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现在姚家和姚家的左邻右舍唯一能够说嘴的,就是这个当阿娘的实在太狠心了,男人刚走没几天就回了娘家,这改嫁也就算了,偏偏这么久的一段时间里,她竟然一次都没有想着来县里看一看一双儿女。</p><p> 虎子虽然小,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亲娘如此狠心,他心里对于阿娘的孺慕之情自然就淡了。</p><p> 想到林郎君说自家跟着他做生意后能赚到的许多钱,虎子心里自从阿翁出事后积攒起来的郁气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p><p> 在这个狭小的院子,小小的少年听着身旁祖父的鼾声,在黑夜里紧紧地攥紧了拳头。</p><p> ——他以后要好好干活,多多地挣钱,好好地养大自己和妹妹!</p><p> 又一晚上过去了,林回星顺利地去杂货铺取回了石磨。</p><p> 因为没有带着苏大华他们出门,林回星还借了杂货铺的板车,才把这盘大石磨带回了姚家。</p><p> 林回星刚才已经检查过了,这郑家的石匠收益不错,这磨盘打磨得十分地光滑规整。</p><p> 苏大华和姚二郎他们抬着石磨放置在柴房后,林回星又打了一桶水来好好地把石磨冲洗了几遍,确定上面没有任何杂质后才停下手来。</p><p> 正好姚家人都在一旁,林回星索性一起叮嘱了:“这做吃食生意,干净是最紧要的,以后你们也得多注意,做豆腐的时候的洗干净手,这指甲也别留太长了,磨豆腐点豆浆的时候最好用帕子把头发给包起来。”</p><p> 怕姚家人不当一回事儿,林回星还特意把事情往严重了说。</p><p> “这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半点都不能马虎,别回头豆腐染上脏物,让客人吃坏了肚子,那事情可就大了。”</p><p> 说真的,要不是林回星见姚家人虽然贫穷,但是家里家外都收拾得很干净,他还真不放心让他们做这豆腐生意。</p><p> 这可是要入口的食物,但凡出一点事情,那真是轻则拉肚子,重则出人命。</p><p> 林回星这人虽然平常一副十分好说话的样子,但是在这种严肃的场合,他把脸一板起来后,还是挺能唬人的。</p><p> 凑在柴房看石磨的虎子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了,唯有姚老翁,一脸认真地保证道:“这是当然,我们都不是那种马虎的人,回头肯定会多加注意的,林郎君你就放心吧。”</p><p> 想到教会姚家人做豆腐后,自己恐怕有一段时间不能来县城了,林回星索性把能想到的事情全都一次性给交代清楚。</p><p> “这做好的豆腐你们也要小心,等到天气热了,要是当天卖不完,就自己吃,可别留着过夜,变质的食物是能吃死人的,总之你们注意一些,豆腐好卖就多做一点,要是不好卖,就适量地少做一点,可千万不能贪多。”</p><p> 在林回星的眼皮子底下,这卖馊豆腐的事情可绝对不能发生。</p><p> 他之所以想支起这一个摊子,也是为了姚家人的生计,他可不想回头客人吃坏了肚子,再让姚家人结结实实地赔上一大笔钱。</p><p> 这两天林回星也深刻地了解到了姚家人有多节约,怕到时候他们不嚯嚯客人转而嚯嚯自己,他还不放心地补充道:</p><p> “就算是你们自己,卖不完酸了的豆腐也该扔就扔,千万不要舍不得,你们一家子这老的老,小的小,可千万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p><p> 其实豆腐有很多种加工方法,就算是夏天,当天卖不完的豆腐也可以加工成腐乳。</p><p> 然而永国的油盐都不便宜,就姚家的这个情况,暂时是做不起来这腐乳的生意了。</p><p> 林回星想着回头还得教他们做豆干,这玩意儿比豆腐耐放。</p><p> 不过做豆干也需要不少的配料,食盐都是便宜的,花椒,大料,干姜这些才是贵的,得等姚家人靠着卖豆腐稍微赚了一些钱后才能做。</p><p> 在现代这些东西都不贵,到了永国,这些油盐调料倒是成了一个难题了。</p><p> 而且就算回头姚家人做出了腐乳和豆干,这些东西因为成本的原因,那卖价也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的。