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雍正处置宗室,弘历得重
('\n\t坐在末位,同允祐、允陶等旗主一样,只当日子党看戏的弘历,见此也忍俊不禁起来。<br /><br />他就知道,老三不可能白白任由老八驱使,而会很轻易地因为一些别的原因,选择出卖老八。<br /><br />只要雍正给的价码够高!<br /><br />对于老三而言,卖一下老八,也算不了什么。<br /><br />毕竟,老三属于小事上斤斤计较,大事上非常灵活的人。<br /><br />不过,弘历倒是不知道雍正给老三开的价码是什么?<br /><br />在他看来,很可能就是老八自己现在的位置,也有可能加上一些其他筹谋,比如将来让老八倒台后,可以让他多瓜分一些老八的佐领什么的。<br /><br />虽然,康熙在世的时候,给自己的儿子们都分了“家产”,也就是佐领和包衣佐领。<br /><br />但这,不代表雍正这个新皇帝,不可以做“二次分配”。<br /><br />因为老三反水,老五也跟着反水,然后继续强调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可谓在礼法的运用上,也是非常灵活的,没有死读书。<br /><br />但老八这里,已经脸色阴沉如寒冰。<br /><br />老十突然变卦,从他背后捅他一刀,已经够让他愤怒了。<br /><br />老三也这样做,这让老八对自家兄弟的道德下线,简直失望到了极点!<br /><br />为此,老八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br /><br />他只恨自己九弟不在。<br /><br />要不然,他也不至于,一个人在这朝堂上面对这些糟心的事。<br /><br />同时。<br /><br />老八也非常郁闷。<br /><br />他郁闷的是,他为这些王公大臣的整体利益奔走,而带头要求雍正开议政王大臣会议。<br /><br />结果……<br /><br />自己三哥居然背刺自己,自己五哥也跪得非常利索,还有自己十弟,也不知道被弘历怎么劝的,宁肯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丢人现眼,也不再跟他并肩作战。<br /><br />而让老八更加愤懑的是,老七、老十二、平郡王这些人,居然到现在都还在装傻,好像这事与他们无关一样,尤其是自己十二弟,这个时候,居然在打盹!<br /><br />这可是议政王大臣会议!<br /><br />作为镶黄旗都统的老十二,居然对自己的议政之权毫不在乎,完全不把自己当议政王大臣。<br /><br />老八为此闭眼一叹。<br /><br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四哥能一次次成功侵吞他们八旗贵族的权力,就在于自己八旗贵族中有许多人,在主动放弃权力,在对政治漠不关心!<br /><br />而在他印象里,老十二就是其中的代表,从自己四哥继位时就这样摆烂。<br /><br />因为,当时握有正白旗和正黄旗两旗都统权的老十二,不说为他自己争取一下大位,关键连一个铁帽子也不为自己争,就先投降配合,选择了迅速接受雍正是皇帝的事实。<br /><br />结果,只靠雍正良心发现,得了一个郡王而已。<br /><br />而老八不理解老十二,其实,老十二也不理解老八。<br /><br />在他看来,争这些真没意思,人活百年,终是一死,还不如悠闲过好没一天,只要自己不想当皇帝,那谁当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皇帝都一样。<br /><br />老十二甚至心里还有埋怨老八,埋怨他没事找事,非得开什么多年未开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让他不得不早起受累,听自家兄弟们吵架。<br /><br />像康熙朝一样,让康熙在南书房直接决定一切军政大事不好吗?