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女子,还是男子,只要能带头消灭飞蝗,保卫他们的粮食就是大恩人。<br />
柳微让人拿出一把套网来:“只要能拿起这个网子的,就能去捉飞蝗,腿脚不便的,就坐在那里编捕捉网,无论是捉蝗虫,还是编网,达到一定的数量,就都能来这里兑换食物。”<br />
“什么食物?”<br />
“抓一斤飞蝗,可以换一个饼子。”<br />
“换饼子还要钱不?”<br />
“不要,抓得多,换得多,除了饼子,还有其他吃食,盐也是可以换的,但需要更多的飞蝗。”<br />
所有人都是眼前放光。<br />
他们也想抓飞蝗,跟着跑,容易饿,饿得头晕眼花还没钱吃饭,哪里有力气抓,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家粮食给糟蹋,更要命的是根本顾不及自家的粮食地,飞蝗一阵阵来,一会儿上这块地,一会儿去那块地,谁有力气还去帮衬隔壁邻居?<br />
如此一来甚好。<br />
于是,就可以看见一群人追着飞蝗跑,网的网,打的打,就算死在地上的,也要捡起来装进兜里,一会儿拿去换饼子。<br />
白天,杨二庄全民抓飞蝗,夜晚,柳微一行人诱捕烧杀飞蝗,事情进展极快,其中,在孙二等人来发放食物时,城内一些人得知此事,也跑来抓蝗虫换饼子,不到五天,杨二庄周围蝗虫给抓得干干净净。<br />
暂时看不见蝗虫了。<br />
张泽易在这里赶了回来:“真给抓没了?”<br />
第一击是奏效的。<br />
紧着就是第二环节,目前,杨二庄没什么蝗虫,但周围地区受灾,有可能再次飞回这边来,此外,杨二庄的农人失去一部分收益。<br />
“带了多少回来?”<br />
张泽易往后快步走去,指着几个板车说道:“都在这里了。”<br />
交给张泽易的任务就是去买鸡、鸭、鹅,后世是家禽,以前喂养的较少,野生较多,圈养的少,而他们的食物之一,还可以是蝗虫。<br />
蝗虫是高蛋白。<br />
张泽易带回来三十几鸡,近五十只鸭,鹅只有九只,所有鸡鸭鹅都以成本价卖给杨二庄的人,这个成本价以批量进购,实际价格比市场价还要低,签好契书,几个月后只能卖给她。<br />
解决完杨二庄这边的事情,就带着人往大禾村去。<br />
皇宫内。<br />
韩治正在同陛下汇报近来的工作:“永泰县主确实是厉害,短短一周,不仅是解决了飞蝗的问题,还为农人解决了生计大事。”<br />
利用火光诱捕飞蝗,正在魏州的顾凯芝使用的同一个招数,但他的效果明显没有这边的好,其一,那边情况更严重,其二,柳微呼吁所有人抓飞蝗。<br />
韩治用柳微的话说:“果真是人多力量大。”<br />
“那些鸡鸭等物,她到时候收走?”<br />
“是的,县主是如此说。”<br />
韩治也不知道她收那么多鸡鸭鹅做什么,别看现在是百只左右,等几个月,就是好几百只。<br />
他补充道:“县主说它们吃飞蝗。”<br />
“哦?”<br />
“县主还说,多种果树,成乾正在大禾村抓水坑,说是要修建池塘,往里面喂鱼虾等物。”<br />
长安周边有水,本地人要吃鱼,就算是鱼多了卖不出去,大禾村的人好歹可以自己吃鱼。<br />
皇帝点头:“这倒是个法子。”<br />
“池塘周围种植果树,期间喂鸭子,能够达成一种……生态循环,对,就是这个词,农人种出来的果子,她也收的。”<br />
皇帝若有所思,韩治续道:“约莫再五日,大禾村这边就没什么情况了,陛下,我们是先向汴州去?”<br />
“东城。”<br />
汴州和魏州此时是重灾区。<br />
出大禾村以东,在汴州之间的位置,有一座中型县城——东城。<br />
还没进城。<br />
柳微就感觉出了不同的状况,她捡起地上一只蝗虫分,拎着打量起来。<br />
在杨二庄和大禾村所见的蝗虫,腹部有绿色花纹,一根手指的长度,而在东城外田地所见蝗虫,全身呈黄色,像是焦黄的小麦色,短的是一根手指长,长的甚至有一根半手指长。<br />
一群蝗虫趴在一处干草地上。<br />
密密麻麻。<br />
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干枯的叶子,要是发现那无数双眼睛,顿时是浑身汗毛炸立!<br />
成乾道:“其实,这跟咱们前几日所见的飞蝗不是一种。”<br />
说是飞蝗,实际上并不是。<br />
蝗虫目前分为两种。<br />
其一,杨二庄和大禾村见到的带绿色花纹的蝗虫,名为土蝗,弹跳力很强,飞行速度和持久力较弱,用捕捉网,就能把它们捉住。<br />
另一种则是眼前的真正的飞蝗,幼时腹部为绿色,后满满变为褐色,有些是深褐,有些是深红,总体而言是干草的颜色,隐藏在干枯的草地里,晃眼一看,还找不出它们来。<br />
飞蝗的飞行能力相当强。<br />
它们能飞到上千米的高空,移动速度能达到每千米一百五。<br />
“我去,谁抓得了?”<br />
第537章 东城<br />
柳微等人从城北进,径直去东城县衙。<br />
县衙后。<br />
衙役急匆匆说道:“冯县令,来了个监察御史!”<br />
“什么监察御史?”<br />
“他们有皇帝手谕,说是来检查百官的。”<br />
