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剩下咱俩了。”姜恒笑道。<br/><br/> “恒儿,”耿曙在旁坐定,忽然说,“就算全天下人都是你的敌人,我也会守好你。”<br/><br/> 姜恒:“???”<br/><br/> 姜恒这些天里简直是莫名其妙,说:“你都在想什么?”<br/><br/> 耿曙不再说话了,姜恒踹踹他,耿曙吁了口气,仿佛下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片刻后不再多想,解开袍襟,说:“到我这儿来,我抱着你,暖和。”<br/><br/> 姜恒便挪了过去,依旧看他的书。耿曙沉吟不语,他想了又想,毕竟这是对他而言,决定一生的最重要的事。<br/><br/> 设若姜恒的身世当真如他猜测……那么他就是太子。汁琮杀汁琅做错了么?做错了,这是公道,是他必须为姜恒讨回的公道。他只能与汁琮为敌,别无选择。<br/><br/> 太子泷是无辜的,他不会杀他,铸成这一大错的人是汁琮。<br/><br/> 他要为姜恒讨回这一切,这是他的使命。可是要怎么做?太难了,耿曙几乎能预见,自己将与大雍举国为敌的局面。<br/><br/> 然而哪怕前路满是荆棘,他也必须为姜恒去做。<br/><br/> 他开始明白到郎煌的厉害之处了,他虽不是雍人,计策却比雍人更狠。<br/><br/> 郎煌算计了他,这算计简直太毒辣了。<br/><br/> 但一切还不确定……<br/><br/> 第123章雪山巅<br/><br/> 耿曙反复告诉自己,他没有证据,他需要找到证据,并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姜恒这件事,让他自己决定。只要姜恒需要他,他无论什么都能去做,大不了就是个死,有什么好怕的?<br/><br/>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郎煌在骗他,这一切是假的。<br/><br/> 可当他看见界圭的面具时,他已无法说服自己了,而且他始终认为,这不可能是郎煌离间他与雍王室的恶作剧。<br/><br/> 姜恒:“?”<br/><br/> 姜恒抬头,看耿曙,用书拍拍他的侧脸,问:“你又怎么了?”<br/><br/> 耿曙今天又开始心不在焉了,猛然回神,说:“没……没什么。昨夜没睡好。”<br/><br/> 姜恒扳着耿曙的脸,在他嘴角上亲了下,两人在马车里避开了外人,他便像以往一般放肆了。<br/><br/> 耿曙满脸通红,不自觉地抿了下唇,转过头去,竟有点紧张。<br/><br/> “我……恒儿。”耿曙说。<br/><br/> 姜恒又伸手进耿曙脖领里掏,掏出玉玦,耿曙当即做了个前所未有的举动,勾住了绳,说:“做什么?不能给你。”<br/><br/> 耿曙那举动纯粹是下意识的,现在与从前完全不一样了,姜恒才是另外一块玉玦的持有者,不,他就是另一边星玉,而自己则是这一边。他们就像这两块玉玦,从来到这个世上,便注定有了彼此依存的命运。<br/><br/> 姜恒:“我、不、要!收着你的破烂罢!”<br/><br/> 姜恒不搭理他了,开始在马车座位下翻找。<br/><br/> 耿曙想起来了,问:“你给我编了穗子吗?”<br/><br/> 姜恒懒得答话,找出红绳,开始编。耿曙讪讪地想说点什么,奈何嘴拙,不知怎么讨好姜恒,姜恒却“啊”的一声,说:“你听?”<br/><br/> 耿曙赶紧顺势凑过去,抱住姜恒,说:“什么?”<br/><br/> 姜恒拉开马车帘,说:“听见了吗?有人在吹笛子!”<br/><br/> 笛声离得很远,若有若无,耿曙却也听见了,皱眉撑着车帘。<br/><br/>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姜恒跟着笛声,轻轻吟唱道。<br/><br/> “是界圭。”汁绫公主的声音说。<br/><br/> “他会吹笛子?”姜恒震惊了。<br/><br/> “会。”