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天气渐冷,秋意更浓。<br /><br />来到异世两个月,虽然时时想起前世爷爷,但对冯不疾这个弟弟的喜爱完全刻进了骨子里。<br /><br />冯初晨居然有了家的归属感。<br /><br />还让她倍感轻松的是,前路也逐渐明朗了。<br /><br />九月十九,刘木匠把简易听诊器做好了。<br /><br />打磨得很光滑,还刷了亮漆。<br /><br />冯初晨非常喜欢,取名“听诊筒。”<br /><br />她拿在冯不疾的脖子上听了一下,脉搏声听得清清楚楚。<br /><br />她又给了刘木匠四百文大钱,让他再做五个。<br /><br />冯不疾好奇地问,“姐,这根小筒真能听到心跳声和脉博声?”<br /><br />“当然。”冯初晨把听诊器按在自己手腕上,“弟弟听。”<br /><br />再按在自己的胸口上。<br /><br />“弟弟再听。”<br /><br />冯不疾认真听了一会儿,笑道,“听到了,怦怦,怦怦。”<br /><br />冯初晨又把听诊器按在冯不疾的胸口上让王婶和半夏、芍药听。<br /><br />她们也笑道,“听到了,听到了。”<br /><br />冯初晨大概讲了一下原理,“心跳没有杂音,十八息跳六十到一百次就是正常的。还能听到胎心音,就是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心跳……”<br /><br />次日早上,把大头拴在家里看家,冯初晨带着一家子雇了辆驴车进京城。<br /><br />把冯不疾和芍药放在离武毅伯府不远的徐记包子铺,晌午在这里吃饭。<br /><br />徐记包子铺是京城有名的小吃店,皮儿薄肉多,价廉物美。<br /><br />另几人去了武毅伯府。<br /><br />来到东角门,被人直接领去汤大奶奶院子。<br /><br />刚到院门口,就看到一个锦衣男人走出来。<br /><br />应该是武毅伯世子,据说在京营任从五品将军。<br /><br />冯初晨给他曲了曲膝。<br /><br />温凯对她点点头。心里狐疑,这么小的姑娘,医术有那么好?<br /><br />温大奶奶和闺女汤瑛坐在侧屋榻上。<br /><br />温大奶奶笑道,“冯姑娘来了,正盼着你呢。”<br /><br />冯初晨坐下,王婶和半夏站在她身后。<br /><br />温瑛对冯初晨说道,“姨姨,你接弟弟的时候让他听话,不要紧着不出来。娘亲痛,姐儿心疼。”<br /><br />小姑娘今年五岁,雪玉可爱,口齿伶俐。<br /><br />冯初晨笑道,“好,我一定争取。”<br /><br />乳娘把汤瑛抱走后,温大奶奶说道,“听二弟妹说,冯姑娘送她的苦参修复膏极是好用,味道好颜色好。多少钱一盒?”<br /><br />冯初晨笑道,“那种膏子加了不少好药,制作麻烦,有些贵,要五钱银子一盒。”<br /><br />温大奶奶笑道,“只要好用,贵些无妨。下次你带二十盒过来,我和二弟妹要用,再拿些送人。”<br /><br />冯初晨道,“做那种膏子费时,我又忙,没做那么多。”<br /><br />“有多少要多少。前些天我一直按冯姑娘说的法子做,左侧位歇息,每天都做操。前两天请大夫来诊脉,依然说胎动频繁……”<br /><br />冯初晨把了脉,的确胎动频繁。<br /><br />又让她躺下,用听诊筒监测胎心。<br /><br />温大奶奶先还不愿意,“这是什么东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之前没见过。”<br /><br />冯初晨笑道,“这是大姑和我设计的听诊筒,能听到胎儿的心音。通过胎心音,能更加准确判定胎儿是否健康……”<br /><br />听说是冯医婆生前设计的,汤大奶奶非常配合地躺下。<br /><br />把听诊筒按在大肚子上,挪了几个位置才听到。<br /><br />胎心很快。<br /><br />而且,还检查到她宫缩频繁。<br /><br />听说胎儿心跳异常,宫缩频繁,汤大奶奶急道,“这可怎么好?”<br /><br />水家有一套针法,专门调整宫缩。再加上冯医婆的书札,冯初晨已经摸索出一套针法。<br /><br />冯初晨给她施了针,“大奶奶宫缩频繁,这也容易引起胎动和胎心异常。之前让你做的膝胸卧位操要继续做,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刻钟。十日后我再来看诊施针。”<br /><br />温大奶奶留冯初晨吃晌饭。<br /><br />冯初晨婉拒道,“我弟弟还在包子铺。”<br /><br />温大奶奶笑道,“下次把他领来家里玩,哪能到家门口了还呆在外面。”<br /><br />让丫头付了一两诊银,另送四包府中厨房做的桂花酥。<br /><br />冯初晨几人来到包子铺。<br /><br />看到冯不疾正跟另一桌的一个老丈说笑着。<br /><br />老丈六十多岁,穿着布衣,头戴木簪,高大健硕,笑眯眯的。<br /><br />冯不疾也看到冯初晨了,对老者笑道,“爷爷,她就是我姐姐。医术高,长得俊,会治好些病,针也施得好。”<br /><br />小家伙无时无刻不在秀姐姐。不过还挺有心眼,不认识的人没敢说上阴神针。<br /><br />冯初晨嗔了弟弟一眼,对老丈笑道,“让老丈笑话了。”<br /><br />老丈哈哈笑道,“小娃很讨喜,很聪明。”<br /><br />冯不疾又问,“姐,听到胎心音了吗?”<br /><br />“听到了,一旬后再去复查。”<br /><br />冯初晨要了几碗米粥,几笼香笋小包和香菇小包,几个素菜。<br /><br />正吃着,隔壁桌几个男人的低语声又传来。<br /><br />“听说了吗,明大公子前几天一离京,定国公府就把他和薛三姑娘的亲事退了。你说怪奇不怪奇,起不来床的薛三姑娘一下身体大好,没病了。”<br /><br />能听到他话的人都抬起头,包括冯初晨几人。<br /><br />另一个人说道,“嗨,这事儿已经在京城传开了,谁不知道。明大公子天煞孤星的命格更加坐实,这辈子是别想讨媳妇啰。”<br /><br />“啧啧,可惜了,堂堂铁血男儿,长得俊,出身高,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br /><br />另一桌的男人慢悠悠说道,“不止明大公子,明二老爷三十几岁不娶媳妇,明三老爷二十六七也不娶媳妇。你们说,他们为何愿意打光棍?”<br /><br />另几人摇头。<br /><br />“不知。”<br /><br />“不知。”<br /><br />那个人笑笑,又道,“他们两人都在战场上受过伤,伤到了命根子。一家就有三个男人娶不成媳妇,不怪明太夫人气病在床,够闹心的。”<br /><br />不说众人听得眼睛贼亮贼亮,连冯初晨都听得带劲。<br /><br />古代人民的八卦能力太强了。<br /><br />把定国公府的男人拿来娱乐消遣,还不讲口德。<br /><br />老百姓可以畅所欲言,敢拿重臣开涮,也说明这个朝代的开放程度。<br /><br />他们没注意到,老丈一桌的两个青年人气得脸通红,想站起来揍人,被老丈一个眼神制止。<br /><br />“当乐子听,吃饭。”<br /><br />老头觉得他们没说错,谁让自家儿孙不争气。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