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温寒变的事情实在太过于震撼,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基本都是在围绕此事展开。<br /><br />马钰又顺便给他们讲了一些具体的危害。<br /><br />除了极端气候、粮食减产等等,还重点提了黄土高原、河套的荒漠化问题。<br /><br />“草木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现在黄河的泥沙,七八成都来自于陕北和河套。”<br /><br />“正式进入小冰河期之后,随着气温降低、降雨减少,荒漠化会进一步加剧。”<br /><br />“到时候黄河就真的一斗水九升沙了。”<br /><br />“朝廷每年都要消耗数百万贯钱粮,投入到治理黄河中去。”<br /><br />“想要减轻后辈们面对的压力,可以从这方面着手。”<br /><br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想法虽好,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啊。”<br /><br />马钰笑道:“其实办法远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封山育林即可。”<br /><br />朱标追问道:“具体要如何做?”<br /><br />朱元璋、马皇后等人也都看了过来。<br /><br />马钰说道:“现在北方人烟稀少,将陕北和河套地区零散分布的百姓,都迁徙到河南、山东、北平来。”<br /><br />“我相信,他们不会反对的。”<br /><br />毕竟那两地的气候实在太恶劣了,相对来说中原更适合生存。<br /><br />只要朝廷给百姓分地,他们是愿意迁徙的。<br /><br />当然,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故土难离,但反对的情绪不会那么大。<br /><br />“没有了人为的破坏,用不了五十年,大部分地方都会被草木重新覆盖。”<br /><br />“如果朝廷抽出一部分力量进行治理,这个时间还能提前很多年。”<br /><br />朱元璋却反对道:“将来朝廷要在河套、陕北布置重兵,防守蒙古侵袭。”<br /><br />“将百姓都迁走,军队也没办法长久驻扎。”<br /><br />马钰笑道:“并不是全部都迁走,这两地有不少地方,条件还是不错的。”<br /><br />“可以将人口集中在这这些地方生活。”<br /><br />“还可以划出一部分土地进行屯田,以供养大军所需。”<br /><br />“这样做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人口相对集中,军队的防守压力也会减轻。”<br /><br />朱棡眼睛一亮,大声说道:“妙啊,人口集中生活在几个区域,就相当于是坚壁清野了。”<br /><br />“就算蒙古人突破防线打进来,除了这几处地方,他们也抢不到什么东西。”<br /><br />“若他们敢攻打这几处居住区域,我军就可以给予他们迎头痛击。”<br /><br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这一招确实能减少许多麻烦。<br /><br />朱元璋也不禁微微点头,将部分人口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区域居住,也便于朝廷管理。<br /><br />相当于是削减了管理成本。<br /><br />而且他还想到了之前马钰说的西域攻略。<br /><br />等大明拿下河西走廊,可以将一部分百姓迁徙到这里屯田。<br /><br />为前往西域的大军提供粮草。<br /><br />等大军在西域站稳脚跟,展开屯田工作,整个北方的防线将会更加牢固。<br /><br />嗯……经略西域,军队只需要携带部分口粮路上吃就行了。<br /><br />河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走廊会提供一部分补给,等进入西域后,会有当地势力提供粮草。<br /><br />还有一部分粮草来自于屯田。<br /><br />中原王朝经略西域,都是这个套路。<br /><br />这也是现实需要,一旦粮食运输超过千里,九成都会被浪费在路上。<br /><br />纯靠中原运输粮食去西域,再厚的家底也支撑不住。<br /><br />所以,想经略西域,有三大关键问题。<br /><br />其一,河西走廊必须要控制在手里。<br /><br />其二,提前和当地的势力达成协议,让他们出钱粮供养中央军队。<br /><br />其三,赶紧屯田,把粮食自主权抓在自己手里。<br /><br />完成这三步,西域攻略就成了大半。<br /><br />只是眨眼间,朱元璋对接下来的军略计划,就已经有了想法。<br /><br />其实也不是眨眼间。