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训练有素的侍卫迅速接管了此处。<br />
“小姐,裙角有血。”<br />
温道盈一挥手,自有人低头奉上尚温热的茶水。她自斟自饮了一口:“无妨。方才侍卫剿匪时,大抵沾上了些罢。”<br />
叶采苓今日奔波了一天,水米未进。此时后知后觉地感到腹内有些绞痛起来。<br />
她不去看那茶水,只公事公办道。<br />
“温女官,昨日我方回京。带回来的证据已经呈给长公主了。”<br />
温道盈点点头。<br />
“你说上报之事么?大可以放心。”<br />
她轻笑。<br />
“我此前已经遣t人去漠北查勘,保留许多证据,前些日子已经呈给圣上。”<br />
不可能。<br />
叶采苓心道,若是如此,自己这些日子在危险重重中得来的证据,到底算什么呢?<br />
“这些账本与往来,是我自己从漠北取来的。”叶采苓抿唇。“敢问温女官,上报的又是何证据?”<br />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br />
温道盈避重就轻。只笑道。<br />
“今日遣我来,也是因为恰有私事要在此处渡江。长公主索性一并把此事也交给了我。”<br />
她弯起红唇笑:“你可见江边红妆?正是我过些日子大婚要用的。”<br />
大婚?<br />
离京之前尚未有信,怎的突然却要婚嫁了。<br />
“如此,那便恭喜温女官,百年好合。”<br />
叶采苓并不关心此事。<br />
此时侍女静霜跌跌撞撞从外面跑来,见到叶采苓,眼泪夺眶而出。<br />
温道盈带着一抹怜悯的微笑起身。<br />
离开客栈,回首轻轻扔下一句话给一旁谦恭弯腰的家仆。<br />
“找个机会——告诉她,我要与谁成婚。”<br />
家仆喏喏点头。<br />
*<br />
叶采苓拉着静霜向外行。<br />
“姑娘今日还未吃上些吃食,不晓得可有食肆在这个时候还开着门的。”静霜纵然刚从枢兰人那里逃出来,心里依旧心心念念着叶采苓。<br />
叶采苓微微摇摇头,道无妨。<br />
静霜正望着前面的车驾,道这些车马像是要办喜事,看着像是雇了江边的住民拉车。她抬手揩了揩脸上的尘土,笑着过去问对方食肆之事。<br />
回来时却无法掩藏好脸上的讶异神色。<br />
叶采苓察觉有异,只道:“何事?你且说来。”<br />
这几日经历的事情的确是太过繁杂了。<br />
她已经感觉到头脑里好像绷着一根细细的弦。从离京开始,所遇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br />
塞外风云骤变,所遇之人都各怀心思。在一片迷蒙中,她竭力前行,最后堪堪寻到些许真相,却又面临生死关口。<br />
此刻还能支撑她的,好像就是出行之前谢泓的那些话。<br />
此时已经入冬了,她身上着的还是谢泓当时赠送的那件大氅。<br />
腹中传来隐隐的钝痛,好像是这些日子,吃得东西的确是太少了。<br />
静霜担忧地扶住她,犹豫再三,却还是低声说出口。<br />
“小姐,他们说是,谢温两家联姻。”<br />
“谢学士,要迎娶温姑娘。”<br />
叶采苓摇摇头,怀疑自己听错了。<br />
“哪个谢学士?”<br />
“谢泓。”静霜咬咬牙,还是说出了这个名字。<br />
叶采苓自然不会相信。<br />
但就是这么巧,先前跟着那陪嫁的车夫此刻正拖着车子行过食肆。<br />
“这次排场真是大的很啊。女儿家的陪嫁从京外一车一车的运来。”<br />
有个年纪小些的小厮,笑嘻嘻地道。<br />
“师傅还是小瞧我们家姑娘了。那是京中女官,太后极看重的。这次大婚,圣上特意下旨,要风风光光的大办。”<br />
小厮望见她们主仆二人,笑道:“不如你让这二位姑娘评评理,你们说,这桩与谢大学士的婚事,是不是极好?”<br />
静霜只做没听见。<br />
叶采苓却并不能全当耳旁风。<br />
他不是说自己要等她回来么?<br />
叶采苓眨眨眼,试图摒弃此刻眼底缓缓上升的情绪,却是莫名其妙的扯了扯唇角。<br />
他还是她记忆里那个人。<br />
依旧皎如天上月。<br />
可,成婚的人怎么会是他呢?<br />
小厮见她脸上没有露出什么夸张的神色,谨记着温道盈的嘱咐,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br />
宫中瑞鹤宴,谢学士与温女官情投意合。太后亲下懿旨,一众朝臣见证。<br />
二人婚期已定。<br />
叶采苓缓缓地听着。<br />
心里在一点点下坠。谢泓像一场寒山上穿过松稍的夜风,此刻又从她生命里毫不留情地席卷而去了。<br />
他此前有给她做过什么保证么?什么都没有罢。<br />
他们只是同路过一段。<br />
他留给她的,仍然只有一个立在前方的背影。<br />
*<br />
回程路上还需渡江。<br />
叶采苓无意识地吐出了一口气。<br />
心头是从未有过的疲惫。<br />
实则也并没有很想再回去了。长公主那边事情已经办妥。纵然温道盈可能会抢走功劳,但她也并不想再接手。<br />
她已经为民请命了太多次。<br />