椅子上的县令重新闭上眼,一边招呼旁边的侍女:“用点劲儿扇,一点风气都没有。”
柳微让人拿出一把套网来:“只要能拿起这个网子的,就能去捉飞蝗,腿脚不便的,就坐在那里编捕捉网,无论是捉蝗虫,还是编网,达到一定的数量,就都能来这里兑换食物。”<br />
“什么食物?”<br />
“抓一斤飞蝗,可以换一个饼子。”<br />
“换饼子还要钱不?”<br />
“不要,抓得多,换得多,除了饼子,还有其他吃食,盐也是可以换的,但需要更多的飞蝗。”<br />
所有人都是眼前放光。<br />
他们也想抓飞蝗,跟着跑,容易饿,饿得头晕眼花还没钱吃饭,哪里有力气抓,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家粮食给糟蹋,更要命的是根本顾不及自家的粮食地,飞蝗一阵阵来,一会儿上这块地,一会儿去那块地,谁有力气还去帮衬隔壁邻居?<br />
如此一来甚好。<br />
于是,就可以看见一群人追着飞蝗跑,网的网,打的打,就算死在地上的,也要捡起来装进兜里,一会儿拿去换饼子。<br />
白天,杨二庄全民抓飞蝗,夜晚,柳微一行人诱捕烧杀飞蝗,事情进展极快,其中,在孙二等人来发放食物时,城内一些人得知此事,也跑来抓蝗虫换饼子,不到五天,杨二庄周围蝗虫给抓得干干净净。<br />
暂时看不见蝗虫了。<br />
张泽易在这里赶了回来:“真给抓没了?”<br />
第一击是奏效的。<br />
紧着就是第二环节,目前,杨二庄没什么蝗虫,但周围地区受灾,有可能再次飞回这边来,此外,杨二庄的农人失去一部分收益。<br />
“带了多少回来?”<br />
张泽易往后快步走去,指着几个板车说道:“都在这里了。”<br />
交给张泽易的任务就是去买鸡、鸭、鹅,后世是家禽,以前喂养的较少,野生较多,圈养的少,而他们的食物之一,还可以是蝗虫。<br />
蝗虫是高蛋白。<br />
张泽易带回来三十几鸡,近五十只鸭,鹅只有九只,所有鸡鸭鹅都以成本价卖给杨二庄的人,这个成本价以批量进购,实际价格比市场价还要低,签好契书,几个月后只能卖给她。<br />
解决完杨二庄这边的事情,就带着人往大禾村去。<br />
皇宫内。<br />
韩治正在同陛下汇报近来的工作:“永泰县主确实是厉害,短短一周,不仅是解决了飞蝗的问题,还为农人解决了生计大事。”<br />
利用火光诱捕飞蝗,正在魏州的顾凯芝使用的同一个招数,但他的效果明显没有这边的好,其一,那边情况更严重,其二,柳微呼吁所有人抓飞蝗。<br />
韩治用柳微的话说:“果真是人多力量大。”<br />
“那些鸡鸭等物,她到时候收走?”<br />
“是的,县主是如此说。”<br />
韩治也不知道她收那么多鸡鸭鹅做什么,别看现在是百只左右,等几个月,就是好几百只。<br />
他补充道:“县主说它们吃飞蝗。”<br />
“哦?”<br />
“县主还说,多种果树,成乾正在大禾村抓水坑,说是要修建池塘,往里面喂鱼虾等物。”<br />
长安周边有水,本地人要吃鱼,就算是鱼多了卖不出去,大禾村的人好歹可以自己吃鱼。<br />
皇帝点头:“这倒是个法子。”<br />
“池塘周围种植果树,期间喂鸭子,能够达成一种……生态循环,对,就是这个词,农人种出来的果子,她也收的。”<br />
皇帝若有所思,韩治续道:“约莫再五日,大禾村这边就没什么情况了,陛下,我们是先向汴州去?”<br />
“东城。”<br />
汴州和魏州此时是重灾区。<br />
出大禾村以东,在汴州之间的位置,有一座中型县城——东城。<br />
还没进城。<br />
柳微就感觉出了不同的状况,她捡起地上一只蝗虫分,拎着打量起来。<br />
在杨二庄和大禾村所见的蝗虫,腹部有绿色花纹,一根手指的长度,而在东城外田地所见蝗虫,全身呈黄色,像是焦黄的小麦色,短的是一根手指长,长的甚至有一根半手指长。<br />
一群蝗虫趴在一处干草地上。<br />
密密麻麻。<br />
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干枯的叶子,要是发现那无数双眼睛,顿时是浑身汗毛炸立!<br />
成乾道:“其实,这跟咱们前几日所见的飞蝗不是一种。”<br />
说是飞蝗,实际上并不是。<br />
蝗虫目前分为两种。<br />
其一,杨二庄和大禾村见到的带绿色花纹的蝗虫,名为土蝗,弹跳力很强,飞行速度和持久力较弱,用捕捉网,就能把它们捉住。<br />
另一种则是眼前的真正的飞蝗,幼时腹部为绿色,后满满变为褐色,有些是深褐,有些是深红,总体而言是干草的颜色,隐藏在干枯的草地里,晃眼一看,还找不出它们来。<br />
飞蝗的飞行能力相当强。<br />
它们能飞到上千米的高空,移动速度能达到每千米一百五。<br />
“我去,谁抓得了?”<br />
第537章 东城<br />
柳微等人从城北进,径直去东城县衙。<br />
县衙后。<br />
衙役急匆匆说道:“冯县令,来了个监察御史!”<br />
“什么监察御史?”<br />
“他们有皇帝手谕,说是来检查百官的。”<br />
椅子上的县令重新闭上眼,一边招呼旁边的侍女:“用点劲儿扇,一点风气都没有。”