<br /><br />之前马钰和他说控制辽东和西域,将草原变成牢笼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了。<br /><br />只不过现在思路更加清晰了而已。<br /><br />想到这里,他目光看了看老二、老三、老四,快点长大吧,大明需要你们啊。<br /><br />然后又看了一眼远处正在和妹妹们一块玩耍的朱橚,短时间是指望不上这个了。<br /><br />三兄弟丝毫不知道,亲爹已经想好怎么把他们当牛马了,此时正热烈的讨论着陕西和山西的军事问题。<br /><br />主要是朱樉和朱棡聊,朱棣这会儿还只有听话的份儿。<br /><br />接下来马钰就很少说话了,主要是听他们几个人说。<br /><br />让他欣慰的是,小冰河期对朱元璋果然起到了作用。<br /><br />这位以固执著称的开国皇帝,终于开始学着从其他角度来思考各种问题。<br /><br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就各自离开了。<br /><br />临出宫前,马钰再次和马皇后说了去庄子的事情。<br /><br />若没有什么大事,准备三日后出发。<br /><br />不过朱元璋却说,庄子在几十里外,这一来一回至少得三四天。<br /><br />算算时间,恰好是徐达和汤和凯旋的日子。<br /><br />以马皇后的地位,两人肯定要专门来参拜见一面的。<br /><br />如果她去了庄子,两人估计会很失望。<br /><br />而且心里有事儿,马皇后自己玩的也不会开心。<br /><br />不如等两人回来之后再去。<br /><br />马钰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去那边也不急于这三两天的。<br /><br />于是日子就再次推后。<br /><br />事情说完,他和朱樉一起有说有笑的离开皇宫。<br /><br />刚走出宫门,朱樉脸上的笑容就狰狞起来,敢骗我挨揍,看我怎么收拾你。<br /><br />只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就见马钰惊讶的看着他的身后:<br /><br />“常伯父,你怎么来了?”<br /><br />朱樉不防有诈,连忙转头拱手行礼:<br /><br />“常将军……”<br /><br />然后才发现身后空无一人,哪还不知道自己上当了。<br /><br />再回过身,果然发现马钰已经跑出很远。<br /><br />他咬牙切齿的大喊:“你跑,你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看你能往哪跑。“<br /><br />说着拔腿就追了过去。<br /><br />只是马钰远比他想象的狡猾,并没有回自己家,而是一溜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烟去了常遇春家里。<br /><br />朱樉跟在后面气的直跳脚。<br /><br />马钰回头得意的大笑,他自然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可他也知道朱樉也就是在气头上。<br /><br />这会儿不跑,那肯定会被揍一顿。<br /><br />虽然打的不疼,但谁也不想挨揍不是。<br /><br />先躲过这一阵,等他气消了最多就是说几句难听话,不会怎么着的。<br /><br />——<br /><br />且说皇宫里,吃过午饭孩子们都离开,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关起门聊起了天。<br /><br />马皇后笑道:“现在心里舒服了吧。”<br /><br />朱元璋自然知道她说的什么,哼哼一声道:<br /><br />“这个目无尊长的家伙,就是欠揍。”<br /><br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说道:<br /><br />“咱能看得出来,他心里依然看不起咱。”<br /><br />“不停的耍宝,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倔强罢了。”<br /><br />马皇后纠正道:“他只是觉得你的学识不够,并没有看不起你的意思。”<br /><br />“这孩子我是知道的,从来没有因为身份就看不起某个人,也不会因为身份就高看某个人。”<br /><br />“能让他另眼相看的只有德行。”<br /><br />朱元璋反驳道:“他对咱有成见也是真的,咱能看得出来。”<br /><br />马皇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圆了,马钰对朱元璋确实有很深的成见,从第一天她就知道了。<br /><br />现在还算是好的,至少部分认可了他。<br /><br />换成还在大牢里的时候,估计见面直接就是一通谩骂了。<br /><br />朱元璋又说道:“你也不用替他解释,他对咱有成见的原因,方才你已经说了,就是认为咱的德行不够。”