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贾环大喜拜谢:“学生多谢老师看顾。”<br />
齐王府里面,齐王李修与王妃也带着自己家的三个儿子准备进宫去给平治皇帝拜年。<br />
三个小家伙包得严严实实,跟着齐王上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br />
虽然还是少不更事,但三个小娃进了皇宫却也都老实了许多,不再像外面的一样打闹了。<br />
齐王心里念叨着和长史朱凌的对话:“王爷在初一的时候,不妨向皇上求个恩典。”<br />
“什么恩典?”<br />
朱凌说道:“向皇上给三位小王子求个老师。”<br />
这三个孩子的确到了读书的时候,齐王也想着改天找个先生先来给他们讲讲四书。<br />
“大的也才八岁,现在向皇上求老师,是不是早了点?”<br />
见到齐王的疑惑,朱凌很是认真地劝道:“王爷莫要小看这一步,若是皇上有意,当不会拒绝。”<br />
有意?齐王会意。<br />
但又问道:“那这个老师,朱大人可有人选推荐?”<br />
朱凌说道:“去年春闱的状元贾环,就是个不错的人选。”<br />
贾环……齐王想起来了,贾府和王家可是自己弟弟的铁杆,虽然贾环一向躲着楚王,但他心中还是不想与贾府牵扯。<br />
“还有其他人么?”<br />
听到齐王这话,朱凌又劝道:“就贾状元极好,王爷想想便知道了。”朱凌当然知道贾环和他自家人不在一条线上,当下力劝,这也是一个极好的试探。<br />
齐王思索片刻,便了然了。若是自己还有机会,求贾环给自己家的三个孩子做老师,自然不成问题,而且想必父皇也乐意见到,求贾环过来的机会是比其他人要大的;若是自己没有机会了,那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翰林,怕也要再议了,这的确是一个试探的好机会。<br />
到了乾清宫之后,齐王便让三个孩儿一同给平治皇帝磕头拜年。<br />
“祝皇爷爷新年如意,万事顺心!”<br />
听到孙子的童言,平治皇帝心情也是大好。<br />
齐王压住心情,和平治皇帝聊起了家常。<br />
没说几句话,楚王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只是略小上一岁多而已。<br />
在皇帝面前,兄弟两个自然是一团和气,兄友弟恭的样子。<br />
给皇帝拜完年之后,两位王爷就带着孩子去给太后拜年。<br />
在太后那边,齐王的底气就很足了,他自幼就养在太后身边,情分自然不同一般。<br />
给太后拜了年之后,齐王本能地就想找太后求贾环为先生,但想起朱凌的话,生生忍住了。<br />
太后固然可以做主,但这话让皇帝自己说出来,那就更不一样了。<br />
楚王知道太后的慈宁宫不是自己的主场,拜完年之后,略说几句话便告辞了。<br />
太后拉着自己的重孙子,很是开心:“中午便在这里用膳,晚点你父皇也过来一起,咱们一家人也热闹热闹。”<br />
齐王也很是高兴:“那孙儿就在这蹭一顿饭了。”<br />
待到日头正中,平治皇帝便过来了,见到齐王还没离开,也是愣了一下,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br />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弟弟呢?”<br />
听到平治皇帝的问话,齐王忙回道:“弟弟那边孩子尚幼,就先带着回去了。”<br />
“那既然来了,等下陪太后一同用膳。”<br />
说完之后,平治皇帝却又说道:“既然楚王没能过来,却也不能落下他。”然后转头向王宣说道:“朕记得有东北贡上来的熊掌和飞龙,拿去一些给楚王。”<br />
旁边的小李钒好奇地牵了牵齐王的衣角,小声问道:“父王,飞龙是什么?”<br />
