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就被瓜分了,甚至没能等到五国联议开始,”姜恒说,“变故往往就发生在一夜之间。”<br/><br/> 项余“嗯”了声。<br/><br/> 姜恒又轻轻地说:“于是雍成功地出玉璧关,问鼎中原;郢则占了照水,黄河成为新的南北分界线,郢、雍一河之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br/><br/> “郑、代未灭,”项余说,“兄弟之盟,依旧将维持下去,姜大人倒是不必太操心。”<br/><br/> “希望如此。”姜恒一字一句道。<br/><br/> “还不睡吗?”项余说,“您已经很累了。”<br/><br/> 姜恒叹了口气,说:“睡罢。”<br/><br/> 于是项余平持长剑,横过,抵住灯芯,熄了灯,满室月光。<br/><br/> 深夜,玉璧关。<br/><br/> 汁琮面对摆在面前的信件出神。<br/><br/> “他在做什么?”汁琮难以置信道。<br/><br/> 信上盖着熊安的太子印鉴,约定与他一同出兵,雍击安阳,郢取照水,眼看这数百年国祚的中原大国,竟是顷刻间就要迎来灭国之难!<br/><br/> 卫卓说:“殿下倏然出兵,这不合常理,莫非是姜大人被扣住了?”<br/><br/> “不,”汁琮说,“不可能!这是我的儿子?”<br/><br/> 汁琮只觉耿曙最近仿佛变了一个人般,举止简直反常!<br/><br/> “王陛下,”卫卓说,“咱们打么?”<br/><br/> 汁琮无言以对,但就在此刻,外头通传太子殿下到。<br/><br/> “汁泷?”汁琮忽然回过神,这是他们的计划?<br/><br/> 太子泷风尘仆仆,连夜抵达玉璧关,此刻他应在落雁城才对。汁琮一见儿子,马上就开始怀疑——这先斩后奏的路数,不可能是耿曙自己想出来的。<br/><br/> “我也是才知道,”太子泷说,“父王,咱们该出关了。”<br/><br/> 汁琮冷淡地说:“姜恒给你送信了?他说的什么?”<br/><br/> 太子泷摇头,那是源自于他与姜恒一直以来相处的习惯,只要听见他在外头做了什么,太子泷第一个念头不是质疑,而是揣摩他的深意,并马上着手,设法配合。<br/><br/> 事实上耿曙和姜恒什么也没有说,甚至不曾给他送信。<br/><br/> 而以如今的默契,不必再说了。<br/><br/> “我已经在准备联议了。”汁琮说。<br/><br/> “他们提前动手,一定有原因。”太子泷说,“但这是送上门的好机会,良机莫失,父王!”<br/><br/> 这个时候,太子泷与汁琮的态度便有了明显的区别,汁琮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养子,去帮别人打仗?<br/><br/> 而太子泷想的却是,要怎么样不浪费这个好机会!<br/><br/> 汁琮几乎是咆哮道:“汁淼是不是疯了!送一封信给他!”<br/><br/> “回来再说!”太子泷道,“父王!待他回来再说!您的霸业,马上就要成功了!”<br/><br/> 朝臣都很清楚事关重大,只有太子泷能劝住汁琮,这也是他夤夜前来的原因。<br/><br/> 汁琮瞬间清醒过来,注视儿子。<br/><br/> “打。”汁琮决定先不计较耿曙的背叛,说道,“我亲自带兵,明天一早便出发。”<br/><br/> 太子泷道:“我一定让哥给一个交代,父王。”<br/><br/> 从这点上,汁琮可以看出太子泷事先也毫不知情,国事为重,于是决定带兵,出征。<br/><br/> 月夜,汉中平原。<br/><br/> 这是一个不利于潜行的夜晚,不像那夜漆黑一片。狂风吹散了云层,明月千里。<br/><br/> 王军抵达汉中与黄河交界处,最后一处军营,这里驻扎着一万兵马。<br/><br/> 想在平原上发起突袭很难。耿曙麾下骑兵的马蹄全部包了棉布,三千前锋辗转突进,每到一个地方先作简单整备,再绕过一切有人烟之地,专挑偏僻的丘陵北侧行军。<br/><br/> 哨楼前,耿曙拉开长弓,一箭飞去,月夜里,百步外正中哨兵喉头,哨兵应声而坠,值守的伙伴尚未发出示警,又一箭飞来。