不需要苏玉专门给他送水。<br/><br/> 但他当然不会那么蠢,告诉苏玉说她多此一举。既然苏玉有意把他们的恋爱关系公开化,那刘山也不会反对。<br/><br/> 刘山就着水壶口喝了一口水,竟然是甜的糖水,除了补充水分,还能补充一□□力。刘山早知道苏玉是很会让自己舒适生活的性子,无论是有一块钱,还是有一百块钱,都会把这钱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吃好喝好。此时喝到糖水,还是不由得一笑。<br/><br/> 刘山还挺喜欢苏玉这务实的性子。她不太讲究穿衣打扮,很少把钱花在衣裳打扮上面。但她十分看重口腹之欲,家里的补贴除了在村里买粮食鸡蛋,就是在县里买糖果,饼干,红糖,麦乳精之类的东西了。所以爹妈补贴了她几年,她没有存下什么钱,全部吃到肚子里面去了。<br/><br/> 苏玉的爸妈重男轻女,不让同样没有工作的她哥哥下乡,反而让刚刚高中毕业,年纪还小的苏玉下乡种田,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儿子留在身边。而苏玉也没有多么伤心难过,下乡了也想法子让自己过得舒服,尽可能的从偏心的父母那里拿到补偿。她根本不会为父母偏心的事情伤春悲秋。<br/><br/> 等到苏玉敏锐的发现父母的愧疚渐渐消磨了,给她补贴也补贴不了多久了,她又立即务实的决定在乡下结婚,还选了既勤快能干,又高大俊朗的刘山。<br/><br/> 苏玉没有选择家庭条件更好,家中还小有权力的刘建军,只说明苏玉在考虑生活条件之余,也考虑了伴侣的长相等条件,至少给她自己挑了一个看得顺眼的对象。并没有为了更好的生活,就勉强自己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br/><br/> 刘山喝了一口糖水,就把水壶递回给苏玉,“你喝吧,我喝白开水就行了。”<br/><br/> 苏玉怕吃苦,爱享受,但刘山并不讲究生活条件。未来几年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多的改善,只不过不会饿肚子罢了,所以这些生活享受还是让给苏玉吧。<br/><br/> 刘山拿着搪瓷杯子,喝了几大口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开水,看着苏玉站在他身边,抱着水壶小口小口的喝着糖水。<br/><br/> 其他从田地里退到田地边上休息喝水的人都看着他们,还有人在窃窃私语,小声谈笑。乡下的自由恋爱很少,多是媒人说亲,不熟的青年男女见一两面两家就开始谈结婚条件了。<br/><br/> 像刘山这样和女知青谈恋爱,在刘家村还是第一对,所以极其的引人注目。<br/><br/> 刘山的爹妈也颇有些惊疑的向这边张望了好几眼,不过大概是不想让外人看热闹,他们并没有立即过来追问是怎么回事。<br/><br/> 刘山和宋芳芳并肩坐在树下,苏玉左右看看没什么人在附近,才小声问道:“昨天宋芳芳找你做什么?”<br/><br/> 刘山当然不会说实话,告诉苏玉说宋芳芳说了不少她的坏话。倒不是偏向宋芳芳,而是宋芳芳为人圆滑精明,在知青大院里人缘非常好,连刘家村的村民对其印象也很好,觉得她能干,不娇气。反而是苏玉,其他知青觉得她又懒又贪图享受,村民也觉得她是个不能干活的娇娇女,对她印象不佳。<br/><br/>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苏玉和宋芳芳发生冲突,不用想也能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不爱动脑子的苏玉对上两世为人的宋芳芳,简直就是去送菜的。<br/><br/> 所以刘山当然不能激化她们之间的矛盾,只是说:“宋芳芳是来向我打听一下乡里中学招聘老师的事。想问问乡中学今年招不招老师,假如招老师的话,怎么报名考试。”<br/><br/> 苏玉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乡中学今年招老师吗?我能去参加考试吗?”,相比于下地干农活,她当然也更愿意去当中学老师。<br/><br/> 刘山摇摇头,“乡中学今年不招老师。即使招老师,按照惯例,每个生产大队也只有一两个推荐考试的名额。大队长大概会把一个推荐名额给刘建军,因为他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名额,才会在你们知青里挑选。你觉得你竞争得过其他知青吗?就算大队长推荐了你,乡里那么多人一起去参加考试,你能考过这十里八乡的知青们和高中生们吗?”<br/><br/> 苏玉想了想,摇了摇头,这样的话,以她在知青中的人缘,她能被推荐去考试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即使去了,以她那都丢到脑后的知识水平,恐怕也考不过其他人。<br/><br/> 苏玉嘟了嘟嘴,她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是有个清醒的认知的,“那还是算了吧!”<br/><br/> 刘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水煮蛋塞进了苏玉的兜里。<br/><br/> 他家养的几只母鸡每天生产四个鸡蛋,他的爹妈每天吃一个鸡蛋,疼爱他这个独子,所以他每天是有两个水煮蛋。和苏玉谈恋爱之后,他从自己的份例里每天都给苏玉匀出了一个鸡蛋。<br/><br/> 当然,此时苏玉还有父母的补贴,所以她偷偷和刘山见面的时候,也会给他塞一个糖果,抓一把瓜子,或者带着糖水或者冲泡的麦乳精和刘山一起吃喝,并没有只进不出。<br/><br/> 第149章<br/><br/> 休息了十多分钟,刘山就回去干活了,苏玉也回到了她干活的地方,虽然干活不利落,她每天也要拿到三四个工分才能不饿肚子。<br/><br/> 中午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刘山的爹妈果然问他道,“你是不是在和那个女知青苏玉谈对象?”<br/><br/> 刘山点头承认了,“我们看对眼了,已经谈了一段时间了。”<br/><br/> 刘爹刘妈都不算很满意。<br/><br/> 就像前文所说,刘家村的村民大多对苏玉印象不佳,觉得她就是<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