<br /><br />关键是,自家兄弟内部矛盾因此越整越大,整得他都担心以后该怎么去面对自家兄弟间的矛盾,还能不能愉快地去各兄弟家蹭饭。<br /><br />所以,老十二很欣赏老十刚才装病拒绝,也因为猜到这可能是弘历的功劳,而同样在心里默默为弘历点赞。<br /><br />“三哥,五哥,你们为何要突然这么说,你们不是支持八哥的吗?”<br /><br />满都护、保泰、苏努这三位老八的铁杆这时也颇为惊骇,个性强势的保泰甚至在这时忍不住诘问起老三和老五来。<br /><br />老三反而因为保泰如此跟他说话有些不悦:<br /><br />“保泰,我的事,还轮不到你来管!”<br /><br />保泰当场被噎住,而只得回头向雍正直接谏言:“皇上四哥,虽然三哥和五哥突然变卦,但这不代表弘时就真的不该封爵!您若还想八旗诸王大臣乃至汉蒙大臣都拥护你,就应该听八哥的,封弘时爵位,因为这是天下公论!”<br /><br />“只有你们少数几个王大臣主张的,如何称得上公论?”<br /><br />“再说,能代表天下人的是朕,只有朕才有资格说公论起来!”<br /><br />雍正冷声回答起来。<br /><br />保泰看了一眼老八,见老八一直沉默,只得自己继续问着雍正:“皇上四哥,您真想逼八旗贵族跟您鱼死网破吗?!”<br /><br />雍正冷笑:“听你这意思,朕不听你们的,他们要反?”<br /><br />“至少,很多忠臣,会宁为祖宗的社稷死,也不会让祖宗的社稷亡在新君之手!”<br /><br />保泰沉声回道。<br /><br />弘历在后面见此不禁微微一叹。<br /><br />“爱新觉罗·保泰!”<br /><br />雍正这里也突然厉喝了一声。<br /><br />“别以为先帝宽纵你,朕也会宽纵你,还有,你也少拿这些话来吓唬朕!朕什么吓唬话没听过,还能被你的话给吓跑了胆?”<br /><br />“朕给你们机会,你们现在就可以走,去号召你们的人,来一次清君侧!”<br /><br />雍正指着保泰,一脸怒容。<br /><br />老八这时见保泰如此硬刚雍正,倒是颇为欣赏,但同时,他心里更加地难受,他难受支持他的人还是太少。<br /><br />一时,老八不禁看向了老七和老十二:“七哥,十二弟,难道你们还不如堂弟保泰吗?”<br /><br />“西北塘报到!”<br /><br />这时,外面传来了领侍卫内大臣马尔赛的声音。<br /><br />雍正立即看了过来。<br /><br />老八也没再说话。<br /><br />老七也就闭上了要说话解释的嘴。<br /><br />老十二则还继续打着盹的。<br /><br />“禀万岁爷,西北大胜!”<br /><br />“年羹尧奏,岳钟琪部兵至青海,擒阿尔布坦温布等三虏,成功师抵贼巢,罗卜藏丹津遁,获其母阿尔泰喀屯,青海乱贼已平。”<br /><br />当马尔赛奏后且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急递塘报送到雍正手里时,在场的议政王大臣们皆振奋不已。<br /><br />连一直打盹的老十二都睁开了眼。<br /><br />老七也在这时不由得主动对他说:“总算是平了啊!”<br /><br />“是啊,可以过安生日子了。”<br /><br />老十二笑着回了一句。<br /><br />雍正这时也在看了塘报后,喜笑颜开起来:“西北青海的这场叛乱总算平了,大军可以撤回一批了。”<br /><br />说着。<br /><br />雍正看向老七和老十二:“七弟,十二弟,老八刚才问你们的话,你们回他一下,说说你们的看法。”<br /><br />“臣弟看法自然跟皇上四哥您是一样的,您说他不该封爵,那他肯定不该封爵。”<br /><br />老七笑着说回了一句。<br /><br />老十二也跟着颔首:“是啊,弘时的秉性,我们也有所耳闻,平时是如四哥所言,轻率了些,过早封爵的确不好。”<br /><br />“是啊,弘时还需历练,不比弘皙、弘历这些明白,连先帝都夸赞过的人,过早封爵的确不好。”<br /><br />“没错,这对弘时是好事,是做汗阿玛的良苦用心。”