<br/><br/> 几处哨楼纷纷被成功端掉,没有风羽的侦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耿曙始终无法灵活展开突袭,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歼灭敌军。<br/><br/> “讨命的来了,”耿曙冷冷道,“准备接天子的怒火,放火烧营!”<br/><br/> 身后亲随拉开火箭,一箭飞上天空,发出信号。霎时无数火箭飞上天空,抛投向营寨之中,上风口处,耿曙一骑当先,率领三千人冲进了大营!<br/><br/> 梁军在熟睡之中毫无防备,操起武器迎出,砍杀,迎接他们的,却是滚滚而来的铁骑与洪流。<br/><br/> “我只说需要侦查,”宋邹最后赶来,见敌营已成火海,无奈道,“殿下,您只有三千人,不要总是这样,发起突袭。”<br/><br/> 耿曙看着远处,眼里仿佛出现了多年前的洛阳化为火海的一刻,赵竭的怒火,直到如今尚未熄灭,即将卷向整个梁国。<br/><br/> 宋邹最后退让道:“但能提前消耗敌军实力,总是好的,这样他们就无法回援照水了。”<br/><br/> “兵贵精不贵多,”耿曙冷冷道,“向来如此。这里留给你收拾,我去下一个地方。”<br/><br/> 数日后的清晨,风羽来到了江州。<br/><br/> 海东青径直飞进东宫,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姜恒抬头,便喊道:“风羽!”<br/><br/> 风羽停在姜恒案前,太子安说:“是你饲养的猛禽?”<br/><br/> 太子安正伸手要摸,姜恒忙道:“殿下当心。”<br/><br/> 太子安险些被啄,即将酿成又一起汁泷的血案时,幸亏姜恒及时制止了他。<br/><br/> “我看看信,”姜恒说,“雍都的消息来了……”<br/><br/> 但话音落,姜恒一愣。<br/><br/> 没有信。<br/><br/> 风羽被耿曙放回,前去通知界圭,让他前来保护姜恒,但风羽回来,既没有带着人,又没有捎信。<br/><br/> 这是怎么回事?姜恒眉头拧了起来。<br/><br/> “怎么?”太子安问。<br/><br/> 姜恒摇摇头,说:“我送一封信给我哥去。”说着心事重重,抱着风羽,回了寝殿。<br/><br/> 第144章漫山树<br/><br/> 风羽当天饮食完毕后,复又振翅离开,带着姜恒的信件,飞往北方。抵达耿曙身边时,王军已完成了从陆路包围照水的整个部署。<br/><br/> 梁东,照水城附近的所有军队驻地共计四万守军,都被耿曙沿途一一拔除,落败梁军或是为俘,或是逃回了安阳。<br/><br/> “这样就轻松多了。”耿曙在高处一块石头上坐下,手腕翻转,随手玩着手里烈光剑,挽了几个剑花,居高临下,注视远处的照水城。<br/><br/> 现在敌方城中,剩下三万不到的守军。而郢国的八万水军也沿河道前来,堵住了这座大城的水路。<br/><br/> 照水城背山临水,耿曙与宋邹开始计议突破之法,风羽回来,顿时减轻了斥候的负担,耿曙放它出去,侦查城墙处兵力,取下信件看了一眼。<br/><br/> “照水城地基为黏泥较多,初春时节山峦化雪,河水水位高涨……”耿曙说,“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br/><br/> 耿曙颇有点头疼,姜恒提供了他的见闻,却没说怎么用,八个字说起来简单,真正要找到执行的方法却属实不易,况且还要在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的前提下。<br/><br/> 但行军布阵,攻城之策,并非姜恒所擅长,耿曙必须自己想办法。<br/><br/> “我去走走。”耿曙朝宋邹说。<br/><br/> 宋邹知道耿曙需要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便不阻拦他,只派人远远跟着。<br/><br/> 瀑<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