太后平时耳朵不太好使,但对于小辈的话却听得很是清楚:“那是一种飞禽,只有东北才有,吊出来的汤,很是鲜美,正适合你这种小孩子。”<br />
李钒躲在齐王身后,眼里都是渴望的小星星:“那皇曾祖母,它长得好看么?”<br />
太后笑道:“好看!”<br />
见到太后和重孙子互动,平治皇帝也来了兴致:“若是你喜欢,等会让太监带你去瞧瞧去!”<br />
这话一出,不光是李钒,连李锯李铭都跟着出来了:“孙儿也想去看看。”<br />
平治皇帝大乐:“好,好!吃罢了饭一同去!”<br />
犹豫了再三,齐王决定趁着平治皇帝兴致正好的时候提这个事情。<br />
“父皇,儿臣的三个孩子都渐大了,儿臣想着,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寻个先生,先教上一教。”<br />
平治皇帝看着地上的三个孩子,觉得齐王这个要求不是很过分,即便是平常的人家的孩子,也到了该念书的时候了。<br />
“那朕回头看看,给你挑个翰林吧。”<br />
听到平治皇帝这话,齐王心里大定:“儿臣想着,能不能挑个状元?”<br />
平治皇帝笑了:“你还想挑个状元?成!朕准了!”<br />
太后助攻道:“哀家记得,贤德妃的弟弟仿佛就是上一科的状元吧?”她可还记得后宫里元春第一个掏体己银子凑军费,而且还给自己送了一个很管用的土方子,平日里对自己也是尽心得很,最关键的是,元春现在怀着龙种,马上就要临盆了,太后很乐意见到自己孙辈的降生。<br />
平治皇帝回道:“母后好记性。”然后又想了一下,贾府和王家是站在楚王那边的,若自己真的让贾环去齐王那边教书,也算元春没白伺候自己这么些年。<br />
“那就贾环吧!出了正月,让他去你那边教书。”平治皇帝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就把事情定了下来。<br />
齐王拜谢道:“儿臣多谢父皇成全。”<br />
太后也笑道:“这样最好,大过年的,正要这样!”<br />
当下其乐融融,午膳也是有着很和谐的气氛。<br />
贾环哼着小曲回了家,潘又安见着贾环心情甚好,心中也跟着畅快。<br />
待到了梨香院门口,贾环说道:“今儿梨香院照例要聚上一聚的,你和小有过不来,也不能亏待了你俩。”<br />
然后从帛鱼袋中拿了几个金锞子,说道:“每人五个,把年过好了。”<br />
进了梨香院之后,发现院子里也已经热闹非常了,惜春早早就过来了,专等贾环回来吃午饭。<br />
午饭还没吃,薛蟠却过来了。<br />
给贾府的长辈拜年之后,薛蟠竟然到了梨香院。<br />
对于薛蟠的来访,贾环很是意外,这个时间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薛蟠。<br />
“薛大哥怎么得了空到我这来了?”<br />
薛蟠哪里知道,只是自己母亲和妹妹一再的嘱咐。<br />
“也没什么事情,就想着到你这边来坐坐,等下就回去了。”<br />
贾环大概知道了,对彩云说道:“等会子让厨房收拾几个菜,我和薛大哥小酌。”<br />
薛蟠只是奉命来这坐一坐,听到有酒,便心中愉悦:“那就叨扰环兄弟一顿了。”<br />
只是初一在别人家里,薛蟠也不好意思多待,简单喝了两杯之后,就赶快告辞了。<br />
待到下午,惜春便先过来了。<br />
人是越来越少了,贾环也有些感触,少了迎春,仿佛少了许多人。<br />
“去把三姐姐也请来。”<br />
琥珀在边上说道:“已经请了,还有二姨太也请了。”<br />
到了晚上,梨香院又欢乐了一个晚上。<br />
贾环也是满心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竟然也跟着哼了一段《断密涧》。<br />
听到贾环唱,惜春也跟着起哄:“讲什么一字并肩王,王勇看来也平常……”<br />