<br /><br />马皇后唯有叹息:“他年龄小,还有些天真,相信过些时候就能明白你的为人了。”<br /><br />哪知朱元璋却说道:“不,咱确实达不到他所想的那样,咱也不想达成他说的那样。”<br /><br />“咱当皇帝是为了什么?”<br /><br />“首先是让自己的婆娘孩子过上好日子,然后才能去管别人。”<br /><br />“在咱心里,你们娘儿几个永远是最重要的。”<br /><br />“只要能让你们活,就算用天下人的命换咱都愿意。”<br /><br />马皇后心中非常的感动,有夫如此妇复何求:<br /><br />“在我们的心里,你也是我们的天,是我们最大的依靠。”<br /><br />夫妻俩搞了一点少儿不宜的小动作,许久之后才重新开始谈话。<br /><br />朱元璋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他马钰清高,他能将别人的命,看的比自己的婆娘孩子还重要吗?”<br /><br />“他要真的能做到,咱第一个唾弃他。”<br /><br />马皇后脸庞红润,说道:“这孩子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伯仁那件事情就是证明。”<br /><br />朱元璋也不禁点点头,为了和常升的兄弟情,冒着被天下人耻笑的风险,也要提醒常遇春卸甲风的事情。<br /><br />足以证明马钰是个重感情的人。<br /><br />“若不是伯仁的事情在前,咱早就收拾他了,还会容忍他到今天?”<br /><br />“他不会真的以为,有点学问就可以为所欲为吧?”<br /><br />“就算没他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咱最多就是多走一点弯路,照样能将大明治理好。”<br /><br />马皇后颔首道:“对此我深信不疑。”<br /><br />“钰儿说的东西确实很有用,但历朝历代又有几人能懂这些的?”<br /><br />“他们不一样将国家治理的很好。”<br /><br />“以你的天赋,只要去研究很快就能摸到治国的窍门的。”<br /><br />媳妇的表扬,让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高兴:<br /><br />“还是妹子懂咱,马钰那小子以为自己学了点东西就多了不起。”<br /><br />“哼,他还不知道,咱早就将他底细看穿了。”<br /><br />“就是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才对他如此包容。”<br /><br />“他还沾沾自喜,以为咱离不开他的学问呢。”<br /><br />马皇后笑着点头表示认同。<br /><br />在她看来,这一点他确实没说谎。<br /><br />对有才的人,尤其是有才的年轻人,他还是很包容的。<br /><br />当然,前提是对大明没有危险性。<br /><br />但凡让他感受到一点点不对劲儿,那大概率族谱就没了。<br /><br />事实上,原本世界的朱元璋,对年轻有才的人也相当宽容。<br /><br />典型代表就是解缙。<br /><br />解缙属于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成了京官。<br /><br />朱元璋对他的才华也很欣赏,有一次就说:<br /><br />看到你就像是看到了我的子侄,以后对朝政有什么见解,就直接和我说。<br /><br />年轻的解缙当真了,回头就写了一篇几万字的奏疏,将朱元璋的很多政策批判的一无是处。<br /><br />还提了很多要求,比如解散锦衣卫,重用儒生之类的。<br /><br />就这朱元璋都只是一笑而过,还鼓励了他一番:<br /><br />你的奏疏写的很好,以后别写了。<br /><br />但解缙只听懂了前半句,得到朱元璋表扬后,回去又写了好几封奏疏。<br /><br />朱元璋也是麻了,最后找了个理由将他外放了。<br /><br />解缙这种迂腐书生他都能包容,更何况是马钰这样有真本领的人。<br /><br />所以,他容忍马钰,倒也不全是因为马皇后,和他自己的性格也有关系。<br /><br />当然,这其中马皇后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br /><br />若是没有她,马钰早就被腰斩了,也就没有后面的事儿了。<br /><br />不过夫妻俩其实都明白一件事情,马钰的内心是自由的,没有臣服于任何人。<br /><br />这是他和其他人本质的区别。<br /><br />耍宝,不过是遮掩内心自由的伪装。<br /><br />但这些没必要说破就是了。<br /><br />接着夫妻俩就开始讨论起未来政策的问题。<br /><br />朱元璋表情凝重:“如果真的如马钰预测的那般,数十年后就提前进入寒冷期。”<br /><br />“咱们真的得未雨绸缪了。”