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请放皇后出宫
('\n\t目送李纨回长春宫,楚延想了会后,信步朝坤宁宫走去。<br /><br />太监宫女们心领神会,知道陛下今晚要临幸皇后娘娘,于是夏守忠上前小声问:“陛下,奴才先去给皇后娘娘传话。”<br /><br />“不必。”<br /><br />楚延制止了,来到坤宁宫,外边的宫女想要进去禀报,也被他叫住。<br /><br />进入坤宁宫,里边的几个宫女都很吃惊,楚延认识的一个宫女绿燕,忙起身来跪拜。<br /><br />“免了。”<br /><br />楚延问她:“皇后可在里面?”<br /><br />“娘娘在的!”<br /><br />“嗯,你在外边伺候,朕自己进去。”<br /><br />楚延吩咐她,放缓脚步,进了东暖阁内。<br /><br />曾经大顺朝母仪天下的皇后,就在屋子内,坐在榻上,手里拿着针线,正专心致志的在做针黹活,纤细手指灵巧的在针线长穿绕、勾织。<br /><br />堂堂皇后娘娘,在坤宁宫里做这些针线活,给人以一种奇妙的赏心悦目感。<br /><br />楚延站定,看了她一会,张皇后丝毫没发现他来,她妩媚又不失端庄的身子上,只穿着两件衣裙,胸襟被撑出圆润形状,大腿丰润笔直,东暖阁内宫灯并不多,只恰好够照亮她做针线活。<br /><br />楚延总觉得,如果她不是前朝皇后,那她其实很适合当他的皇后,从相貌到品行,又或者管辖后宫,她都做得足够好,元春管后宫遇到什么事,多是来问她。<br /><br />她也不奢求继续当皇后,几次求搬离坤宁宫,楚延都以“朕没空,你先住着”为由拒绝了。<br /><br />许是眼睛盯着针线久了,张皇后略休息一会,抬起头,忽然见到眼前多出一个高大人影,顿时被唬了一跳。<br /><br />看清楚是他后,才放松下来,起身迎他,又埋怨说:<br /><br />“陛下来了怎不出声?倒吓了妾身一跳。”<br /><br />“是你太专注了。”<br /><br />楚延笑着走过去,拉着她手坐下,看了看她织到一半的东西,问:“皇后娘娘也会针线活?”<br /><br />张皇后笑道:“妾又并非生下来就是皇后。”<br /><br />说着,她脸上有些羞涩,瞟了楚延一眼,知道他今晚来找自己,大约是又要叫她侍寝。<br /><br />这一个多月来,她倒侍寝了四五次,也大约知道这个造反的皇帝,每晚上都要召幸妃子,真亏他这一身的蛮力!<br /><br />楚延笑道:“倒是我糊涂了,你绣的是什么?”<br /><br />“一件肚兜,给汉阳大公主的。”张皇后顿了下,怕他生气,又解释:“妾毕竟是她们嫡母,该多些关心她们。”<br /><br />楚延点头,把绣了一半的肚兜还给她:“朕又没说不许。”<br /><br />那几个故顺朝小公主们都跟着清河住在毓庆宫,平日里不是去凤藻宫跟太后待在一块,就是来坤宁宫见她们母后。<br /><br />张皇后低声道:“妾也在为将来做准备。”<br /><br />“做什么准备?”楚延挑了挑眉,伸出手去抚摩皇后光洁的下巴:“你想去哪?”<br /><br />张皇后闭嘴不答,被逼得无奈了,才说:“请陛下准许妾搬离坤宁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宫!”<br /><br />楚延笑道:“朕又非薄情寡恩之人,你担心是多余的,好好在宫里服侍朕。”<br /><br />“妾,谢过陛下。”<br /><br />张皇后恭恭敬敬的跪在榻上给他磕头,心里的担忧却不曾放下。<br /><br />新君固然非是薄情之人,可他却也太多情了些,他不是喜怒无常的皇帝,却是对后宫每位妃子都关照有加,不吝啬帝王之宠。<br /><br />起初时,张皇后误以为吴贵妃、周贵人等以美色受宠,连续三四夜被召幸,后来才慢慢得知,原来他是对每个妃子都宠爱。<br /><br />如此一来,反倒是每个妃子都不受宠。<br /><br />贾家、薛家、史家姑娘们接二连三进宫,她也见过几个,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孩,她们都入宫后,那时后宫还有谁敢说自己受宠?<br /><br />她已不是皇后,却占据坤宁宫,势必会引来后宫诸多妃嫔的敌视。<br /><br />皇帝将她抱回房间,放到床上,她知道今晚又要有一番生死搏斗。<br /><br />“陛下~”<br /><br />张皇后躲着他,再求一次情:“妾请搬离坤宁宫!”<br /><br />楚延本没打算停,三两下就把她衣裳给解了,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却跪在床上,白花花身子伏跪着。<br /><br />她纤美洁白的背脊,以及那圆翘白腻,令楚延看得不禁在脑海冒出前世看过的词:土下座。<br /><br />如今的张皇后,就是这样子跪在他面前。<br /><br />“陛下若怜惜妾,请准许妾搬离,妾只有离开坤宁宫,才能长久伏侍陛下!”<br /><br />张皇后再次求情道。<br /><br />她不信造反当上皇帝的楚延不理解她的苦衷,他就是无情,或以为能掌管局面,又或者是留她在坤宁宫,好羞辱她……<br /><br />才一直不准许她搬离。<br /><br />“你真想搬离?”<br /><br />楚延坐下来,将张皇后拉到自己腿上,思考片刻,见她一脸恳求的样子,就答应下来:“等在金陵的谢贵妃动身上京,你就搬离坤宁宫。”