贾环听她乱改词,也不禁莞尔,伸手敲了她脑门一下,不疼。<br />
待到初二一早,贾环也觉得头有些晕了,看来昨晚还真没少喝。<br />
贾宝玉却是心情不美,他现在手里的银子不多,没有办法像去年那样请客了,只能把初一晚上再还给三弟贾环了。<br />
昨晚梨香院热闹,他没忍住去外面又听了一下,然后失望而回。<br />
初二一早,贾宝玉就不太想起了。<br />
但不起不行啊,林黛玉那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过来了。<br />
到了外面之后,就见到贾珍贾琏并贾蓉都在,连同薛蟠也在——他虽然在梨香院吃了几杯酒,但还不想马上回去,家里的母夜叉着实让他不自在,哪里有在外面来得爽快,能晚回去一会便是一会吧。<br />
别人不说,今年贾琏可是趁了不少银子,已经在准备请戏班子的事情了。<br />
“就放在大观园里面吧,上次兰哥儿进学时候搭的戏台子正好可以接着用。”<br />
贾琏也正有此意。<br />
贾宝玉听到这个话,大感兴趣:“珍大哥,琏二哥,这次要唱到什么日子?”<br />
贾珍笑道:“那可不一定!”<br />
贾宝玉也是懂的,过了十五,众位管家便要轮流请客了,到时候,估计就唱不起来了。<br />
凤姐没有出门,而是在屋子里哄孩子,这大冷的天,她可舍不得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出去吹冷风。<br />
看着东厢房,凤姐就心里火起。今年失去了瓜地,手里就少了一大笔进项,这更让凤姐心里无法压抑了。<br />
“老娘就再忍一个正月!”凤姐心里打定主意,过了正月,就要让尤二姐知道她的手段。<br />
然后却又吩咐平儿道:“晚上的饭不许给她碧粳米!菜也减两个!”到心里气不过,忍不住先让尤二姐吃个憋。<br />
平儿只能答应。<br />
凤姐犹自不满意,只是眼下使不出来其他的招数,大过年的,这四个字也限制住了凤姐的发挥——大年下的,她也不想沾染晦气。
齐王府里面,齐王李修与王妃也带着自己家的三个儿子准备进宫去给平治皇帝拜年。<br />
三个小家伙包得严严实实,跟着齐王上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br />
虽然还是少不更事,但三个小娃进了皇宫却也都老实了许多,不再像外面的一样打闹了。<br />
齐王心里念叨着和长史朱凌的对话:“王爷在初一的时候,不妨向皇上求个恩典。”<br />
“什么恩典?”<br />
朱凌说道:“向皇上给三位小王子求个老师。”<br />
这三个孩子的确到了读书的时候,齐王也想着改天找个先生先来给他们讲讲四书。<br />
“大的也才八岁,现在向皇上求老师,是不是早了点?”<br />
见到齐王的疑惑,朱凌很是认真地劝道:“王爷莫要小看这一步,若是皇上有意,当不会拒绝。”<br />
有意?齐王会意。<br />
但又问道:“那这个老师,朱大人可有人选推荐?”<br />
朱凌说道:“去年春闱的状元贾环,就是个不错的人选。”<br />
贾环……齐王想起来了,贾府和王家可是自己弟弟的铁杆,虽然贾环一向躲着楚王,但他心中还是不想与贾府牵扯。<br />
“还有其他人么?”<br />
听到齐王这话,朱凌又劝道:“就贾状元极好,王爷想想便知道了。”朱凌当然知道贾环和他自家人不在一条线上,当下力劝,这也是一个极好的试探。<br />
齐王思索片刻,便了然了。若是自己还有机会,求贾环给自己家的三个孩子做老师,自然不成问题,而且想必父皇也乐意见到,求贾环过来的机会是比其他人要大的;若是自己没有机会了,那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翰林,怕也要再议了,这的确是一个试探的好机会。<br />
到了乾清宫之后,齐王便让三个孩儿一同给平治皇帝磕头拜年。<br />
“祝皇爷爷新年如意,万事顺心!”<br />
