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她如常般巧笑倩兮,娇媚逢迎,一颦一笑,颠倒众生,可那寸眸光却出奇地沉静,直直往他所在之处飘过来。<br />
隔着人潮,无言地凝望着他。<br />
微翘的眼尾像是一只细小的钩子,勾住了他的心,慢慢勾出一道淋漓的血痕。<br />
他似是被这样动人的目光摄住了魂魄,失神地与她对望良久。<br />
待他察觉,他迅速敛神,收回目光,凝望着酒杯,沉默多时。<br />
后来不知多久,好似又见到她端着酒杯朝他走来。<br />
莺歌燕舞,酒色声迷之中,她裙角的飘飘欲飞,恍若幻梦。<br />
他断然推拒道:<br />
“不必大费周章,我从不饮酒。”<br />
似幻似真的雾气里,她比方才醉得更厉害了,轻声唤他“法师”,没有骨头似地倚在他身上,一声比一声娇。<br />
他神志尚有几分清明,起身离去。<br />
可她好似看出他的渴求了,嗤嗤地笑,开始往他肩上攀,白腻腻的纤手翻动他的衣襟,探了进去。<br />
他扣住她的腕,制止她得寸进尺。<br />
她的手腕纤细得像是一截苇草,他一手掌握还有余量,拇指的指腹可以在青蓝的脉搏间轻轻摩挲,感受着她分明的心跳。<br />
每跳动一下,都是不可言说的欲念。<br />
她双眸泫然,哭诉着,说她也为他动了情,想和他一道修行。她再也不想在皇宫里承宠,她想要回西域去。<br />
她失势,他心疼。她受宠,他心痛。<br />
有所为,更多是有所不为。诸事皆是进退不得,整颗心像是要徒然地撕裂开来,分崩离析了。<br />
为她痴狂,为她疯魔。<br />
最后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了。<br />
侍奉他的随从说他在寿宴不住地饮酒,最后皇帝命人用软轿将他送了回来。<br />
一夜倾颓,香息散尽。<br />
只有他无望的臆想。<br />
***<br />
他去西域前,将邹云荐给了她。<br />
当然,她不会知道背后之人是他。<br />
阳春三月里,在御花园漫步的姝妃掉了一支金簪,由禁军将士找回,送回了明霞宫。<br />
那金簪里,藏了一纸小笺。<br />
金簪来回传递的几日后,明霞宫的一名宫人溺亡在无人的太液池时。当时,她正陪在皇帝身边寸步不离,无可指摘。<br />
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金簪之盟是他安排的,也是皇帝暗允的。<br />
皇帝登基后,内控政权,外收兵权,开始忌惮皇后背后的世家外戚,便将她推了出去,再用邹云扶植,用来打压皇后和她背后的权势。<br />
所以,从前,是皇帝默许了皇后造谣她通敌北匈,顺势将她囚禁,以卸下外戚的防备,最后和他一道设计将之一网打尽。<br />
这背后所有的筹谋算计,血雨腥风,她不会知晓。她只道邹云也是乌兹人,是她的同乡,可以为她所用。<br />
溺水之人失去了眼前的浮木,自然会攀上另外一根。<br />
自北匈战局已定,少年将军功成身退,在禁军中封了一个闲职,也算是圣恩仁德了。皇帝疑心深重,不会放任他一人手握兵权不放。<br />
只是作为工具,他还十分趁手,便成了皇帝以后宫制前朝的一环。<br />
数年来,血气方刚的少年婉拒皇帝的赐婚,至今没有家室,只有宫外一处华贵宽敞的府邸,空空荡荡,一如他的心。<br />
他对她的心意,不会比他少。有他助她,他很放心。<br />
在他离开长安的前一夜,他最后去见邹云,只见他独自一人在庭院里大醉一场。<br />
将军剑眉星目,目光灼灼,笑着道:<br />
“她不记得我。当年她说,我可以做乌兹的大将军。我真做成了,她却不记得我了……”<br />
见他不语,将军在地上半支起身,松松抓着他的衣襟。从一开始便知道他本来的身份,此刻眯着惺忪的眼,醉醺醺地问了他一遍又一遍:<br />
“她可记得你?记得么?……”<br />
曾记否?还念否?<br />
可记得又如何?她是自己选择了入宫。<br />
无论是佛子还是国师,他连留在她身边的资格都没有。<br />
唯有酒后,她才会入梦。<br />
唯有梦里,才能容纳他的荒唐,他的僭越,还有他不切实际的嗔痴。<br />
一生金戈铁马,大权在握,荣华富贵,可唯有虚无梦里的那一刻,才是此生唯一的欢愉。<br />
夜色渐深,将军已是烂醉如泥,他始终没有作声,召来几个侍从将人扶入房内安置。<br />
翌日,他策马奔出长安城门之时,最后回望一眼浩大的皇城。<br />
只能看到天际尽头,浮云之下,一重又一重的宫阙环绕,红墙万里,绵延无尽。<br />
困住了他,也困住了他的姑娘。<br />
无可奈何。<br />
……<br />
战乱方过,西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br />
夏有旱涝,冬有冻灾。他带人在各国建了水渠,饮地下水和冰山雪水灌溉农田。从汉地引进皮毛织法,使得牧民的衣物耐寒抗冻。在山麓修建堤坝,防治雪山融化而产生的洪涝与雪崩。<br />
他将所有心思扑在政务上,唯有邹云时而寄来的信件会搅乱他的心绪。<br />
信上说,她在宫里玩弄心术,铲除了不少针对她的异己,能够与她抗衡的,最终只有皇后了。<br />