<br /><br />马皇后有些庆幸的道:“还好有宋朝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参考,否则还真的毫无头绪呢。”<br /><br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这应该就是马钰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要保持和域外文明交流的用意了。”<br /><br />“就是想让我们从外部获得资源,在寒冷期多熬几年。”<br /><br />马皇后敏锐的察觉到,他说的是多熬几年,而不是渡过寒冷期。<br /><br />显然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是不看好大明能熬过去。<br /><br />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br /><br />五百年的寒冷期,如果朝廷一直保持强势还好说。<br /><br />但凡君主能力稍差一些,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弱一点,接下来基本就是乱世了。<br /><br />想到这里,她开口说道:“我不敢奢望太多,大明国祚能有三百年就满足了。”<br /><br />朱元璋也颔首道:“三百年也不短了。”<br /><br />说到这里,他忽然道:“你说咱们将交趾收复,在那里设立州县如何?”<br /><br />马皇后疑惑的道:“交趾?”<br /><br />朱元璋解释道:“寒冷期越往北越冷,南方气温还是比较高的。”<br /><br />“交趾在最南方,气温尤为的高,又盛产稻米。”<br /><br />“如果能将这里打下来,并建立稳固的统治,后世子孙就多了一个产粮区。”<br /><br />马皇后眼睛一亮,说道:“好法子,交趾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疆域。”<br /><br />“只是长期被蛮夷占据,也是时候收回来了。”<br /><br />“但此事急不得,还是先覆灭元朝,拔除内部割据势力再说。”<br /><br />朱元璋说道:“嗯,此事至少也要十年后了,不过可以提前做准备。”<br /><br />“想统治交趾,最方便的就是走海路。”<br /><br />“我们可以提前建造造船厂,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br /><br />“况且发展海贸也需要扫平海上的盗匪,尤其是倭寇,否则谁也不敢出海经商。”<br /><br />“这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才行。”<br /><br />马皇后自然也是认同的,既然决定要走这条路,那提前做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br /><br />接着两人又讨论了许多问题。<br /><br />比如马钰提议,在陕北和河套搞封山育林。<br /><br />两人经过商议,大致认为是可行的。<br /><br />反正现在北方地广人稀,将少量人口集中在部分条件好的地方,好处实在太多了。<br /><br />百姓也能获得好处。<br /><br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准备将这个计划,放在拿下河西走廊之后。<br /><br />“百姓最忌讳来回折腾,等拿下河西走廊再进行调整,争取一次把移民的事情解决。”<br /><br />夫妻俩开完小会,朱元璋就返回了乾清宫。<br /><br />然后接连下达了好几条命令。<br /><br />其中一条是命吴桢为靖海将军,在沿海督练水师(海军)。<br /><br />还有一条,是命人调查河套、陕北的实际情况,统计当地人口等等。<br /><br />对这两条命令,群臣都觉得很正常。<br /><br />作为中央朝廷,怎么能没有水师(海军)呢。<br /><br />别的不说,倭寇猖獗,也正需要海军防备。<br /><br />只是大明目前的水师,是以巢湖水师为基础组建的。<br /><br />战船也基本都是平底船,吃水浅只能在风浪小的内河航行。<br /><br />到了海上,也只能在近海岸区域活动。<br /><br />这也是大明拿倭寇没办法的原因。<br /><br />训练正式的海军迫在眉睫。<br /><br />吴桢刚刚率领水师,从海上进攻福州击败了陈友定,是立下大功的。<br /><br />提拔他很正常。<br /><br />至于统计陕北和河套地区的情况,那就更正常了。<br /><br />这是大明新收复的土地,掌握详细数据也是理所应当的。<br /><br />只有马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br /><br />别提多开心了。<br /><br />这臭要饭的,终于开始行动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