听到孙子的童言,平治皇帝心情也是大好。<br />
齐王压住心情,和平治皇帝聊起了家常。<br />
没说几句话,楚王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只是略小上一岁多而已。<br />
在皇帝面前,兄弟两个自然是一团和气,兄友弟恭的样子。<br />
给皇帝拜完年之后,两位王爷就带着孩子去给太后拜年。<br />
在太后那边,齐王的底气就很足了,他自幼就养在太后身边,情分自然不同一般。<br />
给太后拜了年之后,齐王本能地就想找太后求贾环为先生,但想起朱凌的话,生生忍住了。<br />
太后固然可以做主,但这话让皇帝自己说出来,那就更不一样了。<br />
楚王知道太后的慈宁宫不是自己的主场,拜完年之后,略说几句话便告辞了。<br />
太后拉着自己的重孙子,很是开心:“中午便在这里用膳,晚点你父皇也过来一起,咱们一家人也热闹热闹。”<br />
齐王也很是高兴:“那孙儿就在这蹭一顿饭了。”<br />
待到日头正中,平治皇帝便过来了,见到齐王还没离开,也是愣了一下,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br />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弟弟呢?”<br />
听到平治皇帝的问话,齐王忙回道:“弟弟那边孩子尚幼,就先带着回去了。”<br />
“那既然来了,等下陪太后一同用膳。”<br />
说完之后,平治皇帝却又说道:“既然楚王没能过来,却也不能落下他。”然后转头向王宣说道:“朕记得有东北贡上来的熊掌和飞龙,拿去一些给楚王。”<br />
旁边的小李钒好奇地牵了牵齐王的衣角,小声问道:“父王,飞龙是什么?”<br />
太后平时耳朵不太好使,但对于小辈的话却听得很是清楚:“那是一种飞禽,只有东北才有,吊出来的汤,很是鲜美,正适合你这种小孩子。”<br />
李钒躲在齐王身后,眼里都是渴望的小星星:“那皇曾祖母,它长得好看么?”<br />
太后笑道:“好看!”<br />
见到太后和重孙子互动,平治皇帝也来了兴致:“若是你喜欢,等会让太监带你去瞧瞧去!”<br />
这话一出,不光是李钒,连李锯李铭都跟着出来了:“孙儿也想去看看。”<br />
平治皇帝大乐:“好,好!吃罢了饭一同去!”<br />
犹豫了再三,齐王决定趁着平治皇帝兴致正好的时候提这个事情。<br />
“父皇,儿臣的三个孩子都渐大了,儿臣想着,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寻个先生,先教上一教。”<br />
平治皇帝看着地上的三个孩子,觉得齐王这个要求不是很过分,即便是平常的人家的孩子,也到了该念书的时候了。<br />
“那朕回头看看,给你挑个翰林吧。”<br />
听到平治皇帝这话,齐王心里大定:“儿臣想着,能不能挑个状元?”<br />
平治皇帝笑了:“你还想挑个状元?成!朕准了!”<br />
太后助攻道:“哀家记得,贤德妃的弟弟仿佛就是上一科的状元吧?”她可还记得后宫里元春第一个掏体己银子凑军费,而且还给自己送了一个很管用的土方子,平日里对自己也是尽心得很,最关键的是,元春现在怀着龙种,马上就要临盆了,太后很乐意见到自己孙辈的降生。<br />
平治皇帝回道:“母后好记性。”然后又想了一下,贾府和王家是站在楚王那边的,若自己真的让贾环去齐王那边教书,也算元春没白伺候自己这么些年。<br />
“那就贾环吧!出了正月,让他去你那边教书。”平治皇帝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就把事情定了下来。<br />
齐王拜谢道:“儿臣多谢父皇成全。”<br />
太后也笑道:“这样最好,大过年的,正要这样!”<br />
当下其乐融融,午膳也是有着很和谐的气氛。<br />
