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等文治武功十分杰出的英明帝王。<br/><br/> 最后永珏还是同意了去泰山,好歹也得让历朝历代帝王都瞧瞧英明神武的朕!<br/><br/> 对于孔家派衍圣公孔昭焕全程陪同的行为,永珏假笑着表示感谢。<br/><br/> “衍圣公客气了,能得万世师表孔家的赞赏,真乃人生一大幸事。”<br/><br/> 孔昭焕嘴里发苦,他知道皇帝很介怀当初的事,只可惜那时他还不是衍圣公,无法左右孔家对那件事的态度。<br/><br/> 只说是人生幸事,而非朕之幸事,是在拐弯抹角的表明,爱新觉罗·永珏是坐拥天下造福苍生的一代明君,即使得不到孔家承认,也依然如此。<br/><br/> 孔昭焕暗中叹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家被历朝历代的君主捧得太高,早已忘乎所以,殊不知帝王尊重的不是孔家,而是念儒学长大的天下学子。<br/><br/> 几日后,隆重的封禅大典举行。<br/><br/> 永珏身着明黄色龙袍,挎着宝剑,一步步登上了高台,举目四望,一片寂寥。<br/><br/> 他突然觉得有点冷。<br/><br/> 这次东巡,两个情人都没来。<br/><br/> 由于常年征战沙场,不败战神海兰察积劳成疾,卧病在床。<br/><br/> 而林睿旸也是,身为吏部尚书的他不仅要操心朝政,还要兼顾皇帝的身体,防治他再次病倒,结果临行前倒下的人却成了他自己。<br/><br/> 两人的病情来势汹汹,要不是东巡早已筹备好,永珏都不打算来了。<br/><br/> “高处不胜寒…”望着眼前景色,陛下幽幽长叹。<br/><br/> 绵惇非嫡长,又有资质相差不多的皇子心中不服,在朝中拉帮结派,一心要让毓庆宫换个主人。<br/><br/> 诸子夺嫡,后宫妃嫔各出奇招,朝堂硝烟弥漫,他高坐龙椅之上,冷冷的看着他们上蹿下跳,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br/><br/> 谁有野心,谁被利用,谁隐藏在暗处,他看的分明。<br/><br/> 永珏突然觉得当年的自己很可笑,皇伯父,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狼子野心吗?<br/><br/> 还是选择了默许?<br/><br/> 没由来的,一股悲怆涌上心头。<br/><br/> 妻妾更看重子嗣家族,臣子们要的是重权在握名留青史,两个情人将不久于人世,而这片他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天下终究要留给子孙,到最后,属于爱新觉罗·永珏的还剩下什么呢?<br/><br/> 当年的康熙也是这样么?<br/><br/> 逐渐老去的帝王面对正当盛年对龙椅虎视眈眈的儿子们,除了拼命抓紧手中的权力,又能怎么办?<br/><br/> 都是天家皇子难做,又有多少人看到了皇帝的艰辛,皇帝的身不由己?<br/><br/> 不能有真正宠爱的女人,不能表明自己嘱意的继承人,就连喜欢的菜也最多只能吃三口!<br/><br/> 皇帝,是真正的孤家寡人!<br/><br/> 后悔吗?<br/><br/> 永珏不止一次问自己,想象着放弃野心的自己……<br/><br/> 收起一身反骨,做一个乖巧的不起眼的宗室小贝子,空有满腔才华无法施展,只能终日对着别人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朝不保夕,庸庸碌碌一辈子?<br/><br/> 绝不!<br/><br/> 他就是死也不愿做个窝囊废!<br/><br/> 永珏闭上眼睛,张开双臂,仿佛在拥抱这山河日月。<br/><br/> 沐浴在熹微的晨光里,永珏冥冥之中不由想起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儿,他的情人,他的青春年华——他为了这片江山社稷而狠心抛弃的一切!<br/><br/> 一步一个血脚印走上王座,为了野心他已付出了太多太多,不能回头,也不可能回头了。<br/><br/> 两行清亮的液体从眼尾沁出,沿着脸颊缓缓滑下,融化在一片灿烂的朝霞中。<br/><br/> “朕……不后悔!”<br/><br/> 延昌二十四年八月底,兵部尚书、战神海兰察,卒。<br/><br/> 延昌二十四年十一月初,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林睿旸,卒。<br/><br/> 延昌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昭懿皇贵妃<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林若茵,卒。<br/><br/> 延昌二十五年二月初三,延昌帝爱新觉罗永珏,卒。<br/><br/> “清睿宗爱新觉罗·永珏,字英贤,系世宗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第五子,生于乾隆四年二月二辰时,长于宫闱。 xi_ng 坚毅果决,敏而早慧。乾隆二十七年改玉牒,记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名下,登基为帝,序齿为高宗第四子,年号延昌,史称睿宗。<br/><br/> 睿宗重军事民生,恶渎职贪腐,行事酷肖世宗,躬勤政事,节俭宽仁,知人善任,启民智,建海军,开海禁,征高丽,逐沙俄,收大小金川及东南亚诸国入大清国土。在位期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海晏河清,万民称颂。<br/><br/> 睿宗一生三波四折,颇为不顺,幼年疾病缠身,青年征战沙场,中年积劳成疾,延昌二十五年二月初三突发心疾卒于乾清宫昭仁殿,时年四十九岁。”<br/><br/> ——《清史稿-本纪十六-睿宗本纪》<br/><br/> 史学家表示,清睿宗在水利、农桑、军事、教育方面功绩卓越,是延昌盛世的缔造者,为日后中华帝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农业强国和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是清朝最伟大的帝王,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东方巨龙。<br/><br/> 清睿宗是当之无愧的千古明君。<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纸巾——顶着锅盖默默爬远<br/><br/> 第五卷:番外<br/><br/> 第104章番外四<br/><br/> 雍正拿手中的血滴子换取了和太子、老十三一起离开京城,而最该表示反对的人不仅允许,还下旨给两人赐婚。<br/><br/> 对于九龙及康熙的处置,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呢都认为永珏太过仁慈,就那样简简单单放过了他们,这其中以前九阿哥胤禟如今身怀六甲的和硕格格更根反应最为激烈。<br/><br/> 自从当初永珏一句话把康熙气的吐血晕倒,她老人家就一直期待着雍正的下场呢╮(╯_╰)╭但是直到死,永珏心中的秘密从没有告诉过别人。<br/><br/> 即使可以原谅辜负自己期望、选择了前世兄弟的两个儿子,他也从未原谅过康熙和雍正。<br/><br/> 不过能在康熙眼皮子下发展出自己的暗卫,还一举夺嫡成功,让其他竞争对手死的死圈的圈,将由于康熙晚年施行仁政弄得朝政腐败、污吏横行的大清生生扭转为一片盛世,雍正的心机之深堪称诸皇子之最。<br/><br/> 绵恒表明心意后,他就主动联络了永珏,希望能用从未交给任何人的亲卫换得自由,因为他知道,永珏在帝王和父亲之间的平衡把握的很好。<br/><br/> 果不其然,没两天他就收到了赐婚圣旨。<br/><br/> 家人们又喜又怨,喜的是佟佳氏终于出了一个皇子福晋,怨的是这个女儿就相当于白送给皇家,一点政治用处都没有。<br/><br/> 雍正对他们的小心思权当不知道,面无表情的收拾了行装,以最快的速度出京了。<br/><br/> 原以为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那些曾经的是是非非,就可以活的自在些,雍正却没能想到两个人在一起会如此艰难。<br/><br/> 首先,两人都是不沾阳春水的天之骄子,擅长权谋,擅长手段,却唯独不擅长以心换心。<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