这次却破天荒地觉得,此前坚守的那些都像个无谓的笑话。
“小姐,裙角有血。”<br />
温道盈一挥手,自有人低头奉上尚温热的茶水。她自斟自饮了一口:“无妨。方才侍卫剿匪时,大抵沾上了些罢。”<br />
叶采苓今日奔波了一天,水米未进。此时后知后觉地感到腹内有些绞痛起来。<br />
她不去看那茶水,只公事公办道。<br />
“温女官,昨日我方回京。带回来的证据已经呈给长公主了。”<br />
温道盈点点头。<br />
“你说上报之事么?大可以放心。”<br />
她轻笑。<br />
“我此前已经遣t人去漠北查勘,保留许多证据,前些日子已经呈给圣上。”<br />
不可能。<br />
叶采苓心道,若是如此,自己这些日子在危险重重中得来的证据,到底算什么呢?<br />
“这些账本与往来,是我自己从漠北取来的。”叶采苓抿唇。“敢问温女官,上报的又是何证据?”<br />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br />
温道盈避重就轻。只笑道。<br />
“今日遣我来,也是因为恰有私事要在此处渡江。长公主索性一并把此事也交给了我。”<br />
她弯起红唇笑:“你可见江边红妆?正是我过些日子大婚要用的。”<br />
大婚?<br />
离京之前尚未有信,怎的突然却要婚嫁了。<br />
“如此,那便恭喜温女官,百年好合。”<br />
叶采苓并不关心此事。<br />
此时侍女静霜跌跌撞撞从外面跑来,见到叶采苓,眼泪夺眶而出。<br />
温道盈带着一抹怜悯的微笑起身。<br />
离开客栈,回首轻轻扔下一句话给一旁谦恭弯腰的家仆。<br />
“找个机会——告诉她,我要与谁成婚。”<br />
家仆喏喏点头。<br />
*<br />
叶采苓拉着静霜向外行。<br />
“姑娘今日还未吃上些吃食,不晓得可有食肆在这个时候还开着门的。”静霜纵然刚从枢兰人那里逃出来,心里依旧心心念念着叶采苓。<br />
叶采苓微微摇摇头,道无妨。<br />
静霜正望着前面的车驾,道这些车马像是要办喜事,看着像是雇了江边的住民拉车。她抬手揩了揩脸上的尘土,笑着过去问对方食肆之事。<br />
回来时却无法掩藏好脸上的讶异神色。<br />
叶采苓察觉有异,只道:“何事?你且说来。”<br />
这几日经历的事情的确是太过繁杂了。<br />
她已经感觉到头脑里好像绷着一根细细的弦。从离京开始,所遇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br />
塞外风云骤变,所遇之人都各怀心思。在一片迷蒙中,她竭力前行,最后堪堪寻到些许真相,却又面临生死关口。<br />
此刻还能支撑她的,好像就是出行之前谢泓的那些话。<br />
此时已经入冬了,她身上着的还是谢泓当时赠送的那件大氅。<br />
腹中传来隐隐的钝痛,好像是这些日子,吃得东西的确是太少了。<br />
静霜担忧地扶住她,犹豫再三,却还是低声说出口。<br />
“小姐,他们说是,谢温两家联姻。”<br />
“谢学士,要迎娶温姑娘。”<br />
叶采苓摇摇头,怀疑自己听错了。<br />
“哪个谢学士?”<br />
“谢泓。”静霜咬咬牙,还是说出了这个名字。<br />
叶采苓自然不会相信。<br />
但就是这么巧,先前跟着那陪嫁的车夫此刻正拖着车子行过食肆。<br />
“这次排场真是大的很啊。女儿家的陪嫁从京外一车一车的运来。”<br />
有个年纪小些的小厮,笑嘻嘻地道。<br />
“师傅还是小瞧我们家姑娘了。那是京中女官,太后极看重的。这次大婚,圣上特意下旨,要风风光光的大办。”<br />
小厮望见她们主仆二人,笑道:“不如你让这二位姑娘评评理,你们说,这桩与谢大学士的婚事,是不是极好?”<br />
静霜只做没听见。<br />
叶采苓却并不能全当耳旁风。<br />
他不是说自己要等她回来么?<br />
叶采苓眨眨眼,试图摒弃此刻眼底缓缓上升的情绪,却是莫名其妙的扯了扯唇角。<br />
他还是她记忆里那个人。<br />
依旧皎如天上月。<br />
可,成婚的人怎么会是他呢?<br />
小厮见她脸上没有露出什么夸张的神色,谨记着温道盈的嘱咐,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br />
宫中瑞鹤宴,谢学士与温女官情投意合。太后亲下懿旨,一众朝臣见证。<br />
二人婚期已定。<br />
叶采苓缓缓地听着。<br />
心里在一点点下坠。谢泓像一场寒山上穿过松稍的夜风,此刻又从她生命里毫不留情地席卷而去了。<br />
他此前有给她做过什么保证么?什么都没有罢。<br />
他们只是同路过一段。<br />
他留给她的,仍然只有一个立在前方的背影。<br />
*<br />
回程路上还需渡江。<br />
叶采苓无意识地吐出了一口气。<br />
心头是从未有过的疲惫。<br />
实则也并没有很想再回去了。长公主那边事情已经办妥。纵然温道盈可能会抢走功劳,但她也并不想再接手。<br />
她已经为民请命了太多次。<br />
这次却破天荒地觉得,此前坚守的那些都像个无谓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