<br /><br />张皇后素手轻拨揉,张口吃了下,才柔声问:“贵妃娘娘何时上京?我听说今早陛下接见了从金陵来的官员,娘娘为何不跟着来京?”<br /><br />她虽是皇后,却得喊谢昭君为娘娘。<br /><br />楚延摁她脑袋,无奈说:“她越来越不把我放眼里了,几次书信,都推脱不进京,不是生病了,就是看小猫小狗打架忘了,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什么。”<br /><br />张皇后张着嘴,很吃惊。<br /><br />若说妃嫔受宠,她这些天来听说过不少,皇帝抱着清河,与元春同骑一匹马,纵容湘云在后宫顽耍,不必守规矩,把林姑娘放在临敬殿,让她住七八日,又下旨恢复林家祖宅等等。<br /><br />但这些,都比不过谢昭君。<br /><br />她居然抗旨不来京城!<br /><br />身为皇帝妃子,真可谓大不敬了。<br /><br />楚延笑道:“不管她,她能掐会算,跟个神婆似的,再过一个月她还不来京城,我就派人将她捆来。”<br /><br />张皇后若有所思,想到了宫里传的,这个谢贵妃乃是起死回生的异人,据说复生后,第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一句话就是她要当皇后。<br /><br />呵。<br /><br />也亏得她以前没听过这谢昭君,否则以她这句话,就该治她的罪了!<br /><br />这不是咒她死吗?<br /><br />但那是以前,如今楚延领兵进城,这谢贵妃怕不是真要当皇后了,果然有几分神异,怪不得皇帝纵容她。<br /><br />“别停。”<br /><br />楚延摸摸皇后的头。<br /><br />张皇后眼神幽怨的看他一眼,才低下头去专心致志。<br /><br />她不得不专心,因这个男人每次召幸她,都要折腾她半宿,不给他先来一次,等会还不知道要受什么罪呢!<br /><br />但她仍然失算了。<br /><br />一个时辰后,她又求情道:“陛、陛下,叫妾那侍女绿燕进来罢,妾不堪征伐矣。”<br /><br />楚延准了。<br /><br />把皇后贴身侍女绿燕也给宠幸了。<br /><br />……<br /><br />且说韩穆杰与宋瑞等几人,从临敬殿出来,离开皇宫的路上,几人边走边聊着。<br /><br />“新君虽招纳我们为官,却不像要重用的样子,只是拿我们当做收拢人心用。”于舟叹道。<br /><br />韩穆杰哂笑道:“以我观之,新君行事较为霸道,用人多重实干,对清流官员并不十分看重。”<br /><br />几人聊了一会,基本了解了新君喜好,知道皇帝暂不会重视科道官,对他们这些旧朝的科道官,更是不放心上。<br /><br />否则,也不会把他们放到兰台寺。<br /><br />兰台寺监管宗室,可新君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其他亲戚,兰台寺连监管的人都没有!<br /><br />“回家去罢!”<br /><br />于舟叹了口气,“我等至多在朝廷为官二三年,天下安定后,新君会逐渐清退旧朝官员。”<br /><br />几人纷纷点头,对不久后吏部的任命也不放心上了,再拿两年俸禄,辞官回老家。<br /><br />“未必!”<br /><br />原大理寺右少卿宋瑞忽然开口,几人纷纷看向他。<br /><br />“圣上虽没有兄弟姐妹,兰台寺却还有个地方可以监管。”<br /><br />“你是说……”<br /><br />“不错,后宫。”<br /><br />宋瑞道:“宫闱之事,外臣本不该议论,皇上自有决断,但顺太祖定祖训时,又担心后世子孙太过宠幸某位妃嫔,故而留下规矩,兰台寺可上疏皇帝,陈述后宫事之利弊,劝诫皇帝牢记祖训。”<br /><br />于舟吃了一惊,说:“你我旧朝官员,如何能对新君宫闱事妄加议论?”<br /><br />后宫乃是皇帝家事,凡是皇帝,都不怎么喜欢官员对着后宫指指点点,更何况他们才刚在新朝为官。<br /><br />宋瑞正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圣上既已下旨招纳我们,我们也已经答应入朝为官,那便再无新朝旧朝,都只是大乾朝臣子,陛下又任命我们为兰台寺官员,如何不能上疏?”<br /><br />几人无话可说,按理是这样,但谁敢这样做?<br /><br />跟随皇帝起兵的臣子,身上功劳无数,又岂是他们能比的?<br /><br />宋瑞拱了拱手,“我回去后就写一份奏疏,各位,先走一步了!”<br /><br />韩穆杰几人目送他离开背影,不禁猜测:“他要劝诫皇帝何事?”<br /><br />后宫之事,他们也略有耳闻,能写的地方不少。<br /><br />第一件事,就是劝皇帝多纳妃子,尽早生下皇子。<br /><br />第二件事,立皇后。<br /><br />但这些事,想必乾王府官员也劝多了,他们再上疏,也不过是拾人牙慧。<br /><br />……<br /><br />第二日,一份由兰台寺大夫宋瑞写的《定鼎疏》,开始在朝廷官员中流传开,不止旧朝官员为之侧目,诸多新朝官员也大为吃惊,直言宋瑞真是胆大包天。<br /><br />那份奏疏上,除开建议皇帝多纳妃,早立皇后外,另有一件事,是直指皇帝的:<br /><br />请皇上放前朝皇后出宫,以全大义名分,安天下人心。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