贾环哼着小曲回了家,潘又安见着贾环心情甚好,心中也跟着畅快。<br />
待到了梨香院门口,贾环说道:“今儿梨香院照例要聚上一聚的,你和小有过不来,也不能亏待了你俩。”<br />
然后从帛鱼袋中拿了几个金锞子,说道:“每人五个,把年过好了。”<br />
进了梨香院之后,发现院子里也已经热闹非常了,惜春早早就过来了,专等贾环回来吃午饭。<br />
午饭还没吃,薛蟠却过来了。<br />
给贾府的长辈拜年之后,薛蟠竟然到了梨香院。<br />
对于薛蟠的来访,贾环很是意外,这个时间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薛蟠。<br />
“薛大哥怎么得了空到我这来了?”<br />
薛蟠哪里知道,只是自己母亲和妹妹一再的嘱咐。<br />
“也没什么事情,就想着到你这边来坐坐,等下就回去了。”<br />
贾环大概知道了,对彩云说道:“等会子让厨房收拾几个菜,我和薛大哥小酌。”<br />
薛蟠只是奉命来这坐一坐,听到有酒,便心中愉悦:“那就叨扰环兄弟一顿了。”<br />
只是初一在别人家里,薛蟠也不好意思多待,简单喝了两杯之后,就赶快告辞了。<br />
待到下午,惜春便先过来了。<br />
人是越来越少了,贾环也有些感触,少了迎春,仿佛少了许多人。<br />
“去把三姐姐也请来。”<br />
琥珀在边上说道:“已经请了,还有二姨太也请了。”<br />
到了晚上,梨香院又欢乐了一个晚上。<br />
贾环也是满心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竟然也跟着哼了一段《断密涧》。<br />
听到贾环唱,惜春也跟着起哄:“讲什么一字并肩王,王勇看来也平常……”<br />
贾环听她乱改词,也不禁莞尔,伸手敲了她脑门一下,不疼。<br />
待到初二一早,贾环也觉得头有些晕了,看来昨晚还真没少喝。<br />
贾宝玉却是心情不美,他现在手里的银子不多,没有办法像去年那样请客了,只能把初一晚上再还给三弟贾环了。<br />
昨晚梨香院热闹,他没忍住去外面又听了一下,然后失望而回。<br />
初二一早,贾宝玉就不太想起了。<br />
但不起不行啊,林黛玉那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过来了。<br />
到了外面之后,就见到贾珍贾琏并贾蓉都在,连同薛蟠也在——他虽然在梨香院吃了几杯酒,但还不想马上回去,家里的母夜叉着实让他不自在,哪里有在外面来得爽快,能晚回去一会便是一会吧。<br />
别人不说,今年贾琏可是趁了不少银子,已经在准备请戏班子的事情了。<br />
“就放在大观园里面吧,上次兰哥儿进学时候搭的戏台子正好可以接着用。”<br />
贾琏也正有此意。<br />
贾宝玉听到这个话,大感兴趣:“珍大哥,琏二哥,这次要唱到什么日子?”<br />
贾珍笑道:“那可不一定!”<br />
贾宝玉也是懂的,过了十五,众位管家便要轮流请客了,到时候,估计就唱不起来了。<br />
凤姐没有出门,而是在屋子里哄孩子,这大冷的天,她可舍不得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出去吹冷风。<br />
看着东厢房,凤姐就心里火起。今年失去了瓜地,手里就少了一大笔进项,这更让凤姐心里无法压抑了。<br />
“老娘就再忍一个正月!”凤姐心里打定主意,过了正月,就要让尤二姐知道她的手段。<br />
然后却又吩咐平儿道:“晚上的饭不许给她碧粳米!菜也减两个!”到心里气不过,忍不住先让尤二姐吃个憋。<br />
平儿只能答应。<br />
凤姐犹自不满意,只是眼下使不出来其他的招数,大过年的,这四个字也限制住了凤姐的发挥——大年下的,她也不想沾染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