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老朱居然变得善解人意?!
('\n\t朱棣知道自己的语气有些急切,<br /><br />预判着父皇马上会朝自己发脾气,<br /><br />赶忙补充上请罪服软的话,<br /><br />“父皇恕罪!儿臣是担忧林豪,刚才说话有些急切了。”<br /><br />朱元璋张了张嘴,训斥的话,没来得及出口就被堵上了,<br /><br />他绷着脸摆了摆手,<br /><br />便习惯性地坐到主位上,<br /><br />“说回林豪的事,活活累死是什么意思?”<br /><br />“尔等可是查到关于他的新纪录?”<br /><br />朱棣奉上刚刚看完的稿纸,看向朱由检说道,<br /><br />“这记录是你崇祯朝发现的,”<br /><br />“你来说说记录的来历吧。”<br /><br />朱由检拱手一礼说道,<br /><br />“禀两位祖宗,这是我朝锦衣卫从一名已故翰林修撰的史料文献《国朝献征录》(未公开版)里查到的记录,”<br /><br />“这一版的《国朝献征录》收录了洪武朝原户部尚书赵勉的生平传记,其中最后部分的附录章节里,提到了林豪的情况。”<br /><br />朱元璋微微点点头,<br /><br />翰林写的史料文献,可信度还是很高的。<br /><br />他翻开稿纸,开始阅读上面的文字,<br /><br />“...赵勉被太祖任命为海关总办,肩负解海收税之责,旋即其贪污渎职事发,”<br /><br />“其副手林豪上疏死谏太祖,求请戴罪立功的机会无果,”<br /><br />“赵勉事业未成,按律被处死。”<br /><br />“林豪被迫转正,担起海关重任,”<br /><br />“由于海关事务,涉及太祖力推的革新大政,很受重视,”<br /><br />“太祖和朝野各方轮番施压想要快速见到成果。”<br /><br />“林豪也不想自己倡导的解海收税政策失败,遂呕心沥血地办差,”<br /><br />“海关事务终于理顺,革新大政取得显著成效,”<br /><br />“但林豪本就是虚症病患,重压之下,虚症复发,病逝任上,”<br /><br />“太祖赐谥号‘勤达’,民间称颂其为‘革新能臣’,”<br /><br />“随着林豪病逝,海关没有合适的继任者,立时陷入混乱,解海收税政策执行不利,在众朝臣的劝谏之下,太祖只得恢复了海禁,也停止了革新大政。”<br /><br />“到了建文朝初,林豪的谥号被剥夺。。。”<br /><br />朱元璋看完所有内容,有些绷不住了,<br /><br />这混球真的累死了?还是被咱逼得虚症复发?<br /><br />怎么会这么巧?<br /><br />每一次咱加赏他,他就会出事?<br /><br />到底是咱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br /><br />还有,<br /><br />他一死,解海收税就推不进去了?咱这革新才迈出第一步就失败了?<br /><br />咱绝不接受失败!<br /><br />这混球的命,咱得保住才行。<br /><br />朱元璋将稿纸往桌上一放,叹声说道,<br /><br />“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br /><br />“咱是看着赵勉和那个俞通渊在内讧又互相揭发罪行,索性将他们处置了,顺势重用了林豪,”<br /><br />“哪里料到他居然会累死了,”<br /><br />“看来咱得给他加派人手分担差事才行。”<br /><br />朱棣拱手补充道,“父皇,您还得派御医时刻调养他的身体才行。”<br /><br />“您也看到了,他这样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的人才一没了,您的革新就推行不下去了。”<br /><br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次你提醒的对,咱会把护卫和诊疗都给他配上,让他安心办差,推进革新,”<br /><br />“咱想过了,咱这边的革新,做得越到位,尔等后世的压力就越小。”<br /><br />朱由检、朱慈烺父子闻言,互视一眼,均从对方眸中看到了“望祖成龙”的喜悦,<br /><br />太祖爷终于真正地开了窍,我后世朝廷的好日子到来了!<br /><br />“太祖爷英明!臣孙拜服!”<br /><br />朱棣却是暗戳戳地说道,“父皇,您想依仗林豪搞革新富强大明社稷,出发点是好的,”<br /><br />“可允炆上位了,可不一定让您如愿,”<br /><br />“在儿臣的新记忆里,解海收税政策,您停了后来就没人再提过,”<br /><br />“而且您也看到记录了,林豪遭到了允炆的清算,他的‘勤达’谥号也被褫夺了。”<br /><br />朱棣就差把潜台词——您不要立朱允炆,说出口了。<br /><br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去理会朱棣的小心思,沉声呵斥道,<br /><br />“咱看不到吗?需要你提醒?!”<br /><br />这么看来,<br /><br />允炆和林豪的矛盾,还是没有化解开来,<br /><br />所以才会连“勤达”这种非顶级的谥号,都不给林豪保留。<br /><br />而且解海收税对朝廷的好处,允炆也没有真正理解进去,<br /><br />所以咱恢复海禁之后,<br /><br />允炆的建文朝廷也没有想着去恢复解海,<br /><br />咱得多花点力气,做好允炆的观念引导,弥合让他与林豪之间的矛盾。<br /><br />朱棣看着朱元璋眼眸光转,默不作声的样子,心中顿时郁结,<br /><br />父皇一定是在合计着如何帮助允炆,<br /><br />他怎么就这么看不到孤的好?<br /><br />只怪大哥,<br /><br />在他心中的位份太重了。<br /><br />······<br /><br />次日早朝时分,<br /><br />奉天殿,<br /><br />廷议讨论到了海关的事务问题,<br /><br />一名御史出列参劾海关,“...臣收到民间商团的检举,他们控诉海关办事效率拖沓,总办林大人不作为,影响他们正常出海贸易。。。”<br /><br />紧接着,马上又有几名官员出列朝林豪发难道,“臣替宁波府地方官员的检举,控诉水军官兵蛮横,总办林大人负有失察之责。”<br /><br />“松江府、福州海关兴建分支府衙,涉嫌圈占私家的港口用地,地方士绅联名委托臣参劾海关总办人。”<br /><br />“。。。”<br /><br />方孝孺见状,也趁势出列补刀道,“海关事务混乱,全是因为总办林豪懒怠渎职,能力欠缺,臣奏请治他罪!”<br /><br />看着官员们出言参劾林豪、抨击海关,<br /><br />顾行峰低着头,瞄了一眼不远处站立不动,面无表情的林豪,心中暗自得意,<br /><br />至少拖延海关办事进度,为安置家族私兵争取时间的目的已然达到,<br /><br />顾长虽然行刺没有得手,<br /><br />要是这会能把林豪也给收拾下诏狱,也不失为圆满。<br /><br />就在顾行峰与陆守善、庄云志等人,相视一眼,准备出列加入参劾队伍之时,<br /><br />却听御上的朱元璋发话了,<br /><br />“诸卿,这海关事务涉及商税收取、还有解海之后的军务,推进起来又难又繁杂,”<br /><br />“而赵勉、俞通渊又犯事被处置,林豪独木难支,”<br /><br />“情有可原!”<br /><br />一众参劾的朝臣顿时发懵,<br /><br />林豪分明是办事不力,<br /><br />陛下竟是在主动替他说好话?<br /><br />陛下对海关的容忍度,咋就变得那么高了?<br /><br />林豪也是嘴皮微微抖动,<br /><br />他原本是想顺势出列,承认所有的指责,<br /><br />然后按照老套路行事,言语上激怒皇帝进行求死。<br /><br />可是,<br /><br />老朱他居然又变了,<br /><br />变得如此“善解人意”?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