</p><p> 总之问题很多,现在林回星只能先不去想。</p><p> 再说姚家人这边,光是听林回星说要把酸了的豆腐扔掉时,他们心里就已经心疼得不行了。</p><p> 不过姚老翁知道,事关性命,可不是能开玩笑的事情。</p><p> 最后姚老翁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罢了,大不了之后他们做这个豆腐的时候多计划着一些好了。</p><p> 敲打提醒过姚家人后,林回星多多少少是放心下来了,想到明天就是自己和铁匠约好的铁釜交付的日子,他当即指挥着姚二郎泡了一桶豆子。</p><p> 林回星买的木桶可不少,这一桶豆子怎么着都有三十来斤了。</p><p> 虽然这是姚家人第一次试着做豆腐,林回星也是第一次自己亲手点豆腐,按理说不应该一下子泡这么多豆腐。</p><p> 不过林回星以前见他妈做过很多次豆花,对于点豆腐的流程已经很熟悉了。</p><p> 林回星想着多做一些,到时候给姚家人留一些,剩下的他和苏大华他们可以多费一点力,把这豆腐也带些回去给村里人尝一尝。</p> ', ' ')('\n <p> 毕竟这豆腐虽然不是什么顶顶稀罕的东西,但是在永国也能称得上是种新奇的食物。</p><p> 做豆腐绝对是一件辛苦活, 经过一晚上的浸泡,原本的一桶黄豆已经吸饱了水分,在水桶里面撑得冒了尖。</p><p> 早起做饭的金氏看见后连忙又拿了一只木桶过来, 把桶里的黄豆分了一些出来。</p><p> 不知道这些豆子要泡到什么程度才算好, 金氏也没敢加水。</p><p> 对于金氏来说,这几天的日子就跟做梦一样。</p><p> 家里来了个林郎君, 对方心好, 不但给家里的孩子们吃面饼,还要和他们合伙做生意。</p><p> 天知道金氏刚听到公爹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有多惊讶。</p><p> 当时金氏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靠谱,家里都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哪来的本钱和人做生意。</p><p> 结果林郎君却说不要他们出本钱,只需要他们出人力和场地。</p><p> 至于另外的柴火和豆子,那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p><p> 要说金氏原本心里还没底, 但是这两天见到林回星一样一样地往家里搬东西后,她心里的那点担忧瞬间就消散了。</p><p> 和这些石磨木桶相比, 自家付出的这一点东西压根就不算么。</p><p> 而且姚家之前已经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野菜粥和豆饭了, 随着林回星的到来, 这种生活也得到了改变。</p><p> 昨天林回星煮了羊肉, 那肉可真好吃了,美得金氏昨天做梦都还忍不住在咂摸嘴里的肉味。</p><p> 也因为昨天吃的那一餐肉, 今天金氏煮早饭的时候是一点豆子和野菜都没有放, 全都放的粟米。</p><p> 金氏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昨天晚上林回星吃到野菜粥时那一脸的为难她是注意到的。</p><p> 家里就这么几斤粟米,还是前短时间婆母身子不好,她男人特意买回来给婆母补身体的。</p><p> 这粟米价格贵, 楚氏也舍不得吃,就只抓了一把米做了一顿粟米粥, 剩下的粟米被她好好地收了起来。</p><p> 一直到林回星来姚家后,楚氏才舍得把这一小袋粟米拿出来。</p><p> 金氏把袋子里所有的粟米都倒进了陶罐。</p><p> 等陶罐里的粟米粥煮好后,她先拿陶盆把三位客人的早食盛了出来,随后又往罐子里加了一瓢水和两大把野菜。</p><p> 也是没办法,家里的粟米不多,林回星他们三人又都是能吃的壮汉,要全是粟米粥的话,就不够这么多人了。</p><p> 这种情况下自然得先紧着客人们吃,作为主人家,姚家人多吃点野菜就行了。