可他知道,她的地位看似稳固,实际有皇帝限制外戚的推波助澜。盛极必衰,她逐渐处于风口浪尖,这是他不愿看到的。<br />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隔着人潮,无言地凝望着他。<br />
微翘的眼尾像是一只细小的钩子,勾住了他的心,慢慢勾出一道淋漓的血痕。<br />
他似是被这样动人的目光摄住了魂魄,失神地与她对望良久。<br />
待他察觉,他迅速敛神,收回目光,凝望着酒杯,沉默多时。<br />
后来不知多久,好似又见到她端着酒杯朝他走来。<br />
莺歌燕舞,酒色声迷之中,她裙角的飘飘欲飞,恍若幻梦。<br />
他断然推拒道:<br />
“不必大费周章,我从不饮酒。”<br />
似幻似真的雾气里,她比方才醉得更厉害了,轻声唤他“法师”,没有骨头似地倚在他身上,一声比一声娇。<br />
他神志尚有几分清明,起身离去。<br />
可她好似看出他的渴求了,嗤嗤地笑,开始往他肩上攀,白腻腻的纤手翻动他的衣襟,探了进去。<br />
他扣住她的腕,制止她得寸进尺。<br />
她的手腕纤细得像是一截苇草,他一手掌握还有余量,拇指的指腹可以在青蓝的脉搏间轻轻摩挲,感受着她分明的心跳。<br />
每跳动一下,都是不可言说的欲念。<br />
她双眸泫然,哭诉着,说她也为他动了情,想和他一道修行。她再也不想在皇宫里承宠,她想要回西域去。<br />
她失势,他心疼。她受宠,他心痛。<br />
有所为,更多是有所不为。诸事皆是进退不得,整颗心像是要徒然地撕裂开来,分崩离析了。<br />
为她痴狂,为她疯魔。<br />
最后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了。<br />
侍奉他的随从说他在寿宴不住地饮酒,最后皇帝命人用软轿将他送了回来。<br />
一夜倾颓,香息散尽。<br />
只有他无望的臆想。<br />
***<br />
他去西域前,将邹云荐给了她。<br />
当然,她不会知道背后之人是他。<br />
阳春三月里,在御花园漫步的姝妃掉了一支金簪,由禁军将士找回,送回了明霞宫。<br />
那金簪里,藏了一纸小笺。<br />
金簪来回传递的几日后,明霞宫的一名宫人溺亡在无人的太液池时。当时,她正陪在皇帝身边寸步不离,无可指摘。<br />
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金簪之盟是他安排的,也是皇帝暗允的。<br />
皇帝登基后,内控政权,外收兵权,开始忌惮皇后背后的世家外戚,便将她推了出去,再用邹云扶植,用来打压皇后和她背后的权势。<br />
所以,从前,是皇帝默许了皇后造谣她通敌北匈,顺势将她囚禁,以卸下外戚的防备,最后和他一道设计将之一网打尽。<br />
这背后所有的筹谋算计,血雨腥风,她不会知晓。她只道邹云也是乌兹人,是她的同乡,可以为她所用。<br />
溺水之人失去了眼前的浮木,自然会攀上另外一根。<br />
自北匈战局已定,少年将军功成身退,在禁军中封了一个闲职,也算是圣恩仁德了。皇帝疑心深重,不会放任他一人手握兵权不放。<br />
只是作为工具,他还十分趁手,便成了皇帝以后宫制前朝的一环。<br />
数年来,血气方刚的少年婉拒皇帝的赐婚,至今没有家室,只有宫外一处华贵宽敞的府邸,空空荡荡,一如他的心。<br />
他对她的心意,不会比他少。有他助她,他很放心。<br />
在他离开长安的前一夜,他最后去见邹云,只见他独自一人在庭院里大醉一场。<br />
将军剑眉星目,目光灼灼,笑着道:<br />
“她不记得我。当年她说,我可以做乌兹的大将军。我真做成了,她却不记得我了……”<br />
见他不语,将军在地上半支起身,松松抓着他的衣襟。从一开始便知道他本来的身份,此刻眯着惺忪的眼,醉醺醺地问了他一遍又一遍:<br />
“她可记得你?记得么?……”<br />
曾记否?还念否?<br />
可记得又如何?她是自己选择了入宫。<br />
无论是佛子还是国师,他连留在她身边的资格都没有。<br />
唯有酒后,她才会入梦。<br />
唯有梦里,才能容纳他的荒唐,他的僭越,还有他不切实际的嗔痴。<br />
一生金戈铁马,大权在握,荣华富贵,可唯有虚无梦里的那一刻,才是此生唯一的欢愉。<br />
夜色渐深,将军已是烂醉如泥,他始终没有作声,召来几个侍从将人扶入房内安置。<br />
翌日,他策马奔出长安城门之时,最后回望一眼浩大的皇城。<br />
只能看到天际尽头,浮云之下,一重又一重的宫阙环绕,红墙万里,绵延无尽。<br />
困住了他,也困住了他的姑娘。<br />
无可奈何。<br />
……<br />
战乱方过,西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br />
夏有旱涝,冬有冻灾。他带人在各国建了水渠,饮地下水和冰山雪水灌溉农田。从汉地引进皮毛织法,使得牧民的衣物耐寒抗冻。在山麓修建堤坝,防治雪山融化而产生的洪涝与雪崩。<br />
他将所有心思扑在政务上,唯有邹云时而寄来的信件会搅乱他的心绪。<br />
信上说,她在宫里玩弄心术,铲除了不少针对她的异己,能够与她抗衡的,最终只有皇后了。<br />
可他知道,她的地位看似稳固,实际有皇帝限制外戚的推波助澜。盛极必衰,她逐渐处于风口浪尖,这是他不愿看到的。<br />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