<br /><br />……<br /><br />其他中间派议政王大臣都跟着附和起来。<br /><br />没办法。<br /><br />年羹尧统领的大兵已经大胜。<br /><br />而这些大兵以汉军绿营为主。<br /><br />这些汉军绿营内心里自然不认什么八旗的亲王贝勒,更不认什么士绅,只认钱。<br /><br />而大清最能调动财力的就是皇帝本人。<br /><br />所以,现在青海平定,就意味着皇帝有了生力军,而不怕八旗贵族内乱,可以迅速联合绿营兵,铲除异己。<br /><br />等于皇帝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br /><br />自然,中间派,只想当日子党的议政王大臣,也就不好再沉默了,也得有个态度了。<br /><br />毕竟在皇帝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沉默也会被皇帝视为一种不支持自己的态度。<br /><br />雍正见老七、老十二等中间派也不敢再中立了,也很是满意。<br /><br />而弘历也不禁感叹,年羹尧这奏报是来得真及时,让雍正更加有底气压制议政诸王大臣了。<br /><br />“满都护、保泰、苏努,你们也还要坚持给弘时封爵吗?”<br /><br />雍正这时又问起一直没有说话的满都护、保泰、苏努三人来。<br /><br />满都护这时开了口:“臣糊涂,对礼法认识不深,弘时当不当封爵,在君父,不在臣等!”<br /><br />满都护随后就跪了下来:“臣请皇上治罪!”<br /><br />雍正满意地点了点头。<br /><br />保泰和苏努倒是一直没有说话。<br /><br />雍正也一直看着两人。<br /><br />“皇上四哥,臣还是那句话,您若觉得臣不对,臣愿受任何惩处。”<br /><br />保泰倒是依旧不肯妥协。<br /><br />苏努也跟着道:“臣亦然!”<br /><br />“传旨,保泰国丧期间不守孝礼,削爵圈禁,其爵位改由其侄广宁继承!”<br /><br />“传旨,苏努朋比为奸、离间宗支、妄言不法、煽惑众心,著削爵,发往山西右卫居住,其属下佐领,著撤回,俱给弘历;止留伊府佐领,尔等到彼之后,若不安静自守,仍事钻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差人往来京师,定将尔等,明正国法!”<br /><br />雍正这时当场下达了新的旨令。<br /><br />两人都称了旨。<br /><br />弘历对此暗自赞叹,赞叹雍正还是会打击异己的,把保泰个人削爵,但同时又保留了裕亲王爵位与佐领给其侄子。<br /><br />这无疑会让其他旗主的旁支们,巴不得主宗犯罪,乃至会主动揭发,毕竟皇帝会因此把爵位给到旁支头上。<br /><br />这是阳谋!<br /><br />八旗任何贵族也不能对抗得了这种阳谋!<br /><br />他不得不承认,雍正在对内的权力斗争是真的有天分,总是整出神来之笔,包括之前让自己信得过的兄弟去继承庄亲王爵位,以及后面把自己儿子过继出去,使其失去储位资格等。<br /><br />有时候,皇帝杀人夺权,也不需要刀。<br /><br />而对苏努,雍正也是一样的处置。<br /><br />但要比保泰更狠一些,干脆把苏努一族的佐领都撤了!自己也因此捡了个大便宜,也不算白劝老十一场。<br /><br />而雍正对苏努更狠,无非是苏努关系更远,又更令他气愤,也就直接撤其佐领,只是不惩治其兄弟子侄。<br /><br />雍正这样做,有意是要使其兄弟子侄明白,要想重新成为旗主,还得对皇帝表现出更大的诚意。<br /><br />比如,他弘历自己,现在就因为替雍正做好了一件事,而得到了苏努的佐领,成了更大的旗主!<br /><br />雍正在处置了保泰和苏努后,才问向了老八:“老八,你还要再坚持你自己的主张吗?”<br /><br />老八这时抬起了头,惨笑了起来:“皇上四哥,你赢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