</p><p> 林回星早上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姚家人碗里的食物和他们不一样,他也没有声张,默默地吃完了碗里的小米粥。</p><p> 放下饭碗后,林回星交代几人:“大华你等会儿和我去铁匠铺取铁釜,姚翁你们就先把灶给搭起来,灶搭好后我要是还没回来的话,可以先把豆子给磨出来。”</p><p> 阴干了两天,院子里的那些泥砖虽然还没有彻底干透,但也可以用了,回头用柴火一烤,怎么都干了。</p><p>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泥砖到底没有红砖好用,但是安平县没有卖砖头的,现在只能先将就着用泥砖。</p><p> 简单的灶台姚老翁是会搭的,问清楚铁釜的大小后,姚老翁虽然心中震惊,面上还是半点没显地答应了下来。</p><p> 这么大的一只铁釜,得要多少的银钱啊!</p><p> 金氏和楚氏听了林回星的话后忍不住互相对视了一眼。</p><p> 之前婆媳两还在私底下议论过,这林郎君出手这么大方,不会等他们辛辛苦苦地把摊子直起来后他人却跑了吧。</p><p> 如今有了这么一口大铁釜,担心对方跑路的人估计就变成林回星了。</p><p> 然而林回星是一点都不担心,他带着苏大华慢悠悠地拿着官府发的文书到了铁匠铺。</p><p> 收了银子,铁匠也没怠慢,知道林回星急着用,他昨天晚上铁匠带着小徒弟点着油灯把铁釜做好了。</p><p> 看到铺子里那个大得有些离谱的铁釜时,苏大华没忍住惊呼道:“嚯,这得有五六十斤重吧。”</p><p> 铁匠闻言一脸得意地摇了摇手指:“不止,足有八十三斤重。”</p><p> 单从这铁釜的重量上看,就知道这铁匠不算黑心,更别说他还十分细心的在铁釜上铸造了四个方便手提的圆环。</p><p> 见惯了现代样式简单的锅具,林回星看着眼前造型精致的铁釜,也没忍住赞叹道:“掌柜的手艺可真好。”</p><p> 人都爱听夸奖,铁匠也一样,更别说林回星夸人的时候还不忘把剩下的银子递给他。</p><p> 铁匠笑呵呵地摆手道:“觉得好的话以后多来光顾,安平的乡亲都知道我铺子里的东西耐用,就我做出来的菜刀,用个两辈人都没有关系。”</p><p> 趁着苏大华扛铁釜的时候,林回星连连点头:“行,以后我有需要肯定会再来光顾你生意的。”</p><p> 这铁釜重量可观,林回星真担心苏大华扛不动,然而对方却用绝对的实力向他证明了自己的力气。</p><p> 虽然苏大华扛着这么大一口铁釜还是脸不红</p> ', ' ')('\n <p>心不跳,但是林回星确实光是在一旁看着都替他觉得累。</p><p> 林回星忙不迭朝苏大华摆手:“你赶紧带着铁釜回去姚家去,我还要再买点东西。”</p><p> 苏大华一贯是很听林回星招呼的,闻言也没问他要去买什么,乖乖地扛着铁釜就往回走了。</p><p> 而林回星也没去别处闲逛,直接去了粮铺:“掌柜的,要一石稻谷。”</p><p> 林回星清楚姚家的情况,就今天早上的那个样子,他哪能不知道是姚家的粟米吃完了呢。</p><p> 一石稻谷二十七八斤,林回星只买一石可不是他抠搜。</p><p> 主要是稻谷价格不便宜,他又不是散财童子,无缘无故地送姚家许多粮食肯定是不合理的。</p><p> 要是今天的豆腐做得顺利的话,林回星他们明后天就能回上梁沟了。</p><p> 这一石稻谷脱了壳也有二十来斤呢,就算他和苏大华他们一日三顿都吃白米饭,光这么两天也吃完这么多的大米。</p><p> 剩下的那些大米留给姚家人正好,再多就不太合适了。</p><p> 从粮铺出来,林回星又去旁边的集市买了一只肥嘟嘟的老母鸡。</p><p> 姚家人伙食开得差,要是林回星不做饭的话,他们就只会吃各种野菜。</p><p> 野菜虽好,但是林回星只能接受隔三差五吃上一回,还是作为配菜,要是让他连着吃上好几天,他觉得肚子里寡得慌。</p><p> 这鸡对于农户来说就是能不断生钱的宝贝,一般情况下,只有老得下不出蛋的母鸡才会拿出来卖。</p><p> 这样的鸡肉质很柴,并不适合吃肉,但是用来炖汤的话,那汤是极其鲜美的。</p><p> 不知道姚家有些什么食材,林回星买了老母鸡后,还不忘把隔壁小摊上的干蘑菇也给包圆了。</p><p> 安平县附近山丘很多,一旦下了雨,这山上总少不了蘑菇。</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