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沈徽林抿着唇没说话。<br /><br />办公室突然有些安静。<br /><br />半晌,张见义问:“你们开学是不是要实习?”<br /><br />沈徽林点头。<br /><br />张见义问:“想好去哪里了吗?”<br /><br />沈徽林只说:“定了。”<br /><br />张见义:“什么时候开始?”<br /><br />沈徽林说开学再去。媒体实习单位僧多粥少,现在暑期实习生比较多,去了也没有空闲的岗位。<br /><br />张见义听完,端着杯子喝了一口茶,“还有两周才开学,你暑期这段时间应该也空着,可以继续做兼职助理。”<br /><br />“张院长,有点儿抱歉。”沈徽林有些为难道:“这次去调研行程太赶了,我身体出了一点问题,得休息几天。”<br /><br />去南州的头一天,她就在发低烧,两周调研基本是硬撑下来的。<br /><br />张见义闻言脸上带了一些关怀:“没事儿吧。”<br /><br />沈徽林说:“没大问题。”<br /><br />张见义告诉她没关系,做助理事情又不多,她平时休息,有事再去实验室。<br /><br />话说到这个份上,沈徽林再难推却,点头应了下来。<br /><br />八、九月申市持续高温。<br /><br />沈徽林那段时间一直在赶小论文,作息昼夜颠倒。给陈章发初稿的那天,她反反复复折腾到天亮。<br /><br />下午两点醒来,看到了陈章给的反馈,不出意外批评比夸赞多。<br /><br />电话沟通将近四十分钟,沈徽林文档里的修改意见记了整整一页。<br /><br />投稿时间有限,陈章催得很紧。沈徽林取消了下午外出的计划,简单洗漱,打开电脑按照意见调整文章结构,又增补了一些内容。<br /><br />她做事专注投入,等全部修改完,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对面的居民楼亮起了灯。<br /><br />插上充电器,打开了电量耗尽关机的手机,看到沈茂良打来好几通电话。<br /><br />沈徽林回拨回去,听着电话,单手掀开被子去接客厅接了一杯水。<br /><br />电话那头沈茂良说什么她都应着,沈茂良没再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只说他过段时间来申市,到时候来看她。<br /><br />沈徽林说“好”。<br /><br />上次在家里的不愉快,和过去无数次那样,风淡云轻的揭过了。<br /><br />临挂电话,沈茂良提醒她记得吃月饼。<br /><br />沈徽林的节日观念不重,经沈茂良提醒,才反应过来是中秋节。<br /><br />师门群里都在给陈章发节日祝福,语言像是在搞成语接龙,沈徽林随手编辑了一条发了出去。<br /><br />翻过微信界面大差不差的祝福内容,她指尖停住,片刻后点进了没有任何图案的纯白头像。<br /><br />没被改过的备注还是只有一个字母“E”。<br /><br />房间里只开了落地灯,窗户外有月光,沈徽林站在岛台边编辑了一条祝福信息。打打删删,最后只剩下一句再简单不过的“中秋快乐”。<br /><br />群发的内容都比这四个字复杂。<br /><br />那是沈徽林第一次在感情里主动。他显然没有回复这种节日信息的习惯。<br /><br />接到项明峥电话的那天,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下午。申市的温度在濒临最高点后开始回落,云层遮住了太阳,灼热感退散。<br /><br />有降雨预警,沈徽林去阳台拿衣服,回到房间时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了几下,屏幕变亮。<br /><br />倾身去看,没有任何图案的纯白头显示在语音来电界面。<br /><br />沈徽林拿手机的动作莫名有些迟疑,震动了好几秒,她按了接听。<br /><br />“在家?”没有任何开场,隔着电子设备的声音更沉一些。<br /><br />沈徽林说:“在的。”<br /><br />那头有些寂静,偶尔有谈话声。<br /><br />聚会上的人已经散了,项明峥靠在沙发里,声音遥遥的,说他在楼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