汁绫骑着马过来,到马车前,说,“我大哥还在世的时候,他天天在宫中吹,稍微惹了他一星半点,就坐在桃花殿里指桑骂槐地吹这破笛子。大哥死后,他就不吹了,这是他在送你呢。”<br/><br/> 界圭站在满是冰雪的山麓,戴着银面具,表情冷漠,吹着一杆越笛,笛声传<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下山去,远远传向大路上。<br/><br/> 姜恒的车队已成为一行黑点,界圭收起越笛。<br/><br/> “当初杀我没杀成,是不是很后悔?”郎煌来到界圭身后,说道。<br/><br/> 界圭没有回头,眺望山下,漠然道:“人各有命,这是太后说的,既然你没死,就是天意使然,有什么可后悔?”<br/><br/> 郎煌活动手指,捏了几下指节,说:“早知道你不会持之以恒地来杀我,我就不用这么慌张,急着把这件事说出去了。”<br/><br/> 界圭冷漠地说:“有人信么?哪个白痴?叫来我看看?”<br/><br/> “只有一个人会信。”郎煌皱眉道,“人各有命,天下这么大,什么人都有,总有人会信,对不对?”<br/><br/> 界圭不再答话,跃下山林,朝着落雁城的方向离去。<br/><br/> 落雁城前,朝廷送别姜恒出质,大臣们各自散了,太子泷还站在城墙上,依依不舍。<br/><br/> 汁琮今天选择步行回宫,卫卓跟在他的身边,就像许多年来,君臣相伴一般,低声说话。<br/><br/> “昨夜殿下在他的寝房内待了一个多时辰。”卫卓说。<br/><br/> “汁泷是个单纯的孩子。”汁琮对亲儿子的个性,实在很头疼。<br/><br/> 他太容易信任人了,对于国君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不过一切都很快会结束,姜恒的威胁眼前已变得不重要。然而杀了姜恒,未来就怕还有李恒赵恒,这个恒那个恒,什么时候,儿子才能在大臣面前树立储君的威严,不要那么言听计从?<br/><br/> “人已经吩咐跟过去了罢?”汁琮自打卫卓提议以来,还没见过那群刺客呢。<br/><br/> 卫卓答道:“鸣沙山的门主已派他们进关。”<br/><br/> 汁琮说:“打发他们点钱当经费,一群西域人,会说汉话不会?”<br/><br/> “血月手下的孩儿们虽然自小在轮台长大,却都是汉人出身,”卫卓说,“王陛下大可放心。”<br/><br/> 汁琮点了点头,卫卓又现出为难神色,说:“但血月有一句话,须得知会陛下,虽说尽量到一年后再动手,可就怕情况说不好,想动手,还须提前刺探。”<br/><br/> 汁琮明白卫卓话中之意:要下手杀人,须得有最好的时机。就像耿渊埋伏多年才动手一般,这个时机也许要等待很久,也许就在一两天之内到来,哪怕成名的刺客,也无法决定这个时间点。<br/><br/> “时机交给他们自己判断罢,”汁琮说,“早几天晚几天,没有多大区别。”<br/><br/> 汁琮暗示如果合适,大可提前刺杀姜恒,卫卓便放下了心。<br/><br/> “但记着,”汁琮说,“不要碰汁淼,否则说好的报酬,就全没了。”<br/><br/> 卫卓忙躬身道是。<br/><br/> 大寒,征鸟厉疾,水泽腹坚。<br/><br/> 姜恒再一次看见了玉璧关,情况比军报中描述的要严重不少,而这都拜宋邹的火攻之计所赐,一个月前那场大火借着风势,无情地吞噬了两侧山头,并烧死了近八千名梁军。如今两山被烧得光秃秃的,覆着新雪,不时还有小型雪崩从山顶滑下。<br/><br/> “你部下烧的,”汁绫说,“烧得还挺是时候,宋邹看模样斯斯文文,也是个狠角色。”<br/><br/> 姜恒无奈道:“必须速战速决,没有办法,战术是我哥制定的……”<br/><br/> “很好啊,”汁绫道,“烧的反正不是我。”<br/><br/> 姜恒站在关墙下抬头看,只见玉璧关被熏得漆黑,在这场大战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从一个月前夺回<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